從圖書室,辦公室,到教師周轉房,鄉村教師住宿條件大改變

2020-12-28 一線教師老嚴

前幾天參加培訓時,有位外縣教師問我,學校會為外地教師安排住宿嗎?是學校建了房子,還是租房?

我告訴他,肯定會安排住宿,要不然外地老師住哪?我就是一名外地老師,在現在的鄉鎮任教已有20多年了,一直都是學校安排住宿。

這20年來,在住宿方面,經歷了三次比較大的變化,從住圖書室、實驗室,到辦公室,現在住上了教師周轉房,可謂是一次比一次好。

一、圖書室、實驗室作宿舍

20年前,我通過招聘考試,分配到現在的學校任教,那時學校基本上都是本地教師,住校的老師少,也沒有教師宿舍。

所以在上班第一天,我問其他老師,外地教師沒有宿舍,住哪?他們說幾個有可能安排給我住宿的地方:實驗室、廣播室、圖書室,甚至還說了門衛室;我說不可能吧!這都是學校的功能室,也堆滿了東西,怎麼住?

不過,第二天,我就從校長口中確認,我將暫住圖書室,一個只有10平方的小房間。

我找了兩個同事幫忙,將圖書櫃移到了一邊,因為還要在房間做飯,就留下一個放在中間當「屏風」,擋住床。打掃衛生後,擺好床,鋪上被子,然後在靠窗戶的一角,放上一張桌子,擺上煤氣灶,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屬於我的一個「小天地」,就布置好了。條件是簡陋,但當時確實沒有更好的安排,鄉下學校都這樣。

當時,最難受的是,吃住都在一間房,做飯的時候,整個房間都是油煙,衣服、被子上全是油。

二、住進了辦公室,也有了專門的廚房。

在圖書室住了幾年後,因為學校搬遷到新校區,一樓的幾間辦公室沒有啟用,就分給外地教師作宿舍。

因為是新辦公樓,所以住宿條件好多了,雖說還是水泥地面,但乾淨、整潔,房間也大,擺了床、放了辦公桌,還新買了個衣櫃,還空得很。

為了解決老師們的做飯問題,學校把門衛的一間房改成了廚房,從此之後,我的衣服和被子告別了油煙。

不過,和住在老學校的圖書室一樣,學校仍然沒有解決老師洗澡問題,沒有淋浴間,也沒有安裝熱水器,夏天還好,在衛生間衝個涼,空間大,還挺舒服的;可到了冬天,那真是難受,洗個澡得感一次冒,太冷了。

雖然條件依然艱苦,但相比以前已經改善了不少,學校還專門請了大師傅為老師做飯,真的是解決了老師的一大難題。

三、住上了專門的教師周轉房。

2016年,學校新建了食宿樓和教師周轉房,一共有十二間房,外地教師都住了進去,一人一間,還多了兩間。

現在條件是真的變好了,周轉房的房間裝了電風扇,地面還鋪了瓷磚,兩個衛生間都安裝了抽水馬桶,還有淋浴房裡裝了兩臺熱水器,冬天洗澡終於不再冷了。部分學校的教師周轉房更好,面積有40個平方,設計有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同時還為每戶配備一張床、一個電腦桌、幾把椅子,教師可以「拎包入住」。

