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傳:這是一部被低估的神作

2021-01-08 素顏的電影基本法

萬裡長空,劍氣縱橫,慕然回首,那部《蜀山傳》正在燈火闌珊處。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2001年,誰都不會想到,寄託了徐老怪心血和厚望的情懷之作《蜀山傳》上映,遭遇了票當與口碑的雙滑鐵盧,成為眾人口中的大爛片。

單純從數字表現來看,此話並不過分,總投資接近9000萬港幣,內地票房2000萬,香港票房1200萬不到,虧的底朝天;豆瓣評分最初6.3,經過18年的緩慢增長也只到了6.6,數字可謂悽慘……

但是《蜀山傳》真的是爛片嗎?我一開始就認為不是!認為是爛片的,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劇情空洞、特技過於絢爛喧賓奪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對改變了看法,豆瓣評論區的評價逐漸出現了反轉。

評論有很多,各不相同,主旨卻是一樣的,劃重點:這是一部被過分低估的神作。

被低估,是因為理念太超前,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論本質,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它都有被稱作神作的理由。

從劇本來源看,《蜀山傳》的整體概念源於一代神魔武俠小說大師李壽民的《蜀山劍俠傳》!

原著作者李壽民,又名李善基,筆名還珠樓主(不是環珠格格),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他的小說想像力豐富,突破了傳統武俠的概念,第一個在傳統武俠小說大量引入了神魔的構思。

嚴格來說,他的小說不是武俠小說,而是玄幻仙俠小說。他的構思格局龐大、氣勢恢宏,在人魔神的善惡之爭中加入了儒、道、釋三教的哲理,融會貫通、寓意深遠。想像力之豐富,文筆之華麗,令人嘆服,影響深遠,後世武俠小說有很多概念都來源於他的小說,比如金庸的降龍十八掌就參考了李壽民小說中的降龍八掌,比如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就取材自《蜀山劍俠傳》裡的白髮龍女。

李壽民一生著作38部,其中31部是《蜀山劍俠傳》,包括正傳、外傳、別傳、前傳、後傳等等。

構思奇妙恢弘,卻很難被搬上銀幕,但是從文字到影像的改變,難度增加了不止一點點,幸好我們這個時代有徐克。

原著豈是池中物,一遇徐克便化龍。

整體構思出自《蜀山劍俠傳》,具體化的豐富則來自徐克。徐克是華語娛樂圈的另類,雖然出生在越南,求學於美國,卻痴迷東方古典文化。他想像力豐富,尤其擅長運用特效來為電影添磚加瓦。

為了把他心儀的《蜀山劍俠傳》搬上銀幕,徐克於1983年已經做過一次嘗試,拍了一部群星薈萃的《新蜀山劍俠》(這也是林青霞第一部武俠電影)。該片是華語電影首次請好萊塢特效團隊參與製作,是華語電影特效史的裡程碑之作。正是在這部電影中,徐克首次在華語影壇把神魔玄幻元素融入古裝武俠,開創了「東方魔幻」的流派。

如果說李壽民是玄幻小說的開拓者,那麼徐克就是玄幻電影的創造者!

但是因為技術原因,徐克還有很多奇思妙想未能實現,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遺憾。

直到1998年左右,徐克看到了好萊塢特效技術的迅猛,意識到機會來了,於是他決定重啟《蜀山劍俠傳》項目。

為了完美構建他心中瑰麗精巧的神魔世界,徐克聘請了好萊塢4家頂級特效公司助陣,在製作的過程中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特效技術,運用了超過100臺電腦,幾百名特效技術人員,前後歷時三年,預算一超再超,最終總成本從當初的4000多萬港幣漲到近9000萬左右。

效果華麗絢爛,令人震撼,比如開頭張栢芝的瓦片狀玉碎。

比如蜀山世界的仙氣飄飄,意境悠遠。

比如武器、動作場景的變化萬千,氣貫長虹。

特效完美到令人震撼。

在這之前,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以400多個特效鏡頭居於港影榜首,《蜀山傳》打破了這個記錄,並把距離拉到難以突破。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2001年《蜀山傳》上映,票房口碑遭遇兩連敗,成為徐克職業生涯的滑鐵盧。

