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80萬首華語歌在沉睡,《金曲撈》要讓好歌重見天日

2021-03-03 傳媒圈

江蘇衛視《金曲撈》的腳步將近。懷揣「打撈蒙塵金曲」的心願而來——可是很多人問:一首曾經就沒紅過的歌,放到現在就能紅嗎?「打撈」真的有意義嗎?大數據告訴你:當然!

近日,《金曲撈》聯合官方合作夥伴QQ音樂出爐了一份基於平臺的「華語音樂遺珠大數據」。整個數據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在其龐大的華語音樂庫中,收聽量佔比1%不到的華語歌,就有80萬首之多。換句話說,有80萬的華語歌基本沒人去聽。

80萬首歌收聽率不足1%

華語音樂巔峰時代走紅靠運氣?

少有人聽的歌不代表它不好聽,經歷過華語音樂巔峰時代的人們都會清楚什麼叫做百花齊放,什麼才是人才濟濟——已經停更數年的騰訊娛樂「娛樂資料庫」中,光是華語音樂專輯就佔據了162頁,而每頁頁面上放置的專輯足有60張!這還只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到2010年左右的記錄。

再回溯到1998年到2004年的唱片「白金時代」,那時的歌手需要搶著檔期發片,音樂排行榜甚至周周有更新,歌曲多到聽不過來。當時想要選出年度十大唱片,可能會引發三四十張相當不錯的專輯參與「大戰」。

那種盛況,造就的直接結果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一首歌想要走紅,必須倚仗「天時地利人和」,或者,首先它要成為被公司花錢送去打榜的主打歌。

1991年開始寫歌、1994年成名成家的金牌製作人黃國倫就見證了太多這樣的偶然和遺憾,他說沒運氣走紅的歌可能是「懷才不遇」,比如發行時就是紅不了、直到20多年後才被唱紅的《袖手旁觀》(出自齊秦1995年的專輯);太多就是「遇人不淑」,即便是《我願意》和《味道》這種,差點都因為唱片公司高層的欣賞能力或見識,而沒有成為主打歌。因為公司變動夭折的主打歌,只是因為演唱者不夠有名而未能大範圍傳播的好歌,更是數不勝數。


天王也有好歌成了「冷門」

專輯發太多,「播放列表時代」都是原因

在好歌如雲的年代,那些隱藏的好歌無緣被更多聽眾聽到,而到如今這樣一個更加龐雜的數位化時代,隱藏在「80萬收聽量不到1%」中的它們,就更像深深海底中的不顯眼砂礫,很少有人會再去看它們一眼。

如果說,上述這些好歌未能得見天日的原因還可以想見,那下面這個結論可能會更讓我們震驚——你能猜到,《Shall we Talk》竟是陳奕迅作品中「日收聽率」最低的10首歌之一嗎?你能想到,周杰倫的《超人不會飛》和《鬥牛》也沒什麼人聽嗎?還有,張學友的《偷心》和《這個冬天不太冷》,竟然也進了「冷門十首」!

這個看似殘酷的數據,其實也道出了一個華語樂壇的真相——即便是華語音樂當之無愧的天王級人物,他們也有大量的好歌「不夠主流」。

在華語樂壇凋敝的當下,你可能想像不到天王的歌還可能被埋沒,但是在曾經那個「白金時代」,最紅的歌手是可以一年出兩張專輯的——2000年、2002年和2003年,孫燕姿就完成了每年發片兩張的壯舉。而作為神級人物,張學友截止2013年共發行專輯96張,周華健發行專輯46張,類似齊秦、陳奕迅、周杰倫等等,專輯數量都是20張以上——知名歌手的好歌太多,讓大多數歌迷簡直聽不過來,最後記住的只有那些經典。而那些同樣沒能成為主打、或者因為創作意識太過超前的而在當時不被人接受的歌,就這樣遺留了下來。

接受採訪時,黃國倫也提到數位音樂時代帶來的「遺珠」可能更多——相比曾經聽眾買來卡帶或CD就往往從頭聽到尾,所有歌曲至少能一首不漏的情況,當下的收聽習慣變成了自製的「播放列表」,「這個列表就是完全個人化的喜好,本來可以嘗試到的新鮮、好聽,都被隔絕在外。」


華語音樂在年輕人中逐漸勢衰

《金曲撈》能否來一次「樂壇記憶集體溫習」?

