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到讓人壓抑,虛妄卻又值得思考。這就是我看完《送我上青雲》這部電影後最大的感受,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它只是把生活的部分展現在我們面前略加修飾又毫不誇張,但也就是這些部分就已經足夠牽動你內心的情緒。
那個抑鬱的故事
電影講述了一個一直以來都是獨立上進有追求的女人盛男,她在一次意外中的發現了自己患上了卵巢癌。
對於盛男來講,生活給了她一記狠狠的悶棍,打在了她這個獨立女性的頭上。像這種突如其來又不可避免的事情,換在誰頭上都難以接受,甚至不敢相信。
但是畢竟是新時代的獨立自主又追求上進的女性,盛男為了三十萬的醫藥費還是踏上了為企業家的父親寫自傳的路。
這裡其實很殘忍又很諷刺,也是在這裡我開始感受到這部電影的真實。開頭的盛男為了拆穿李平的騙局隻身一人前往貧窮又偏僻的村子,還被一個精神和正常人不同的人踢了一腳。但是為了救命,盛男還是要選擇為了李平的父親寫最後的自傳。
我總是聽見有人說,「生活總是能告訴你你的底線在哪裡。」這句話我聽過很多遍,但是真的見到還是會唏噓不已。或許很多時候都升級不到生存和尊嚴的選擇這種地步,但是即使是誘惑也很難讓人再堅持下去。
《送我上青雲》雖然只是一部只有一百來分鐘的文藝片,但是我總是覺得它講了很多東西。所以我在寫的時候,無從下筆,因為這部電影當中不管是哪一部分單獨扣出來都可以說是現實的一種寫照,都很值得去思考。
很多鏡頭放在電影這個特定的情境中,都讓人有一種不同於其他電影的感覺。《送我上青雲》這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那口漂浮在水上的黑棺材。
象徵著老人死後體面和尊嚴的黑棺材泡湯,這讓老人傷心欲絕。盛男的母親,一個和一直沒有獨立性,懦弱又膽小的女人竟然說,死了還知道什麼?
對啊,死了還知道什麼。但是我們好像一直都對人死之後的事情有一種奇怪的執念,這種執念不是做給已經離世的人的,很多的只想是一種對活著人的炫耀和安慰。
死了的人在沒死之前見過了人死了之後的這樣的陣仗,或許也在期望著自己死了之後的浩大聲勢。無形之中,這竟然成了一種攀比和炫耀,那些悼念亡靈的意思反而漸漸弱了下來,成了可有可無的一項附加品。
到底是死亡可怕還是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更可怕。突如其來的癌症消息,讓盛男開始害怕這個問題。
四毛說,卵巢癌的手術可能會讓人失去對性生活的欲望。這一句看上去有些低俗甚至帶著戲謔的話,卻直接的擊中了盛男的心。
我始終認為這一段的諷刺是整部電影當中最大的,癌症帶來的死亡都沒有一下子擊中盛男,反而是手術後會喪失對性生活的欲望讓盛男無措。
一個看上去獨立自主有思想的女性,竟然會在乎手術後是否會對性生活失去欲望?!不可思議甚至令人失望,但是,為什麼不能呢?