外地教師最關心什麼?吃和住,解決了吃住,心就定了下來。

所以,建設教師周轉房意義重大,讓那些為改變農村教育事業默默奉獻的人民鄉村教師,都能有一個生活空間。

教師們工作累了、病了,可以有個房間躺一躺,歇一歇;放學下班了,有一席之地備課、批改學生作業,這是對生活所必須的最基本條件的渴望。

相關焦點

  • 在汝州農村當老師真幸福~快來看看為教師們準備的周轉房吧!
    冬日裡的暖陽灑滿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傳來孩子們清脆響亮的讀書聲,老師們坐在溫暖舒適的教室周轉房裡認真地批改著作業。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對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讓紮根在農村學校教師們告別了以前的「蝸居」生活,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周轉房,圓了鄉村教師的安居夢。
  • 甘肅會寧:周轉宿舍讓農村教師「安居樂教」
    鄉村教師的居住問題曾經是會寧縣的老大難,近年來,會寧縣不斷加大對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讓紮根在山區的教師們告別了以前的「蝸居」生活,搬進了明亮舒適的周轉宿舍,有效解決了全縣鄉村中小學教師居住問題,圓了安居夢。
  • 男教師在鄉村學校當英語教師感覺很頹廢,怎麼辦?
    在農村當小學英語教師也許是命中注定,也許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生活方式。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當積極優秀的教師也不是好教師。人生下來註定要自己找麵包和牛奶喝,不能像牛馬一張張口就只會吃草,即使吃草也要到水草豐美的地方去想,青草不會自己從天上掉到嘴邊。
  • 青年教師沙龍會
    ■通訊員 曹世生「學校安排給青年教師的周轉房條件太差了。」在兩年前的一次青年教師沙龍上,這是反映最為強烈的一個問題。由於部分教職工宿舍年久失修,剛參加工作,沒有條件立即購買商品房的青年教師的住宿條件成為他們的心頭之痛。
  • 鄉村學校僅有男教師也辭職了
    鄉村學校面積大學生少現在許多的鄉村小學存在一名男校長領著清一色的女教師。校長年齡大了,身為本地人,他們熟悉情況,說是校長其實是名副其實的大管家一個。據同事講,當兵的那位男教師剛上班的第一個月,人家就不想幹了。理由很多:第一:教師工作不適合自己,整天消磨著自己的意志。這位老師也說過,本來以為當老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沒想到,現在的教師與想像中的差別太大了。
  • 重慶一美女教師辭職,留住鄉村教師必須解決三個問題
    我國還有不少欠發達地區,教師的工資待遇偏低,甚至還有地方政府扣發教師津貼和補助的現象。鄉村教師,是當前教師隊伍中薪資待遇相對較低的群體。每月微薄的收入,不足以養家餬口,甚至不夠自己的日常開支。工作了好幾年,沒有改變家庭貧窮的面貌,有時還要父母接濟。情何以堪,歸屬感何在?更別談優越感了。
  • 當代鄉村教師難以言說的痛:條件艱苦點沒關係,關鍵是沒有成就感
    鄉村教師是我國教師隊伍中獨特的一個群體。作為鄉村教育振興的主力軍,鄉村教師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密切關注。近些年來,除卻國家政府給予的補貼外,還有馬雲等名人實施了相關的「鄉村教師獎」。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如今鄉村教師的待遇,比起二三十年前已經好太多。
  • 如何吸引並留住鄉村教師
    鄉村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鄉村教師的發展,吸引並留住鄉村地區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的教師,更是關注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面對農村人口基數龐大且鄉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的現實,為了保障每一個鄉村孩子能夠公平地接受有質量的義務教育,我國先後出臺一系列旨在培育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鄉村教師隊伍政策,並在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同時加強鄉村教師培訓,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區鄉村教師校長培訓以及要求各地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等政策措施。
  • 實錄|加快推進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 讓農村教師安心、安居、安教
    12月15日上午,南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市教育局、市發改委領導介紹全市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作情況,並回答新聞記者提問。我市是全省人口大市、教育大市,目前,我市在農村地區從事義務教育的公辦教師5萬餘人,因農村區域面積大,教學點多而且分散,住房生活條件較差,特別是2016年以來,我市新補進的近三萬名年輕教師,絕大多數分配到全市的農村學校,住宿問題成為農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的主要原因。