現在回過頭看,不得不說一句可惜,因為《蜀山傳》無論是在演員陣容還是特效製作都是當之無愧的神作,演員有張栢芝、鄭伊健、古天樂、吳京、林熙蕾、洪金寶、譚耀文等等,特效製作就不用說了,徐老怪的想像力創造力華語影壇無出其右,《蜀山傳》之後,華語影壇再無絢麗燦爛的神魔大作。

這種反差來源於徐克的電影理念遠超時代,在玄幻概念還未形成的時代,徐克卻已經把玄幻電影搬上銀幕。僅僅一年之後,2002年華夏大地PC網際網路興起,玄幻小說逐漸崛起,在2012移動網際網路開始之後玄幻概念真正深入人心,仙俠電視劇開始大行其道,《仙劍奇俠傳》、《古劍奇譚》、《蜀山戰紀》等仙俠玄幻劇火爆一時。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技術更為先進的今天,無論是在螢屏還是銀幕上,卻再也沒有拍不出一部好的玄幻仙俠作品。

這時,觀眾才逐漸明白《蜀山傳》的價值,原來當時是徐克懂了,觀眾沒看懂,市場沒看懂!

這就是《蜀山傳》為什麼是神作的真正原因!超越時代的理念!

徐克遇上李壽民,就是中國特效的開始,就是中國玄幻概念影像化的先行者!

本以為是開始,卻已經是巔峰!

