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
深圳市政府近日印發《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深圳將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智能體,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和「數字中國」城市典範。
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發布的解讀文件稱,《意見》具有四大特點:一是突出新基建,強化新型基礎設施作為總支撐;二是突出依法治數,發揮數據要素核心驅動引擎作用;三是突出開放用數,推動新模式新業態創新發展;四是突出區域協同和國際合作,提升全球影響力。
在不少於10個領域先行示範
《意見》共分為7章32條。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紹了深圳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第二至六章主要明確了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重點任務。
根據《意見》,到2025年,深圳將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智能體,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和「數字中國」城市典範。融合人工智慧(AI)、5G、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城市數字底座,打造城市智能中樞,推進業務一體化融合,實現全域感知、全網協同和全場景智慧,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意見》明確,深圳要在5G網絡建設和創新應用、全面感知體系建設、人工智慧應用、區塊鏈技術推廣、政務服務優化、科技支撐基層治理、數據立法、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示範區建設等不少於10個領域先行示範。
推動交通、金融、醫療等領域AI應用落地
《意見》稱,深圳要跑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度」。包括推動通信網絡全面提速,在實現5G城市級獨立組網的基礎上,構建覆蓋「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網+物聯網」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體系,推動「雙千兆城市」建設;推動5G在政務、車聯網、增強現實/虛擬實境(AR/VR)、醫療、物流、能源等領域深度應用。加快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整合提升,支持龍頭企業創建人工智慧開源開放服務平臺,推動交通、金融、醫療等領域人工智慧應用落地,打造人工智慧應用創新高地。
同時,深圳將深化公共服務「一屏智享」。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進商事登記、不動產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領域改革創新;實施「數字市民」計劃,大力推廣電子籤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和電子檔案;推進公共服務「一屏享、一體辦」,加快構建以「指尖辦」為主渠道,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一體化綜合服務體系;推廣「秒報秒批一體化」等服務;穩妥推進數字貨幣在新零售、電子商務、行政收費等場景進行試點測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