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的色彩——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鋼琴音樂家及其主要作品介紹

2021-03-01 廣東省樂器協會

浪漫主義的色彩

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鋼琴音樂家

及其主要作品介紹

劉怡冰

19世紀到20世紀是一個華麗又動蕩的年代,我們在回顧它的時候,總會記得女人們鮮亮的飾帶和飛揚的裙角,男人們閃光的佩劍和修長的小腿,餐桌上晶瑩的高腳杯與閃爍的銀器,流浪的藝術家和沙龍裡的寵兒……無盡的悲歡離合,浪漫的愛情為奢華糜爛的生活披上美好的外衣,革命的號角聲卻從未停歇。唯有音樂,繆斯女神總是眷顧著崇敬她的人們,用他們的手奏響已去的輓歌與未來的凱歌。

在這個時候,鋼琴經過一百多年的改良和完善,延續兩千多年的管風琴與古鋼琴的精髓義理,進入了鼎盛時期,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大量的以鋼琴為主要創作載體的作曲家、演奏家湧現,他們注重抒發內心的感受,偏於幻想,表達對夢寐以求而又難以實現的事物的渴望,歌頌美好的愛情,也參與革命戰鬥。此時音樂作品與文學、繪畫、戲劇的界限開始模糊,在鋼琴作品中也出現了許多標題性的樂曲以及與文學有關的敘事曲、十四行詩、無詞歌、小品套曲等。各類鋼琴題材,如小夜曲、間奏曲、幻想曲、即興曲、狂想曲、隨想曲、圓舞曲、波羅乃茲、瑪祖卡等等被競相推出。浪漫主義從19世紀20年代起貫穿整個19世紀並延續到20世紀初,百花齊放,色彩紛呈。

翻開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畫卷,弗朗茲·舒伯特首先向我們走來,他一生在貧窮的生活中度過,卻給我們留下大量優秀的作品。他的鋼琴作品總是不溫不火,速度中庸,音程跳躍不大,歌唱般的旋律,與古典主義時期的巨人們相比,他顯現出更多的女性化的成分,細膩柔美,如同清風吹拂下的藍色大海,憂鬱感傷而又恬靜溫暖。

舒伯特的奏鳴曲有著歌曲般的主題陳述、簡樸的織體、色彩性的和聲,民間歌舞曲的因素,以抒情性居多;而他的鋼琴小品精緻靈巧,形象鮮明,和聲富於色彩,民間歌曲、舞曲因素突出,兩者都體現了他的敏感氣質。同時,他將即興自由和構思嚴密相結合,瞬間素描和平易真摯相結合,為浪漫主義鋼琴小品做了很好的嘗試。舒伯特在他創作生涯的中後期寫下了大量鋼琴小品,其中最優秀的要數1827年左右所作的即興曲作品90號(D.899)之1-4首、即興曲作品142號(D.935)之1-4首,以及瞬間音樂作品94號(D.780)之1-6首。舒伯特的詩人氣質在這些作品中展露無疑。1822年,他創作了《流浪者幻想曲》,這是一首充滿旺盛的生命力量之作。作者用他的同名歌曲的音調作為形象中心,但原來歌中所唱的那種痛苦之情,已被流浪者激昂的呼喚和走向光明的樂觀情緒所代替。

舒伯特的創作使人們看到他追求光明和幸福的願望,也促使浪漫主義作曲家們不斷探索前進。

時光跳躍,充滿希望的綠色漸漸明朗,我們看到另外兩位浪漫主義音樂巨匠——弗裡克斯·孟德爾頌·巴託爾蒂和羅伯特·舒曼。

孟德爾頌出生在德國漢堡大銀行家的家庭,一生坦途,是一位「幸福的音樂家」。他的鋼琴創作遵循古典主義和諧均衡的原則,處處散發著浪漫的氣息。他的49首無詞歌繼承了舒伯特的傳統,將抒情、幻想和沉靜的旋律與優美的和聲結合起來,優雅流暢、質樸純真。作於1842年的《莊嚴變奏曲》沒有華麗的技巧,但各種有特點的鋼琴織體和技巧都融入其中。孟德爾頌的作品像是綠色的嫩草,更多地反映明朗的幻想和清淡的愁緒,充滿希望而又迂迴感嘆。

孟德爾頌《莊嚴變奏曲》

舒曼的音樂創作深受文學作品的影響,對愛情的追求與對壓力的抗爭也成為他創作的動力,因此,舒曼的音樂風格是反對庸俗而自成一家的。舒曼將獨立的鋼琴小品貫穿成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套曲,這些套曲由各首小曲組成,並由統一的主題思想貫穿,如1832年的《蝴蝶》。他還創作了大量帶有標題的鋼琴作品,表現音樂中的詩意和文學意味,如《童年情景》《林中情景》等。他也偏好大量運用變奏,全面揭示人的內心體驗和各種心理狀態。舒曼後來的命運十分悲慘,但他的鋼琴作品中總是洋溢著希望與熱情,我們始終有理由相信,在他敏感多愁的心裡,總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堅信與嚮往。

