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資夠養活自己嗎?」作為鄉村教師,我的未來在哪裡?

2020-12-23 一起考教師官方

一寸一寸的粉筆,染白了你的頭髮,騰然而起點燃蠟燭,照亮別人,讓一個個象形文字,成為你走過的腳印。攀上崖頂,讓後者踏上您的雙肩,送一批批學子上路,閃閃的星星,放射著絢麗璀璨,用盡最後一點餘熱,這就是老師的一生啊......

長大後我就真的成了您,從沒想過自己和教師這個職業會結緣,而且一直堅持了7年之久,婚姻裡有所謂的「7年之癢」,我想大多數人在工作中也會或多或少的出現職業焦慮期和職業倦怠期吧。

每個人在面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時,總會在某個瞬間冒出一些「古怪」的想法,我的工作動力在哪?我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我還有什麼期待嗎?我還會在這個工作崗位堅持多久呢......

是什麼支撐你奮鬥到現在呢,對於我而言,我的答案是內心的信仰。

01

大學畢業時進了當地鄉鎮的政府單位,不是正式工作人員,性質身份屬於臨聘人員,沒有關係,也沒有所謂背景,每天的工作其實很簡單,也很枯燥,每天清晨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打開飲水機的開啟鍵,拿起拖把清掃一下本來已經很鋥光發亮的地板,可能是條件反射式的習慣成自然吧,因為除了這些沒有技術的工作我真的想不出我還能幹些什麼。

養老式的生活我真的提前感受到了,覺得自己真的如溫水裡的青蛙,那種安逸與自在,沒有一絲讓你繼續前行的動力,和這些不在一個頻道上的同事、上級領導每天維持著表面工作的的寒暄,內心早已經感覺到厭倦和疲憊。

大約做了不到一年,我就辭職,輾轉到鎮裡下面一所寄宿制小學,當起了代課教師,原因很簡單,我想換一個環境,而且我的口語交際和溝通能力在上一份工作中得到了磨鍊,況且我在業餘時間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書,總的來說,我這個臨時身份的鄉村教師也是名副其實的。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在心底告訴自己,你要擔負起新的使命了,每天和這些農村的孩子生活學習,讓我遠離不舒服的交際圈工作環境,我的心忽然沉澱了下來,仿佛全世界都安靜了,久違的內心舒暢回來了。

學校給在校老師分配的有住宿的地方,雖然簡陋,但是遠離了與自己格格不入的環境,更多的是一份坦然與悠閒。

學校有食堂,省去了自己動手做飯的麻煩,每天和孩子一起吃飯,有時領著他們讀餐前感恩詞,放學後陪他們一起做遊戲,還會給他們講一些小故事,儼然成了他們心中親近的朋友,一周五天都在學校,除了宿管阿姨擔當起他們的「臨時父母」,我們這群普通的老師就是他們接觸最多的人。

走進這些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有機會近距離的感受他們內心的想法,是我這一年最大的收穫,也為我今後的職業選擇奠定了基調和方向。記得之前的校長說過的話猶在耳邊振聾發聵:農村的孩子是有理想的,他們小小的世界裝滿了對外面大大的嚮往;鄉村落後的教育資源是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瓶頸,教育資源的匱乏,遠離家鄉外出務工的父母,留守兒童之殤......

我立志要做一名鄉村教師,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內心的渴望和期待讓我對教育事業充滿了奮鬥下去的源泉,每當夜晚回憶起孩子們臉上那純真的笑臉,渴求知識的眼神,我覺得自己身上充滿了能量。

02

接著的第二年,我考上了臨鎮村的小學教師,算是真正走上了鄉村教育之路,也算是我夢開始的起點。

我以一個新人的姿態重新回歸到這個熟悉的工作崗位上,每天,我會早早地起來,做好新課的預習教案,反覆琢磨需要修改的地方,自己對著鏡子進行試講,我只是想快速進入角色。

在課堂上,我不僅僅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演員,帶領著學生更快地進入這個劇本,掌握好每一節課的知識,孩子們也不僅僅是觀眾,他們也是這個舞臺的主角。

當他們臉上的表情顯現出靈動的笑容時,我也會心一笑,我知道他們掌握得不錯;當他們緊皺眉頭,手託著下巴,一臉呆蒙的表情時,我知道我要重複再重複地把知識講透。直到他們真正理解並掌握,我的心才平靜下來,我覺得我的目標達到了。

