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五十年前的香港明信片

2021-02-13 遊遍德國

周末,在Zeilsheim的舊貨市場裡,一20歲左右的年輕人在買他的舊貨,因為都是些家常物,看的人不多。年輕人慵懶的坐在那裡,半睡半醒。我經過那裡,看到一箱子裡放著大概幾百張明信片,就隨便翻看。年輕人斜著眼睛看我一眼,要嗎?全部,便宜。。。

那是幾百張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的明信片,從非洲的坦尚尼亞到殖民地時代的香港,從美國的芝加哥到秘魯的利馬,可以說涵蓋大半個世界。這些明信片的收寄處,都是德國愛莎芬堡的HEINZ家。

年輕人跟我說,這些明信片,是他的祖父當年積攢下的,但他的祖父在上世紀80年代就去世了,而他,則是九零後,他連他祖父都沒見過,當然也就沒有記憶。甚至他的父母都對這些明信片沒印象,在那個年代,他的父母還太小。

這些明信片,是年輕人在收拾房屋地窖時發現的,他完全拿這些明信片沒有辦法,只能和其他舊貨一起,拿到跳蚤市場上賣賣看。

舉手之勞

我試著辨認老頭當年留下的這些文字,能看出他當年旅遊時的興奮勁兒,可以看出,他真是非常用心的來積攢這些明信片的,估計當他老了,走不動了,拿出這些明信片來,一張張的翻看,那滿滿的成就感真是不可言表。

他當然沒想到,在幾十年後,他的孫子會把這些東西買掉---全部,便宜。

 下面的明信片,是反映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的香港的,照片中是當時的香港商業中心區。

背後的文字我大體辨認了一下。

親愛的Heinz一家,經過一段溫馨的飛行,我終於到達了。這四周的旅行,可要好好度過。。。看到我做標記的地方了嗎,那裡叫太子大廈(prince buildung),裡面有辦公室,商場,真的好豪華!這裡真的太不一樣啦。。。

太子大廈,建造於1965年,是當時世界上頂級的購物商場之一,所以連德國人看到後也被震撼到。注意這張明信片的拍攝年代,應該在太子大廈剛剛建造完畢不久。照片的左側,是當年的香港滙豐銀行總部,當然現在此總部已經搬遷。在此照片的右邊,那個水池,現在的香港依然是這樣。

明信片背後的郵戳,是香港殖民地時代的。最上面為hongkong兩字,中間圓圈內有三行,分別印有具體時間,日月,年。具體到這個郵戳,就是6-PM(下午六點),26 OCT(10月26日),1969。即此明信片為1969年10月26日下午6點發出。

該明信片採用1968年發行,描繪香港市花洋紫荊的65cent郵票,這個郵票很有標誌性。

在1997年前,香港的絕大部分通用郵票都是以英國君主為圖案。而在1968年發行、描繪香港市花洋紫荊和香港盾徽的郵票是極少數的例外。那些年其實一直有聲音要求通用郵票設計多元化、不應一味展示元首肖像,這個洋紫荊的郵票就是首次的破格。而65cent是當年空郵往歐洲的印刷品的郵政價格。

洋紫荊 (Bauhinia x blakeana) 在1965年成為香港市花,1968年,殖民地政府首次把該花印在郵票上。而至於1993年後出現的以洋紫荊花為背景的香港硬幣,以及1997年之後的紫荊花香港區旗,那都是後話中的後話了。 

本人開的德國小店,購買些東西是對俺最大的支持,會員同志們除享遞進折扣外,保健品,化妝品,國畫類尚有特殊活動(滿五百減八十,滿一千減二百,滿兩千減五百),感謝您的惠顧!