好歌不紅,其主要原因是它們經歷的是一個強手如林的巔峰時代。而當2004年的樂壇巔峰過去,華語音樂終於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日漸凋敝。

QQ音樂提供給《金曲撈》的數據也相當明顯地反映出了這個趨勢——不同代際的人群會喜歡聽哪種語言的歌?在國語歌數據方面,相比70後80.66%和80後72.36%的高黏著度,90後人群喜歡聽的歌曲中,國語歌的比例跌到了68.93%,而00後則跌到了68.13%。相比之下,英語、日語歌的愛聽比例則逐漸上升。

喜歡聽的國語歌比例下跌,這在90後、00後看來是因為當下華語樂壇「無歌可聽」。無歌可聽的狀態還不止於聽眾感受,《金曲撈》的音樂製作人劉洲就在此前接受採訪時直指「連音樂節目都已經無歌可用」,「稍微好聽點的、經典點的歌,都可能被翻唱過二、三十次。」

一方面是在感嘆無歌可聽,另一方面經驗和數據都在告訴我們,大量的好歌因為「歷史問題」仍在曲庫中沉睡——打撈金曲,終於成為了一個既被需要,又切實可行的想法。

而且,《金曲撈》模式是有成功「打撈」的案例的:數據顯示,《端午金曲撈》僅播出一期,就讓黎明的老歌《我可以忘記你》和徐懷鈺的《溫習》播放量飆升,其中,鬱可唯演唱的《溫習》「翻牌率」比老版高出359倍,可謂成功復甦了這首歌曲。

跟《我可以忘記你》和《溫習》一樣,沉睡在曲庫裡那些可能只有1%收聽率的歌曲中間的好歌,全都擁有自己的故事,也擁有創作者創作出它們時的情懷。讓這些好歌得以重見天日,讓這些歌背後的故事和情懷再度回歸,又用這些好歌挽回無歌可聽的局面和流失的年輕人,這才是《金曲撈》特別的價值跟意義。

-完-


長按二維碼識別,一鍵關注傳媒圈公號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傳媒、影視、品牌、營銷等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超過五千萬人次。

