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日記|漫畫師為我們畫卡通畫,酒店員工也是抗疫戰士

2020-12-27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20年春節,寒風凜冽,病毒肆虐。

萬家燈火團圓之際,有一群人他們「逆行」向前,放棄假期,放下家庭,堅守在臨床第一線。

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早日戰勝疫情,守衛人民健康。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

2020年3月29日

天色陰沉,細雨綿綿。陰冷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大家即將返程的心情。

一大早,餐廳裡就熱鬧起來,開啟日常的一天。隊員們三五成群,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分享各種有趣的事情。廚師們不時地從廚房間出來,查看餐架上的食物,及時補充熱銷菜品。總體而言,最受大家喜愛的是各種水果,每次端上來幾大盆,很快就會被大家秒食。餐廳的服務員不停地來回走動,麻利地收拾餐具,擦洗餐桌。醫療隊的大部分人都比較自覺,用餐後會主動把餐具送到收納臺,減少服務員的工作量。

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金山區亭林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鄭永華(右一)與同事陸賢(右二)及其上海醫療隊戰友們在武漢金銀潭醫院

到目前為止,卓爾萬豪酒店的工作人員也陪伴我們2個多月了,他們也不能回家,都住在酒店。我觀察了一下,三餐時間,餐廳裡有5位固定的服務員輪班,每天保持著3位在崗。在我印象裡,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非常感謝卓爾萬豪酒店為我們提供的後勤保障服務,他們用優質的星級服務,為我們提供溫馨舒適的居家體驗,解除了我們在生活上的後顧之憂。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酒店工作人員不懼風險,和我們這些「高危人群」一起並肩戰鬥,他們同樣是最可愛的人。

吃飯的時候,來自上海新華醫院的阮正上給我分享了一張卡通人物畫,上面居然有我。趕緊追問這張畫的來歷,原來,他提供了一張合影給一位名叫AliceLee的女性漫畫高手,人家依葫蘆畫瓢,隨手就畫了一張卡通畫,還寫上「上海,謝謝儂」。於是,一群可愛呆萌的醫生形象就躍然紙上了,讓人忍俊不禁、百看不厭。

來自上海新華醫院的阮正上給鄭永華分享了一張卡通人物畫

中午得到通知,返程的時間提前了,原計劃是4月1日,現在統一提前到3月31日,還剩2天時間,得好好珍惜。午餐後,在酒店大堂籤名領取醫療隊的隊服,一件紅色的運動衣,一條黑色的運動褲,兩隻紅色的旅遊帽,一隻寫著「勝利武漢」,另一隻寫著「我們到家了」。這身行頭,就是離開的時候要穿的,看上去光鮮亮麗、精神抖擻、整齊有序。

上海醫療隊隊員籤名領取醫療隊的隊服,還有兩隻紅色的旅遊帽,一隻寫著「勝利武漢」,另一隻寫著「我們到家了」。

下午的酒店大廳很熱鬧,醫療隊的隊員們紛紛以各自的醫院為單位,輪番上陣,依次登臺,拉著各自醫院的旗幟,在大廳裡合影留念。有的醫院來了幾十個人,場面壯觀;有的醫院就來了一個人,顯得勢單力薄。但是我們不能以人數論英雄,因為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抗擊新冠病毒,保衛武漢人民的健康。只要在武漢一天,我們這個醫療隊就是一個整體,大家都是一家人。

受到前段時間醫療隊組織的防護服籤名活動的啟發,各家醫院紛紛效仿,也拿出防護服,邀請所有的隊員們籤名留念。無奈很多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短時間內很難湊齊人數,所以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晚餐之後,才算基本結束。

鄭永華在防護服上簽名。這三件寫滿上海醫療隊隊員名字的防護服將分別贈送給金銀潭醫院、萬豪酒店、東湖區政府作為紀念

昨天,金銀潭醫院還給每一位醫療隊員頒發了一本證書,授予我們「榮譽職工」稱號,感謝我們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特殊貢獻。拿著這個證書,愛不釋手、百感交集,這是金銀潭醫院給我們的一項至高榮譽,是對我們工作表現的認可。這個證書,一定要好好收藏保存,它將鼓勵著我們,繼續發揚救死扶傷的大愛精神和求真務實的專業素質,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更加努力地為人民服務。

