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教授」扶貧記

2021-01-08 新華社客戶端

6月10日,來自義大利羅馬的羅潤澤在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的一間「夢想教室」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以探索真菌奧秘為主題的英文科普講座。(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天津7月21日電(記者宋瑞)儘管已回到天津一個多月,來自義大利羅馬的羅潤澤還時常記掛著山區的孩子們,言語中滿是對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支教之行的念念不忘。

宕昌縣是天津大學對口支援的國家級貧困縣。為帶動邊遠貧困地區教育發展,2019年以來,天津大學已經在宕昌縣建立了12間「夢想教室」,打造「帶不走的支教」模式。

6月10日,宕昌縣山區的一間「夢想教室」裡來了一位「洋教授」。在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擔任副教授的羅潤澤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以探索真菌奧秘為主題的英文科普講座。

6月10日,在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擔任副教授的羅潤澤與宕昌縣第一中學的學生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

從聆聽菌菇的生長知識和種植方法,到用橄欖油廢棄物做菌菇肥料的巧思,再到親自參與設計真菌培養實驗……40餘名宕昌縣第一中學的高中生環桌而坐,緊緊跟隨羅潤澤的講解,共同探索真菌的奧秘。

「在歐洲生活工作時,我對中國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曾閱讀了大量與中國相關的歷史書籍,還從周圍的中國朋友口中了解了一些中國文化,但我對中國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羅潤澤說。

2013年,在愛沙尼亞工作的羅潤澤在一次國際科學會議上結識了一位中國教授,他們隨後開展了遠程合作。「在他的介紹下,我在深圳得到了在中國的第一份工作,並從2014年起定居中國。」

2018年,羅潤澤來到天津大學任教後,新鮮的教育幫扶模式讓他躍躍欲試。今年4月,羅潤澤向其所在學院發送了一封郵件。

他在郵件中寫道:「我在義大利讀書時,曾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孩子們繪畫、收集和觀察植物葉子、為小鳥築巢,幫助孩子們學習簡單的生物學概念。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教學經驗幫助中國邊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一堂別樣的生物課有可能『點亮』孩子們的未來。」

羅潤澤想要加入教育扶貧隊伍的想法很快得到天津大學的支持。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宕昌縣第一中學學生也雀躍不已。

講座中,羅潤澤的風趣幽默迅速拉近了他與孩子們的距離。在羅潤澤的鼓勵和翻譯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們勇敢地舉手提問互動,「夢想教室」裡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6月10日,宕昌縣第一中學的學生向羅潤澤提問題。(受訪者提供圖)

宕昌縣的藥用菌菇資源非常豐富,羅潤澤結合當地特色,精心設計了課程內容。他從孩子們身邊最熟悉和常見的食用菌菇講起,延展到藥用菌菇的科研價值和生態環境保護等話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宕昌縣第一中學英語教師任翔說,這是孩子們第一次聆聽全英文的課程,他們非常專注,也表現出了極強的興趣,外籍教授講課的方式很有趣,用很多生動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

「這些山裡的孩子們很靦腆、很可愛,他們對知識充滿了好奇,這種渴望非常打動我。我希望通過科普課堂,讓他們感受到生物科學世界的奇妙。」羅潤澤說,3天的交流時光很短暫,他希望再次來到宕昌縣,帶著學生們採集土樣和水樣,並製作動植物標本,一起做科學研究。

授課之餘,羅潤澤還與天津大學的教育扶貧隊伍一同參觀了當地的菌菇廠和掛麵廠。「這將有效帶動當地就業,發展地方經濟。在宕昌縣,我感受到了中國政府為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天津大學團委副書記李霞說:「外籍教授參與山區支教的熱情令我們很感動,學校會予以支持和適當推廣,希望更多像羅潤澤一樣的『洋教授』參與到中國的教育扶貧中。」

