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曾經說過:「我心中湧現出什麼我就會寫什麼」。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浪漫時期音樂的宣言。他開啟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大門。
自此開始,蕭邦優美的鋼琴曲、舒曼高雅的室內樂、布魯克納和馬勒的大型交響曲、柴科夫斯基華麗的芭蕾舞劇、西貝柳斯的北歐傳統音樂……優異的作曲家及作品層出不窮,直到科技發達的今天,在電影配樂中、午後閒暇的時光中,這個時期的大量經典音樂依舊伴隨著我們。可想而知,那個遠去的年代曾經是個多麼燦爛多姿的音樂時代。
今天,「影音新生活」將與大家一起回顧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大家及其作品賞析。
欣賞:《♭E大調夜曲》
✿ 浪漫主義時期(Romanticism)
整體上來說,浪漫主義音樂時期(Romanticism)是指大約公元1820—1918年。
在當時的音樂文化中,浪漫音樂走上了開放的大眾路線,音樂家們主要依靠中產階級觀眾支持。因此很多公共的演出形式塑造出了一波新的歌劇時代,也有大量音樂家以獨唱的方式登上舞臺。
另外,在19世紀早期,樂器的各種新發展,如:鋼琴的鐵架、弦樂器的纏弦,都使樂器得以發出更高更廣的音帶、和更多的音色,另外也使演奏者能夠表現出他們個人獨特的技術層面。這樣的科技不但擴展了鋼琴的長度,也引入了更多音樂的結構,並且創造出許多新的音樂類型,例如站立的歌劇序幕演唱、鋼琴的幻想曲、夜曲、和協奏曲,都成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中心。
這個時期的音樂創作方面,浪漫主義作曲家強烈地表現出自己的癖好,這與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義格格不入。古典主義音樂象線條一樣鮮明;而浪漫主義音樂則偏重於色彩和感情,並含有許多主觀、空想的因素。
因此,這一時期的音樂更注重表達人的精神境界與主觀感情,對自然景物的表現也愈加突出,創作上對民族和民間音樂的利用更加重視與頻繁。19世紀中後期出現了以振興本民族音樂為己任的民族樂派。在音樂體裁上出現了新的器樂獨奏體裁,如夜曲,即興曲,敘事曲,諧謔曲,幻想曲與無詞歌等。另外,還出現了多樂章標題交響曲、交響詩、交響音畫、狂想曲、隨想曲等音樂題材。
✿ 浪漫主義時期的主要作曲家及作品推薦
★ 舒伯特(歌曲之王)
一、創作特點:
①旋律與詩歌的融合。
②將鋼伴提高到與聲樂同等重要的地位,烘託了歌曲的氣氛,表現了詩歌內容,並塑造音樂形象。
③在和聲方面,使用大小調交替,並且使用半音和聲,來反映歌詞的情緒轉變。
④歌曲通常分為四類:分節歌、變化分節歌、通譜體歌曲、聲樂套曲。
二、他著名的聲樂套曲有《美麗的磨坊女》(包括23首)、《冬之旅》,另有藝術歌曲600多首。
三、 交響曲
他共創作了9部交響曲,最著名的包括《b小調第八「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第九「偉大」交響曲》。
四、室內樂
他寫有36部室內樂,其中15首弦樂四重奏以最後三首最為著名,最為流行的是《A大調鋼琴五重奏「鱒魚」》。
欣賞:《b小調第八「未完成」交響曲》
★ 孟德爾頌
一、浪漫風格的標題性序曲是孟德爾頌最富創造性的體裁,採用單聲部,代表作品《仲夏夜之夢》、《赫步裡群島》。
