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麻將盛行,乾隆打牌盡孝,皇太后高壽麻將有功

2021-01-09 夢總是被尿憋醒

所謂「小賭怡情,大賭傷身,」打牌可以是賭博,也可以是純粹的消遣娛樂,而對最有孝心的乾隆帝來說,打牌還是對母親盡孝的一種方式,這個境界就更高了。要說清朝哪位皇后最有福氣,自然非孝聖憲皇后莫屬了:首先,她生在康乾盛世的大好年代,沒受過戰亂之苦;其次,她原本只是四品官凌柱之女,13歲時被指婚給26歲的貝勒胤禛,由於父親的身份不高,當時只獲得了格格身份。說她命好,好就好在夫君最終在皇位爭奪戰中勝出,於是她便在雍正帝元年從格格升成了熹妃,很快再晉升為熹貴妃。

孝聖憲皇后

雖然她沒做過一天皇后,但幸運的是她生得兒子弘曆後來做了皇帝,她被尊為聖母皇太后,這個頭銜保持長達42年之久。最後,她不僅享盡人間的福、祿、壽,兒子的孝順也是有目共睹。乾隆帝對她不但敬愛有加、千依百順,因為怕母親晚年生活孤獨無聊,每次外出視察包括東巡、南巡、去五臺山都帶著老太后一同出行,沿路看盡人間繁華、嘗遍各地美食;每次遇到她的生日,皇帝一定會率王公大臣行禮慶賀,在她八十大壽的典禮上,60歲的皇帝甚至換上一身彩色服裝翩翩起舞,逗她高興。

乾隆南巡

雍正十三年(1735),胤禛辭世,按照規矩,皇帝死後三年內宮廷不準有任何形式的娛樂活動,但乾隆帝為了化解她的喪夫之痛和排遣寂寞,特意給皇后富察氏和妃子們交代了一項特殊任務—經常到慈寧宮去陪太后打牌。每天下午開始,坐下來少說也得打上8圈,后妃們陪著太后有說有笑,經常故意放和讓她贏牌,老人家自然玩得開心。乾隆帝也會經常到慈寧宮看望母后,嬪妃們都要接駕行禮,皇上忙讓大家起身:「你們替我陪太后玩牌,就是替朕盡孝道,不必多禮。」當然,乾隆帝心細如髮,也不會讓陪打的妃嬪吃虧,每次來的時候都讓太監拿許多小禮物和果品分給她們。一有空閒,乾隆帝更是當仁不讓,親自上陣陪太后打兩圈,但每次也是輸多贏少。憑一代聖君的英明神武,牌技理應不差,可乾隆帝從來不坐太后的下手,而總是選擇上手的位置。別人打牌都是看上家、盯下家,皇帝卻是看下家、餵下家,皇太后留什麼,他就打什麼,結果鈕祜祿氏每次都贏。后妃們有誇太后手氣好的,有怨皇上「不小心」放「和」的,大家吵吵鬧鬧,一家人其樂融融。

清代麻將

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帝第四次下江南巡視,杭州知府劉純煒知道太后酷愛打牌,為了討主子歡心,集合當地能工巧匠,選用黃金、紫檀、牙雕精心打造了一副紫砂陶質牌。鈕祜祿氏收到後非常喜歡,也更愛打牌了,幾乎到了「飯可以一日不吃,牌不可一日不打」的地步。而打牌可以活動肩肘腰椎,要和牌也得開動腦筋,可以藉此鍛鍊大腦機能、延緩衰老。鈕祜祿氏最終以86歲的高壽享盡天倫之樂,乾隆帝連打牌都能想到它對母后頤養天年的益處,也算盡了最大的孝道了。