相關焦點

  • 「扶貧故事」向洋:紮根一線用情幫扶 山村舊貌換新顏
    綏寧新聞網訊 綏寧縣武陽鎮雙鳴村扶貧隊長向洋,與村支兩委班子一道,用心用情用力,苦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用智慧和汗水換來了實實在在的脫貧成效。12月28日,記者走進脫貧後的雙鳴村,這裡已是舊貌換新顏,只見磚房林立,環境乾淨,產業興旺,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今年38歲的向洋,在部隊鍛鍊二年,退伍後成為綏寧縣武陽鎮中心醫院一名職工。正是脫貧攻堅時,向洋毅然接受單位委派進駐雙鳴村,並擔任該村扶貧隊長。在雙鳴村,向洋與群眾打成一片,走村串戶與群眾座談交流,堅持「用真心聆聽百姓心聲、用耐心服務百姓難處、用細心為百姓辦事」。
  • 巾幗風採:胡三姐扶貧記
    巾幗風採:胡三姐扶貧記 2021-01-08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春扶貧記
    澄邁福山鎮扶貧幹部莫德春發揮所長,熱心幫扶困難村民阿春扶貧記■ 海南日報記者 餘小豔 通訊員 王家專「幸好阿春及時把我送醫,才躲過一劫!」9月22日,在澄邁縣福山鎮官族村,59歲的村民吳禮運回想起不久前自己差點突發高血壓時的情景,依然心有餘悸。
  • 展扶貧成效 | 牛心溫村脫貧記
    展扶貧成效 | 牛心溫村脫貧記 2021-01-1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留辮子的北大教授、「清末怪傑」辜鴻銘戲「洋人」
    先後任湖廣總督張之洞和「洋文案」(外文秘書)、上海黃浦浚治局督辦、清政府外交部侍郎、上海南洋公學監督、北京大學教授等。他學貫中西,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洋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 洋仔直播現形記
    最近抖音火了一個叫洋仔的人,同時也帶火了一首歌:可可託海的牧羊人。極短時間內漲粉超過400w人,不得不說,這在抖音漲粉速度創造了一個奇蹟。洋仔深情並貌的形體動作很好的演繹出了這首歌的內涵,引起廣大網友們的強烈共鳴。然而很快就有人質疑,洋仔是假唱。這首歌原唱是王琪,洋仔採用亞男的聲音,對口型而已。後來在洋仔的第一次直播中否認對口型,堅持說是自己唱的。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親自帶隊田野調查 洋教授要建湖南"有聲博物館"
    親自帶隊田野調查 洋教授要建湖南"有聲博物館" 2016-09-09 7:48 來源:星辰在線  他叫克裡斯·辛哈,湖南大學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全職特聘教授,著名語言學家。這已是辛哈教授第三次帶領大學師生來到湘西農村開展田野調查了。  2013年,這位英國教授偶然與湖湘少數民族語言「結緣」,毅然漂洋過海來到湖南大學,期間帶博士生、幫助青年教師、組建研究團隊,採集湘西近乎被遺忘的語言標本。
  • 展扶貧成效|牛心溫村脫貧記
    大山深處有人家欣逢盛世展芳華今天【展扶貧成效】小編帶給大家的是牛心溫村脫貧記在陽城縣橫河鎮牛心溫村石頭鋪成的小路松木做成的柵欄古樸典雅的院子別有一番韻味脫貧攻堅出實招過去牛心溫村曾是陽城縣的一個貧困村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深入牛心溫村進行扶貧調研幫扶企業陽泰集團屯城煤業有限公司積極進行扶貧對接村裡立足原始的特色資源優勢將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全力打造民俗特色村
  • 「洋教授」戴偉博士:用好奇心激發人們的求知熱情
    原標題:「洋教授」戴偉博士:用好奇心激發人們的求知熱情 前不久,一場特殊的科學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7位科學家作為代表進行演講發言,為國家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參考。在這場特殊的科學家座談會上,有一位特殊的外籍科學家——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博士。 戴偉博士本名David G.