金銀潭醫院給每一位上海醫療隊隊員頒發了「榮譽職工」證書,感謝大家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特殊貢獻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整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兒童的抗「疫」日記:「畫」說戰「疫」
    在此,寓意美術發起《以藝戰疫》——「我愛日記畫」活動什麼是日記畫日記畫又叫做美術日記,是以鼓勵孩子用畫畫的形式把每天所見、所聞、所感畫出來,再加上一些想說的話和日期。成人在此過程中可以充當陪伴者以及協作者的角色。(記錄文字等)好處一:可以滿足孩子愛塗鴉的天性,盡情享受表達自我感受的樂趣。
  • 醫護日記|為給大家減壓,醫生熊教授在後背畫了兩隻卡通熊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2月18日,武漢,多雲。早上交班,我們重症一組的患者病情基本穩定,令人意外的是,昨天居然沒有收治新病人,也沒有普通其他病區轉科的危重病人,還有3張空床位。
  • 重慶醫療隊員手繪「卡通畫」方便醫患溝通
    「在我們醫療隊負責的14病區,大多數患者都是老年人,他們當中很多人都不會講普通話,說的方言常常讓隊員們聽不懂。我們有時候比個手勢,老人家們也不理解,個別老人還不識字。」餘小琴沒想到在護理時遇到了方言障礙。
  • 日記?畫本?不!這是我們的「兵之初」
    「報告排長,我在畫日記。」「畫日記?日記還能是畫的嗎?」哪有那麼簡單啊,誒,我的小被子呀,我也想溫柔待你,但你總是調皮,嘿嘿嘿······2020/11/2天氣晴一腔男兒血,滿腔報國志,戰士生來就為戰場······今天班長帶我們學習了軍歌《有我在》,
  • 卡通人物怎麼畫?畫卡通人物技巧
    卡通人物怎麼畫?畫卡通人物技巧!關於如何畫卡通人物一、要想準確地將故事中的所有人物介紹給讀者,就應 該掌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人物的畫法。男性:男性的眼睛較小,位於臉部上,在細長形眼眶中眼白略多,眉毛略微 上揚,嘴形清晰而且較長,鼻線畫的越直越能顯現出男子漢的剛毅,若畫成弧形會顯得溫柔,鼻梁上方和眼 睛高度差不多高,下巴應該畫得方些,脖子要畫得略粗,富有立體感,注意下巴和脖子相接處與女性的位置 不同。
  • 2米床單繪製的布畫、志願者寫的遺囑,1500件實物入藏武漢市檔案館
    援鄂醫護人員籤名的防護服、寫著「中國挺住,武漢加油」的布畫、別具紀念意義的天河機場愛心登機牌、援鄂防疫高鐵紀念卡、志願者用過的對講機……一件件市民身邊的戰「疫」物件,留下武漢眾志成城、齊心抗疫、共克時艱的珍貴記憶。楚天都市報記者近日走進武漢市檔案館,挖掘疫情防控實物徵集背後令人動容的故事。
  • 一線醫護日記(55)「穿著畫有哆啦A夢的防護服,充滿無窮無盡的力量」
    https://flv1.gmw.cn/soby/sobey/20200303/1583227107706_High.mp4 【一線醫護日記
  • 開救護車和畫石頭畫,杭州有...
    畫石頭畫用的顏料是丙烯。和油畫顏料不同,丙烯幹得快,一筆畫下去,後期調整比較難。很多年不畫畫,剛提筆時,確實有點困難。金爸上網拜了幾個師傅,他們有的畫寫實,有的畫寫意,金爸跟著什麼都學,進步神速。畫得到底有多好,用文字形容有點詞窮,還是直接看畫,比較直觀。這隻天牛,栩栩如生,好像隨時要從石頭上蹦出來。
  • 還不能上抗疫一線,她手繪漫畫表白前線「戰士」
    近日,金華浦江縣人民醫院手術室護士陳蓉菁拿起手中的畫筆,創作出一幅幅手繪漫畫,致敬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今年28歲的陳蓉菁,是一名典型的90後萌妹子,一直以來,愛好畫畫的她,經常用手中的畫筆將醫院的工作場景,以卡通漫畫的手法通俗易懂地展現給廣大患者。
  • 戰疫日記:我們就像畫在防護服上的卡通人物,擁有「超能力」
    3月2日,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2重症病房內,中山三院醫療隊的護士們在防護服上畫了卡通人物為自己加油打氣,也將歡樂帶進了病區。
  • 戰疫|暖心,黃岡患者為山東醫護人員畫可愛漫畫:一起加油
    來自濟南市兒童醫院急診科的陳子國作為第十一批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負責包括小顧在內的四個患者的治療、護理工作。經過陳子國的精心治療與護理,病床上的小顧症狀越來越輕,狀態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陳子國與其交談得知,21歲的小顧也是一名醫護人員,在黃岡一家醫院工作了一年半,2月初為患者治療時被傳染。
  • 致敬英雄 禮讚榜樣 以畫為媒 表達敬仰
    有的以逆行的『白衣天使』為主角,有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及眾多默默無聞的醫護人員衝鋒在抗疫一線的身影;有的描繪了普通人在這場戰『疫』中的貢獻,還有的以援鄂隊員為原型再現了抗疫情景……『病毒』在小朋友的畫作裡可以是多種形象,而與之較量的是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有評委這樣評價道。
