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新年模型交流賽是上海這幾年的老傳統了。這個交流賽是每年的1月1日和2日,在宜山路的群眾藝術館舉行。像我這麼渣的模型製作手藝自然是不敢拿拙作過去獻醜了,但這也並不妨礙我,老王,Underhill和常兄幾位去圍觀一下諸位大神的神作,順便去見幾個好朋友。
上海群眾藝術館門口,關於新年模型交流賽的牌子,每年的模型交流賽都是可以無門檻免費參觀的。
群藝館門口掛滿了新年交流賽的宣傳幅——其實並沒有太大必要,看到源源不斷提著盒子出來的模型愛好者們就知道這裡到底在做什麼了。
上海群眾藝術館的三層樓展廳,規模還是蠻大的。
這次交流賽實際上是比賽和展會的結合,一層中間是賽區和模型作品展示區,一層周邊部分、還有二層和三層是各個模型公司、模型媒體和商家的展位。國內幾家大的廠商,像Meng,號手等對這個模型賽還都是蠻重視的。三層的發布大廳連著舉辦了好幾場「重磅新品發布會」和講座之類的活動。meng這次帶來了200盒會場限定版巴克曼的豹A,在限購的情況下,似乎還是在15分鐘內就被眾人一搶而空。
模型賽三樓的商家展銷攤位與模型廠家展示區。
好友Penny的展位,Penny老兄是ET蝕刻片公司的合伙人之一,也是骨幹設計人員,具備豐富的模型製作和蝕刻片設計經驗。這次模型展上,Penny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訪談,我過幾天會整理出來專門發文。
Amusing Hobby的黃老闆(面對鏡頭者)是我們去年因模型結緣的朋友。從福州趕來的黃老闆風趣大方,對模型產業有很深入的了解,一說到他的產品和未來規劃就會滔滔不絕的打開話匣子。忙碌的黃老闆一回去就要為紐倫堡的展會進行準備工作,在這次模型展上,我也對黃老闆進行了訪談,訪談稿預計會在二月份發布。
除了見到Penny、黃老闆,還有之前認識的3G張老闆、以及在Meng工作的幾位朋友之外,這次還在他們的引薦下認識了ET的另一位合伙人Laden008、考證大神C罩杯、Zhangji,號手的不緊張等之前在SC論壇上只聞其聲不見其面的專業人士,以及上海本地的模友「老頭滾動條6」等幾位新朋友。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還遇到了好幾位從北京專程趕來參賽和觀展的模型店常客,自然也是相見甚歡。大家都趁著元旦休息的時間,不約而同的趕到這裡。把模友的交流從線上拓展到線下,這對於平時忙碌的模友們來講具有重要意義。
迅雷的展位和他家的追獵者搶修車模型。
長城模型的幾個新品,1:72和1:48的F-15I,以及1:48的Su-35。
在一層的WARSLUG模型展位看到的1:6的巨大的全金屬豹G,進行到第二天的時候,老王曾看見有個哥們騎在同廠的虎王上面自己拿遙控器開著玩,很是歡樂。
感受一下1:6的坦克模型的巨大體量,與可供一個兒童乘坐的的電動車體積類似,只有中間的雷諾FT17看上去略小些。
每個盒子裡都是1:3000比例的樹脂船模型,當然艦娘這些梗我是還在慢慢學習中,嗯。
毛巾似乎並不是常見的模型周邊形式,於是就愉快地在這家店買了三條毛巾,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的一航艦湊齊了,從右往左,一航戰,空母赤城,加賀;二航戰,空母蒼龍,飛龍;五航戰,空母翔鶴,瑞鶴。
在三樓的一個角落我遇到了一個展位的攤主,他賣的長谷川或者別的牌子的飛機模型價格非常便宜,問起來的話,他本人上海人氏,久居日本大阪,實在是家裡模型堆積過多,就把一些東西放在模型展上出掉好了。
這兩盒沒拆封的Bf-109每盒只要45塊錢就被我拿下了。
