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椋鳥群遷徙的方向行走,一個丹麥攝影師的歐洲漫遊

2020-12-22 騰訊網

△ 「八哥雜音」。攝製/S renSolk r

丹麥攝影師S ren Solk r出生於1969年,1989年後一直為雜誌社、廣告公司和唱片公司工作。

△ 正在工作的SorenSolkaer。攝影/TineReingaard

他最為大眾所知的作品是為Bj rk、U2和The White Stripes等知名音樂人拍攝的肖像照片,畫面中飽滿的電影色調與風格令人印象深刻。近日,他就大規模遷徙的椋鳥群創作的作品《黑太陽》( Black Sun)出版面世,我們從中得以看到S ren Solk r 的另一種創作風格。

△ S ren Solk r的「音樂家」系列作品。

△ S ren Solk r新作《黑太陽》( Black Sun)封面。

S ren Solk r自2017年開始拍攝鳥類,並只捕捉遷徙途中椋鳥群發出的聲響與在空中組成的奇怪形狀。

其實這個場景不是S ren Solk r第一次見到。在他度過童年和青年時期的丹麥南部的沼澤地附近,每年春秋兩季都會看到上百萬隻椋鳥遷徙的圖景。它們忽而聚集在一起,忽而四散開來,忽而低空嗡嗡而過,忽而騰空而起變換萬千姿態。

在確認要進行這個項目後,S ren Solk r沿著椋鳥群遷徙的路線,走遍歐洲。據他觀察,椋鳥群在集體攻擊羊群的時候,會變化出多種極其具象的圖案,「類似大鳥和鯨魚」。

在S ren Solk r眼裡,宛若黑雲浮動的椋鳥群擁有著極強的視覺表現力。這不單指其數量眾多、聲勢浩大,更指其如水墨畫般的飛行痕跡。

從平面幾何到三維立體,固體到流體,從物質到虛無,從現實到夢想……「在椋鳥的飛行中,我會忽視現實的存在。」S ren Solk r認為,鳥群的移動似乎在告訴人們,流動的時間無處不在。而他試圖捕捉的,就是那一刻名為「永恆」的碎片。