二、對鋼琴的貢獻《無詞歌》,著名的代表作:《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紡織歌》、《獵歌》。
三、代表性交響曲:《義大利交響曲》。
四、標題性序曲:是專門為音樂會獨立演奏而創作的管弦樂曲,也叫音樂會序曲。
欣賞:《義大利交響曲》
★ 舒曼
一、創作特點:
幻想是浪漫主義的重要特徵,也是他的音樂的主導。他以情感的,文學的和自傳的觀念來思考音樂,他的創作涉及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聲樂作品、鋼琴作品等,其中鋼琴和聲樂作品是他的主要創作領域。
二、鋼琴作品
他主要喜歡吧一首首的鋼琴小品按照一定的構思組合成套,並冠以各種富有詩意和文學性的標題。代表作:《狂歡節》、《大為同盟曲集》、《蝴蝶》、《克萊斯勒偶記》、《童年情景》。
三、聲樂作品
他重視鋼琴伴奏的作用,不僅起鋪陳背景的作用,最典型的是鋼琴伴奏參與和分擔了歌曲的旋律部分,來「唱出」歌唱者意猶未盡的思緒,獻給克拉拉的聲樂套曲:《桃金孃》、《婦女的愛情與生活》、《詩人之戀》。
四、管弦樂曲
他寫了4部交響曲,代表作有《降B大調第一交響曲「春天」》、《♭E大調第三交響曲「萊茵」》。
欣賞:《♭B大調第一交響曲「春天」》
★ 柏遼茲
一、創作特點:
音響獨特,包含了驟然的對比、動蕩的力度和很多速度的變換,作為配器大師,他具有超凡的想像和創新能力,大多數作品都是富有戲劇性的標題音樂。
二、交響曲
①他倡導「標題交響曲」,即由數個樂章構成的描述某種情結的交響曲,他還發展了「固定樂思」的手法。
②代表作:《幻想交響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送葬與凱旋》。
三、歌劇
代表作:《特洛伊人》、大型戲劇合唱作品《浮士德的沉淪》、大型宗教合唱作品《安魂曲》和《感恩贊》。
欣賞:《幻想交響曲》
★ 蕭邦(鋼琴詩人)
一、創作特點
①蕭邦的創作內容大都和國家的命運以及他作為一個愛國者的憂患密切相關,這是認識和理解蕭邦的音樂最根本的關鍵。
②他被譽為「鋼琴詩人」,他的鋼琴作品優美、文雅,富有歌唱性,節奏帶有民族性,具有高度的伸縮性,他善於運用精緻的裝飾,開拓了細膩的踏板效果,他的色彩性和聲處理的很有特色,對後來的作曲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二、鋼琴作品
①馬祖卡舞曲(58首)
馬祖卡舞曲是他創作中和波蘭民間音樂聯繫最密切的體裁,情緒類型分兩種:一是具有濃鬱的鄉土音樂情趣,和聲簡單,單純、質樸;另一種有較多的城市氣息融入,有浪漫主義感傷情調,表情細膩。
②波洛涅茲舞曲(19首)
它是最能體現民族意識和民族氣質的體裁,在他的手中賦予了更高的思想性和藝術價值,成為一種節奏穩健的三拍子舞曲,從不同的側面抒發了一位祖國被異族奴役的愛國者的情懷。
③諧謔曲、敘事曲、即興曲、幻想曲
諧謔曲、敘事曲這兩種體裁篇幅宏大,主題之間常有強烈的對比和衝突,有著內在的張力。他創作了4首諧謔曲,完全超越了體裁原有的詼諧、輕盈的性質,成為一種音樂形象對比鮮明、內涵深刻嚴肅,極富戲劇性的單樂章音樂體裁。
④前奏曲(24首)和練習曲(27首)
前奏曲和練習曲體現出蕭邦的創造精神,每一首樂曲都是作曲家情感世界的豐富多彩的寫照;蕭邦賦予練習曲以新的意義,使其成為獨立的藝術品,他的練習曲既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又有高度完美的藝術形象,表達出不同的情感。
