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臺灣的本省人與外省人到底是個什麼鬼?
——不是問題的問題
今天本站推送信息所選的封面圖片是1996年筆者一位臺灣親友贈送的,一晃二十年過去了。
在臺灣,「外省人」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大陸移居臺灣的民眾,特別是1949年國民黨當局在國共內戰失利後,來臺定居的大陸各省籍人士。同理,1945年前來臺定居的大陸人士,在臺灣就理所當然的成了「本省人」。於是乎,臺灣的「外省人」、「本省人」稱呼不僅帶有族群含義,一定程度上還含有政治與意識型態的意味。
本省和外省,就是指在一個國家的框架內,臺灣省與其他省份的關係。通俗的講,這不就是「本地人」與「外地人」、常住地與暫住地的意思嗎?其實,這根本就是個假議題、偽命題,或者說這是個包藏禍心的說辭,人為的製造矛盾。舉例說,古代中國社會,村莊中的兩大宗族頭面人物就常常以維護本族利益,挑唆本族和相鄰族群的爭鬥,以實現維護少數人的利益。
也就是在今天,按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分為自由地區(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即「一國兩區」。臺立法機構內政委員會再次審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全臺超過400位陸配到立法機構外陳情,要求蔡英文當局和民進黨立法機構黨團正視陸配權益。可結果是,經表決,藍營不敵綠營人數優勢,民進黨版修正案初審通過,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仍維持6年不變,又比照外配「歸化」規定,增列須具備「國民」權利義務基本常識。簡言之,陸配6改4未過,又新增了限制條件。
前些天,高雄市一個洪姓女人,手持自拍設備,假借公民記者的名號,用惡毒的語言辱罵一位「外省籍」老伯的視頻流轉於網絡。視頻中洪姓女子不停辱罵老伯是「中國難民」、「臺灣人不會養你」,還牽出一個「臺獨」組織,名叫「臺灣民政府」及其私人保安「黑熊部隊」。照此邏輯,什麼本省人、外省人,原住民、新住民,不都是地球人嗎?地域歧視是中華文化的糟粕,大陸有的民眾不喜歡河南人,可偏偏河南省就是中國大陸的縮影。在傳統中國文化中,一個人混的好,必然是在家鄉榮華富貴,過的不好,才會背景離鄉。說穿了,臺灣是移民社會,他們不過是早一點時間到臺灣的中國人而已。這才是臺灣某些「本省人」擁有優越感的根本原因。而現在的民進黨當局「行政院長」林全、「立委」段宜康、王定宇、顧立雄等人都是「外省人」第二代,民黨四大天王之一遊錫堃,當年還被李敖考證出,他的繼父是「外省人」士官。這個當眾辱罵老人、人格扭曲的洪姓女人,也被網友爆料,她自己也是「外省人」第二代。此處,筆者不再一一舉例贅述民進黨公職人選的家庭背景。
二十年來,臺灣地區公職人員直接選舉不知辦了多少,用臺灣媒體的總結陳詞,政黨輪替都有3次了。在每次選舉中,民進黨為了打破國民黨壟斷一切的局面,無所不用其極。其中,操作本省人、外省人的省籍問題,挑起民眾間的仇恨與對立,撕裂社會與族群,打「省籍牌」更是民進黨在選舉中屢試不爽的法寶。使得當年的政治明星「外省人」馬英九在選臺北市長時,面對李登輝「你是哪裡人」的提問,也只能戰戰兢兢地答到「我是喝臺灣水、吃臺灣米長大的」。無獨有偶,「本省人」蔡英文在擔任扁朝陸委會主委時,面對國民黨「立委」的質詢「你是中國人嗎?」,蔡答到:我是讀中國書、寫中國字長大的。
二十年間,臺灣省已被長期冷凍和虛化。經歷2010年、2014年兩次「院轄市」(行政院直轄市)選舉,臺灣60%多的人口已經由「中央」即「行政院」直接管轄了,使得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將「臺灣」與「中華民國」劃上等號,而不是認為臺灣省只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份而已。看過臺灣政論節目的朋友肯定會發現,藍、綠嘉賓爭論到最後,藍營的肯定會說「那你們去修憲呀!」,綠營的人士也很不服氣反嗆到「你們怎麼不去南京辦公啊?」
二十年後,經過一批臺灣政客和國際社會別有用心人物的操弄,更可怕的是「本省人」、「外省人」的爭論,已經演變成為「臺灣人」與「中國人」的對立。記得在1996年,李登輝當選臺灣地區首位直接選舉產生的領導人,並發表了主題為「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的就職演說,提到「中國是一個苦難的國家」,「兩岸都應該正視處理結束敵對狀態」,「兩岸隔海分治是事實、但雙方都以追求國家統一為目標,也是事實。」根據臺灣媒體當年做的民調,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臺灣民眾比例高達6成,可二十年後的2016年,民調顯示,臺灣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已不到2成。
筆者學生時代讀《劍橋中國史》,書中寫道: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統一意味著和平、分裂意味著戰爭。大陸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明確宣示「實現祖國統一」是執政黨在21世紀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北京也通過法律的形式,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同時,也一直表示盡最大可能爭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劃出了臺灣無限期不與大陸談判、出現臺灣獨立、外國軍隊進入臺灣、臺灣內部發生重大動亂事變等情形下,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立場。
如果臺灣的外省人、本省人真正演變為「中國人」與「臺灣人」、「天然統」與「天然獨」的對決,兩岸同胞之間將永無寧日。值得海內外中華兒女警惕!
兩岸心觀察,用心觀察兩岸。
投稿和客服郵箱:alongorl@hotmail.com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關注本公眾號
親,為便於大家交流,我們開通了讀者微信群。
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