相關焦點

  • 《蜀山傳》,一部至今難以逾越的神作
    2001年,在徐克傾力打造下的的《蜀山傳》躍然於熒幕,卻在當時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大滑,成為了當年的爛片。隨著這幾年電影事業的發展,這部影片又被眾人捧上來了,都開始讚嘆當年影片的特效和徐克的獨特眼光。但是《蜀山傳》真的是爛片嗎?小編一開始就認為不是!認為是爛片的,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劇情空洞、特技過於絢爛喧賓奪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對改變了看法。目前豆瓣的評論也有很多,各不相同,然而主旨卻是一樣的,其中反饋的重點:這是一部被過分低估的神作。被低估,是因為理念太超前,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論本質,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它都有被稱作神作的理由。
  • 《蜀山傳》:一部被低估的仙俠片,可惜現在再也拍不出了
    《蜀山傳》是符合東方仙俠特色的,純粹,古老而神秘,不知道為什麼會被噴,當年看全是震驚,反觀現在的電影,新裡做舊,出戲感太強,一股子胭脂俗粉的氣息。誰能想到投資幾個億的電影電視,特效竟然不如二十年前。老實說,當面租影碟看的時候,就感覺很吊了,這麼多年一直感覺蜀山傳就是修仙界的巔峰。當年蜀山小說看完了,所以覺得電影跟不上,但是不看小說去看電影,無法超越啊!好多片之前說是爛片,現在卻火了,主要現在實在沒有跟之前相媲美的片了,尷尬!如果說蜀山傳是爛片,那現在的那些只有小鮮肉毫無特技效果的算小孩子過家家。
  • 《蜀山傳》,被低估的國產奇幻電影
    —— ——《蜀山傳》開場白說起蜀山,必聯想到劍仙。說起劍仙,必然產生「群山之中,御劍飛行」的畫面感。1983年,徐克指導拍攝的《蜀山:新蜀山劍俠》上映,由於率先採用特效技術展現出仙俠神鬼世界,轟動香港電影界。2001年,也許是不滿意當年的特效技術,徐克又重新拍攝了一部《蜀山傳》,由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領銜主演。
  • 高燃特效還原蜀山世界,《蜀山降魔傳2》重溫仙俠情懷
    近日,一部徐克2001年的舊作《蜀山傳》又以超高的熱度重回到觀眾的視野。這部18年前的作品被網友後知後覺的稱為「被低估的神作」,「如今再看,特效絲毫不顯落後,長空萬裡,劍氣縱橫」。縱覽諸多好評,《蜀山傳》的翻紅,其實是觀眾對最初的仙俠情懷的懷念,是對滿足幻想、還原蜀山的特效的呼喚。
  • 徐克的《蜀山傳》真是滄海遺珠的一部好電影,可惜當年被罵為爛片
    素有「鬼才」之稱的徐克導演,在2001年拍攝了仙俠電影《蜀山傳》,這部電影上映後卻票房慘澹。這是他再次拍攝還珠樓主《蜀山仙俠傳》系列裡的故事,因為在1983年他已經拍攝過《蜀山仙俠傳》,時隔18年又拿出來翻拍,說明徐克骨子裡的武俠和仙俠情結真的很深。
  • 被低估的玄幻電影《蜀山傳》,嘖嘖稱道的神兵利器
    《蜀山傳》在當年上映是一部「滑鐵盧」式玄幻電影,不過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在今天被奉為神作;電影特效可以說是當時香港之最。其中的神兵利器也出現在現在各大網絡玄幻小說中。 首先是昊天鏡,外形類似普通的圓鏡,乃峨眉山白眉真人所有。
  • 【網文閒聊】從蜀山劍俠傳開始
    深刻的影響了之後的一系列奇幻小說,電影,遊戲及相關衍生物……  當我們羨慕國外這些優秀的幻想作品時,其實中國存在這麼一部類似於魔戒的作品,這就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這兩部書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  相似的誕生背景,和一戰二戰有分不開的關係:  《魔戒》託爾金的浩大史詩始於1917年,本書是這部浩大史詩的最後一個環節,在1954
  • 《蜀山降魔傳2》重溫仙俠情懷,仙俠電影市場備受期待
    近日,一部徐克2001年的舊作《蜀山傳》又以超高的熱度重回到觀眾的視野。這部18年前的作品被網友後知後覺的稱為「被低估的神作」,「如今再看,特效絲毫不顯落後,長空萬裡,劍氣縱橫」。縱覽諸多好評,《蜀山傳》的翻紅,其實是觀眾對最初的仙俠情懷的懷念,是對滿足幻想、還原蜀山的特效的呼喚。
  • 20年後再看《蜀山傳》,是爛片還是神作?
    2001年,也許是不滿意當年的特效技術,徐克又重新拍攝了一部《蜀山傳》,由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領銜主演。 例如蜀山是一座浮空山,當時還被吐槽過,因為壓根不知道"蜀山浮空造,落地蜀山崩」。 當時網際網路剛起步,不像現在修真仙俠小說盛行。《蜀山劍仙傳》作者是還珠樓主,洋洋500萬言,給後來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中國後現代神怪,仙俠等類型的小說,遊戲(如仙劍奇俠傳等)以及諸多作品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20年前的巔峰,被低估的《蜀山傳》