-The End-

本文影像均經S ren Solk r授權使用

攝影師個人網站:https://sorensolkaer.com/

編輯:陳婉婷

校對:李立軍

相關焦點

  • 湖南人在歐洲001|丹麥皇家攝影師彭忠民:行走天涯攝華年
    眾多的社會頭銜和工作領域是他華人傑才的真實寫照:丹麥皇家攝影師、丹麥高級記者,丹麥皇家雜誌社(ROYAL PRESS)副社長、前北歐攝影家協會主席、北歐時報社丹麥分社社長、歐洲電視臺高級記者、中丹文化交流活動組委會顧問、丹麥湖南總商會副會長、長沙市僑聯連任三屆海外顧問、長沙市海外聯誼會連任二屆海外理事、湖南省海聯會連任海外二任理事、湖南省第八屆換屆大會海外委員
  • 網傳「成都上空飛過成群不明飛鳥」 專家:不是蝗蟲,是椋鳥遷徙
    對此,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成都市觀鳥會會長沈尤,他表示已經注意到網上這個視頻,「不是蝗蟲,是灰椋鳥集大群遷徙,應該還混有絲光椋鳥,這類鳥在成都數量還較多,冬天活動在成都平原主要是過冬,每年到了開春季節,都會有大面積的遷徙,主要往周邊山區方向或北方擴散,這是它們正常的自然遷徙。」
  • 愛心、熱氣球造型百變 椋鳥群空中變換奇妙隊形 (1/3)
    愛心、熱氣球造型百變 椋鳥群空中變換奇妙隊形 (1/3) "← →"翻頁
  • 椋鳥,真是個鳥夢
    這個夢一定是有更深層次精神原因的,是夢境先於我了,而我可能正站在海邊觀望,找不到泅渡方向。她是深情於現在這個世界的,聲色犬馬或細水長流,她都愛。她在尋找夢的入口。【椋鳥】和西西散步的時候,無所不談。談天氣、談公園裡的狗、談結滿紅果的冬青以及當下各種營生。我好幾次說了這個海浪鳥夢。
  • 歐洲旅行攝影:丹麥哥本哈根,時光流遠,幸福沉澱
    [註:所有文字和照片皆為攝影師陶羽原創,請尊重創作者的付出,未經允許請勿盜用。]哥本哈根是丹麥的首都,也是丹麥最大的城市,全國五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這裡,所以它沒有一般北歐城市那麼冷清,然而也沒有倫敦巴黎那麼擁擠, 算是一座「恰到好處」的大都市。說哥本哈根「恰到好處」,除了中庸的地理位置,適當的人口密度,還有冬暖夏涼的氣候條件和這裡溫暖和善的風土人情。
  • 託里縣飛來大群「滅蝗能手」粉紅椋鳥,沒有蝗蟲只好「吃素」充飢
    原標題:託里縣飛來大群「滅蝗能手」粉紅椋鳥,沒有蝗蟲只好「吃素」充飢都市消費晨報、亞心網全媒體訊(文/記者 趙梅 圖/通訊員 李邊江)蝗蟲還沒孵化,「滅蝗」能手粉紅椋鳥就提前到了。近日,塔城地區託里縣飛來大群粉紅椋鳥,因為沒找到喜歡吃的蝗蟲,開始抓青蟲、啄野花充飢。
  • 【鳥類大觀】「愛照鏡子」 的黑領椋鳥
    黑領椋鳥體長27~29釐米,常棲息於農田、林區或草地等環境中,以蚯蚓、昆蟲和漿果等為食;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東,國外分布於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的一片小樹林裡有一對黑領椋鳥,它們喜歡到樹下的黑金沙大理石碑旁,對著如鏡子般光滑的大理石面嘰嘰喳喳、蹦蹦跳跳。
  • 中國血統的丹麥王子在滬走秀,媽媽是歐洲第一華人王妃
    歐洲王室向來不缺好看的外貌,但不願意待在王室,憑靠優越的外貌條件自力更生做模特出道的,這位王子算是第一個。
  • 一個晚上發現5億隻鳥類遷徙,它們為何飛這麼遠,又靠什麼導航?
    9月14日的時候,這群50多隻鳥匆匆忙忙趕回南沙。 可能有的同學從剛才的關鍵詞裡面已經發現了這個答案,遷徙鳥就是說它的越冬地、繁殖地不在一個地點,每年春季要從越冬地遷到北方的繁殖地去繁殖。每年秋季要從繁殖地往南飛到越冬地,所以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航線,這個就是遷徙鳥。
  • 絲光椋鳥
    2020年4月15日,我正在株雷路旁一水田邊拍攝林鷸,突然有兩隻絲光椋鳥闖入畫面。
  • 攝影師在美國西海岸水下拍到水母集體遷徙場景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1日報導,一位水下攝影師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蒙特利灣拍攝了成千上萬隻棕色海蕁麻水母聚集遷徙的場景,十分壯觀。攝影師康納•加拉格爾(Connor Gallagher)當時和朋友在一艘快艇上,他們發現這群水母后便把運動攝影機GoPro放進水下拍攝下了這令人感嘆的場面。
  • 文雅麗:從丹麥王妃到攝影師妻子,用獨立和自信來詮釋精彩人生
    #王妃到攝影師妻子,文雅麗用獨立和自信來詮釋精彩人生,這組老照片見證玄機。1995年,文雅麗嫁給約阿希姆王子,成為歐洲王室史上第一位亞裔王妃。文雅麗如同灰姑娘般遇見了自己的白馬王子,也有過一段琴瑟和諧的王室婚姻。儘管北歐的冬天是那麼寒冷,但文雅麗還是適應了,加之語言天賦了得,僅用300個小時就掌握了基礎丹麥語,隨後還把雙親接到丹麥生活,文雅麗的父親還獲丹麥女王授予大十字勳章。
