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門前情歌多

2021-02-23 古苗疆那些事兒

當桂花梨熟了,或是橙子熟了,我與弟弟站在自家的倉樓上眺望,眺望水塘與稻田的那邊的菜園,及菜園裡在風中搖曳的桂奶奶家的果樹。望著望著嘴裡的口水就忍不住流出來了,口水流得越多心裡對桂奶奶怨恨就越深,我們怨恨桂奶奶的邪法,它就像在怨恨一座大山一樣,阻擋了我們舌尖上愉快的享受。

自從那天我們把阿叔家的橙子全部摘下來後,阿叔好像踩住了我們的小尾巴,一碰到我們這群小夥伴聚在一起玩耍時,他總是走我們人堆裡,用挑唆與奚落口吻說:「我家的橙子酸,你們嫌棄,邪法婆家的橙子好甜好甜的,你們怎麼不去摘幾個嘗嘗呢?」木頭問阿叔:「你吃過桂奶奶家的橙子?」阿叔說:「吃過,我還只有你們這麼小的時候,常在她家的橙子樹上爬來爬去,樹皮都讓我爬得光溜溜的了,連她菜園子也讓我踩平了。」靈狗好奇地問道:「你不怕中桂奶奶的邪法?」阿叔笑而不答,但他笑得很詭譎,讓我們捉摸不透。

後來我才知道,阿叔小時候去爬桂奶奶家的橙子樹,並不像他自已說的那樣光明正大,我倒是聽福全爺爺說過,這些事好像他做得並不是那麼光彩。

那一年深秋的一天,我和弟弟翻過銅鼓石頭砌的圍牆,進到福全爺爺家的菜園子裡,想摘他家柿子樹上宛如紅燈籠般的柿子。當時,我們進了菜園後,眼睛只顧盯著樹上的柿子,沒有走菜園裡留出的人行道,而直接啪嚓啪嚓地踏過剛長出白菜和蘿蔔秧苗的地塊。恰巧這時福全爺爺從他屋裡出來,看見了我們兄弟倆踩踏秧苗,拿了一根長長的竹杆跑進菜園,他一邊揮舞手裡的竹竿,一邊嘴裡叫道:「柿子在哪你們沒長眼,有路不走,非得踩著菜過去?我要給你們一個教訓看看!」福全爺爺並不是吝嗇鬼,平時對寨子裡的小孩子還是和藹可親的,他並不在乎樹上的柿子,而是惱火我們踩踏了他辛辛苦苦種下的白菜和蘿蔔秧苗。我知道自己闖了大禍,拉著弟弟迅疾地跑到牆邊,敏捷地翻牆而逃。福全爺爺知道他追不上我們,或者說,他根本就不想追趕我們,只是想嚇唬一下。他站在菜園裡,用極誇張的姿勢做著向我們拋擲竹竿的動作來驅逐我們,就像在驅趕在菜園裡啄食菜葉的綠鳥和在曬穀坪裡吃穀子的麻雀,竹杆始終握在手裡沒有拋擲出來,但嘴裡不停地嚷嚷著極難聽的話:「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打地洞,你們這家人真是有種替種!」福全爺爺說這話的時候,我與弟弟已翻到牆外,逃出了一段距離。我覺得福全爺爺的話是對我父親和祖宗的侮辱,又憤怒地踅了回來,站在牆外,對著他怒吼道:「爺爺你胡說什麼呢,講菜就講菜吧,我們是錯了,你怎麼數落我家祖宗和我阿爸呢?我阿爸是個規矩人,不準你誣衊他!」

福全爺爺說:「是呀是呀,你阿爸是老實人,我又沒有說你阿爸,你阿叔可就不老實啦。」

「我阿叔也是好人,黨員,隊長,抗美援朝的復員軍人,也不準你誣衊他!」

「嘿嘿,他是好人?他在你這個年紀時做了好多壞事,你知道嗎?你桂奶奶家的梨子橙子還沒熟就讓他摘光了,她家菜園裡的菜一長出來就讓他全掉扯了。還有,那些年寨子裡別人家菜園子裡的菜好像是給他種的,想摘就摘,從不講理。他還幹過一件非常丟臉的事呢,全寨子老一輩的人都知道,我都不好意思跟你說出口!」

