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則金像獎專業精神獎得主茶水阿姐楊容蓮的訪問發布,當中提到楊容蓮得獎後不能去慶功的細節,網民認為金像獎太不近人情。
8月14日,香港導演文雋在個人專欄轉載香港電影金像獎主席爾冬陞發布的聲明,對這一事件進行澄清,表示金像獎並無舉辦正式慶功宴,只在完場之後安排了宵夜,由董事局成員慰勞工作人員、義工和主持人。而典禮之後,的確有各電影公司及得獎人舉辦了慶功派對。爾冬陞認為,散場時的混亂,再加上各種不同的慶功場合,令雙方產生了混淆及溝通上的誤會,大會已經向楊容蓮解釋真實情況。
新浪娛樂連續報導金像獎多年,此前從未有官方慶功宴,今年也依然沒有。
往年,一般都是得獎大戶舉辦慶功會,並邀請媒體前往報導,慶功會分散在頒獎禮附近的尖沙咀各地,在午夜時分,媒體記者和電影主創都要奔波在各大慶功會上,除了疲勞,有時很難兼顧,各家的公關安排媒體見面也需要細心協調。
今年,香港各大電影公司首次聯合舉辦慶功宴,減輕了大家的負擔。場地在尖沙咀海港城的海邊,儘管人頭攢動,但吹著海風,不僅能看見香港寰亞電影公司的林建嶽,也能訪問到內地公司博納影業的於冬。不管是《明月幾時有》的許鞍華還是《殺破狼·貪狼》的古天樂,又或者是其他的影片主創,都統一在這裡與媒體見面,大家都輕鬆很多。
然而,這樣的慶功宴屬於行業聚會,由各大公司的公關人員組織,並非金像獎的官方場合。除了許鞍華等導演,基本都是演員類獎項得主或入圍者與媒體見面。
至於爾冬陞主席提及的「鑑於目前有篇訪問楊容蓮女士的文章,提及『領完獎她馬上被拒:你的崗位不能去慶功』的內容」,來自於GQ雜誌的原創稿件,該採訪採用楊容蓮第一人稱的自述方式撰寫,相關的內容如下:
「那天金像獎結束,我和萍姐找到一位工作人員問,結束之後是不是會有聚餐或者慶功,因為很餓,四點多就開始化妝和準備,一直坐到晚上十二點,是不是可以去吃點東西。工作人員說,不好意思啊,你們的崗位不能去的。我想,這也沒所謂,不能去我就回家吧。回家吃也好,沒問題。」
從以上內容來看,當時與楊容蓮溝通的工作人員應該屬於金像獎執委會,而執委會在散場後實際上只有「宵夜」一說,由金像獎董事局成員慰勞工作人員、義工和主持人。
此前,各大電影公司分開慶功時,參與者就是各家電影的主創,此次首次聯合慶功,參與者仍然在這個範圍內,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唯因文章經過其他媒體二次翻寫後,語境失去了,大眾亦不了解金像慶功,這個點被放大。
新浪娛樂向金像獎進一步了解此聲明時,金像獎秘書處表示,這篇聲明並非公開文件,只是由副主席文雋轉載而面世了。但發布聲明的目的,只是回應針對金像獎和楊容蓮的人。聲明在文末表示,希望事件能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