我們暫且把「失去對性生活的欲望」是否有隱喻放在一邊,我們且來說說這裡的偏見存在。我們總是用我們看到的去判斷一個人,一件事,雖然知道這樣很片面,但總是忍不住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一個人總會有很多面,甚至還會有很多假面,所以就算他和你朝夕相處,你也不能做到真正的了解。
盛男對「失去對性生活的欲望」的焦慮,不過是她對過往幾十年的生活的質疑。在她清楚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盡頭的時候,那些最原始的欲望就會湧上心頭。
這些湧上心頭的欲望不是因為要離開這個世界,而是對原來生活的質疑。在查出卵巢癌後,盛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已經好幾年沒有性生活,也從不亂搞男女關係。」
我們總是用一套自以為是的方法去生活,期待著出現我們期待著的結果,但是結果卻像是買彩票一樣,沒有那麼幸運。就像很多人也會認真學習,但是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看上清華大學的。
所以才會有:「努力也不一定會有結果,但是不努力肯定就是失敗」這種話。在這種時候,人往往會對自己產生最大的質疑,為曾經引以為豪的生活方式而感到懊惱且憤怒。
其之成功
《送我上青雲》這部電影成功還成功在它的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都鮮活生動,像是活在你身邊的那些真實的小人物一樣。
四毛的油頭滑腦,靠著自以為的小聰明在這個忙忙碌碌的社會上打轉。你看著四毛是一個自私又沒什麼格局的人,但是他也有他的野心和底線。
你看著劉光明懂詩歌,懂浪漫,能和盛男一拍即合,他也要在老婆和老婆的家人面前放棄他的理想,他的浪漫,留下的只有他的溫順而已。
還有很多一晃而過的那些人物,你看著他們就好像看到了你身邊的人。但是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盛男的母親,那個一直像是個小女孩一樣的中老年女人,梁美枝。
梁美枝,靚妹子,或許是有心的巧妙設計,或許只是無意的諧音重名。但是你從這個名字是好,仍然能看出一點兒這個人物的性格。
這個中年女人看上去,幼稚的像個孩子,執著於美麗,什麼都管不了。甚至還愛吃醋,愛嘮叨,喜歡抱怨。你聽著她略帶嬌嗔的語氣,仿佛不是一個母親在責備女兒,反而是在向愛人撒嬌。
但是她就是這樣的嗎?他當然不是了。她也是走過半生的人,他沒有一個把她寵成公主的丈夫,也沒有一個可以不用思考就去揮霍的家庭。
所以,那些沉冗的人生道理她不懂嗎?她當然懂!她這樣做,不過是一種自我偽裝,對生活的逃避罷了。
其實這部電影也並沒有做到很完美,它所說的東西太多,鏡頭就會顯得很細碎。同樣,有些鏡頭又會顯得多餘,和主題反而偏離開了。但是那些細碎的鏡頭,就看觀影者怎麼去理解。
你可以把他們理解為,升華這部電影主旨的片段,同樣也可以理解為是幹擾電影主題的無用鏡頭。理解的權利其實只在觀影者心目中,所以在我看來,這些細碎的鏡頭其實是有些偏離主題,但是也不缺乏思考意義。
導演滕叢叢是一個新人導演,以這樣的新人身份能夠製作出如此的一部電影,也實在是值得誇獎的一件事情。
滕叢叢
當然,隨著這些年大家對現實生活題材的越來越重視,像這種反映現實生活的文藝片也在大量的湧出。
但是,畢竟是文藝片,逃脫不了導演作為文藝青年的一些矯揉造作,有些時候為了呈現出一種高級的質感,導演會去營造出一種迷離的畫面。而這些畫面往往是建立在碎片化的電影鏡頭剪輯上,總是會將電影的情節破碎化,反而拉遠了觀眾和電影之間的距離。
而送我上青雲這部電影,所以能夠讓人在這麼多細碎的鏡頭之下仍然感到真實的大一部分原因和演員的演技脫不開。姚晨把那種在突然之間得到了不好的消息,但仍然要強迫自己堅持下去的感覺表現的很逼真。
兩眼之間沒有神情,只是空洞的望向遠方,蒼白的臉色上看不到一絲情緒的變化。姚晨將盛男的整個氣場表現的十分的「喪」,但又恰到好處。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場戲就是姚晨坐在高鐵上,玻璃映出她的臉,她面無表情的看向遠方。人在極度絕望和極度悲傷的時候,是很難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臉上呈現出來的也只是麻木的神情。
對於盛男來說,時的情緒是喜是悲,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夠準時到站。當然,除了姚晨之外,這部電影當中的其他人員的演技也十分在線。
「四毛」的扮演者李九霄將四毛的這種市井,小氣,自私表現的淋漓盡致。我還記得「四毛」再說自己野心之時臉上的神情,讓人看上去既心疼又好笑。
《送我上青雲》這部電影被貼上很多標籤,黑色幽默,劇情人生,現實,社會等等等等,一邊是諷刺現實,一邊又被現實貼上了很多標籤。
你若說要我給他貼上什麼標籤,說什麼推薦理由我到說不清楚了。只是覺得很久沒有見到這樣讓人耳目一新,能夠全程安靜的看完,還會在看完之後值得思考的電影了。
《紅樓夢》中薛寶釵說,「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可是在這花花世界當中,哪來的那麼多好風,又如何送你直上青雲?更多的時候不過是把你卷到一半又狠狠地丟下去,棄之如敝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