相關焦點

  • 中國麻將斷代史:讀書不如打牌
    本文轉載於:必記本(yxbijiben)麻將是國人自創的休閒遊戲。不知其源,但似乎是清朝晚期才流行的遊戲。此後,他在友人的幫助下,才慢慢學會了打牌,以應付類似的局面。文化名人當中牌技很差的,還有辜鴻銘,還因此獲得了「光緒(光輸)皇帝」的雅號。 胡適寫了一篇名為《麻將》的文章,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麻將浪費時間,浪費金錢,不要打了:其實何止日本?凡是長進的民族都是這樣的。
  • 麻將大師說了:誰胡了第一把麻將,這一圈麻將下來十有八九都會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大家都想要多多贏牌的時候,麻將桌上卻普遍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大家都不是很情願贏第一把。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誰要是和了第一把麻將,這一圈麻將下來十有八九都是會輸的。那麼打麻將真的不能贏第一把嗎?第一把麻將總是有人和牌的,要不然這麻將又該如何打下去呢?下面我們用合理的原因來分析,看是否真的是這樣。
  • 不只有「脫衣」的日本麻將文化
    麻將無疑最早起源於中國,但具體的來歷則一直眾說紛紜,存在多個不同版本。其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正式的麻將誕生於清朝同治年間,其發明者是浙江寧波一位名叫陳魚門的官員。他在閒暇時改良了之前的紙牌,同時結合骨牌的特色,最終造出了現代通用的136張麻將牌,一經誕生後隨即風靡一時,從寧波開始迅速普及到相鄰省份。
  • 麻將的前世今生!
    麻將的前身是唐代的葉子戲,牌是用紙片做的,只有樹葉那麼大。南唐後主李煜和大周后就愛玩,大周后還專門寫了本叫《金葉子格》的書,總結打牌經驗。「4」消夜圖      到了清朝,馬吊牌發展成和牌,就是最原始的麻將紙牌。打法變成了用碰的方式吃別人的牌,打出沒用的,留下有用的,這種玩法又叫碰和。
  • 注意,最近「晃晃麻將」風靡江油
    ——晃晃麻將。其實這種玩法很早以前就在全國以及網絡上玩,只是近來在江油突然就風靡起來了,有多位網友在江油論壇發帖,抗議這種晃晃麻將。看來……帖子原文:路過幾次看見李白紀念館正對面開了一家麻將館。難道就沒有光部門管?嚴重影響了江油李白的形象。
  • 明星也愛打麻將,買16萬麻將,以麻會友;打牌悟出人生
    這就苦了梁朝偉,在劉嘉玲和朋友搓麻的時候,不打牌的梁朝偉便充當了劉嘉玲和朋友們的跑腿,買宵夜遞茶水。1990年4月某一天晚上,一幫娛樂圈的朋友約在一起去夜總會娛樂,玩到午夜。告辭離開後,有些人覺得不盡興,約定在一個朋友家見面,繼續再玩。這麼晚了,還繼續玩,自然不是唱歌跳舞,那會影響別人。最好的玩樂,便是打麻將。劉嘉玲是個麻將迷,這樣的事,怎麼能少得了她?
  • 一個麻將迷打牌的「識人」記
    老馬是個麻將迷。年輕時牌癮極大,為了一頓牌能從朝陽區跑門頭溝去,因為打牌,他見過各式各樣的人:有做花卉生意的女財主,衣冠錦繡,妝容精麗,十根手指纖細修潔,坐在牌桌前,像一幅畫兒,但是一開口就是黃腔,「我說前門樓子,你說雞巴頭子」,這是打了一么雞,「捅著玩兒唄」,這是打了一五筒。把老馬驚得不輕。
  • 不只有脫衣的日本麻將文化
    其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認為正式的麻將誕生於清朝同治年間,其發明者是浙江寧波一位名叫陳魚門的官員,他在閒暇時改良了之前的紙牌,同時結合骨牌的特色,最終造出了現代通用的136張麻將牌,一經誕生後隨即風靡一時,從寧波開始迅速普及到相鄰省份。而因為當時寧波是重要港口之一,有各國的領事、商人等頻繁來往,麻將也很快隨之飄洋過海,在他鄉生根落葉,而日本就是其最重要的海外舞臺之一。
  • 香港要搞首個麻將聯賽了?!
    學會幹事認為,麻將也是一門學問、一種文化,而非只涉及賭博和金錢交易。他們只希望聚集喜好打牌的朋友,專心研究麻將章法。研究會表示,考試期間會暫停聚會,打麻將並不會影響讀書,大家還是以學業為重的。六年前,湖南出土了一張麻將的「老祖宗」,據說已有300多年高壽,瓷質碧綠的牌面上,「南」風依舊清晰可見。這款國人自創的休閒遊戲,和它的年代一樣博大精深。那時候,皇家大糧倉安頓在江蘇太倉,專供「南糧北調」,糧多生雀患。管糧倉的頭兒為了獎勵捕雀的護糧者,以竹製籌牌記捕雀數目,就有了「憑此發放酬金」的「護糧牌」。
