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我們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商業勵志片,由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黃曉明、鄧超、佟大為主演。該片於2013年5月17日在中國上映 。
該片講述了成東青(黃曉明飾),農村出身的土鱉,兩次高考落敗,眼看就要屈服於當農民的命運,他最後一搏,搏命背下整本英文字典,從明眸變成近視眼,第三次試考,考上北大。孟曉駿(鄧超飾),精英知識分子,強烈自信,內心認定自己永遠是最優秀的那個。王陽(佟大為飾),八十年代的浪漫派,樣子俊朗,熱愛文學,一生夢想是當個詩人。這樣三個各走極端的人,居然就在燕京大學碰上,戲劇性的建立友誼。
三子跟八十年代莘莘學子一樣,懷抱著一個美國夢。申請籤證的結果是:兩個成功,一個被拒。土鱉成東青延續失敗的命運,眼看兩個好友出國完夢,他失望透頂,他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卻又因在外私自授課,被校方發現,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無餘地的成為一個真正「失敗者」。
美國那邊,孟曉峻正要一展抱負,卻未料堂堂燕大高材生,在美國根本找不著工作,落得在餐館當侍應助理的命運;王陽籤證成功,卻因一個一見鍾情的美國女孩放棄出國,貫徹其浪漫派個性;成東青一無所有,只有偷偷在肯德基辦補習班,其獨特的自嘲教學法,卻漸漸吸引不少學生。這是命運的安排,他從沒想過,被拒籤這個人生最失敗的挫折,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機。
成東青請王陽加入一起辦補習班,成東青毋忘孟曉駿,讓他回國強勢加盟,正式開辦「新夢想」學校。三人憑藉個人魅力,包括成東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學法,孟曉駿的美國經驗和籤證技巧,以及王陽的創新電影教學,讓新夢想空前成功。新夢想再擴規模,成東青被媒體和青年塑造成為留學教父,不由自控的散發著一股從土鱉蛻變成領導者的光芒,讓孟曉駿看不過去,二人漸貌合神離,王陽左右做人難。
孟曉駿遠走瀋陽,三人的友情面臨重重考驗。然大時代一幕又一幕的挑戰,包括1999年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被北約軍機轟炸、還有ETS美國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夢想侵犯版權,又把三子再次凝聚起來,共同面對新夢想的困境。
解讀幕後故事
(1)影片是中國香港導演陳可辛繼《如果·愛》後再次涉足內地的現代題材電影;
(2)影片最初的劇本是徐小平根據新東方故事縮寫,但後來陳可辛將它改到基本只剩下三個名字是徐小平的;
(3)鄧超透露道,自己的角色的人物原型不是故事原型中新東方創辦人中的一員,而是陳可辛導演自己;
(4)在尚未動手改劇本以前,韓三平要求陳可辛「用拍《甜蜜蜜》的感覺來拍《中國合伙人》,表現中國大陸,特別是北京的現實生活」;
(5)演員黃曉明為影片增肥14斤;
(6)劇組於2012年9月起前往美國紐約拍攝,在時代廣場、哥倫比亞大學、第五大道、華爾街紐約證交所等地標性建築取景;
(7)《中國合伙人》沒有接受新東方的任何投資,但王石,馮侖等企業家對影片一致讚譽,並出現在影片彩蛋中;
(8)俞敏洪在《中國合伙人》上映前對影片很不滿,後來卻出席了影片在清華大學舉辦的首映式,並發表博文敘述影片與新東方前前後後的因緣;
(9)演員們爆料,陳可辛才是片場「哭王之王」,在紐約拍攝殺青戲時,回想起自己的留學歲月,淚撒時代廣場;
(10)片中三兄弟的原型,新東方「三駕馬車」曾攜手出席《中國合伙人》首映禮。王強稱在「兩個小時內看到了15年的人生」,徐小平先後發布了13條微博力挺《中國合伙人》,更自曝「流了最多眼淚」;
(11)陳可辛最先想讓黃曉明演孟曉駿,黃曉明對成東青情有獨鍾,他覺得自己很像成東青;鄧超原先也不是演孟曉駿,他在看過劇本後主動爭取演了孟曉駿;
(12)佟大為表示,鄧超有時根本不知道某個英文什麼意思,但是他生背,後來他的語感是三個裡頭拍出來最好的,佟大為很佩服他;