時代的色彩漸漸趨於濃烈,而弗雷德列克·蕭邦卻以一襲純粹的白色佔據浪漫主義時期最為重要的一頁。白色是高貴的顏色,又是堅定和博大的顏色,同時也是敏感和哀愁的顏色。蕭邦是浪漫主義時期最特殊的一位鋼琴家,他有著與生俱來的高貴,卻常感受悲哀和屈辱。他瘦弱而蒼白,憂鬱又敏感,時而熱情似火,時而傷感而神經質。他周旋於上流社會,如魚得水;面對愛情,他又是喬治·桑眼中「可愛的病人兒」;而他手中的筆卻又有千均之力,他的作品被稱為「隱藏在鮮花中的大炮」,祖國的命運牽動著他的心,成為其創作的動力和源泉。

蕭邦一生的作品,幾乎全部為鋼琴曲。他的作品動人、優美,散發著詩一般的熱情,並帶有鮮明的民族烙印。他創作的體裁廣泛,在敘事曲、諧謔曲、圓舞曲、夜曲等各種體裁的寫作上都成績斐然,他的瑪祖卡和波蘭舞曲富含對祖國的深情,如廣為人知的《「英雄」波蘭舞曲》中令人吃驚的左手跳躍八度的伴奏,構成異常斬釘截鐵的高貴主題,中段凱旋式的旋律十分振奮人心,令全曲充滿了戰鬥性和史詩性。

蕭邦·《「英雄」波蘭舞曲》 

然而,最能體現蕭邦內心性格的是他的夜曲。夜曲在蕭邦手中通過和聲的擴充和外形的修飾,成為浪漫主義音樂創作的理想形式。他在夜曲中訴說著深情、悲哀以及對祖國和親人的思念。法國詩人繆賽的詩句中說:「這是最美的歌也是最悲哀的歌!」我們深知,這就是對蕭邦夜曲的最佳詮釋。

我們若只看弗朗茲·李斯特的畫像,會覺得他幹練精明,卻總也無法把這個形象和建立了鋼琴宏偉的交響性音響的天才演奏家聯繫在一起。然而,正是這樣的李斯特卷著紅色颶風而來,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徵服了挑剔的聽眾和評論家,真正奠定了鋼琴「樂器之王」的地位。

李斯特的鋼琴演奏技巧輝煌、富有動力,他在鍵盤上推出由大量的雙音音階、八度音階、大跳八度和弦、快速輪指、滑奏等構成的高難度技巧,在鋼琴上產生空前未有過的雷鳴電響、風馳電掣的效果。由於他登峰造極的技藝,人們稱他為「鋼琴之王」。他在標題音樂的歷史上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並創造了更進步的「交響詩」——這一新的音樂藝術形式。19首匈牙利狂想曲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創作素材主要來源於匈牙利的民間舞曲和茨崗人的流行音樂,演出後立即震動了世界樂壇,被視為匈牙利民族樂派奠基性的作品。

李斯特還寫了很多有著炫技性特點鋼琴練習曲,其中最重要的是12首《超凡練習曲》和6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在《超凡練習曲》中,除了2首沒有標題以外,都附有標題,如《風景》《鬼火》《狩獵》等。

李斯特12首《超凡練習曲》

《旅遊歲月》包含李斯特在各國旅行演奏的年代寫下的26首鋼琴音樂詩篇。在這些作品中他描寫了大自然的風光、歷史的遺蹟和他個人的感受,共分三集,即《瑞士遊記》《義大利遊記》和《羅馬遊記》,這些作品有著一個獻身於鋼琴事業、富有獨創精神的作曲家的鮮明標記。

晚期浪漫主義時期,可稱為「民族主義」音樂家的拉赫瑪尼諾夫、斯克裡亞賓、格裡格、「強力集團」等等偉大的音樂家們為浪漫主義添上了最後的顏色,他們的音樂作品或許沒有舒曼的熱情,沒有李斯特的炫技,不及蕭邦的表現力,但是卻柔和溫暖,包含了對祖國和民族深切綿長的眷戀,他們把浪漫主義的種子撒向德奧以外更廣闊的領域,如同和煦的橘色陽光。追隨巨人的腳步從未停歇,一代又一代傳承與進步,形成音樂史上無數個閃光中的一頁。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古典主義的時期過去了,浪漫主義音樂接踵而至;浪漫派的先驅走遠了,二十世紀多樣的風格馬不停蹄地呈現。一個世紀又離我們遠去了,一個新的自由時代開始了,新的時代又會增添新的色彩。

