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聰明,其實父母也有責任

2020-12-27 一闕隨楓

芸芸眾生,一闕隨楓,我走到這裡,你在這停留。謝謝你來過,更謝謝你點讚關注了。

最近我看到一則消息:一母親在網上各種吐槽自己的孩子什麼學路慢、說話慢、什麼不獨立思考等一系列不好的缺點……還對比親戚的孩子、鄰居的孩子,他們都比自家孩子來得優秀。這位母親還向網上各種專家詢問,做足各種功課。

你不會想到吧!孩子的問題除了自身發育原因外,多半是你們父母的原因。

孩子要從小抓起、從小教育。現在父母仗著過幾年書就完全否定掉古代留下的話:不打不成器、棍棒出孝子。講什麼文明社會,不能動手。如果那麼小他會聽話,那他不是神童就是怪胎了。

還老是說自己小孩笨,難道不是你們做父母的太「聰明」了?

你們什麼事情都幫他(她)做好,玩完的玩具幫他(她)收,吃飯哄著送到他(她)嘴裡,他(她)要什麼買什麼。你說這樣的小孩哪個會獨立思考?他(她)要做的事情,你都幫他(她)做了,那他(她)要學什麼?

小孩做一點事情就怕他(她)苦著、累著,你不試試看怎麼知道他(她)不行,這樣的小孩必將成為「大齡兒童」。

你就是太「聰明」了,才導致自己的孩子「笨」。難道你不覺得責任在你們父母身上嗎?