小店可長按下面二維碼進入,本微店由本人負責,商品均為德國直郵,感謝您的惠顧。如有疑問可直接與在職客服或微信mrpengliu聯繫。

相關焦點

  • 一張沒被收到的明信片
    2006年12月,中國民協節徽文化委員會等組織將農曆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這一天定為中華母親節。(此介紹來源於網絡)一陣哄堂大笑之後,老師的眉毛皺得更緊了,長嘆一口氣,說:「也不怪你們不知道,這原本是西方的節日,我們沒有這個洋節,但感謝母親的付出,卻是我們一定要做的。今年,學校號召我們師生在這一天搞個小活動,致敬母親。
  • 40+的日本主婦生活照被曝光:你的面相,就是一張明信片
    40+的日本主婦生活照被曝光:你的面相,就是一張明信片她們說,真正的和顏悅色,是根植於內心裏面的「修養」。因此,一個人的面相,就從很大程度上,能夠看出她的精神長相。要知道,你的面相,就是一張最直接的明信片。她們說,一個人的性情,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看臉就可推測大半。所謂的「善惡美醜,皆長於臉」,說的正是這樣的道理。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看了這群40+的日本主婦生活照被曝光,你就會發現,中年以後,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好不好,甚至不用多問,好好看看她們的臉就知道。
  • 奧遊記新春特輯明信片—並非寡情的一張紙
    那麼今天的送祝福是什麼呢:請往下看吧:|明信片--並非寡情的一張紙|        明信片,一張單薄的紙,如同賀卡一樣,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小朋友的遊戲! 但人家實實在在是有歷史、有故事的!據考,1865年,德國有位畫家畫了副精美的畫,打算寄給朋友當新婚禮物,誰成想郵局沒有那麼大的信封,這讓郵局的工作人員也犯了難,後來兩人一合計,把地址、收件人寫在畫的背面給寄出去了。第一張"自製明信片"就這麼機智地悄麼聲地誕生了,最初也是帶著滿滿的愛來到這個世界的!
  • 一張70年前寄往日本的明信片
    這舊日明信片上的字,您熟悉嗎?「新京滿洲第八一五部隊」的岡本,是否有人知道?一張明信片,牽出一段歷史……現在國內已經很冷了吧?很久沒有收到信了,收到信很開心,去年這個時候,每天整理信都整理到很晚。很感謝郵來的東西,在家等著我。我感覺很可憐,這邊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大家用很明朗的心情去面對,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 給我寫一張明信片好嗎 | 每日書
    1869年,奧地利一位博士發表文章建議,應該開發明信片,並將其列為印刷品郵件,以降低郵費價格。奧地利郵政部採納了他的建議。同年10月1日,明信片在維也納郵局正式發行。因此,奧地利成為世界上最早發行明信片的國家。
  • 一張明信片就是一段歷史
    很多喜歡明信片並樂於研究組集的集郵者,相信對於明信片的發行時間的認定都是一件撓頭的事情,很多明信片並不印製發行時間,有的甚至連發行單位都不標註。
  • 知識大爆炸 | 印一張香香的明信片
    咦?難道是朋友沒有精心挑選,不小心買到了殘次品?來,讓這隻乖巧的熊貓帶你發現其中的秘密——第一步,把明信片平放在書桌上。第二步,端一杯你喜愛的飲料,喝上幾口,然後把杯子放在熊貓的臉上。沒錯,就是把明信片當杯墊用。第三步,再次拿起杯子喝飲料,看你發現了什麼?
  • 如何給國內的Ta寄一張加納明信片
    如何給國內的Ta寄一張加納寄明信片
  • 【片友分享】我在香港寄明信片的經驗
    今天在這裡與各位片友分享下我在香港寄明信片的經驗。因為地理位置優勢,每年會來香港三四次,不會買買買,只會吃吃吃,但是自從入了PC坑以後,我每次來香港就多了一件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寄明信片啦!ZGYZ很給力,但是抽風的機率更大,如果有這個機會,我會把官片帶到香港寄出,以此為寄片提速,香港郵政的效率是值得信賴的,常見國家十來天能到,即使遇上大俄白俄這種普遍緩慢的郵路,走平郵也可以平均在1個月內到達,但前提是你抽到的那位不是殭屍號。預計會來香港之前一個月,我都會囤著抽片的空位,等到出發前一周便開始抽片寫片,當然重要的是記得要留著空位貼郵票。
  • 一張明信片見證日軍侵華罪行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三門峽市一位集郵愛好者向記者展示了他珍藏多年的明信片,希望通過這張不平凡的明信片,讓更多的人銘記那段歷史。8月14日,記者前往他的家中,探訪隱藏在這張明信片背後的歷史故事。    今年65歲的宋旺林是河南省集郵協會理事、三門峽集郵協會副會長。
