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問答:信息過剩年代的商業反諷

2021-01-18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陳白 當雲霄之上的航班也終於開放了電子設備使用,無法再從網際網路世界下線的人們的「不知情權」,在這一周終於宣告徹底瓦解。

不過,在信息洪流時代之中最後一塊「淨土」消逝,並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特別是在內容創業熱土之上的直播問答新風口中,人們比以往都更為急切地想要知道:搜尋引擎公司們甚至順勢開發了即時就能夠出現答案的搜索神器。

「知道」這件事情本身,被賦予了比以往更直接、更明確的商業價值。如果說類似得到、分答這樣的知識付費風口是讓用戶花錢買知識,直播答題儼然是進一步祛魅知識,甚至給予人們「知識變現」上的平權幻覺。

從火爆程度來看就充分說明了這點。直播問答顯然比此前的任何一個知識新風口都要「更勝一籌」——它提供了更明確的在場感、更簡單直接的互動和比較的快感。而這種競技感激發的是比獲得知識更普遍的偏好。有網友說,從未像現在這樣,渴求知識……和復活卡。

但如果我們去看直播問答的問題,會發現將其稱之為知識,不如稱之為信息。「螃蟹有幾條腿?」、「『XX視頻』四個字一共有多少筆畫?」……這樣的問題,不能說它沒有價值,但是要強行賦予這樣的問答以「知識」概念,多少有些牽強。

美國人大衛申克在《信息煙塵:如何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提出了「信噪比」這一概念:「你日常接觸的信息中多少是有用的,多少是無用的?你的信噪比是多少?稀缺的、曾經被當做魚子醬一樣來珍惜的信息,如今卻跟土豆一樣充足,並被視為理所當然。」

如果非要去探尋直播競答模式真正的創新之處,或許就是給了許多我們曾經欲罷無能的信息垃圾,一個變現的機會。

上個世紀70年代,索忍尼辛在「免於無知的自由」之外為人類指出了另一個方向,「除了知情權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我們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於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而這種負擔的負面效應,相信當下的「手機綜合症」患者都有體會。

距離東京約六十公裡處是日本的著名筑波科學城,在90年代馳名世界的「筑波病」也發源於此。其症狀包括心理壓抑、煩躁不安、恍惚憂慮、思維及判斷力下降等,又稱「信息消化不良」、「信息過剩綜合症」。如今,發展迅速的AI醫療沒有解決這種病症,反而科技發展本身加速了這一「病情」的蔓延。

信息泛濫和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稀缺矛盾,其實已經是這些年來被普遍習慣的日常。為了幫助人們節約注意力和時間、幫助人們篩選和獲取知識避免陷於信息泥潭之中,屬於知識付費的商業風口應運而生。

然而,當咪蒙提出買課程「三年後不加薪50%就退款」,當分答最終變成獵奇和八卦聚集地,知乎開始被網友稱為「來知乎看更多瞎編故事」,當被認為是「頭腦風暴」的直播問答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已然商業化、甚至不斷推出「廣告專場」的時候,知識付費風口最終又走向知識的反面。