(13)鄧超總會對導演有「再來一條」的要求。於是陳可辛對鄧超「再送我一條」的創作狂熱有了深刻的認知,他認為可以了,鄧超卻還要再演五次才滿意。陳可辛感慨,鄧超是金城武之後「最難搞」的演員;
(14)香港首映禮當天,陳可辛表示鄧超是為了見張學友一面才出現在首映禮上。鄧超是私人行程,原本打算在首映禮前一天離港,結果一聽張學友來,馬上多留一天。陳可辛笑言他的面子都比不上見偶像重要;
(15)佟大為拍戲的第一天就安排了喝醉的戲,為了要演起來真實,佟大為要求導演給他準備點真酒,攝影師杜可風就拿出了自己的珍藏。事後佟大為對拍戲的過程還記得,但拍完之後發生什麼事他都不知道;(16)在拍戲過程中,陳可辛把他的很多個人經歷融了進去,比如曾在美國當連小費都沒資格拿的次等服務生,這些記憶的承載者就是鄧超飾演的「海歸」孟曉俊;
(17)拍攝大學洗浴戲時,佟大為和鄧超都是全裸的,只是在前景故意安排了一些道具擋住關鍵部位 。
(18)因為角色需要,黃曉明增肥14斤,但卻只胖在肚子。而片中一場洗澡戲,也因為黃曉明的胸肌而刪減 。
(19)鄧超最先接到該片劇本的時候,臺詞還是中文,但當入組後才發現,很多臺詞都被換成了英文。而為了將這個片中英文最流利的角色演到位,劇組特地為他請了三位英文老師補習,狂練一個月後才有徹頭徹尾的改觀 。
(20)鄧超在拍攝在《四大名捕2》時,該片劇組安排英語老師對鄧超隨時授課。有時穿著古裝還在吊鋼絲,英文老師就在一旁等侯練習對話,時常會產生「穿越感」。
(21)片中在機場送鄧超出國的那場戲,原本「孟曉駿」並沒有哭,而鄧超一直在琢磨理性的「孟曉駿」到底要不要哭,在起初沒哭的版本拍完後,鄧超要求陳可辛再「送他一條」。他嘗試對兩個朋友做了個笑的手勢,一扭頭,自己悄悄地哭開了。最終,陳可辛採納了這個版本。
(22)在一場鄧超站在池邊跟成東青說上市計劃的戲裡,「孟曉駿」原本並沒有跳下去,但鄧超認為「孟骨子裡是個美國人,事情說完了,工作時間結束,立馬可以開始玩」。鄧超穿著衣服就要往下跳,弄得所有工作人員都驚慌失措,道具師衝過來讓鄧超把表摘下來,服裝師擔心衣服溼了,想收領帶和鞋。而陳可辛攔住他們,同意鄧超跳 。
(23)戲裡談合同的一個細節,鄧超對黃曉明「豎中指」,接著黃曉明掰彎鄧超中指的戲是鄧超的主意。
(24)該片原計劃於2013年4月21日在京召開主題歌發布會,在得知雅安地震的災情之後,黃曉明鄧超佟大為三人第一時間聚首北京,並在活動開始前共同提出,取消原定的發布會,改為合唱《祝福》,為雅安祈福。
(25)陳可辛執導該片源於韓三平想拍攝一部反映中國當代企業家的電影,找陳可辛當監製。最初是韓三平提議拍當代創業故事,中影集團副總張強推薦了新東方,於是鼓動徐小平寫初稿。徐小平自費到海南閉關兩個星期拿出初稿,韓三平看後推薦給陳可辛。看了徐小平的劇本後,陳可辛有了創作靈感,於是當了導演。
該片把夢想、友誼、愛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不失青春活力,又不乏真誠勵志,既貼合內地,又符合時代脈動,香港導演陳可辛做到了 。該片絕不僅僅是講述一個教育機構成長的故事,裡面也有如《致青春》那般的校園愛情,但導演陳可辛為電影開闢了一個更宏大的視角,將20世紀80年代以來30年的大變革背景植入其中,在這樣的底色上盡情勾勒那一代青年的熱血奮鬥。陳可辛作為一位香港導演,卻能細膩地拍出內地的時代變遷,配樂更是令人稱絕,懷舊的旋律每每在最恰當的地方響起,直戳心窩。
也有人認為中國合伙人們在結尾時有一段面對美國人的演講,儘管他們承認了自己是小偷,觀眾在電影裡卻完全看不到他們對違反文明世界常規的不安,只看到他們坐擁全球最大市場的膨脹的自信。陳可辛在該片中展現出了這個拜金教的沒有反省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一些本該有的人性柔軟的部分也顯得那樣乾澀。
《中國合伙人》片尾彩蛋中列出許多商界大佬的照片,他們曾經的「屌絲」形象和之後意氣風發的樣子一對比,讓觀眾感慨萬千。不過,這樣的「彩蛋」,也引起了不少爭議。部分觀眾認為這是為那些有錢人「背書」,讓他們「進了祠堂」。也有部分觀眾認為該片充滿著「暴發戶的心理」、透著「土大款的氣質」,還傳遞出了一種「有了錢便是一切」的價值觀。
對於這部影片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