那天,我了維護我們家逝去的祖宗和活著長輩的名譽,我和弟弟隔著石牆與福全爺爺發生了激烈的口水伏,但福全爺爺只是點到為止,始終沒有把阿叔小時候做過的丟臉的事透露出來。我還以為福全爺爺是故意用一頂大帽子來罩我們,用這種手段來打壓小孩,是寨子裡大人們的慣用伎倆,我也就不把福全爺爺的話當一回事,像風吹過雲飄過一樣。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最終還是聽寨子裡的老人說起了阿叔過去做的那件極丟臉的事,這是後話。那天福全爺爺的話令我驚訝的是,原來阿叔從小就與桂奶奶是冤家對頭,直到現在他對桂奶奶依然耿耿於懷。

阿叔與桂奶奶開始作對的時候,桂奶奶在寨子裡還沒有邪法婆這個名號,只是她繼承了母親的衣缽,是寨子裡受人尊重的接生婆。那時桂奶奶命運多舛,中年時丈夫乘船沿巫水河而下到洪江做生意,在會同境內下一個陡灘時觸了暗礁,船毀人亡,桂奶奶就成了一名寡婦。守寡的桂奶奶那時雖已是徐娘半老,但風韻猶存,再加上丈夫給她留下了十七八畝水田,兩頭水牛,家庭還算殷實,在那個時候的寨子裡,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富裕人家了。那時是民國時代,村寨中封建倫理思想佔據統治地位,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話:寡婦門前是非多。可在我們寨子裡,在我們這個族群,卻另有一番風情。寡婦再嫁在我們寨子裡是很正常的事,既無關倫理道德束縛,也是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只是寡婦另嫁的時候,沒有初婚那樣喜慶和熱鬧。另嫁的寡婦出嫁時要自己走出家門,不能坐轎子,要自己走路,進新丈夫的門不能在上午,而是在傍晚。因此,我們寨子裡對寡婦門前的描述就也很有思意,稱之為寡婦門前情歌多。據說那是因為我們寨子裡打單身的男人實太多的緣故,對打單身的男人來說,討不到黃花女,能撿個寡婦也是一種前世修來的福氣。

我猜想,那時的阿叔是為了聽情歌才去爬桂奶奶家的橙子樹和梨子樹的吧,才去扯她家菜園裡的菜。我隱隱約約聽寨子裡人說,當年桂奶奶守寡後,每到夜晚時,寨子裡鰥居的男人就在桂奶奶家的橙子樹和梨子樹下為桂奶奶唱情歌。我想阿叔可能是在月夜裡,為了不打擾唱情歌的人,早早地躲在樹上,一邊聽著情歌,一邊摘樹上的橙子或梨子吃。我的想像也就像寨子裡皎潔的月夜一樣朦朧,也像朦朧月夜裡樹下的纏綿情歌,瀰漫著無邊無際的浪漫情緒。然而,阿叔的童年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富有詩意,他是在三歲失去母親後,生活在愁雲慘澹的日子裡,滿是傷痛。

我是後來斷斷續續聽到寨子裡人零碎的講述中,通過對細節的拼接,才對阿叔的童年有所了解,同時也讓我震驚的是這裡面還有我親爺爺與桂奶奶的愛情故事。

那時,桂奶奶守喪期滿後,在桂奶奶家的橙子與梨子樹下,夜夜有男人來唱歌。那些唱歌的人抱著希望而來,可當他們開腔不久,桂奶奶就把窗戶閉上,把燈吹熄。儘管窗戶關了,燈熄滅了,男人們不甘心,固執地一直把歌唱下去。有時桂奶奶對這些唱情歌的男人不予理睬,有時覺得過意不去,打開門出來,笑吟吟地給他們敬茶,她說:「你們潤潤喉嚨接著唱下去。」可接過茶杯的男人們,喝過茶後,哪有心思再把歌唱下去,一個個悻悻離去。接過茶杯的男人們都知道,是自己的歌打動不了桂奶奶的心,唱茶走人是寨子唱歌求親的老規矩,對男人們來說,這是一件既體面而又很傷心的事。

那一年,已鰥居了幾年且家徒四壁的爺爺,既沒有去桂奶奶樹下唱歌的想法,也沒有與其他男人去競爭的勇氣,一是家裡實在窮得鼎罐吊起來當鍾打,自慚形穢;二是桂奶奶畢竟與他是房族上相距不遠的弟媳與堂兄的關係,難以為顏。當一個又一個的男人被桂奶奶的茶水打發走了後,幾個夜晚唱歌時喝過茶的男人找到爺爺,多次攛掇爺爺去桂奶奶家樹下唱歌,爺爺才漸漸地萌生了去試試的想法。