「知識改變命運」,在有人依靠答題獲得百萬獎金後,網上如是評價。第一個舉起直播問答大旗的王思聰在朋友圈說:「2018年第一周總結,王思聰撒幣,張一鳴撒幣,周鴻禕撒幣,奉佑生撒幣。」信息洪流衝刷之下的人們在看到商家「撒幣」之時,或許已經早已忘記,兩年前,同樣是王思聰,在分答通過回答問題賺到了32萬。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信息,中國的慕課(Mooc)數量已經是世界第一。可見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望,依然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對於在上個世紀致力於推動大眾教育「免於愚昧無知」的晏陽初來說,或許可供寬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其實我們從未真正告別知識的稀缺。大量無用信息的過剩進一步掩蓋了這樣的現實。如何發掘商業模式,同時規避走向尼爾波茲曼所說的娛樂至死,或許才是知識付費的真正痛點。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入局直播問答 推首個音樂類直播問答節目「愛樂之戰」 | 直播榜Daily
    「大公司 」網易雲音樂入局直播問答推首個音樂類直播問答節目「愛樂之戰」直播答題火了,作為2018年第一個網際網路風口,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參與到直播答題中來。近日,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全民互動問答遊戲直播節目「愛樂之戰」,從音樂文娛類內容切入,只要答對12題,就可瓜分當場獎金。據悉,網易雲音樂將投入1億獎金,用於「愛樂之戰」。《愛樂之戰》是由網易雲音樂推出的全民互動問答遊戲直播節目,已經在網易雲音樂iPhone客戶端和安卓客戶端上線。只要更新到最新版,登陸網易雲音樂帳號,即可加入直播答題。
  • 直播亂象、個人信息洩露 依法治網迫在眉睫
    綱要中強調:(要)完善網絡信息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修訂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研究制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自媒體、知識社區問答等新媒體業態和算法推薦、深度偽造等新技術應用的規範管理辦法。  綱要直接提到了網絡直播問題,很有針對性。相關數據表明,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達5.62億,佔網民整體的59.8%。
  • 壹快評|直播亂象、個人信息洩露,依法治網迫在眉睫
    綱要中強調:(要)完善網絡信息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修訂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研究制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嚴重失信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制定完善對網絡直播、自媒體、知識社區問答等新媒體業態和算法推薦、深度偽造等新技術應用的規範管理辦法。綱要直接提到了網絡直播問題,很有針對性。相關數據表明,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達5.62億,佔網民整體的59.8%。
  • ATT配倉寶:解決企業產能過剩 拓寬銷售渠道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易物是去庫存的有效方式。ATT配倉寶作為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工具化的易物平臺,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在解決企業產能過剩,拓寬銷售渠道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beyond、霹靂舞、反諷「佔座」,90年代初的川外潮爆啦!
    有粉絲給校園君投稿90年代初的川外大學生竟然潮爆啦!這是川外外語學院日語系88級校友保存的一段視頻視頻記錄了90年代初川外大學生的生活狀態校園君截取了92年川外文藝晚會的部分片段給大家看看你能想像當時的川外晚會有多潮嗎?
  • 反諷與黑色幽默
    反諷與黑色幽默(一)反諷:要注意把它作為修辭手法含義與作為寫作技法的含義嚴格區別開來。1、含義:(1)作為一種修辭手法,它是指用戲謔的語言表達與字面意思迥異或相反的一種手法。2、分類(1)言語反諷:作者創作中,通過莊詞諧用的方式,極度誇張地把莊重之事戲謔化或戲謔之事莊重化,以達到「祛中心」的目的的反諷方式。(2)情景反諷:作者創作中,通過先設置事與願違的情景,然後有使其倒轉為天隨人願的逆襲,從而產生極度喜劇化效果的反諷方式。
  • 直播帶貨與商業廣告有哪些不同?應怎樣看待直播帶貨?
    從廣告法對其調整的商業廣告範圍的規定中可以得知,「利用媒介」傳播商業信息是廣告法調整的商業廣告的一個核心構成要素。在廣告執法實踐中,線下實體店裡銷售人員面對面向客戶介紹和推銷商品的行為不屬於廣告法調整的商業廣告,理由就是這種推銷信息的傳播沒有藉助媒介。隨著電商經濟的發展和網購消費習慣的養成,網際網路平臺上的網店作為信息傳播媒介的功能逐漸被消費者淡忘了,而作為真實交易場所的功能卻越來越被消費者強化。
  • 「大眾化」不足、「娛樂性」過剩的香港電影何去何從?
    香港電影因其城市的特殊歷史背景,註定了其從起步時就是多元化交融發展,作為「自由港」,早期的香港電影就具備了商業文化的基因,強調大眾化和娛樂性。香港電影的發展主流經歷了不同時期:早期的粵語戲曲片,50年代的社會現實片,60年代的歌舞片、喜劇片、文藝片,60年代後的國語武俠片,90年代的多元發展等。
  • 直播答題史上第一例 花椒《百萬贏家》首個商業廣告400萬人圍觀