  • 麻將原是達官顯貴的娛樂?麻將到底有什麼來歷?
    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族的遊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 日本網友曬出麻將鍵盤,拿這打牌能把把胡麼?
    我是重慶這邊的,喜歡打麻將的人還蠻多的,小時候身邊人都是打倒倒胡,後來川麻成麻各種亂七八糟的都玩,我自己對此興趣一般,倒是喜歡動漫以後,看了類似《天才麻將少女》一類的動漫作品,感覺還挺有意思。日本那邊麻將這門"手藝"也挺流行的,咱們看日本動漫裡這麼多麻將相關的題材就能看出來。
  • 麻將文化漫談之麻將隨想錄
    (一次看朋友打牌,一時興起而寫,現在也不知所云,呵呵。)3、企業也麻將2012年,在第三屆世界麻將錦標賽上,看到安徽新月光發的宣傳資料上,有詩有文有見地,特錄下。四個人,打打牌,算算術。五個人,喝喝酒,吹吹牛。六個人,健健身,練練武。七個人,爬爬山,旅旅遊。八個人,出出海,鬧鬧龍。九個人,收收心,用用功。
  • 戲說高安麻將
    「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梁啓超「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麻將。」——梁實秋「麻將牌裡有鬼!」——胡適「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一是中醫;二是曹雪芹的《紅樓夢》;三是麻將牌。」——毛澤東  很多名人都喜歡麻將,也或多或少都說過一些與麻將有關的話。
  • 《指尖上的麻將》麻將為何又叫麻雀
    麻將是一個老少皆宜的全民娛樂遊戲,說起麻將,相信許多人都表示不陌生,就算不會打,也相信很多人看過別人打麻將或者聽過麻將的一些事情。在一些地方,麻將又被叫作麻雀,「雀友」「雀牌比賽」等名詞也是來源於麻雀發源而來的。
  • 打麻將切記這五點,麻將技巧口訣規則介紹,讓你成為麻將高手的方法
    標籤:   麻將技巧教學   麻將口訣玩法   麻將規則介紹麻將現在屬於全民腦力遊戲中,普及度較高的遊戲。麻將是個有地方特色的東西,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玩法。其實麻將不屬於難上手,但是有很多剛接觸的會覺得有困難,我希望通過這篇麻將教學文章可以讓你了解麻將,讓玩麻將變得簡單,歡樂,有趣,那就先教大家認牌吧,這應該是麻將教學中最最基礎的。
  • 臺灣麻將 VS 香港麻將
    不過,臺灣麻將更突出的特色在於它的「眼牌」。「眼牌」的「眼」字是「看」的意思,所謂「眼牌」就是指某個人聽牌後可以查看各家的暗槓,當然行使這份權利是有代價的,首先,「眼牌」的人不得換牌、轉聽、棄聽,只能自摸;其次,如果別人和牌,「眼牌」的人還要另付和牌的人一份「眼牌費」。這種有償看牌顯然是一種心理戰,又能監看有無串謀作弊的企圖或行為。
  • 四川麻將單機版讓你的麻將水平高起來
    四川麻將單機版一共108張,去掉了風牌、箭牌和花牌。僅有筒條萬三色牌,每色36張,一共108張。缺門可胡。不能吃牌。
  • 【原創】日式麻將與中國麻將哪個比較難?——雀魂麻將MahjongSoul
    不要疑惑~我已經找度娘確認過了... ...說到麻將,哪怕自己沒玩過應該也見人玩過吧?就算沒見人玩過,電影上也見過吧... ...關於麻將的電影有很多,最多的就是香港的麻將電影系列,可以說是我打麻將的啟蒙,雖然看著很燃(這不比博人傳燃?),但自己上手還是似懂非懂,直到我後來點了這項技能點,才開始算是入門了。
  • 原創——日式麻將與中國麻將哪個比較難?——雀魂麻將MahjongSoul
    劇中劇情被暴打一頓變成了傻子,被雀後用《麻雀刺激腦細胞法》治療復元。雖然劇情有點雷人,但是還是那句話「這不比博人傳燃?狗頭」對了,可以配著音樂看文!!!搓麻將必備洗腦神曲... ...就跟開掛似的... ...
  • 原創 | 日式麻將與中國麻將哪個比較難?——雀魂麻將MahjongSoul
    不要疑惑~我已經找度娘確認過了... ...說到麻將,哪怕自己沒玩過應該也見人玩過吧?就算沒見人玩過,電影上也見過吧... ...關於麻將的電影有很多,最多的就是香港的麻將電影系列,可以說是我打麻將的啟蒙,雖然看著很燃(這不比博人傳燃?),但自己上手還是似懂非懂,直到我後來點了這項技能點,才開始算是入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