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國民黨召開會議,針對不分區民代提名進行同意權投票。投票結果出爐後,包含黨主席吳敦義在內的8位被列為標靶的人選中,唯獨張顯耀未過關,有106人投下不同意票,達過半95人門檻。據悉,這份經同意名單18日前送黨主席吳敦義核定,之後再送到「中選會」登記。
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
當選名單中,不同意票最多的依序為:「救國團」主任葛永光妻子車宜靜、中常委範成連,兩人都獲89張不同意票;反年改團體「八百壯士」副指揮官吳斯懷獲82張不同意票;吳敦義獲58張不同意票;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葉毓蘭獲53張不同意票。
投票結果
雖然除張顯耀之外的33人全數過關,但排在安全名單之末的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考慮退出名單。謝龍介說,很多朋友建議他退出,如果立法機構一定要靠韓粉才能過半,讓他思考兩天。
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
沒有一份名單可以做到盡善盡美,但這場國民黨內的茶壺風暴卻意外牽出吳敦義和韓國瑜的矛盾,讓國民黨支持者萬分揪心。
早在13日,國民黨召開中常會出爐不分區民代名單不久,就遭到韓國瑜副手張善政的強烈反彈。張善政不僅表達不滿,更說民眾可把政黨票投給臺灣民眾黨。對此,吳敦義15日在臨時中常會上直言,他已告訴韓國瑜,若張善政再有類似言論會啟動黨紀處分。張善政是無黨籍,黨紀處分自然到不了他頭上,但吳敦義還是搬出這把鍘刀,恐怕只是為了警告韓國瑜。
而更讓人引發猜想的,是挺韓大將謝龍介的排名問題。謝龍介能進入不分區民代名單,全賴韓國瑜推薦,有意思的是,13日拍板的名單中,吳敦義位列第10,謝龍介則位列11,而15日微調後的名單則顯示,吳敦義位列14,謝龍介位列15。
不管怎麼調,謝龍介始終排在吳敦義後面,讓人懷疑是替吳「買保險」。因為謝龍介背後是韓國瑜,等同有百萬「韓粉」的支持。若不滿吳敦義的「韓粉」想用選票來教訓他,勢必投鼠忌器。如今謝龍介在吳敦義身後「壓陣」,韓國瑜勢必出手,等於用「韓粉」加持吳敦義。
據了解,吳敦義為此特別親自致電謝龍介,謝也接受考驗,願與吳共患難。不過,謝龍介15日深夜表示,不論明年大選後自己有無當選不分區民代,都將參選國民黨主席,立即修改「領導人不可兼任黨主席」的黨章,讓韓國瑜當選後,仍可兼任國民黨主席。
從13日起,吳敦義便坐鎮國民黨「中央」黨部,五度調整不分區民代名單,但反對聲浪依舊不斷,若不能先安內再攘外,恐將衝擊2020選情。那麼,什麼人才適合當不分區民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胡幼偉認為:
國民黨首先應該釐清下一屆不分區民代要在任期內完成哪些政治任務,這樣才能根據任務性質尋覓人才,而非任憑各方推薦人選拼湊出一份妥協名單。其次,在臺灣當民代不容易,文場武場的戲都要會唱,若個性內向、膽怯不善言,和他黨衝突時又不敢戰或體力已衰不能戰,那就不適合當民代。另外,國民黨中央在考慮不分區民代名單時,應跟韓團隊仔細商量人選,而不是讓韓國瑜推薦幾個人就算完。否則名單內的人排名一再更動,不但使當事人尷尬,也凸顯國民黨缺乏長遠的人才規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