⑤夜曲(21首)和圓舞曲(19首)
夜曲和圓舞曲是蕭邦最富有浪漫氣質的體裁。
夜曲的特點是:悠長、典雅、伴隨著大量裝飾音的抒情旋律,和聲語言有明暗色彩變化。
他的圓舞曲使體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藝術化、高雅化,一部分圓舞曲的風格異常華麗,具有一定的沙龍氣息,還有一些和作曲家豐富的情感世界息息相關,蒙有一層哀愁和憂鬱的色彩。
⑥鋼琴協奏曲、奏鳴曲
他創作了兩部鋼琴協奏曲,其共同特點是濃鬱的浪漫氣息,既明朗熱烈,又具有淡淡的憂愁。
他創作了3首奏鳴曲,《♭b小調第二奏鳴曲》是其中的經典之作,有四個樂章組成,有著強烈的鬥爭精神,這部作品最陳寒人心的是第一樂章,既有對嚴峻現實的描寫,也有內心幻想抒發。
欣賞:《♭b小調第二奏鳴曲》
★ 李斯特(鋼琴之王)
一、管弦樂創作
他共創作了13首交響詩,還有兩部標題交響曲和一些管弦樂曲,他首創了單樂章的標題交響樂體裁--交響詩(symphonic poem)
他主張用音樂表現一定的意境、情感、哲理,更多的是一種寓意深長的情感體驗,他的交響詩具有大型管弦樂隊配置的豐富音響,突出樂器的色彩。
二、交響詩代表作:《前奏曲》、《塔索》、《瑪捷帕》、《普羅米修斯》、《哈姆雷特》、標題交響曲《浮士德》、《但丁》。
三、鋼琴的創作
無論是創作還是演奏,李斯特都力圖把鋼琴的技巧發揮到極限,他創作的許多鋼琴曲都具有炫耀技巧的性質。他的鋼琴作品既有宏偉的氣魄,又飽含了熱情和深刻的詩意,鋼琴音響豐富多彩,「管弦樂」與「鋼琴性」在李斯特的作品中是有機統一在一起的。
代表作:《匈牙利狂想曲》、《b小調鋼琴奏鳴曲》、《超級炫技練習曲》、《帕格尼尼練習曲》、《旅行時代》。
欣賞:《匈牙利狂想曲》
★ 勃拉姆斯
一、創作特點:
① 他的音樂紮根於古典傳統的土壤之中。
② 同時用自己時代的和聲與器樂手段重新解釋了古典形式。
③ 他的音樂具有寬廣的情感內涵。
二、管弦樂作品:《海頓主題變奏曲》、《學院節慶序曲》、《悲劇序曲》
他的交響曲特別注重首、尾樂章,希望第一樂章要有分量,末樂章應是不朽的終曲。
三、鋼琴作品
他的鋼琴風格明亮厚重,具有交響曲的氣勢與構思,表達了堅定而穩定的感情。
四、室內樂
室內樂是他藝術成就較高的領域,他的作品大多是高度節制的,方法嚴謹,堪稱「19世紀室內樂作曲家中的巨人」,是這個領域中貝多芬的真正繼承者。代表作:弦樂四重奏《f小調鋼琴五重奏》。
五、聲樂作品
包括200多首歌曲,宗教性和非宗教性的合唱曲、重唱曲、聲樂套曲等,另還有《搖籃曲》、《徒勞的小夜曲》、《四首嚴肅歌曲》、《德意志安魂曲》,其中《德》奠定了勃拉姆斯作為當時著名作曲家的地位。
欣賞:《德意志安魂曲》
結語:音樂藝術從起源到繁榮,經歷了幾個世紀的風雨,當中不乏眾多偉大的作曲家,他們共同協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音樂輝煌時代,除了浪漫主義時期,還有古典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等等。我們應該感恩在這些時期中留下的不朽篇章。因為,這些音樂至今都伴隨著我們在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讓我們的心靈可以自由地抒發感情,並不斷地吸收了能量,不斷地得到了精神上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