我在他那裡買了三架Bf-109,都是長谷川1:48比例的,有一盒已經被他剪掉了幾個零件,30塊錢,沒動過的45一盒,可以說跟白撿沒什麼差別了。另外他搜集的飛機模型水貼紙我也買了不少,6張總共才花了100塊錢來著——某些時候,堆積黨也是挺無奈的。
這位小哥也是帶著作品來參賽的,雖然這架海盜沒得獎,但做的蠻不錯。
這位小哥的另一個作品,1:48的櫻花自殺火箭。
既然是模型賽,本文的敘述重點自然是參賽的模型作品上了。這次的參賽作品分組還是蠻細的,科幻,人物,民用車,戰車,場景,飛機,船和木質帆船這些組別都被單獨分出。本人在科幻,人物和民用方面實在是知識水平捉急,並不能很好地鑑賞,同行的其他幾位老哥也是半斤八兩,所以還是把它們交給更為專業的公眾號去寫,自己的重點還是放在軍事題材的作品上面好了。
手辦和科幻的專區。
民用車的專區一角。
人物和胸像專區,髮型類似於漫天城老謝的斯內普教授強勢入鏡。
野生動物也被放在了人物和胸像專區,像這個獵豹捕獵羚羊的小場景,老王見到這個居然哼起了《動物世界》主題曲。嗯,在塞倫蓋蒂大草原上,有一群……
本次模型賽場景組的金獎,普裡皮亞季的飛蛾,水景和自己搭的輸電塔都很贊。
國內一個頗有名望的模型製作者製作的小景一則,戰車的色彩和水面的質感很不錯。
一個非常宏大的反映1944年6月塞班島戰役的場景,似乎集合了市面上幾乎所有能夠買到的1:35日軍兵器。
中東某地場景,使命召喚既視感。
一個二戰蘇軍的小場景。
德國非洲軍團的一個小場景,機械師,卡車車廂內部的結構令人印象深刻,看得出來作者用了很大的精力去改造。
反映東線戰鬥的一個場景,蘇聯士兵俘獲了德軍的一輛三號突擊炮,注意看右邊的時間,應該是製作周期,這是一個這麼大的場景作品應有的製作時間,太短則難免潦草,太長則容易爛尾。
一個反映戰爭末期一幕的場景。
虎式坦克初期型,雖然「最後一戰」的銘牌有點無釐頭,但這車的顏色是偏灰色的綠,根據對一些照片色差的分析,很多原先以為是「德國灰色」的二戰德軍車輛,其實可能會是類似這樣的綠色,並不僅限於一些在北非的裝備,東線也可以見到。
單獨展出的一個冬季場景,也是去年的場景組冠軍,虎式坦克的初陣。這裡有些裝備的考證問題(比如那個半履帶82吉普,但大型場景的考證問題幾乎難以避免),不過構圖還是不錯的。
裝了冬季履帶的四號J戰車,不確定這種戰車是否真的裝過這種履帶,但泥地和雪的處理很贊。
奔馳公司的豹式坦克設計方案(VK3002DB),當然這貨因為「太像T34」和其他一些原因被元首否掉了。
元首的末日狂想,E100底盤上的雙聯128防空炮設定。
Q版的三號戰車。
大比例的四號F2坦克,這東西沒記錯的話,在2017年10月末的上海模型展也出現過。
一些戰車模型的單獨展覽,近景是一列小比例列車炮。
小比例的現代美軍小場景一則,自行火炮上的雜物堆放和後面牆上的畫處理的不錯。
大概是參賽的最小戰車作品,1:350的M1A2戰車。
然後是飛機,參賽的作品中有些在我看來簡直是神作,分享在下面。
這次模型賽飛機組的冠軍,F/A-18F大黃蜂,美國航母甲板的質感和人物,還有些小細節處理的非常好,注意前起落架附近的固定鎖。
筆者本人最愛的二戰活塞機,He-219夜梟。
越戰時的F-4鬼怪戰鬥機,製作者之前在SC論壇上的ID似乎是圈圈,非常好的一個人,也是這次有幸認識的朋友。
九九艦爆,航空母艦飛龍所屬機,昭和16年珍珠港空襲。這架飛機我也做過一個,但這位作者的功力顯然比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展示了發動機內構和機炮結構的P51野馬。
B-25G,整個機體的色調和陰影調和的非常好。
蘭開斯特,注意發動機後部的燒灼痕跡。
SB2C,地獄俯衝者。
十字軍戰士,這架飛機大概把能打開的艙口都打開了。
F-15攻擊鷹。
一架Bf-109的小場景。
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模型,山本五十六的末日(感覺P38和一式陸攻的距離有點近了)。