  • 通訊:「洋學霸」深圳淘「金」記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通訊:「洋學霸」深圳淘「金」記  新華社記者彭茜 彭勇 馬丹  纏繞的電線、閃爍的LED燈、堆積如山的電路板,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如同肆意生長的電子森林。墨西哥女孩阿德裡安娜·瓦斯格韋斯熟練地遊走其間,尋找中意的電子元件。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三兄弟中大哥趙森是唐河縣檢察院駐上屯鎮馬屯村第一書記,二哥趙洋是唐河縣醫保局駐古城鄉溫莊村第一書記,兩個哥哥駐村扶貧深深影響、感染了老三趙崇東。2017年,趙崇東主動向組織請纓,要求到艱苦的脫貧一線淬鍊,當年12月被選派到黑龍鎮山區貧困村趙朗莊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大學教師扶貧記——記沅陵縣松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賀煒城
    很快,賀煒城得到了母親和妻子的支持,請纓擔任沅陵縣杜家坪鄉松溪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2018年3月28日,賀煒城、蔣磊、米秋秋三個城裡的教書匠,背著行囊來到了離沅陵縣城63公裡的松溪村。走出學校,放下粉筆;下到田間,扛起鋤頭,大學教師扶貧能成嗎?
  • 了不起的「田教授」 | 「初代田教授」何運旺:技術傳幫帶 培育「新...
    開欄語: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海口市扶貧攻堅領導小組精心謀劃,精準發力,緊盯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分別從貧困戶中推選出在養牛、養豬、養羊、養蠶、種植等方面的能手,以及部分願意免費教授種養技能的勞動熱心致富帶頭人,聘請為「田教授」,現場教授種養技能,開啟「田教授」扶貧互幫互助活動。
  • 「燕傻子」扶貧記
    「廣發商城上銷售的核桃、蘋果得抓緊,可不能斷貨;1至3月份村委會換屆,3月下旬要準備國家脫貧攻堅抽查,駐村工作隊可以完成換屆選舉和日常扶貧工作;我有信心在國家抽查前回到工作崗位……」人雖被「綁」在病床上,但心裡依然繫著村計民生。邁不開腳步的燕志同變得有些絮絮叨叨。
  • 【悅讀薦書】陝西人民出版社:《光景——女警扶貧記》
    【悅讀薦書】陝西人民出版社:《光景——女警扶貧記》 時間:2020-12- 【悅讀薦書】陝西人民出版社:《光景——女警扶貧記》 蘇麗,女,中共黨員,陝西省榆林市公安局民警,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曾參加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星光》大電影拍攝,受邀參加電影頻道「星光行動」新年特別節目拍攝。
  • ...在這裡培養創新人才」——首所中俄合辦大學裡「洋教授」的特區夢
    新華社照片,深圳,2020年10月6日「想在這裡培養創新人才」——首所中俄合辦大學裡「洋教授」的特區夢9月28日,下課後,布達克在學校體育館裡與同在羽毛球俱樂部的老師一起打球。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深圳市表彰了276名優秀教師。
  • 瓊海塔洋消費扶貧農夫市集開集
    海南日報嘉積12月11日電 (記者劉夢曉 通訊員吳育妹)12月11日上午,瓊海第五屆惠民車展暨塔洋消費扶貧農夫市集在塔洋鎮舉行。  在塔洋鎮消費扶貧農夫市集上,黑豬肉、甘蔗、豆芽、綠橙、蘿蔔乾、地瓜、田薯等100多種特色扶貧農產品在展位上整齊擺放,農戶熱情地向市民遊客推銷自家農產品。
  • 扶貧記,「阿清書記」的一天
    「阿清書記,我家的扶貧產業什麼時候來驗收?」……「阿清書記」名叫餘冬清,今年45歲,是定南縣委辦公室駐天花村的第一書記,這個稱呼是由村民喊起來的,沒成想這一喊就是6年。天花村是定南縣天九鎮政府所在地,轄54個村民小組,有貧困戶92戶、貧困人口376人,轄區範圍廣、貧困人口多、致貧原因複雜是該村扶貧工作的特點。
  • 扶貧戲:以「人」為本,方成經典
    豫劇《重渡溝》、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河北梆子《李保國》這三部扶貧劇目,之所以能在藝術節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正得力於此。根據馬海明事跡創作的《重渡溝》,將一個機智詼諧、樂觀豁達、文藝範兒十足、打著快板助力扶貧的鄉鎮幹部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讓人眼前一亮;《馬向陽下鄉記》表現年輕的農業科研人員主動請纓,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主人公身份和童年經歷的特殊性為劇作融入鄉愁意蘊,全劇以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濃鬱芬芳的泥土氣息,打造了一出明亮、愉悅的鄉村喜歌劇;《李保國》正面表現科技扶貧的主題,這不僅比一般意義上開山、修路、養牛、種樹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