嗓子有時經常會感到沙啞,偶爾伴隨著咳嗽,一天下來累的坐在椅子上不想動彈。

我雖然不是班主任,教的學生人數也很少,只有17個學生,但是,一天平均下來6節課的任務量著實也不輕,偶爾還會客串一下體育老師、音樂老師、或者美術老師。

這也是鄉村學校面臨的困境寫照,教師短缺,師資力量匱乏,老師背負起多項教學重擔。正因如此,我也練就了多項技能,鑽得了教研,修得了桌椅。

03

在這所鄉村小學堅持了那麼久,有時也會拷問一下自己的心靈,你還會繼續堅持下去嗎?這個安貧樂道的環境中還適合正在打拼狀態中的你嗎?

微薄的工資,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負擔,不能像城鎮老師那樣有很多機會去評比職稱。

都以為鄉下的學校學生少,任務輕,沒有繁瑣的上級領導檢查,休息時間會很多,身體狀態也會得到很好的休養,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除了每天日常的教學任務外,還會經常受到領導的突擊檢查,各種檔案的檢查,聽課、評課、開會,一半的時間用在了非教學任務上,確實讓我們在一線奮鬥的基層鄉村教師感到了倦怠與疲憊。

殊不知,我們鄉村教師的工資收入低,待遇保障差,負擔大,鄉村的貧困兒童多,留守兒童多,加重了我們的任務量;

同時,農村對我們這群鄉村教師群體總帶一些不太尊重和理解的目光,覺得我們就是每天處於和孩子們「玩的狀態」,缺少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理解。

我們渴望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生身上,渴望校園裡最純粹的教育,那是師生之間最本質的紐帶。

我們把最美好的年華奉獻在了三尺講臺上,最美的青春時光把有限的知識傳給了這群可愛的孩子,無怨無悔。

然而,社會上風氣的突變,對鄉村教育,對鄉村教師的異樣眼光,讓我們這些奮鬥在一線的鄉村教師群體倍感寒心失落。

對於我來說,沒有詩和遠方,我在暮下苟且,鄉村教師面臨的生存壓力,也許只有我們這群人才能感同身受吧。

04

前不久,轟動一時的深州特級教師熊芳芳辭職,在教育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辭職報告中這幾句話讀起來很平實,但是足夠震撼人心,「我想將這7年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一次,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安排。」

作為一名奮鬥在一線31個春秋的基層教師,她的履歷足夠讓每一個教師所震撼,榮譽加滿一身,很多的榮譽可能對於一些基層教師來說這輩子都不可能觸及得到。

熊老師的做法正是體現了人生對「麵包」、「詩和遠方」的追求先後順序。或許有很多人會去效仿,但是卻忽略了一個硬性條件,你是否有足夠強的能力,能否承受得起路途的車票和欣賞風景的門票。

作為一名特級教師,我想她走到哪裡都不會為了生活發愁,因為她自身的能力已經足夠滿足她對物質上的追求,當物質追求得到滿足的時候,「詩和遠方」成了她所追求的下一站。

對於我們大多數而言,內心有這樣一個想法,但迫於生活上的壓力,職場上的關係等,做不到熊老師這樣魄力的舉動。

在工作中,我們大多人被安排著,在學校被領導安排,在職場被上級、老闆安排;在生活中被壓力安排,總想能夠把心靈放空一下,我們都有一顆「不願一生被安排」的期待,但是每個人的閱歷,掌控能力又不一樣,大部分人缺少足夠的對命運的把控能力,也缺少足夠的魄力,所以只能甘願被安排。

05

鄉村教師是特殊的一類群體,也是很平凡的一個職業,他們也很渴望得到社會的關注和認可。

以美麗鄉村作為精神家園的中國而言,鄉村決不能失守,鄉村教育的燈火決不能黯然,我們堅守在第一線,甘於奉獻,紮根鄉村的教師隊伍。

星辰和大海都需要門票,詩和遠方的路費都很貴。但願詩和遠方不要只是存在於我們的夢裡......

