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電影節的時候就留意到了《玉子》(Okja),像甜筒底部的巧克力一樣,留到最近才看。
看完後,清風拂面,果然是Netflix的又一佳作。
《納尼亞傳奇》白女巫Tilda Swinton、《斷背山》Jake Gyllenhaal 、《漢江怪物》導演奉俊昊——Netflix不惜邀請強勁班底,應該是瞄準了金棕櫚。但水深不可測,關於《玉子》沒獲獎的背後原因,我們稍後再說。先來談談電影本身。
有人說這是一部環保題材的商業片,特效和音樂製作達到商業大片水準,轉基因動物的失敗怪胎和虐待動物血腥場面讓人揪心。在飯局上,更有好友說看完《玉子》之後不想吃豬肉了,不知道是出於憐憫還是恐懼。
我認為《玉子》成功的地方不在於煽情動人,而是它塑造了性格鮮明的角色,並讓他們符合邏輯地思考和行動,如涓涓流水,流暢自然。而不是像絕大數電影一樣停留在都合主義——因為劇情發展需要。
以下是三方的主要人物側寫,分析了他們的性格和目的,才能理解劇情發展的合理性。
Mirando公司:
Lucy Mirando:Mirando家族妹妹,公司CEO,活在父親和姐姐Nancy的影子下,急於證明自己在商業上的能力;
Mundo:Mirando韓國公司高管,對公司忠誠,典型公司人;
Johny 博士:Mirando超級豬項目負責人和形象大使,被名氣衝昏頭腦,不可一世;
Nancy Mirando:被妹妹Lucy排擠出公司,在野10年,擁有Mirando家族的生意頭腦,對於她來說生意永遠是第一位。
ALF動物解放前線:
Jay:ALF首領,以解救動物為使命,絕對信奉組織的信條;
K:韓裔美國人,認為解救動物是很酷,但並不認同組織的規則;
Silver:極端環保分子,對於食物生產產生的汙染極度敏感,甚至為此不願進食,身體虛弱。
小女孩Mija:深山裡長大,不諳世事,執拗;和超級豬Okja(玉子)一起長大,建立了親人般的感情。
故事的展開是三方矛盾碰撞的結果:
故事開始,Lucy為了收拾父親留下的爛攤子,重新挽回公司形象,更重要的是向姐姐Nancy證明自己的商業頭腦,和渴望得到名利的Johny博士一起啟動了超級豬計劃。將基因改造的豬送往全球給農夫飼養,10年後體型最大最健康的豬既贏得最佳超級豬的稱號。
他們對基因改造豬進行包裝,並用這個項目讓公眾相信他們的豬是天然培育、綠色無公害的。當然,ALF動物解放前線調查出了真相,要揭破Mirando公司的騙局。
10年後,被送往Mija家飼養的超級豬Okja獲勝。它即將被送往紐約領獎,完成Mirando公司騙局的最後一場秀。可是之後等待它的是被屠宰的命運,因為它對Lucy和Johny來說即將變得毫無價值。
但是他們的真正目的是將Mirando公司虐待殘害動物的真相公諸於世,所以他們沒有直接把Okja和Mija送回家。他們想要Okja帶著監視器走進Mirando的動物實驗室,然後發布錄像的畫面,從而達到目的。
對於Jay來說,ALF組織的信條(其中之一:要取得動物主人的同意才能採取行動)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所以他堅持徵得Mija的同意之後再把Okja還給Mirando公司。
Mija其實只想和Okja回家,對於什麼解放動物,揭露騙局,她不在乎。
但對於K來說,他加入ALF組織是因為覺得解救動物很酷,至於是否加入ALF,或者遵守ALF的規則,他無所謂。所以唯一個懂韓語和英語的他,在翻譯的時候做了手腳。
大家都以為Mija同意計劃,最後Okja又落到了Mirando公司的手裡。
在首爾上演的鬧劇,還有Mija被保安抬走的畫面讓Mirando公司陷入公眾形象危急。Lucy為了挽回公司的形象,並且讓超級豬計劃順利進行,決定邀請Mija來紐約,和Okja在千萬觀眾的見證下來一個溫情大團聚。
在紐約,ALF得到了想要的視頻,並在超級豬頒獎典禮上黑進後臺播放視頻,Mirando公司基因改造和虐待動物的醜惡行為被公諸於世。Lucy名譽盡喪、一敗塗地。Nancy出現,接管了Mirando公司。
接下來,Okja面臨的就是被屠宰製成肉腸的命運。
Mija在ALF的幫助下闖進了屠宰場。
眼前是無數和Okja一樣的超級豬,在圍欄裡等待著被開腸破肚大卸八塊。Mija和Jay一行人呼喊著Okja的名字,被眼前的場面驚呆了。
《玉子》的高潮,也是最受爭議的情節就發生在這裡。
Mija找到了Okja,但Mirando公司的人也隨即趕到。Mija苦苦哀求Nancy放了她最好的朋友,但「Business is business(生意就是生意)」,除了盈利,其他東西對Nancy來說一文不值。
Mija掏出了爺爺送給她的金豬給Nancy。生意就是生意,Nancy沒有不放了Okja的理由。
金豬落地的一瞬間,三方的矛盾瞬間化解。Mija救回了Okja,Mirando盈利,ALF讓Mirando的騙局失敗。
有人譴責Mija只救Okja而不救其他的豬。
因為她不是一個動物愛好者,她能砸破錢罐,走出深山,跳橋追車,遠赴紐約的唯一動力是對Okja親人般的愛,沒有別的。請大家不要將救Okja和救豬混為一談。
至於ALF,他們是純粹的無能為力。
其實《玉子》並沒有試圖說服觀眾不吃豬肉,更沒有將屬於人類和寵物的溫馨之樂和人類的「飲食」本性相摻和。對於該片價值觀的解讀,僅僅是個人價值觀和影片情節的對號入座。
文章開頭說到《玉子》沒有獲得金棕櫚獎,我更願意相信的原因是Netflix作為異軍突起的「流媒體」和「傳統院線」的矛盾。
(所謂「流媒體」,是指商家用視頻傳送伺服器把節目當成數據包發出,傳送到網絡上供用戶播放的模式。)
Netflix的電影不在院線播出,而通過網絡供用戶購買觀看。這樣一來,票房歸Netflix所有,「傳統院線」不能像傳統電影一樣從中分一杯羹。
因此,雖然《玉子》入圍了今年的第70屆坎城電影節,但評委會主席阿莫多瓦放出狠話,「金棕櫚獎不應該頒發給大銀幕上看不到的電影。」隨即,坎城公布新規:2018年起,只有在法國院線上映的電影才有資格參加坎城。而在韓國,三大院線聯合拒映,《玉子》僅在94塊銀幕上得以公映。
在網上看還是在電影院看是觀眾自己的選擇,只要付費了,版權的問題就無從談起。《玉子》無緣金棕櫚,是因為動了別人的奶酪了。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博:@霹靂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