  • 歐洲電影獎頒獎 丹麥電影《酒精計劃》拔得頭籌
    1905電影網訊當地時間12月12日,歐洲電影獎公布了獲獎名單,最終丹麥電影《酒精計劃》拔得頭籌,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4項大獎。《酒精計劃》由丹麥名導託馬斯·溫特伯格執導,麥德斯·米科爾森主演。講述了一個名叫瑪德的中年老師,與他的哥兒們偶然得知一項理論,主張人類體內本來就存在微量酒精,若能適時買醉,必能恢復元氣,活力加倍。這群大叔於是展開酒精計劃,效仿邱吉爾與海明威,每日喝了再喝。微醺的馬德迎來重生,酒精不僅讓他徹底擺脫以往的壓抑沉悶,說話變得風趣倜儻,連學生的成績也為之帶動。
  • 華裔美女先嫁丹麥王子,後嫁御用攝影師,300個小時就學會丹麥語
    作為一個華裔血統的姑娘,她勵志的人生,令多少人欽佩,不僅做過王妃,還甩過王子,收穫了國民的擁護,後又再嫁小鮮肉,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場盛大的傳奇!她的一生比黛安娜還傳奇!傳奇的開始1964年6月30日,文雅麗出生在中國海外地區。她的父親理察是中英法三國混血。
  • 生蠔泛濫丹麥,鸚鵡入侵日本
    但是,和日本原產的鳥兒不一樣的是,一般日本原產的鳥兒,如繡眼鳥(日語叫「目白」)、慄耳短腳鵯(日語稱作「鵯」)、白臉椋鳥(日語稱「椋鳥」)等,「吃相」很文明,只是靜悄悄地吃一點花心裡的蜜,小心翼翼的樣子像圍著餐巾參加宴會的淑女,對於櫻花來說,有助於授粉,但是那鸚鵡就不同了,特別是一種原產印度和斯裡蘭卡的紅領綠鸚鵡(日語稱為「輪掛本青鸚哥」),這種鸚鵡的吃法和日本鳥大不相同,它們不是像日本鳥那樣把頭伸進花裡細細品嘗
  • 丹麥印象丨夢幻濾鏡下的童話王國
    ,今天大噶就跟著小編繼續出發,神遊北歐童話王國——丹麥,在浪漫的古堡教堂裡圓兒時的公主夢~--我是城堡分界線--丹麥作為歐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貧富差距極小。14世紀起,丹麥便成為歐洲強國之一,世界上第一面國旗便是1219年誕生的丹麥國旗,被稱為「丹麥人的力量」。那麼丹麥都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方呢?
  • 那年今日 她失去了一個王子,卻贏得了整個丹麥
    據悉,一見鍾情後,王子曾邀請文雅麗一同去歐洲旅行。當王子再度來港時,他向文雅麗求婚了……於是,倆人在5個月內就訂婚了。據說王子約阿希姆當時的求婚過程非常浪漫,他甚至不顧王子身份向文雅麗下跪請求下嫁。1995年11月19日,倆人在哥本哈根舉行了盛大的王室婚禮,當時約有4萬人爭睹這位歐洲王室第一位亞裔王妃的風釆。
  • 藏在古DNA之中的人類遷徙軌跡
    現代人類的擴張不早於5萬年前,大約4萬年前,世界上還生活著其他直立行走和具備一部分現代人能力的古老人類群體,但是現代人類最終淘汰了其他人類亞種。基因研究顯示,有些古人類亞種消失了,但其基因留下了痕跡。比如,歐洲最早的尼安德特人,由於種群偏小且發生了與差異較大的種群的混血,導致生育能力不斷下降,可能是其消失的部分原因。
  • 完美構圖——《丹麥女孩》中的那些絕美畫面(未成年慎入)
    《國王的演講》劇照2010年,電影《國王的演講》真正讓湯姆·霍伯嘗到了「大滿貫」的滋味,本片不僅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還獲得包括金球獎、歐洲電影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關於攝影如果說丹尼·科恩(Danny Cohen)是湯姆·霍伯的御用電影攝影師,這一點也不為過。與湯姆·霍伯的首次合作是在2010年的電視劇《英倫86》,然後在《朗福勳爵》《約翰·亞當斯》《國王的演講》《悲慘世界》《丹麥女孩》等影視劇中擔任攝影工作。
  • 《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金毛犬-協助拍攝
    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第1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須先生在著名的長沙地區拍攝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第2幅圖】此作品由廣西攝影愛好者鈕先生在著名的東營地區拍攝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第3幅圖】此作品由湖北攝影愛好者梅先生在著名的湘潭地區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