如希望交流,請加個人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溝通等活動。

相關焦點

  • 《金曲撈》聯合QQ音樂出爐「華語音樂遺珠大數據」 80萬首歌在曲庫「沉睡」,收聽率不到1%
    好歌不紅,其主要原因是它們經歷的是一個強手如林的巔峰時代。而當2004年的樂壇巔峰過去,華語音樂終於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日漸凋敝。QQ音樂提供給《金曲撈》的數據也相當明顯地反映出了這個趨勢——不同代際的人群會喜歡聽哪種語言的歌?
  • 《金曲撈》讓華語音樂遺珠重回年輕群體
    近日,《金曲撈》聯合官方合作夥伴QQ音樂出爐了一份基於平臺的「華語音樂遺珠大數據」。整個數據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在其龐大的華語音樂庫中,收聽量佔比1%不到的華語歌,就有80萬首之多。換句話說,有80萬的華語歌基本沒人去聽。
  • 從選人到挑歌 《金曲撈》要做好歌「復活」的最佳平臺
    如此大受歡迎,可能是超越了《端午金曲撈》原本預期的——因為在長久以來的綜藝思維中,觀眾是要看明星的,他們不是單純來聽歌的。    《端午金曲撈》的成功,恰恰說明這種思維是有偏差的。放眼整個2016年,從「選人」到「選歌」,雖然具體表現方式不同,但只要邁出了這個堅定步伐,那檔綜藝,基本上都收穫了不錯反響。
  • 專訪《金曲撈》總製片人:最純粹的音樂綜藝到底是什麼?
    而審美能力不斷提升的觀眾也有了新的訴求:「我就想好好聽歌,聽些我沒聽過的好歌。」這背後蘊藏著兩層含義:一是純粹清晰;二是選歌有品質有新意。值得慶幸的是,4月14日起每周五22:00在江蘇衛視播出的《金曲撈》恰好契合了受眾的這一觀看訴求,讓熟悉的歌手重新演繹被遺忘、被忽視的華語金曲。
  • 《金曲撈》線上線下狠狠地來一記「情懷殺」
    節目播出後,金志文的喚醒版《沉迷》客戶端播放量較原版高出89倍,何潔版《把你藏在歌裡面》播放量較原版高出62倍,汪蘇瀧演繹的《人情世故》播放量較原版高出46倍。《金曲撈》在成功打撈蒙塵金曲,踐行節目宗旨的同時,也讓音樂綜藝節目的落腳點重新回歸到「好歌」上。《金曲撈》總製片人王希告訴《綜藝報》,「《金曲撈》從單集到一季的延展,讓節目能更廣泛的實現線下互動及全媒體傳播。
  • 蒙塵金曲挑戰經典好歌,「三層境界」的《金曲撈》能否再現音樂綜藝...
    讓我們來看看首期節目交出的成績單:CSM35城收視率0.72%,同時段音樂類節目第一,周五檔同時段排名第二;節目播出期間#江蘇衛視 金曲撈#、#金曲撈#、#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薛之謙 金曲撈#、#任賢齊 還有我#、#鬱可唯 天涯#、#白舉綱 我是一隻魚#等微博話題屢登熱搜;舒淇隔空點讚白舉綱演唱;開播宣傳片單日視頻播放量破1000萬;【鬱可唯天涯】視頻點擊量超500萬;50餘個行業及娛樂大號自發參與節目互動
  • 《端午金曲撈》喚醒沉睡金曲 黎明再唱《我可以忘記你》
    跳脫「選人」以「淘歌」為核心 當眾多音樂綜藝節目製作人都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邀請明星大咖,如何尋找民間唱將之時,跳脫「選人」匱乏,以「淘歌」為核心的音樂綜藝節目《端午金曲撈》,讓人眼前一亮。領銜《端午金曲撈》的,是締造過白金音樂品質的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陣容。
  • 《金曲撈》第一季圓滿收官講述那些金曲教會我們的事
    ­  「打撈歲月金曲,喚醒音樂記憶。」滿懷著不舍之情,江蘇衛視《金曲撈》第一季在6月30日晚圓滿收官,最後一期節目以「金曲之夜」為主題,唱響本季被成功打撈的金曲,也用意想不到的組合形式再一次喚醒塵封的好歌,帶領觀眾感受一首歌真正觸及心靈的震撼,重溫音樂在歲月當中留下的記憶和感動,講述那些音符背後教給我們的事。
  • 《金曲撈》撈歌《蒙面》撈人,江蘇衛視做強「打撈系」音樂綜藝
    打撈金曲遺珠」為主要看點的原創音樂節目《金曲撈》,它的目的旨在回溯於華語歌壇巔峰時期被蒙塵的好歌,用全新的編曲和演繹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從節目的最終結果來看,《友情卡片》《王子公主》《我們之間的事》《有沒有》《把你藏在歌裡面》等一系列金曲徹底「出水」不僅廣為傳唱,更得到了無數90後乃至00後新生代群體的喜愛。一個有難度的「打撈」命題,被成功破解。金曲有被打撈的意義,作為歌壇發展承載力量的「歌者」,同樣具有被打撈的必要——好歌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埋沒,人亦如是。
  • 金曲撈的破與立 | 專訪
    沒有人能妄下定論。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大家都在節目形式、賽制、結構等方面尋求各種突破。 上周升級後首播的《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尤其明顯。首當其衝的就是《金曲撈》變成了《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上一季的看點之一:叨叨團也消失不見、猜歌環節被原唱與金曲守護者的正面PK替代、薛之謙也一躍成為了金曲大使.