  • 我想租你幫我買一張明信片
    花花昨天昨天下午加了我的個人微信,她問我:「六回你在哪裡,我想租你幫我買一張明信片。」我告訴她,我在成都。她問我,可否幫她買一張明信片,隨便一張成都的明信片就行,明信片上隨便寫點什麼,到時快遞給她。我問清楚後,覺得,我完全可以操作,只要出門去買一張就行。花花一直很想去成都,但是工作問題,旅費問題一直沒去成。
  • 香港電影沉浮五十年的滄桑巨變
    而在那個人來到之前的香港,娛樂事業是以粵語戲曲為主調的。電影還不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日常休閒娛樂活動。不過從1970年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這是戲曲和電影完成歷史交接的一年。從此後戲曲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一蹶不振,而電影則迎來新生,風生水起。1971年有兩件事發生,為我們展示了新舊時代交替時的明暗對比。新生的電影事業這邊,李小龍和嘉禾電影公司合作拍攝了電影《唐山大兄》,從此一鳴驚人。
  • 芒果日誌丨去粉絲樓列印一張明信片
    芒果粉絲樓推出了重磅明星產品—— 「明信片印表機」!一張明信片照片,成就你和芒果文化的私人訂製。❷ 點開「芒果樂活-DIY明信片列印」❹ 注意哦,這裡只能選一張照片哦另外,關注芒果粉絲樓官方微信號的粉絲,工作人員將贈送一張飲品代金券,每人次每天限換購飲品一次,粉絲樓、快樂天地均可使用。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第三課譯文:請給我寄一張明信片
    請給我寄一張明信片明信片總攪得我假日不得安寧。去年夏天,我去了義大利。我參觀了博物館,還去了公園。一位好客的服務員教了我幾句義大利語,之後還借給我一本書。我讀了幾行,但一個字也不懂。我每天都想著明信片的事。假期過得真快,可我還沒有給我的朋友們寄過一張明信片。到了最後一天,我作出了一項重大決定。我早早起了床,買來了37張明信片。我在房間裡關了整整一天。然而竟連一張明信片也沒寫成!
  • 26年前香港寄出的這張明信片 終於成功寄達美國
    21US活在美國七七綜合一張26年前從香港寄往美國的老明信片,在不知道在哪被擱淺多年後,近日居然成功被寄達收件處。近日,一位居住在美國伊利諾州Springfield市的女子,在自家郵箱中發現了這張明信片,揭開了塵封二十多年的歷史。據KPRC消息,Kim Draper說,一開始收到這張明信片的時候,她還以為是鄰居的信件送錯了郵箱。
  • 等你,送我一張印著你笑容的明信片
    我找出前段時間去到西沙旅行時買的明信片,算是送給她和未來的禮物。      可愛的妙妙,這是我送出去的第一張西沙的明信片。在那裡,我看到了晶瑩剔透的海,懸浮於萬頃碧波之上的島嶼,還有深夜裡抬頭可見的滿天繁星。你知道生命最美好的是什麼嗎?生命最美好的,是它給了我們創造一切,實現一切的可能。見山川湖海,行快樂事,愛人兩三。
  • 私享|明信片怎麼寫才文藝?秀一秀那些年收到的明信片
    有時候旅行結束回到家裡,陸續收到自己寫給自己的明信片,那感覺實在太文藝了。(o^^o)但是該怎麼寫呢?又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又不怕被郵差哥哥,被傳達室叔叔等看到,這還真是個難題。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在澳門,他愣是憋了好幾個小時,才把一張明信片寫好,有時候越是在意,越想寫一些特別的東西,越是像擠最後一丁點牙膏一樣,總覺得裡面還有,卻怎麼也擠不出來。
  • 一張明信片,寄給遠方的您
    在快節奏的今日,不妨讓我們停下手中的繁忙,細細挑選,慢慢書寫,再靜靜等待,在某個不經意的時間裡,有一個你曾掛念的人,悄悄告訴你:「嘿,我收到你的明信片了,看見字我就認出你了」。  慢-挑選:許多寄明信片的人都會在落筆前精心挑選明信片,不僅僅是為了對方的喜好,也是為了挑得合適的封面來傳遞某種信息——或是分享自己此時的心情、或是一起回憶某個地點某件事、或是寄語鼓勵。這種刻意與精心的慢速挑選更能給人一種被在意的感覺,帶給人們溫暖和感動。
  • 明信片怎麼寫?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外出旅行時,更青睞於給好友寄一張明信片了,你收到過朋友給你寄得明信片嗎?我也沒有收過,但是前幾天我朋友千叮嚀萬囑咐,外出遊玩每到一個地方就要給她寄一張明信片,於是一個問題困擾我了!明信片怎麼寫呢?一起來學習下吧!
  • 明信片,鋪開就是一個世界
    收到朋友從世界各地寄來的明信片:熱帶島嶼的藍天白雲;歐洲中世紀的古道窄巷;大馬士革的喧鬧市集,裹著頭巾的男子在抽水煙;長頸族婦女自信的表情……一張張明信片,仿佛旅遊大使,說盡甜言蜜語,勾引你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