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影拆解師
ID:mjmj4321
今年有一部驚悚電影十分惹人注目,它就是《失眠》。
至於為什麼,當你看到黃秋生和邱禮濤這對CP組合又在一起拍片的時候,這個疑問就迎刃而解。
提到香港驚悚電影,幾乎無人不知《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據說當年該片上映後,香港大街小巷的叉燒包一度滯銷了。
這部1993年的電影,如今早已成為殿堂級的恐怖片。
即使現在看這部電影,依然令人不寒而慄,隱隱作嘔。
眨眼間20多年過去了,曾經的黃秋生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如今已是老氣橫秋的實力派。
20年春華秋實,今年黃秋生再度攜手邱禮濤,想要創造《人肉叉燒包》的輝煌。
對黃秋生而言,與其說再創輝煌,不如說是對恐怖片的一次致敬。
畢竟《人肉叉燒包》讓他成為了金像獎影帝,他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發跡。
以至於黃秋生會拿出「自己的最後一部恐怖電影」這樣的噱頭,來為影片宣傳。
其實,已是香港電影中堅力量的黃秋生,根本不需要接這樣的戲。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該片真的不符合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
《失眠》在人設和劇設上都存在嚴重的缺陷,頂多是一個三流電影。
影片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開場,黃秋生飾演的男主是一個研究睡眠的專家。
同時,他也是一個腹黑的陰謀家,研究如何讓人類擺脫睡眠。
其實,要是影片能夠沿著這條線索發展下去,將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懸疑恐怖片。
然而它高開低走,畫風突轉,選擇了鬼怪志路線,一條道走到黑。
隨著男主研究的深入,漸漸地解開了一段陳年往事。
在日據時期,他的父親被迫當了日偽。
父親目睹了許多中國人慘死在日軍的腳下。
其中一位婦女被凌辱致死,她誤以為男主父親是個漢奸,臨死前對其下了咒,讓其受盡失眠的折磨。
如果能夠把這個鬼故事做精做細,應該會給影片增色不少。
然而,它的敗筆就在於既想要講好一個鬼故事,又要有犯罪懸疑的氣質,想要講的太多,反而都沒有做好。
男主就像一個講鬼故事的人,時不時的將觀眾從劇情中抽離出來。
觀眾剛要進入影片營造的恐怖氣氛中時,就會被男主打斷,然後要重新進入到該片對懸疑的建構當中。
整場電影看下來,觀眾一直遊移在兩種情緒之間,耗費了大量精力。
至於影片到底想要講什麼,觀眾已經無暇顧及。
劇中有兩條時間線,穿插於過去和現在。
男主在現在的這條時間線上,繼續著自己關於睡眠的研究。
隨著劇情的發展,他漸漸露出了自己的野心,開始用人體做實驗。
同時,男主也遭受著失眠的折磨,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
最後終於精神失常。
關於這樣一個結局,影片給出的解釋是,男主和父親一樣遭到了幽靈的詛咒。
它完全摒棄了對懸疑的架構,然後回歸到對恐怖氣氛的營造上。
也就是說,在現在的這條時間線上,男主對睡眠的研究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為了掩蓋導演講不好鬼故事的這樣一個事實。
如果把這個鬼故事從影片中抽離出來,會發現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無聊乃至乏味的鬼故事。
身為一個在香港電影界打拼多年的老江湖,劇作的優劣黃秋生應該不難看出。
明知道這是個爛片,為什麼他還是會接,是情懷作梗,還是命運使然?
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於,《失眠》有消費災難和戰爭的嫌疑。
它將故事設定在日軍侵華時期,而題材則是慰安婦這一敏感話題。
其中的幽靈就是被日軍蹂躪致死的中國婦女。
性、暴力血腥和慘死的群眾,沉重的歷史災難成為了影片譁眾取寵的噱頭。
為何一定要在民族的傷口上舞蹈?
這恐怕是這部電影,乃至當下國產抗日神劇應該反思的。
我們不需要你們能做出什麼貢獻,但是請尊重歷史和這些死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