    《蜀山傳》或是為了彌補遺憾,或是執念未了。徐克拿出了18年前《新蜀山劍俠》的劇本,趁熱打鐵,造出了這部被後世爭議多年的《蜀山傳》。徐克的仙俠世界學得仙山劍,頭枕美人膝,妖魔快意除,展翅遊萬裡,何等快意瀟灑。
  • 《蜀山傳》去除孫悟空的中國仙俠文化是怎樣?
    其實往回看,玄幻題材的作品中有過這樣一部電影,它至今仍被眾多影迷奉為玄幻題材的巔峰之作——《蜀山傳》然而,這樣一部足以稱王的影片,卻在當年上映時慘遭滑鐵盧... ...以至於如今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這樣一部電影,豆瓣評分也是低的可憐。
  • 《蜀山傳》魔幻修仙的巔峰之作,修仙者能飛絕不會走
    《蜀山傳》是中國星娛樂有限公司製作發行的一部電影,由徐克導演,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等主演,於2001年2001年,誰都不會想到,寄託了徐老怪心血和厚望的情懷之作《蜀山傳》上映,遭遇了票房與口碑的雙滑鐵盧,成為眾人口中的大爛片。但是《蜀山傳》真的是爛片嗎?我一開始就認為不是!認為是爛片的,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劇情空洞、特技過於絢爛喧賓奪主,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對改變了看法,豆瓣評論區的評價逐漸出現了反轉。
  • 看了《鬥破》你會發現17年前的《蜀山傳》才是仙俠劇的巔峰之作
    看到這些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17年前一部奇幻仙俠大作《蜀山傳》,徐克導演,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主演,主要講述了以峨眉派和崑崙派為首的正道和以幽泉血魔為首的邪道之間的正邪大戰。當時這部片年上映時為被稱為劇情空洞,特效太多,結果票房口碑都不好,被評為爛片系列。
  • 長空孤月冷,共赴蜀山行——仗劍天涯的徐克被低估了的《蜀山傳》
    而這部上映於2001年的《蜀山傳》,正是武俠電影鬼才徐克對於中國式奇幻仙俠的闡釋與理解。電影《蜀山傳》海報號稱堪比好萊塢的特效在當年可能的確是本片的賣點之一2001版《蜀山傳》與同為徐克執導的1983年版《新蜀山劍俠》,均改編自上世紀上半頁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 談談仙俠小說鼻祖《蜀山劍俠傳》,看看老電影《蜀山傳》
    到了民國時期,武俠的高潮作品《蜀山劍俠傳》問世。與其說《蜀山》是一部武俠小說,小編認為把其歸類為仙俠小說更為確切。《蜀山劍俠傳》由還珠樓主著作,民國期間開始創作,被譽為當代仙俠小說鼻祖,素有春秋魔筆出入青冥玄天地府,山河日月空絕古今當世奇幻第一書之稱。書中,仙佛妖魔人皆能成仙,鳥獸蛇蟲亦能得道成妖。一千多人物,個個性鮮明,各有各的機緣和劫難。
  • 讓我們在《蜀山傳》中搜尋那些修仙元素,齊心重塑經典!
    電影承載的是文化,歷數數十年內上映的電影,2001年《蜀山傳》可謂是思維、特效絕對超前,正如同改編自還珠樓主李壽民的《蜀山劍俠傳》,民國時期印刊,也是大大被低估,但其名副其實為中國仙俠小說的鼻祖。很多人對這部電影褒貶不一,愛情刻畫的生硬、死板。
  • 《蜀山傳》:一部真正的仙俠電影 (一)——仙之伊始
    仙俠之別為什麼要先從仙說起,因為這是欣賞《蜀山傳》這部電影乃至一系列相關電影小說甚至動漫遊戲的入門基石。《蜀山傳》海報說了這麼多,才可以言歸正傳。《蜀山傳》,改編自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原著誕生於抗戰時期;電影於2001年上映(我才剛上幼兒園),由徐克導演,主演包括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洪金寶、吳京等;由多家好萊塢電影特技助陣,最終預算接近於當時的一億港元。最終,當時口碑票房雙雙血炸。都說領先時代半步的是天才,領先時代一步的是瘋子,我們不得不慶幸這部電影只領先時代半個腳掌,於是我們才能在十幾年後看懂它。
  • 《蜀山傳》低票房揭秘
    我是徐克迷弟,他當年2001的一部作品《蜀山傳》遭遇票票房失利,投資將近一億港幣,收穫卻是3000多萬港幣,此後,徐克小心翼翼地拍了幾部小成本製作。大概因為《蜀山傳》失利導致投資商人對徐克地才能的懷疑,也是他闖蕩好萊塢歸來之後發生的事情。
  • 為什麼沒人翻拍《蜀山傳》
    最近電影荒,說說本人比較喜歡的一部老電影《蜀山傳》。當年徐老怪在好萊塢受挫,返回香港一連接下好幾部電影,其中比較火的有《七劍下天山》和今天要說的《蜀山傳》。《蜀山傳》是根據民國武俠小說大師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所著《蜀山劍俠傳》改編。
  • 中國仙俠電影開山祖師~徐克之《蜀山傳》
    毛毛蟲看電影~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仙俠黨,不可不看的一部電影《蜀山傳》蜀山傳是由,徐克導演洪金寶、鄭伊健、張栢芝、古天樂等人領銜主演,影片於2001年上映。林青霞與張栢芝蜀山傳是徐克對83版蜀山劍俠的一次翻拍,兩個版本在故事情節上,只是做了一次小小的改動。並且在電影拍攝中,使用了大量的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