    近日,花椒《百萬贏家》以單日530萬的全網最高獎金額度獲得了眾多網友的追捧,成為人氣最旺的答題直播。1月9日,花椒《百萬贏家》迎來史上第一個直播答題廣告——美團專場答題,豪擲100萬為用戶發福利,共吸引400萬人參與,這也成為直播答題領域第一個商業廣告。
  • 知乎產品分析:問答社區的領頭羊,知識付費的初入者
    二、市場分析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加速,信息量幾何級增長。隨著媒體的多元化發展,信息逐漸走向碎片化,信息質量高速下跌。由於信息數量的超載化和質量的低質化,人們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挑選有價值的信息。因此,用戶渴求快速地獲取高質量的信息(信息數量變化圖)。於此同時,隨著國內人均收入的上升,消費升級的刺激,消費理念的改進,國人開始願意為服務和信息買單(國家統計局——人均消費支出的增長情況)。
  • 商業的重心轉移了,賺錢的邏輯也徹底變了!
    作者:水木然一:商業的重心轉移了!首先,我們必須看懂一個商業大勢:商業的重心發生變化了,之前的重心是「產品」,未來的重心是「人群」。比如用戶信息,會員庫,粉絲等等。誰掌握了大量消費數據,誰掌握了主動權。 做產品的朋友要注意了,無論你是做什麼產品的,產品有多好,接下來都會遇到一個核心問題,你們都會被一種人剝削,就是那些掌握大量用戶(粉絲/會員)的人,比如網紅/主播/大V等等。究其本質,商業的權力發生了轉移,從「生產方」轉移到「消費方」。
  • CGTN聲明:無法對FOX商業頻道節目進行直播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王心怡】剛剛,CGTN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聲明,澄清由於版權原因,無法對明早劉欣與FOX商業頻道主播翠西裡根關於中美貿易的對話進行直播。以下是聲明全文:各位網友,很遺憾地通知大家,由於版權原因,CGTN無法對劉欣與FOX商業頻道主播翠西裡根(Trish Regan)關於中美貿易的對話進行直播。此次對話在FOX商業頻道播出,劉欣僅以嘉賓身份參與節目,節目版權歸屬於FOX電視臺。CGTN原本打算直播,經過與FOX商業頻道溝通,最終未獲得節目授權。CGTN不能在沒有得到對方授權的情況下擅自進行直播。
  • 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過剩產能效果專項抽查工作
    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過剩產能效果專項抽查工作 ,「12tvvq」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規格齊全,價格優惠,貨源充足,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談。    棗莊市不鏽鋼彩色板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市場秘密下跌,並回到限制之前的水平。
  • 漲姿勢丨知識問答節目——「中國綜藝史上的活化石」的編年史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電視智力類節目開始盛行於熒幕之上,出過標誌性品牌,也沒有被跟風做濫,不管其他節目風生水起還是銷聲匿跡,一直到今天依然淡定地佔有一席之地,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現象。從2015年9月30日21點至2015年10月7日23點,國慶七天一共170個小時裡,芒果TV推出了一檔全時在線智力問答節目——《百萬秒問答》。
  • 直播電商或成為未來十年商業趨勢
    趨勢 5G應用將拓寬電商直播發展空間 作為國內領先的產業網際網路集團,2019年6月,慧聰集團正式籤約落戶惠州大亞灣,打造投資超150億元的「慧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港」項目。慧聰集團CEO張永紅在致辭中以一組數據開場,著重分析了以短視頻、直播為基礎的直播電商發展新趨勢,以及慧聰集團和中關村在線把握新趨勢迎接新挑戰的信心。
  • 如何確認商業直播主題?
    一場成功的商業直播活動視頻直播已經成為目前商業曝光的主流形式,無論是對品牌的宣傳還是企業形象的樹立,視頻直播能給企業帶來的能量都不容小覷。一場炫酷、大氣的商業直播對於企業知名度的打響有很大的作用。,並制定相關的商業宣傳海報以及制定商業直播推廣計劃。
  • 戶外旅遊直播背後的商業模式是如何運營的?
    直播正在改變著人們獲取和交流信息的方式,「無直播不傳播」成為共識。對戶外行業而言,傳統營銷方式通常以風景圖、宣傳片為主要傳播手段,用戶難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當戶外旅遊遇到移動直播,可以讓用戶更加清晰、更加真實、全方位地感受到產品特點,從而增強體驗欲望。
  • 12月24日直播現場問答環節文字實錄01
    12月24日《邁向股海第21年,我的收穫和展望》直播現場問答環節文字實錄:還有十幾分鐘,下面開始現場問答的環節。
  • 八十年代中期的雲南昆明,記憶中的商業街區
    【昆明郵電大樓】該樓位置在東風廣場與北京路交口,建於五十年代後期。    【昆明武成路周邊】此地曾經是重要的歷史街區;八、九十年代,這裡的商戶有數百家。各種小吃店鋪亦在此聚集,豆花米線、煲仔飯等非常出名。
  • 如何機智地利用Facebook直播賺錢?商業品牌才是腦洞最大的網紅 獨家編譯
    ,除了媒體和用戶玩得不亦樂乎之外,那些鼻子靈敏的商業品牌也盯上了這塊富礦,花樣百出地運用直播為品牌吸粉。但是那些商業品牌,尤其是大品牌,則更多採取謹慎的觀望態度。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他們中商業嗅覺敏銳的那些人——從大名鼎鼎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到Benefit (貝妮妃)化妝品公司——紛紛摩拳擦掌進場。畢竟,從旅行到名人的紅毯秀,視頻直播已經嵌入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