「一起考教師」不僅志在為您的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提供最靠譜的產品和服務,也願為您其他方面的困惑提供最真誠的建議和幫助,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小朋友入隊宣誓話說上次我們說到了鄉村教師的工作時間超過了12個小時、工作任務涵蓋個了教學、維穩、扶貧、巡河等等領域。就是鄉村教師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們繼續聊這個話題,據筆者所知有的地方鄉鎮為迎合發展鄉村旅遊的大潮,每年搞個「某某鎮杜鵑花旅遊節」、「某某鎮滿山紅旅遊節」、「某某鎮環某某水庫旅遊節」。實際效益怎麼樣?與老師關係不大,但是學校哪怕是停課也要派老師全程上陣。有的地方政府還會象徵性地發點辛苦費,有的純粹義務勞動,還要自帶乾糧。
  • 90後鄉村教師:等你鬍子白了還有人問候你「老師好」就夠了
    2019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 1月6日,2019馬雲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在三亞香格裡拉度假酒店舉行,100位鄉村教師獲獎者獎獲得三年共十萬元的獎金支持
  • 如何吸引並留住鄉村教師
    鄉村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鄉村教師的發展,吸引並留住鄉村地區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的教師,更是關注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面對農村人口基數龐大且鄉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的現實,為了保障每一個鄉村孩子能夠公平地接受有質量的義務教育,我國先後出臺一系列旨在培育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鄉村教師隊伍政策,並在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同時加強鄉村教師培訓,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區鄉村教師校長培訓以及要求各地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等政策措施。
  • 縣城教師成教師隊伍待遇最低群體:工作量成倍增加,工資卻沒提升
    那麼,教師薪資待遇都是一樣的嗎?其實不然,不同區域的教師待遇也是不同的,如果要論當今待遇最低的教師群體的話,那麼縣級教師肯定會被很多人「投票」。很多縣城教師吐槽說,很多鄉村老師與自己職稱一樣、教齡也一樣,但是工資待遇卻有所出入。
  • 一些教師工資3000,你覺得正常嗎?
    也就是說,我國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收入才1000元左右,那麼一些教師的收入3000元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按照我國事業單位的劃分,學校也是屬於事業單位,教師是屬於事業單位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標準,十三級崗位的工資是1510元,剛畢業的本科生的薪級工資是7級436元,加起來就是1946元。對於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地區,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發個1000多元。
  • 教育部發布,事關2021年初三學生中考、鄉村教育和教師工資
    近日,教育部召開《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對2021年要進行的教育工作進行了綱領性的闡述,事關初三學生中考、鄉村教育和教師待遇。完善育人體系,事關2021年初三學生中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男教師在鄉村學校當英語教師感覺很頹廢,怎麼辦?
    2012年,我從玉林師範學院畢業就到國家最窮的貧困縣去當一名特崗教師。我所在的學校距離縣城五十多公裡,想要進城只能在周末從早上七點起床做中巴車從村裡出發,十二點又得及時從縣城坐車趕回。當時作為一名特崗教師,班裡幾乎所有的課都是我一個人包班,一周課時竟然有27節。出去一些閒雜時間,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 強師築夢逐未來——廣西打造高素質鄉村教師隊伍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近年來,廣西聚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持續推進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補齊鄉村學校教師發展薄弱環節,不斷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提升。如今,廣西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不但實現了規模上的大幅躍升,在結構、質量上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一支「招得來、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正為壯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著強有力的保障。
  • 為什麼鄉村教師底薪不到3千,卻很少有人辭職?女教師:誰走誰傻
    對於職場的人來說,找工作最看重的要麼是擔心收入高、有前途、還是工作性質穩定、不用擔心飯碗不保,特別是對於一些女性來說,工作穩定性的要求更高,每個學校的待遇都不一樣,例如,鄉村教師這個職業和二線大城市的教師相比,工資相當少,很多鄉下教師的工資都不到三千元,但這個收入不高的工作仍然很受歡迎。
  • 教師迎來漲工資的好消息,這類教師不能忘,更該給他們漲工資