  • 以畫為媒以畫為槍 舒勇為「逆行」白衣戰士鼓舞助威
    湖南省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著名藝術家舒勇每天在家裡為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創作一幅作品,直至疫情結束,致敬英雄的行動,為抗疫的關鍵時期帶來了一絲溫暖,這些作品將中國的傳統山水畫融入到了當下的抗疫現實環境中,有著極為開放的風格,耳目一新卻不失傳統的風格,二十多天來這個行動引起了媒體的廣泛報導及社會各界的關注。
  • 畫滿卡通貓!戰疫見證物火熱徵集中,華西醫生捐出「限量版」防護服
    「限量版」防護服,還有戰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日記……這些戰疫見證物,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值得人民銘記。 此前,展覽主辦方面向全社會徵集具有代表性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見證物,截至5月12日,已經徵集了上百件實物物品及若干條音頻視頻照片,內容涉及醫療、慈善、個人以及社區捐贈物品,那些文件文書、藝術作品、出入證、日記、志願者紀念證書物品、入黨申請書、請戰書、籤名防護服、籤名隊旗、橫幅等實物,承載了四川人英勇抗疫的共同記憶。
  • 抗疫前線日記刷爆朋友圈
    為此,我們思考,留存歷史,留存回憶,留存溫度。廣東省博物館和南方都市報聯合籌備推出「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面向社會各界徵集展品,4月30日截止。南方都市報還特地開闢專欄,以記錄這些溫暖的見證物。以下是一組刷爆朋友圈的抗疫日記,來自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湖北的一線醫護人員。
  • 白衣執甲為蒼生——全球抗疫戰場醫護人員群像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白衣執甲為蒼生——全球抗疫戰場醫護人員群像  新華社記者韓墨 商婧 楊天沐  歷史上,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白衣戰士。  勇敢逆行擊疫魔  疫情肆虐全球,號角已然吹響。從紐約到大邱,從墨爾本到哈拉雷,全球醫護人員毫無遲疑,迅速行動,奔赴抗疫戰場。  「我的寶貝們太小了,幾乎認不出穿上防護服的我。如果他們因為新冠病毒失去了我,我希望他們知道,媽媽為工作盡力了。」
  • 創意兒童畫教程|可愛的小狗卡通畫
    甚至在很多的創意前衛的藝術作品中小狗穿上衣服戴上帽子變得「人模狗樣」讓人忍俊不禁又覺得是那般有趣和貼合今天我們就是用擬人卡通化的方法來畫一畫有趣的小狗還可以體現有趣的動態等等我們一起來看看參考的教程吧▼準備一張素描紙用記號筆在紙上畫出小狗的腦袋並添加人的身子
  • 小林:畫漫畫對我也是一種療愈
    不僅如此,在抗疫前線,全國有40餘家醫院正在或即將舉行小林漫畫展——前線漫展。一幅幅從廣州寄出、勵志幽默的畫,紓解醫護人員的壓力,溫暖大家的心靈,讓眾人振奮精神、樂觀堅定地投入戰鬥。近日,小林老師(本名林帝浣)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暢談他的暖心秘訣、成長之路。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戰「疫」者有「畫」要說
    (韓婷 畫)南丁格爾甘於奉獻的精神激勵著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工作的每名醫護人員。感染十三科病區樓道的牆壁上,一副「白衣天使」必勝的畫作尤為醒目,勾勒出一線戰「疫」人員鬥志昂揚、敢打必勝的精神風採。彰顯全體醫護人員戰「疫」路上的敢打必勝的決心!
  • 畫出心中的抗疫英雄 11歲小學生夢想長大後也能救死扶傷
    那是一幅繪畫作品,五名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並肩作戰,為彼此加油。這幅作品的作者,是11歲的喜禎。「最美的人,謝謝你們,請保護好自己。」小女孩在畫的底下留下了這樣一行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成都市郫都區第五批援助甘孜州道孚縣醫療隊隊員,李張維與妻子張珍提前結束了休假,雙雙請戰返崗,投入抗疫工作。「他們是逆行的孤膽英雄,長大了我也要 和 他 們 一樣。」感動於叔叔阿姨的抗疫事跡,喜禎畫下了這幅作品,並被收錄進「戰疫——四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以下簡 稱「 戰 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