  • 黃國倫迎最強對手,爆款歌手沉寂數年後回歸 《金曲撈》史上喚醒票最高歌曲即將出爐
    有多少兜兜轉轉的痴纏情感,就有多少淺吟低唱的動人旋律。立志從「沉睡」的歌曲中打撈歲月情懷的《金曲撈》,正是要讓這些曾經描摹出千萬種心動的歌曲再度叩開心扉。5月19日22:00,第六期《金曲撈》即將登陸江蘇衛視。
  • 《金曲撈》收官,這檔音樂節目到底撈到了什麼?
    「打撈歲月金曲,喚醒音樂記憶。」滿懷著不舍之情,江蘇衛視《金曲撈》第一季在6月30日晚圓滿收官,最後一期節目以「金曲之夜」為主題,唱響本季被成功打撈的金曲,也用意想不到的組合形式再一次喚醒塵封的好歌,帶領觀眾感受一首歌真正觸及心靈的震撼,重溫音樂在歲月當中留下的記憶和感動,講述那些音符背後教給我們的事。
  • 《金曲撈》迎「失戀」專場 療傷情歌給人無盡勇氣
    由此演變出蔚為大觀的時代金曲裡,有百轉千回的情感糾葛,有可望卻不可及的痛楚傷心,還有無可奈何的放下離去。   5月5日,在江蘇衛視播出的大型原創音樂節目《金曲撈》迎來第四期,其所喚醒的三首蒙塵金曲,正是以「失戀」為主題。
  • 《金曲撈》迎失戀專場 周蕙獲贊"聲線裡添加防腐劑"
    周蕙獲贊"聲線裡添加防腐劑"  《親愛的你不在我身邊》、《思念是一種病》、《突然好想你》……作為華語音樂題材裡的大宗,「失戀」幾乎是音樂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來源。由此演變出蔚為大觀的時代金曲裡,有百轉千回的情感糾葛,有可望卻不可及的痛楚傷心,還有無可奈何的放下離去。  5月5日,在江蘇衛視播出的大型原創音樂節目《金曲撈》迎來第四期,其所喚醒的三首蒙塵金曲,正是以「失戀」為母題。
  • 《如果雲知道》「撈」起兩位歌手,《金曲撈》為何總能撈到好歌?
    一首歌「打撈」起三個實力派唱將,也算是樂壇佳話。我們總是容易被類似蟄伏沉寂多年的歌手,機緣巧合因一首歌而廣為人知的勵志故事所感動,因為我們知道,成功的背後並不是偶然,而一定是千萬次不斷努力的嘗試與不放棄——這世界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鍊成鋼。我們總是希望所有的努力都能夠被看見,因為只有傾注了自己的心血才會懂得成績的來之不易。
  • 專注打撈樂壇遺珠的《金曲撈》告訴你:「旋律」為什麼完勝「節奏」
    上周五晚播出的《金曲撈》主打情懷和回憶殺,以致敬香港樂壇黃金年代的方式,滿足了幾代人對於美妙音樂的渴求。    那時候的華語音樂的高度,是當下樂壇所根本無法企及的。尤其是在當年電影產業還在蟄伏,電視娛樂產業鳳毛麟角的狀況下,樂壇就是大半個娛樂圈。所以,為什麼第一期《金曲撈》要將目光聚焦於此,不難看出節目團隊對於這個偉大時代的無限敬意。一個行業擁有巔峰,也必然會直面低谷。
  • 《金曲撈》最終回!最盛大的「金曲之夜」今晚來襲
    作為前11期的總結,「金曲之夜」設置了一個璀璨開場。不得不說,觀眾有耳福,汪蘇瀧也很幸福。「金曲之夜」上,他會獻上七分鐘的串燒,融合了12首打撈金曲的這首歌被命名為《金曲撈》,會迅速點燃全場。   據悉,在這短短七分鐘裡,之前在《金曲撈》成功喚醒、包括《王子公主》《友情卡片》《愛的可能》《人情世故》《有沒有》《一樣的月光》等十二首金曲在內的好歌將悉數亮相,不同曲目、不同風格,汪蘇瀧在劉洲的完美編曲中切換自如,表現輕鬆。   臺上的他看起來遊刃有餘,臺下卻做足了功課。
  • 摩登兄弟劉宇寧首上音樂綜藝,《金曲撈》打撈金曲更打撈音樂才華
    納蘭驚夢/文如果說《金曲撈》是檔打撈好歌的綜藝節目,那麼如今在抖音上紅到逆天的摩登兄弟劉宇寧大概能算打撈好歌的草根歌手了。如同就是歌多的酷狗,每天都要進行長時間直播的劉宇寧也需要準備數量眾多的曲目。除了像《我的滑板鞋》這樣本身就具有熱度的曲目以外,他所翻唱的《講真的》、《走馬》、《答案》等歌曲,原本都算不上有太高的知名度。所以也有不少網友戲稱他「把不火的歌都唱紅了,比原唱唱的還原唱。」
  • 《金曲撈》再現「毒舌」 音樂神探最難熬的一期來了
    據悉,26日晚將要播出的第七期《金曲撈》從叨叨團到喚醒師再到原唱都有不小亮點,力圖給觀眾帶來全新觀感。曾兩度成功喚醒的「OST神獸」汪蘇瀧,這次將坐上叨叨團席位,化身音樂偵探;擁有「招黑體質」的黃國倫則再次被原唱殘酷懟哭,後者毒舌功力甚至不輸鄭鈞;最讓觀眾驚掉下巴的是,竟有原唱缺席錄製現場,只在視頻連線中現身,其「架勢」甚至超過譚詠麟、張信哲、楊千嬅等歌壇大咖。
  • 《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震撼開啟 挑戰歲月主打 打撈時代金曲
    2017年4月14日,第一季《金曲撈》首期節目開播,金志文霸氣改編《沉迷》、何潔忘情高歌《把你藏在歌裡面》、薛之謙深情演繹《王子公主》,這些歌曲上線僅兩天,播放量就力破1000萬次;第二期節目,汪蘇瀧喚醒了楊千嬅的《人情世故》,成為爆款金曲;第六期登場的沙寶亮把徐懷鈺的《友情卡片》唱到刷爆朋友圈,這首歌還創下了5天升上金曲TOP3的最快登榜速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