相關焦點

  • 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主義的形成,鋼琴音樂也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從貝多芬的後期開始,鋼琴作品出現了極為多樣化的風格,其創作已不同於古典樂派時期那種嚴格的、有限制的、程式化的寫法。鋼琴作曲家們把注意力從追求形式結構的完美轉向更加注重感情的表達,他們繼承了貝多芬那種發展音樂動機的創作手法,更加注重戲劇性對比色彩的運用,開創出浪漫主義音樂的新時代。
  • 莫扎特鋼琴作品中浪漫主義美學
    》 K.467 莫扎特鋼琴作品中浪漫主義因素的美學分析導讀:在莫扎特的音樂創作中鋼琴協奏曲是最富特色的,他後期所創作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其中所蘊含的浪漫主義特性,而最明白顯示著這樣傾向的,正是鋼琴協奏曲。
  • 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浪漫主義時期傑出的代表人物李斯特
    李斯特的生平簡介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評論家,偉大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於匈牙利,接受的是德國的教育,長期生活在巴黎,他的音樂、他的技巧都表明了他運用德奧式的音樂語彙,心中追尋和嚮往的卻是法國式的浪漫主義。從1835年至1847年的12年中,李斯特盛況空前,譽滿歐洲。李斯特早年用演奏徵服了世界。
  • 浪漫主義鋼琴代表——舒曼創作特點及作品
    此外,他的創作和評論活動對德國乃至歐洲浪漫主義及民族樂派的音樂家有著深遠的影響。1810年6月8日舒曼生於德國撒克遜州一個出版商家庭,自幼就有機會接觸大量的文學作品,這也使舒曼從小就對讀書寫詩有濃厚的興趣。1826年他父親去世後,母親讓他學習法律,1828年舒曼考入萊比錫大學,就讀法律系。
  • 【音樂百科】浪漫主義樂派(Romantic Music)簡介
    藝術表現形式也較以前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浪漫主義思潮與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強調音樂要與詩歌、戲劇、繪畫等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相結合,提倡一種綜合藝術;提倡標題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於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為大自然很平靜,是理想的境界;重視戲劇,研究民族、民間的音樂文學,從中吸取營養,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 一個燦爛的音樂時代: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大家作品賞析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浪漫時期音樂的宣言。他開啟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大門。今天,「影音新生活」將與大家一起回顧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大家及其作品賞析。這樣的科技不但擴展了鋼琴的長度,也引入了更多音樂的結構,並且創造出許多新的音樂類型,例如站立的歌劇序幕演唱、鋼琴的幻想曲、夜曲、和協奏曲,都成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中心。這個時期的音樂創作方面,浪漫主義作曲家強烈地表現出自己的癖好,這與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義格格不入。古典主義音樂象線條一樣鮮明;而浪漫主義音樂則偏重於色彩和感情,並含有許多主觀、空想的因素。
  • 音樂史上的浪漫主義時期:走進早期浪漫樂派
    而這句話正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的宣言。在這一時期的作曲家們大都採用自然的音樂旋律和曲調來表達他們自身的情感。於是不同風格和音樂體裁的浪漫音樂作品開始大量出現。從蕭邦優美的鋼琴曲到舒曼高雅和室內樂、從布魯克納和馬勒大規模的交響曲再到柴科夫斯基華麗的芭蕾舞劇,無不在展現著那個燦爛多姿的音樂時代。
  • 報名 浪漫主義音樂家蕭邦悲情的一生——畢玉麟教授鋼琴大師課(限報250人)
    蕭邦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一生創作了大約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鋼琴協奏曲2首、鋼琴三重奏、鋼琴奏鳴曲3首、敘事曲4首、諧謔曲4首、練習曲27首、波羅乃茲舞曲16首、圓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興曲4首、埃科塞茲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還有波萊羅舞曲、船歌、搖籃曲、幻想曲、迴旋曲、變奏曲等,共21卷。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 李斯特 開啟浪漫主義的輝煌時代
    李斯特性格豪爽,為人高調愛炫耀,他博愛廣世樂於助人,積極推崇與引薦蕭邦,讚頌舒伯特,堅定支持柏遼茲,啟發華格納、理查·史特勞斯,上承古典主義,開創浪漫主義輝煌時期,下啟浪漫主義巔峰,是德彪西印象派音樂的啟蒙大師。
  •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丨解讀蕭邦鋼琴音樂的浪漫主義創作風格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導讀:蕭邦是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也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之一,在歐洲音樂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浪漫主義作曲家意識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渴望表達的願望,通過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來表達生與死、善與惡、對人生的感悟和內心的獨白。歌唱、抒情的旋律。旋律在這一時期地位更加突出,如舒伯特作品的器樂主題可以歌唱,歌曲旋律也可以用作器樂作品的創作。不對稱節奏的運用。研習器樂的讀者會發現在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中出現了二對三、四對五、二對五等左右手不對稱的節奏組合。