爺爺鼓起勇氣在第一個晚上來到樹下唱歌的時候,聽說那是一個起了濃霜掛著上弦月的寒冷夜晚,橙子樹上還掛著已成熟的橙子,在寒風中搖搖晃晃,而梨樹葉子已落光了,只留下直刺蒼穹的枝丫。那晚,爺爺唱了一段時間的歌,心理還是有些惴惴不安,他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桂奶奶的窗戶沒有關閉,桐油燈暈黃的亮光一束束地穿過窗口,照射在菜園裡鋪落滿晶瑩剔透白霜的菜葉片上,霜風呼呼地刮著。爺爺的歌唱到深夜的時候,桂奶奶沒有開門端茶出來。爺爺就這樣在夜晚的霜風裡,在橙子和梨子樹下,唱了六夜的歌,桂奶奶始終沒有關閉窗戶,他的歌聲未停,桐油燈的亮光也沒有熄滅。到了第七個夜晚,那晚正是十五月圓時,爺爺等圓月出來才開腔唱歌,當他唱完第一通歌(情歌四句為一通)時桂奶奶終於接腔了,歌聲幽幽地從窗戶裡飄出,情意綿綿,如泣如訴。聽寨子老一輩的人說,從那晚開始,樹下的爺爺和窗戶裡面的桂奶奶,你一通我一通,唱了整整七個夜晚。到最後一個夜晚,月亮已變成下弦月了,樹下的人和窗戶裡面人唱到各自的苦情處,唱得淚水漣漣,唱得霜風嗚咽,星星眨眼。

福全爺爺曾對我說:「你爺爺嗓子好,肚子裡的歌裝得多,像井水一樣怎麼舀也舀不幹,像溪河水一樣怎麼流也流不完。他唱了十多個晚上,唱的歌沒有一支是重複的。」我好奇地問福全爺爺:「別人唱情歌你們也去聽,羞不羞呀?」福全爺爺說:「這有什麼呀,你爺爺唱歌的時候,第二晚就有人去偷聽了,你爺爺嗓音又好,年輕時是我們這一帶有名的歌師。後來,你桂奶奶開了腔,她的歌喉更妙,高的時候像天上的遊絲,低的時候如山溪流水聲。那時全寨子的人都在兩邊聽呢,到了最後兩晚,鄰近寨子的人都聞訊趕來了。那場合可大呢,好像在辦歌會。」福全爺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如痴如醉,忍不住哼了幾通當年他從我爺爺那裡學來的情歌。

月亮出來亮堂堂 

照到我妹在繡房 

繡花房裡樣樣有 

多個枕頭少個郎

坐在船頭放釣鉤 

只等鯉魚上灘頭 

我在船中來擺渡 

單等情妹四海遊

石榴開花花又紅 

妹要戀哥不嫌窮 

大河漲水有退日 

小水長流過的冬

福全爺爺還告訴我,我爺爺和桂奶奶對歌的最後一個夜晚,不只是我爺爺和桂奶奶自己唱哭了,周圍那些聽歌的人陪著他們流了不少的眼淚。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狗尾巴,筆名,出生在綏寧苗鄉,苗族,自由撰稿人,默默獨行,無任何學會協會背景。記住苗家古老的傳說,記住狗尾巴帶給苗族人的七粒稻穀種子。