*圖片均來自網絡轉載*

喜歡文章的朋友記得點讚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聰明
    那麼如果孩子變得不聰明了,怎麼能讓他聰明呢?我們首先真誠懺悔自己嫌棄別人、嫌棄別的孩子不聰明的事情。第二,好好做德做善,做多了,孩子就好了。當年五代後晉時期的竇燕山,生下五個孩子,都先天殘疾,他努力積極做善,五個孩子不僅僅都恢復健康,而且都成了有用的人才。竇燕山家裡辦起私塾,延請名師教課。
  • 頭頂雙旋的孩子,比單旋的孩子更活潑聰明?其實很多父母都誤解了
    而發旋的形成,其實還是地球自轉的「鍋」,孕媽懷孕期間,寶寶在孕媽體內是頭朝下、腳朝上。在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轉的作用下,毛髮會傾斜生長,傾斜角大約30到35度左右,長時間的影響就會使孩子形成發旋,多個發旋則是由於寶寶在孕媽肚子裡遇到的褶皺比較多導致的。
  • 孩子有這四個「壞毛病」,說明你家孩子很聰明,父母別埋沒了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其實真正聰明的孩子三歲時一般都有這幾個「壞毛病」,父母快來對照一下,看自己孩子是不是「中招」了。孩子有這四個「壞毛病」,說明你家孩子很聰明,父母可別埋沒了。第一個「壞毛病」是話癆。
  • 聰明的父母,從不向孩子訴苦
    什麼樣的父母是聰明的父母?  我陪你成長,卻未必要求你伺我到老。我的努力不全是為了你,而是我們在一起的日子,你覺得高興,我看著高興,就已經足夠。  我也是忽然想起這麼一段話。  前些日子,遇到林冰以及她的母親,突然覺得,父母就是孩子人生中的某一段軌道,一路高興的日子,才能一路歌。
  • 「孩子,我不會在你哭的時候抱起你」,聰明的父母,從不被孩子的情緒...
    似乎在跟孩子進行無聲的對峙:你哭你的,我們看著,看你能堅持多久?不得不說,這對年輕父母的「狠心」,值得點讚。很多時候,我們要不聽不得孩子哭,要不經不住孩子鬧。每個孩子都有一雙「福爾摩斯式」的七竅玲瓏心。育兒的路上, 相信每一位父母也都被孩子的情緒挾持過。如果我們不能冷靜、理智、狠點心地對待孩子的挾持,孩子就會利用我們的心軟,變得越來越任性,直到被毀掉。所以,聰明的父母,必須帶著點狠心。
  • 老是稱讚孩子聰明?父母這句話可能扼殺了孩子的未來!
    當孩子完成了一項任務、習得了新的技能、贏得了某項榮譽,為人父母者欣喜之餘,也許常常會不由自主的誇獎孩子『你太厲害了,我以你為榮!』、『你好聰明!』、『孩子你真優秀!』到底該誇獎他所付出的努力、付上的代價?還是他的天賦呢?不同的誇獎方式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我想分享一段故事。
  • 這種「傻孩子」,反而勝過聰明孩子,父母可不要小看
    但是,我注意到有一個孩子在餐桌上比較特別,他在別的孩子搶零食的時候口袋裡塞滿了,基本上沒有拿。也許他媽媽也發現了,問他:「你為什麼不多帶點點心呢?」那個小孩說:「小孩子搶零食,看起來比我小,我大了一點,哪兒能跟他們搶呢?」聽了這話,我重新審視了那孩子,覺得他應該不會比周圍的孩子大兩歲。接著,我就聽到孩子的母親小聲指責他說:「你真傻,自己不能照顧自己和別人?
  • 聰明父母帶出自主孩子,培養這6個優秀品格伴隨孩子,受用一生
    基於「小時候,他們能成為快樂、自由的孩子,長大後,他們能成為獨立、幸福的成人」的育兒理想,以及對親子關係的上述認知,帶孩子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讓孩子自己做主。  聰明父母能帶出自主的孩子,培養這6個優秀品格伴隨孩子,受用一生。
  • 孩子愛哭怎麼辦?不說「不許哭」,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世上有兩類完全相反的孩子,一類孩子特別活潑好動,也比較粗神經。另一類孩子,是比較敏感的,遇到一些事情就愛哭,容易多想。當你們的孩子是第二種,比較敏感愛哭的孩子時,當他們哭的時候,會怎麼對待他們呢?有些家長往往缺乏耐心,不勝其煩,會呵斥他們「不許哭」,威脅他們再哭就「收拾你」。
  • 電影《我是山姆》:愛孩子,很多聰明父母比不上只有七歲智商的他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愛的是你這個人,和成績好壞無關。當然,這並不代表,孩子可以放任自己,因為無條件地愛和無條件地滿足是不同的。電影《我是山姆》中的主角山姆,雖然只有七歲智商,但他生動地給很多聰明父母上了一堂「怎麼愛孩子」的課。
  • 孩子是聰明還是平庸,父母注意觀察這三點,一般錯不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個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讀書成績好,鶴立雞群。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其實從孩子日常的表現中也能看得出一些端倪。《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一書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埃倫·溫納曾經表示,一個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在5歲之前就會有跡可循。
  • 孩子聰不聰明在胎兒時就有特徵,父母后天常說3類話,孩子更聰明
    導語:父母是啟迪孩子智慧的啟明星。男寶的智力來自媽媽,女寶的智力父母各佔一半,有關孩子聰明的話題在小區寶媽間也會成為樂此不彼的話題。一般來說,孕媽在懷孕的時候有這3個特徵,生出來的孩子多半很聰明。1、孕媽長期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如果孕媽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高度自律,作息規律,不熬夜玩手機、愛好聽音樂、看書,閒暇時間看書充電,處事人情練達、平易近人。
  • 體操冠軍劉璇兒子時間表引熱議:聰明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立規矩!
    飯沒吃完、練習沒做完,都不可以。其實,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關於劉璇的教育方式,節目播出之後,大多數網友在討論的最後都表示支持,認為小時候嚴格一些,長大了就會少犯很多錯誤。深以為然。教育家李玫瑾教授說過:「三歲之前有恩與他,三到六歲立威與他,威就是規矩。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 父母須知:孩子有這4種行為,並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聰明的表現
    其實,蕾蕾的兒子是個聰明的孩子,他表面上內向,私下裡是把心用在了觀察和思考上,因而顯得比較孤僻。那麼,孩子有哪些行為看似孤僻實則是聰明的表現呢?1、喜歡獨自觀察事物很多孩子都喜歡約在一起玩耍,這樣既非常熱鬧,也能互相交流感情。
  • 「我不會在你哭時抱起你」,聰明的父母,從不被孩子的情緒挾持
    如果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威脅你就犯,你會怎樣?一對年輕父母的做法,讓無數網友「開了眼界」。大冷的冬天,冰涼的地面,只見一個看起來只有三四歲大的孩子,四面朝地,趴在地上放聲大哭。她的父母卻站在不遠處抱著臂「冷眼旁觀」。似乎在跟孩子進行無聲的對峙:你哭你的,我們看著,看你能堅持多久?不得不說,這對年輕父母的「狠心」,值得點讚。很多時候,我們要不聽不得孩子哭,要不經不住孩子鬧。
  • 孩子喜歡亂塗亂畫、愛玩鬧,父母別急著制止,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孩子喜歡亂塗亂畫、愛玩鬧,父母別急著制止,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所有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漂亮的,並且最好還有高智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不僅是以前人們有,現在的人們依舊是這樣的。
  • 當孩子被取綽號,聰明的父母都這樣做!
    而那些被惡意中傷的孩子,只能在漫漫時光裡自我療傷。父母,都在千方百計地讓孩子快樂成長,那麼當孩子因被起綽號而不快樂時,父母該怎麼做呢?聰明的父母只要做好以下三點!· 要傾聽和理解中國教育藍皮書經過調查,發現小學生和初中生比高中生遭遇更高頻率的欺凌。這個年齡段的不少孩子,在受欺負時,往往會尋求父母的幫助。
  • 孩子為什麼選你做父母?你不甚在意的孩子,很可能是來報恩的
    有些孩子生來就不愛給父母添麻煩,平時大事小事也都是能幫忙就幫忙,特別懂事體貼,長大後也非常孝順。可能這些孩子唯一的缺點是學習成績不好或者不愛說話、不會與人相處等,所以父母對這些孩子都不甚在意。而有些孩子生下來就每天夜裡哭鬧個不停,讓父母疲憊不堪,平時是上房揭瓦各種惹是生非,長大後也是照顧不了自己天天啃老。
  • 孩子害羞,不敢社交,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文 |晴風圖 |網絡01孩子一遇到生人,就躲起來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嗎?每次看到人多,或者看到陌生人,都會害羞地躲在你的身後,不願意上前去和別人說話,也從不會主動去和別人說話。他們總是人一多的時候,看起來膽小慎微。相信每一個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都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願世間所有美好,都恰逢其時》:聰明的父母,從不向孩子訴苦
    文|竺冰落父母的影響力,關乎孩子一生。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線。對每個孩子來說,成長的最關鍵因素就在於父母。但是真正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向孩子訴苦。我們雖然養育了他們,但我們不應該強求孩子做出什麼樣的承諾。一個人的感恩,應該是父母通過行為示範來傳遞的,而不是通過強制的手段強加給孩子。那麼,具體來講,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其一,做聰明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