  • 一級教師需要什麼條件?
    職稱對於教師們而言直接與工資和福利掛鈎,而且是榮譽的象徵,也是對教師一種積極的肯定和評價。教師職稱分五個等級:三級、二級、一級、高級以及正高級教師。一級教師相當於中級職稱,大部分地區晉級難度不大,但是由於一級職稱以上的職數比例偏低,部分地區受名額限制評定一級教師也不是件容易事兒。
  • 2020新東方「燭光行動」收官 名師大咖為鄉村教師在線「充電」
    五位重量級大咖線上開講,與鄉村教師探討成長與發展集結新東方內外部名師大咖打造的「大咖直播課」,是今年燭光行動的一大亮點。不管現實生活多麼苟且,內心依然有改變生命狀態的渴望。真正的理想主義不是脫離現實、好高騖遠,而是「比現在所處的狀態高一點點,不願意被生活所淹沒」,人生就是不斷超越當下狀態,走向高遠的過程。每個人基於自己的條件,量力而行,持續努力,終能飛向自己的天空。
  • 作為鄉村教師,我的未來在哪裡?
    是什麼支撐你奮鬥到現在呢,對於我而言,我的答案是內心的信仰。學校給在校老師分配的有住宿的地方,雖然簡陋,但是遠離了與自己格格不入的環境,更多的是一份坦然與悠閒。殊不知,我們鄉村教師的工資收入低,待遇保障差,負擔大,鄉村的貧困兒童多,留守兒童多,加重了我們的任務量;同時,農村對我們這群鄉村教師群體總帶一些不太尊重和理解的目光,覺得我們就是每天處於和孩子們「玩的狀態」,缺少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理解。
  • 鄉村教師久病難醫的現狀
    我國實行義務教育已經20多年的時間了,之前教師隊伍沒有城鎮和鄉村這麼大的區別,但從2010年之後,鄉村教師和城鎮教師的待遇差別就逐漸的顯露出來了。差異化逐漸的明顯,沒有人願意去鄉村當老師了,「鄉村的各方麵條件都沒有城裡好,有機會還是要往市裡考」,這是大部分鄉村教師的想法!人在心不在?
  • 這位山東「網紅」女老師,和張文宏一起入選全國十大最美教師!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第四幼兒園教師馬文燕年度「最美教師團隊」涼山支教幫扶團隊知事君注意到,榜單中有位山東的女老師,她就是淄博市桓臺縣荊家鎮中心中學教師王菲。在今年1月的馬雲鄉村教師頒獎典禮現場,這位馬雲鄉村教師再次走上舞臺,擔任頒獎典禮主持人。2017年度馬雲鄉村教師獎獲獎教師王菲(左二)客串主持今年的馬雲鄉村教師頒獎典禮2018年1月,由齊魯晚報推薦的鄉村教師王菲獲2017年度馬雲鄉村教師獎。
  • 教師待遇問題不用再擔心,這個地方的做法值得學習,看完你就服了
    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對此深有體會,說到教師待遇問題,工資只是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有老師們的個人成長問題,老師的社會地位問題,老師們的工作環境以及生活條件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河南確實走在了前面,在各個方面,都能讓老師們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 北川副縣長鄧勇一行人到片口義務教育學校考察
    2021年1月5日,臨近期末之際,為更好地了解片口義務教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考察學校教師周轉房的安置狀況,關心學生的校園學習生活,北川羌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鄧勇同志一行人在片口鄉黨委書記楊斌同志的陪同下來到我校。
  • 別樣的鄉村教師
    大學畢業後通過特崗教師考試上崗,選崗至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銀坑鎮年豐小學。在年豐小學,一待就是五個年頭,現任教三、四年級英語及四年級語文。        王淑萍是一個十分有愛心的老師。一天,她觀察到學生的書包已經如此破舊了,心裡說不出的心酸。
  • 一名中國鄉村教師的春天故事
    由於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等因素,中國鄉村教師隊伍面臨著職業吸引力不強、提升渠道不暢等問題和困擾。尤其是地處偏遠地區的鄉村教師,面臨職業與生活的雙重挑戰。而發展中國家教師面臨的困境,不僅在中國,也是長久以來引起國際教育界和政府官員關注的議題。
  • 為什麼鄉村教師底薪不到3千,卻很少有人辭職?女教師:誰走誰傻
    對於職場的人來說,找工作最看重的要麼是擔心收入高、有前途、還是工作性質穩定、不用擔心飯碗不保,特別是對於一些女性來說,工作穩定性的要求更高,每個學校的待遇都不一樣,例如,鄉村教師這個職業和二線大城市的教師相比,工資相當少,很多鄉下教師的工資都不到三千元,但這個收入不高的工作仍然很受歡迎。
  • 泰和:勵志女孩從貧困生「蝶變」成鄉村教師(圖)
    劉滿在給學生上課(黃從周供圖)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黃從周、記者彭曉華報導:泰和縣上模鄉有一位叫劉滿的女孩,從當年受人資助的貧困學生,如今成了鄉村教師她是一名教育扶貧的受益者,大學畢業後回到了當年自己的母校,志願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將溫暖和愛傳遞給和自己一樣的農村學生。但她又是教育扶貧的參與者,在抗擊貧困中與扶貧幹部之間的一段相戀故事,在當地成就了人間佳話。  在泰和縣上模鄉老居小學教師辦公室裡,每天都能看到一位年輕而略帶青澀的女教師,在耐心地批改或為學生講解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