相關焦點

  • 「寡婦門前是非多」前面一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到?
    「寡婦門前是非多」本是一句完整的俗語,這是下半句,上半句是「鰥夫房頂炊煙少」。這句俗語可以說,一半是冰水,一半是火焰。現在的網絡流行「熱詞」的提法,也就一段時間內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的熱門話題。「寡婦門前是非多」中的「寡婦」和「是非」具備了「熱詞」特點,而兩詞相加熱度更高,一直在發燒,歷經千百年,經久不衰。任何地方的「桃色事件」和「緋聞」都符合一部分人的獵奇心理。
  • 俗語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為何它的上半句卻很少有人提及?
    「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俗語,如今一般是單獨使用。是不是還有上半句呢?從古人總結俗語喜歡就詩歌對仗格式,或者使用上下聯來看,確實還有半句。為什麼我們說是上半句呢?因為從平仄關係來看,不論是詩,還是對聯,都是下聯平收,上聯仄收。「多」字無論從舊韻還是新韻來說,都屬於平聲字,所以「寡婦門前是非多」這一句必然是下聯。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就算缺失,也是上半句。
  • 寡婦門前(小故事)
    有道是寡婦門前是非多,這話一點不假。就算她足不出戶,每天單位家裡兩點一線,還是有一些無聊的 「熟人」 在網上找機會拋些令人不齒的誘惑和調戲。       多舛的命運並沒有擊垮朝天椒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她堅信,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些年,她像一隻護崽的老母雞,動不動就聳起羽毛跟對手搶食,艱難地撫養著一家老幼。
  • 農村常說的「寡婦門前是非多」還有下一句,卻很少有人知道!
    從大人的言談中我聽到一句話叫做"寡婦門前是非多"這也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句話,當時還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只知道一定不是什麼好話。後來時不時地聽到別人說這句話才明白,原來這句話是說,寡婦家裡的麻煩事兒比較多,儘量和她少接觸。但是,能有什麼麻煩事兒呢?
  • 寡婦門前是非多的說法,有什麼來歷
    文/成長新視點寡婦門前是非多的這個說法,源於西漢初年民間發生的一件事。當年,河南雒陽(今河南洛陽)有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是當地巨賈,富甲一方,號稱張百萬。他有個獨生兒子,叫張匡,人長得還算周正,就是天生殘疾,是個瘸子。老頭子雖娶了幾房姨太太卻只生女兒,為此,他成了張家的心肝寶貝。
  •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語道破人間疾苦,真是寡婦門前是非多嗎
    導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一語道破人間疾苦,真是寡婦門前是非多嗎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國的文化裡,出現了成語,歇後語,俗語這些文化,從小的時候我們大家就開始學習這些文化,其中有成語故事和歇後語是課本上就有的文化,只有俗語是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學習到的
  • 「寡婦門前事非多」的上一句是什麼?
    昨天看到一個段子:「寡婦門前是非多」的上一句是什麼?如果您知道,可以在文後留言,如果不知道,我就一會再告訴你,如果實在好奇就先在網上查一下。今天還遇有一個誤會。晚上媽打電話,問去不去吃飯。媽媽回家時候,大舅陪姥姥的時間比較多,因為大舅是姥姥認識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之一。直到善終,生活基本上都沒受多大影響。而姥爺在姥姥去世這幾年裡,一直在兒女家住。所謂照顧,盡孝,只能是兒女們儘量滿足他所喜歡吃的喜好。比如住在我家一天,他突然拿出20塊錢來(你沒看錯,就是20塊錢)對我媽說:你去買點羊肉給我包點羊肉包子。
  • 上聯:寡婦門前多是非,不去為好!才女的下聯太經典了
    而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寡婦門前多是非,不去為好」。此上聯不但非常有意思,而且有一定的難度,想要一下子就對出合適的下聯,並不是那麼容易,需要認真動腦思考一番。大家都知道,從古至今,寡婦門前的是非都是比較多的,所以建議不要前去接近,而上聯表達正是這個意思,就此來說,這個上聯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你首先得考量到句式問題,接著還得考慮意境是否結合。
  • 古語常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原來還有上半句,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裡面從古流傳下來的一句「寡婦門前是非多」,幾乎人人都聽過這句話,但很多人不知道還有上半句,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那麼上半句是什麼呢?古代一直崇尚男尊女卑,男女地位已經失衡,如果男人的妻子不幸死了,會有大把的機會去接觸其他女人,像一些風花雪月的場所,總而言之男人不會寂寞,他們能夠很快找到人來填補這個位置。
