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打造國際多邊合作新典範

2021-01-18 雲南網

原標題:亞投行打造國際多邊合作新典範

1月16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開業五周年紀念日。作為亞洲第一個專注於基礎設施發展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開業五年來,亞投行已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多邊開發機構,朋友圈不斷擴容,亞投行正沿著一條新型合作模式穩步前進。

亞投行堪稱多邊合作的典範,成員範圍已超出亞洲地區。從最初57個創始成員,到如今擁有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大洲的103個成員,亞投行五年間為成員提供了總額220.2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涉及能源、交通、金融、水資源和城市發展等領域共108個項目。2020年,亞投行批准了99.8億美元貸款,與2019年的45.4億美元相比顯著增長。

按照多邊開發銀行模式和原則,亞投行始終堅持國際性、規範性和高標準,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國際人士認為,許多國家和企業受惠於亞投行的投資項目,這些項目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當地民眾創造了收入。

亞投行十分重視投資的靈活性和創新性,除了繼續專注於傳統核心基礎設施領域外,還十分重視實現各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氣候變化、互聯互通、數字基礎設施、私人基金投入等新型、綠色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成為工作重點。綠色基礎設施將幫助相關國家和地區加速經濟轉型升級以及邁向碳中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13日表示,亞投行將不斷增加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融資比重,到2025年氣候融資佔比達到50%。

為了保證新型業務成功開拓,亞投行致力於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堅持審慎的貸款政策。在貸款業務上,亞投行選擇投資技術比較成熟的一些行業,同時努力探索一些新的途徑。對於一些比較成熟、風險較小、回報可觀的數位技術應用等也密切關注,並適時加以推廣。新冠肺炎疫情使各界人士對新技術的廣泛用途有了更深了解,進一步掃清了未來亞投行的投資障礙。

得益於良好的治理結構、經營理念和務實準確的投資原則,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等三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始終給予亞投行最高信用評級及穩定的評級展望,亞投行還被授予了聯合國大會永久觀察員地位。(□周武英)