從上方俯瞰擊墜山本的場景模型。
然後是船,鑑於個人對二戰日本海軍興趣很大,所以拍了很多相關作品的照片:
美軍的護航航母卡薩布蘭卡,1:700的模型。
卡薩布蘭卡放大局部,甲板上每架飛機,每個人,每個拖車都被一絲不苟地還原了。
遠處那條大船是1:200的美國戰艦密蘇裡,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時籤署投降書的情景。
密蘇裡戰列艦局部,籤署投降書的桌子,盟軍和日本代表的還原。
義大利海軍的羅馬號戰列艦。
一戰時期的不倦號戰列巡洋艦。
一戰時期德國的無畏艦國王號。
日俄戰爭時期俄國的皇太子號戰列艦。
一艘軸心國的袖珍潛艇,鋼鐵的質感還原的很贊。
日本海軍戰列艦大和,這條船對我來說看得都有點審美疲勞了。
日本海軍戰列艦金剛,1944年狀態。
日本海軍航空母艦赤城,1941年12月珍珠港空襲狀態。
日本海軍航空母艦蒼龍,1941年12月,珍珠港空襲。
單獨展示的日本海軍航空母艦飛龍,1942年中途島海戰狀態。
單獨展示的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翔鶴,1941年珍珠港空襲狀態。
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瑞鶴,1944年雷伊泰灣海戰狀態,彼時瑞鶴甲板上的迷彩塗裝還原的非常棒。
日本海軍防空驅逐艦秋月,這條船甲板上的細節非常豐富。
日本海軍戰列艦長門,1920年代前期的狀態。
長門號局部,注意張開的防雷網。市售的長門號戰列艦模型套件大都是表現1941年和1944年的長門號,因此如果要製作20年代的長門,改造量是非常恐怖的。
單獨展示的日本海軍戰艦長門,1941年狀態。
長門的人氣在日本海軍中大約僅次於大和,所以這條長門號的模型有很多單獨的照片。
除了這些20世紀的軍艦之外,這次模型展還單獨設立了木帆船組,這些模型的製作難度極大,筆者雖然對很多古舊帆船的歷史並不能如數家珍,但作為一個純粹的歷史愛好者和模型愛好者,看到這些實在是嘆為觀止。
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英軍旗艦勝利號的結構剖面模型。
貝隆娜女神號戰列艦的模型,筆者在淘寶搜了下,這條船1:72的模型套材價格超過2萬人民幣,且組裝極其繁瑣,在我看來,能玩帆船木船模型的都是牛人。
貝隆娜女神號局部,對於我這種頂多能綁個鞋帶的人而言,這樣的風帆繩索簡直是噩夢般的視覺觀感。
受篇幅和觀賽時間所限,很多參賽作品並未在文中提及。有句古話叫「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次模型展具體哪些作品得獎我並不記得,但能夠看到那麼多優秀的作品齊聚一堂,且在見到老友同時亦能有幸認識不少新朋友,在我看來,這才是新年模型賽的意義所在吧。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二戰和靜態模型製作的詳細資料,敬請關注公眾號:尼伯龍根工廠(Niwerke)。
註:上文所述「詳細資料」目前僅限如下幾項:
1.「尼伯龍根工廠」公眾號日常推送圖文。
2.公眾號作者或管理組成員主講的講座相關內容。
3.公眾號作者或管理組成員錄製的多媒體文件。
4.公眾號參與或主辦的特定活動中提供的紀念品或獎品。
5.其他公眾號或媒體在獲得本公眾號授權後轉載的本公眾號內容。
除此之外,其他內容的實體或電子資料一律不對外提供,請勿發信索取,望見諒。
另:IOS系統用戶如需打賞,請掃描或識別如下二維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