  • 農村俗語:「寡婦床頭灰,鰥夫門前草」,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比如有句俗語叫做:「寡婦床頭灰,鰥夫門前草」,這句話就比較象形地描述了這兩種人的生活狀態,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寡婦床頭灰寡婦床頭灰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意思就是寡婦床頭的灰塵。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說這種灰還是一種靈藥,據說是李時珍偶然間發現了這種灰,在試驗之後發現,這種灰居然對傷口感染有不錯的效果。
  • 【宅鬥】寡婦門前桃花多
    多動聽的三個字啊!    耳根一酸,沈美景的臉紅得都跟被子一個顏色了。咬著牙,承著他這一下下疼寵,一個沒忍住發出了聲,連脖子都紅了。這父子同婚,雙喜臨門…雖然聽聞咱們王爺娶的是個寡婦,但是據說,那寡婦長得是傾國傾城,又是許家的乾女兒,娶回來照顧王爺也算是可行。」    說是這麼說,兩個婆子提起寡婦兩個字,臉上還是都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 《危險關係》影評:碰什麼別碰寡婦
    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更何況一個美麗而有著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寡婦,杜芬玉,一個教育家的遺孀。基於那樣的時代,一個有名望的寡婦,各種社會頭銜的擠壓,要愛情還是要名聲,是很難的選擇題。編劇嚴歌苓如此給力一個寡婦的愛情衝動有著一定的邪思。
  • 十大中國搖滾情歌
    5《寡婦王二嬢》堯十三關鍵詞:狂野「二嬢二嬢你當我婆娘不當你不當不當講不當豆不當我要香你一大口我從腦門心香到腳板底寡婦王二嬢堯十三 - 歌曲合輯人道寡婦門前是非多,堯十三的這首《寡婦王二嬢》用貴州方言唱的就是這麼一個「老光棍狂熱求愛王寡婦」的故事。
  • 朱元璋避難藏一寡婦家,走前寡婦擔心懷孕,朱的做法厲害了
    而後更是在行兵打仗的途中,留宿在一個寡婦家中。後來在他臨走之際,留下半個木梳,改變女人一生。朱元璋從社會最底層爬到世界頂端,這驚心動魄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可讓後世對其評價頗高。他雖出身慘澹,卻有遠大志向和野心。在成王的路上,他披荊斬棘,同時還有一大群擁護他的追隨者。但當他完成遠大抱負,登上皇位後,卻對那些擁護他的朝臣,趕盡殺絕!為此,世人又為他標上了『殘暴不仁』的稱號,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專屬於寡婦和光棍的對聯,1句話雅俗共賞,道出古代女人的艱辛
    專屬於寡婦和光棍的對聯,1句話雅俗共賞,道出古代女人的艱辛我國中國5000年的傳統文化發展孕育出了許多精彩紛呈的文化,他們不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後代子孫,甚至還傳播到了海外,對聯兒就是其中之一。從古至今也有著許多對聯兒廣為流傳。這其中不僅僅只有高雅,非常人所能理解的句子,還有一些較為通俗,甚至可以被大家拿來取樂的對聯。
  • 微型小說:寡婦招工
    作者:潘傳孝老話說:寡婦門前事非多,殊不知,寡婦屋裡事也多。
  •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這樣的人群變多了,還有一批人把婚戀當兒戲,他們喜歡朝三暮四,花天酒地,這部分人如果生活的古代可能就是有名的浪子了。畢竟古人的觀念非常保守,有句俗語說的就是古人的婚念觀: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意味著犯了七出而被休掉的女性,後來生妻又指前妻,畢竟是離過婚的,如果在娶難免會有隔閡,所以才會有不娶生妻這句話,那為什麼要寧娶寡婦呢。古代還有句話叫:寡婦門前是非多,這是為什麼,有以下幾點,首先既然她是寡婦就說明她是能過門的,能過門意味著作為妻子的職責她是能完好的遵守的,不止是七出,還有三從四德。
  • 《秦時明月》又一位美女登場 雖然是個寡婦卻被鍾將軍看上
    《秦時明月》又一位美女登場 雖然是個寡婦卻被鍾將軍看上時間:2021-01-07 17:22   來源:陌蟻動漫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時明月》又一位美女登場 雖然是個寡婦卻被鍾將軍看上 《秦時明月》第六季即將迎來一場大戰,由於王離的五萬大軍已經來襲,所以農家也必須要做好準備才行,不然大家都會玩完
  • 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一直還是很多老一輩的婚嫁固有觀念,那麼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知道,在舊社會,對於女性有很多戒規禁律,比如說《女德》,比如說七出之條。在很多史料中,生妻指代的意思就是年輕的妻子,而且「妻」這個音和「七」這個音同音,所以為了約束年輕妻子的行為,定了很多規矩,慢慢就演變成了七出之條,如果妻子犯了其中任何一條就會被丈夫休棄。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啥意思,說的在理嗎?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