相關焦點

  • 求是網評論員:將亞投行打造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亞投行應該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應該以其優勢和特色給現有多邊體系增添新活力」,「應該結合國際發展領域新趨勢和發展中成員國多樣化需求」,「應該按照多邊開發銀行模式和原則運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闡釋籌建亞投行的初衷與深意,為亞投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 亞投行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作為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5年來的發展蹄疾步穩。習近平主席一直高度重視亞投行的籌建和運營管理,推動亞投行為亞洲和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提供新的發展機遇。今年7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高度評價「亞投行朋友圈越來越大、好夥伴越來越多、合作質量越來越高,在國際上展示了專業、高效、廉潔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的嶄新形象」。
  • 5歲了,亞投行這樣走過……
    1月16日 亞投行 首個由中國倡建的多邊開發銀行 迎來開業五周年 這是亞投行總部大樓內景和慶祝正式開業五周年裝飾(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創設五年 成員從57個增長到103個 投資項目累計108個 投資金額達220.2億美元 實現三家國際評級機構最高信用評級「全滿貫」 收穫越來越多的國際「信任票」 2020年7月28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
  • 創設五年,亞投行的這份成績單令人矚目
    亞投行是各成員國的亞投行,是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的亞投行。」開業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亞投行標誌物「點石成金」揭幕,並為亞投行駛向廣闊的藍海指明航向。  五年來,這家由中國倡議設立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如何「點石成金」?何以朋友圈越來越大?未來又將「投」向何方?
  • 亞投行副行長:亞投行投資四大領域
    當然阿聯在全球都有非常多的夥伴關係,我是來自英國的,阿聯和英國也有很多合作,我想在此談一談多邊的合作關係,阿聯多年以來致力於多邊合作,阿聯是亞投行57個創始成員國之一,也是首批擁抱多邊機制概念的國家。
  • 讓人心服口服,亞投行的五年這樣走過——專訪亞投行行長金立群
    作為首個由中國倡建的多邊開發銀行,5年來亞投行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由57個創始成員發展到來自六大洲的103個成員,並實現三家國際評級機構最高信用評級「全滿貫」。  從被潑冷水到廣受認可,亞投行這5年做了什麼?新起點上,亞投行打算怎麼幹?隆冬臘月,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與新華社記者面對面,接受獨家訪談。
  • 亞投行給發展中國家注入動力(僑界關注)
    今年是亞投行成立五周年。作為亞洲第一個提倡基礎設施發展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亞投行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促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和其他生產設施的發展建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亞投行設立100億美元額度的新冠肺炎危機恢復基金,為成員國緊急公共衛生需求提供資金支持,為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基礎設施項目及其他生產性領域提供融資。
  •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答一財:未來有必要在數位技術領域探索新投資途徑
    原標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答一財:未來有必要在數位技術領域探索新投資途徑   在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將有哪些發展重點?
  • 《經濟學人》博文 亞投行是如何產生的?
    國際發展銀行的字母組合中又多了一種:AIIB,對不熟悉這個行業的人來說,它的全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4年10月24日,21個亞洲國家的代表籤署協議創辦亞投行。正如它的名稱所述,亞投行將為亞洲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道路、行動電話信號發射塔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貸款。作為亞投行的領導者,中國希望它能在明年年底前正式投入運營。
  • 亞投行成立五周年:中國樂於分享成功發展經驗
    央視網消息:致力於國際商業和公共管理研究的美國雷鳥全球管理學院全球管理教授艾倫·莫裡森日前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說,亞投行成立5年來取得的成果以事實推翻了某些陰謀論質疑,有效推動多邊合作和社會發展。雷鳥全球管理學院全球管理教授 艾倫·莫裡森:亞投行已經成立5年,這當然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當它成立的時候,有些人對亞投行設立的目的和結果持懷疑態度,它被認為是對世界銀行的某種制衡力量,但5年後,亞投行已經證明了自己是一個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多邊機構,而且獲得的成果超越了所有早期的期待。
  • 捷視飛通:助力亞投行總部三網應用融合
    亞投行總部引入捷視飛通統一視訊系統,打通安防網和智能網等,全面融合視頻會議和安防監控系統,實現可視化綜合應用。   2014年10月,在中國政府的倡議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文簡稱「亞投行」)在北京成立。
  •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答一財:疫情後業務擴大至醫療衛生領域,花大力氣...
    「雖然(開業)四年半來,我們已經為這一中國倡議設立的國際多邊機構建立了公信力,但鞏固這種聲譽仍是要花力氣的,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說道,「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任誰都可以駕駛一艘巨船往前開,但這不能說明你是一個真正合格的船長。
  • 亞投行2020年投資規模翻番 金立群稱五年內實現氣候融資佔比過半
    「我可以這麼簡單地講,去年,我們的貸款規模增長得比較快,主要是因為通過新冠危機恢復基金發放了70.7億美元,剩下的一部分是常規的基礎設施項目。」金立群說道。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亞投行獲悉,亞投行在2020年批准的投資額達到99.8億美元,比2019年45.4億美元的兩倍還要多。截至去年年底,亞投行累計提供了220.2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
  • 麻生太郎把亞投行比作「高利貸」,被人當場喝止!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中國政府提出籌建的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於2015年正式成立,目前有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英國、法國、德國、韓國等在內的80個正式成員。但日本目前並非亞投行成員。
  • 推動雙多邊合作邁上新臺階——學習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中國國際...
    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同相關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雙多邊合作經貿邁上新臺階,有利於實現國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世界經濟健康發展。
  • 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
    新華社巴黎12月19日電 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新華社記者徐永春法國前總理、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和促進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亞投行成立5周年 成績斐然 為發展中國家注入新動力
    新聞中心 > 央廣網國內 > 國內滾動 亞投行成立
  • 多邊貿易體制存亡關頭:中國成為經濟全球化新動力,美國策略會變嗎?
    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疊加影響之下,全球供應鏈與產業合作格局更是遭受重大衝擊。另一方面,中國則高舉自由貿易、全球化的大旗,積極推動RCEP籤署,加快中日韓自貿區、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進程。中國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中的影響力與發言權越來越大。但這顯然會挑戰美國的霸權利益,拜登政府上臺之後美國建制派重掌權力,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不會改變,並將出現更為複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