  • 舒曼 最悲情的浪漫主義大師
    「羅伯特·舒曼的作品中,感人的精神深度與無休無止的愁緒並存。所以如果要感同身受他飽受苦難的心靈,必須重拾那被今人嗤之以鼻的浪漫主義,只要拋棄其中多愁善感的表達就行了。」著名德國鋼琴家奈依對舒曼作品有著深入的探究。浪漫主義是什麼?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但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了解。覺得德國不浪漫?那是因為你沒去過黑森林!
  • 音樂家介紹 | 鋼琴詩人舒曼(下)
    旋律特徵舒曼的主要鋼琴作品在多完成於1839年之前,也就是熱情洋溢的青年時期。這個時期的舒曼習慣於在鋼琴上傾訴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鋼琴作品,其實就是他一篇篇的生活日記。作品中所湧現旋律,也大都是可歌性的語法。而在詩學的影響下,其作品的旋律,也往往離不開方正的二小節、四小節、八小節的樂句組成。
  • 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上海開啟浪漫主義音樂之旅
    本次「MINI音樂節」將聚焦「室內樂」,以「浪漫主義時期的室內樂作品」為主題,3場音樂會、3場講座,讓此間音樂愛好者全方位感受室內樂作品的魅力。據悉,林肯表演藝術中心的常駐藝術團體——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CMS)將作為駐節演出。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表示,此次將CMS作為今年的駐節演出,MINI音樂節通過3天的講座和音樂會,希望進一步向民眾推廣室內樂,讓更多的人愛上室內樂。
  • 古典音樂家排行榜
    浪漫主義樂派    19世紀20年代進入浪漫主義樂派時代,傑出的作曲家有德國的舒曼、孟德爾頌、韋伯、波蘭的蕭邦、奧地利的舒伯特、法國的伯遼茲。浪漫主義音樂最突出的特點是:情感至上,重主觀、個性、民族性、強調抒情,它以感情的激流,衝跨了古典主義的理性王國,感情統御了一切。    4. 民族樂派時代    民族樂派是浪漫主義的重要分支,它出現於19世紀下半葉。
  • 什麼是浪漫主義文學
    這些地區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語和當地方言混雜而成,後來發展成羅曼系語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紀,大量地方語言文學中的傳奇故事和民謠就是用羅曼系語言寫成的。這些作品著重描寫中世紀騎士的神奇事跡、俠義氣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這類特點的故事後來逐漸稱為romance ,即騎士故事或傳奇故事。浪漫主義思潮在文學、美術、建築、音樂等藝術領域都有所體現。
  • 蝴蝶面具背後的浪漫想像丨舒曼鋼琴套曲《蝴蝶》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演奏方法
    在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時期,有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叫做舒曼,他所創作的作品充滿了幻想和詩意。而鋼琴套曲《蝴蝶》就是舒曼20歲的時候的作品,從《蝴蝶》我們可以知道當時候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也可以了解到一些演奏方法和其特色。
  • 解讀拉威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
    莫裡斯·拉威爾是歐洲浪漫主義後期一位傑出的大師,尤其以創作鋼琴作品見長。
  • 音樂漫談32|浪漫主義時期(四):藝術歌曲與舒曼夫婦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藝術歌曲和這方面的大師舒伯特的生平,並且賞析了他的著名作品《魔王》,這是一部基於戲劇性的敘事詩改編的而來。而事實上大多數藝術歌曲是用抒情的愛情詩譜寫的。愛情題材不僅主宰了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也是舒曼(Schumann)夫婦歌曲創作的主題。而他們夫妻二人的人生故事本身也似一首愛情的頌歌。
  • 浪漫時期鋼琴演奏技法研究
    因此,本文對浪漫時期的鋼琴演奏技法進行了具體分析。—— 不同歷史時期鋼琴彈奏方法及其演變丨鋼琴傳統彈奏法與現代彈奏法詳解演奏技法是鋼琴表演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基本要素,每一個藝術表演都需要具備技巧性的內容,也只有這樣,才能將不同的藝術作品表達出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就進一步說明了演奏技法對演奏者和樂曲的重要性。在浪漫時期,鋼琴演奏技法獲得了巨大的變化發展,呈現出逐漸演進的趨勢。
  • 「鋼琴之王」、「鋼琴詩人」 「音樂之父」還在傻傻分不清楚?
    「音樂之父」就是出身於音樂世家的巴赫,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鍵盤演奏家 。巴赫的音樂作品體裁豐富,其聲樂作品以宗教音樂為主,器樂作品則涵蓋獨奏曲、協奏曲、管弦樂合奏曲、重奏曲在內的各類體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故被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誰是「音樂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