    現在只要一說給教師漲工資,總會有一些人站出來說教師工資已經夠高了,只要一有教師說工資低,就會有人說教師將錢看得太重了,既然教師不滿意自己的工資待遇,可以辭職,可以不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啊!甚至有人說教師當前的工資待遇已經很不錯了,農民工兄弟,清潔工等等,他們那麼辛苦也沒抱怨什麼,只有你教師成天到晚在抱怨。那些嫌棄教師工資低的人,你有本事去當第二個馬雲啊!
  • 教師「漲工資」了!年底前到位,別高興太早,只有「這類人」可漲
    作為一項「硬任務」,教育部要求各地開始自查,在9至10月的時候,教育部會組織實地督查。這一通知的發布,對於這類教師來說,自然是開心的,也就是義務教育教師。畢竟這類人可以「漲工資」了,甚至能和公務員持平。不過不少網友卻對此有些不滿,認為教師相比護士、農民工等職業,都不如這些職業辛苦,但是憑什麼教師可以漲工資?
  • 2019年全國教師平均工資97681元,提高教師待遇效果斐然!
    而在城鎮私營單位中,教育行業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為50761元,2018年為46228元,同比增長9.8%,排名全國第10。同比其他行業增幅,增幅還是非常快的。從數據上可以看到,2019年全國非私營單位的教育行業工資比私營單位中的教育行業從業者工資高出46920元,近乎翻倍,差距非常大。
  • 鄉村學校僅有男教師也辭職了
    據同事講,當兵的那位男教師剛上班的第一個月,人家就不想幹了。理由很多:第一:教師工作不適合自己,整天消磨著自己的意志。這位老師也說過,本來以為當老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沒想到,現在的教師與想像中的差別太大了。
  • 六部門:職稱評聘必須向鄉村教師傾斜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胡浩)根據教育部網站4日消息,教育部等六部門日前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對長期在鄉村和艱苦邊遠地區從教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放寬學歷要求,不作論文、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 哪幾個省的教師工資最高?聽老師怎麼說,現在終於明白了!
    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工作十幾年的中級教師,打卡工資5600多,結果有個網友私信來問我:「你是哪裡的?我都二十年了,卡上的工資才4000多?內地10年由5500?做夢吧!」 其實,有時候我們的同行也很可愛的!
  • 明朝官員工資不足以養活全家,模範官員三楊、張居正如何養家餬口
    歷朝歷代中,明朝官員的工資低是出了名的,各級官員也不用抱怨,這些工資在朱元璋看來已經夠養活全家的了,比起老朱小時候那種境遇可強不知多少倍了。朱元璋給出的官員薪水確實不高,一個縣令一年收入才7.5石,相當於1000斤糧食左右。
  • 讓更多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訪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
    讓更多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訪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趙仲奎趙老師給學生輔導作業「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有幸獲得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我很驚喜也非常激動!」1月9日,隴南市武都區三河中心小學學生們考完試已經放寒假,忙完各種工作的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趙仲奎接受採訪時這樣對記者說。「人們常說,一粒種子, 只有深深地植根於沃土,才能生機無限。我從事鄉村教育36年,今天能獲此獎是我教育生涯的結晶。我所有的努力其實都只為一件事,那就是讓更多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趙仲奎說。
  • 教師即將實現漲工資,新規之下不少於「這個數」,鐵飯碗更鐵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一些地區的老師工資確實不是很高,有些甚至到手之後只有兩三千塊錢,這些工資可能僅僅夠維持溫飽,所以一些人為了能夠養活自己,教育部規定,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水平。所以這個數指的就是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水平。
  • 大方縣補發拖欠教師工資,教師淚崩:天上飄的那片雲你終於回來了
    #貴州貧困縣大方縣因拖欠教師工資,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教師節前夕,在國家的親切關懷和督辦下,該縣已將拖欠的教師績效工資、各類補貼及欠繳「五險一金」全部發放、補繳。而教師們對此也是感慨萬千,激動到淚崩;沒想到丟了的錢終於又回來了,正如天上飄的那片雲,我看你怎麼像我的錢呢,現在你終於又回來了!
  • 2021年,三類教師工資將得到提高!不再是「空調」
    第一類就是一線教師,說到一線教師可能有人會會有疑問,難道還有教師不上課嗎?答案肯定是有的,每個學校都有一大批負責行政,後勤等事務的教師,他們同樣享受教師的待遇。新規出來以後,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將會獲得更高的工資,其實這也合乎合理。老師上課帶學生本來就比較費時費力,甚至更加費心,工資多拿一點也是應該的。第二個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只能算是教師的一個具體的職務,平時看著班主任很風光,班級事務都是他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