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山的《鹿鼎記》評分讓人始料不及,是驚喜還是驚嚇?
新版《鹿鼎記》評價崩塌,曾經那個演技炸裂的張一山去哪了?
近期,由金庸小說《鹿鼎記》改編的新版電視劇播出。之前的陳小春和梁朝偉等翻拍武俠影視劇《鹿鼎記》更是一代人不可磨滅的回憶。
在新版本中,從演員表演到劇情的刪改,都引起了網友們的爭議。
此劇開播不久,就在豆瓣拿下了2.6的分數,零星的5星和4星是粉絲和水軍最後的倔強。
觀眾反映不管主創還是主演,都對韋小寶的認識出現了巨大的偏差,都忍不住想吐槽一番。
1、 演員表演尷尬
這版《鹿鼎記》尷尬的原因不僅在於主演張一山誇張的演技,更在於整個團隊,導演,編劇,演員壓根就沒有理解韋小寶這個角色。
張一山版的韋小寶像一隻瘦猴子,擠眉弄眼在那討好看官。
就像在這部劇裡,他把韋小寶演的像一個玩世不恭的小少爺,提著籠子遛鳥像在表演滑稽戲。 他去幫妓女買粽子,半路上偷偷擠出米粒來吃,不是因為餓,而是為了好玩。
這種迎面而來的尷尬表演真的有點浮誇和油膩了。
可能是因為差評來得過於洶湧,主演張一山主動站出來表示,「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說起張一山,童星出道年少成名,一部《家有兒女》讓大家牢牢記住了那個「小猴子」劉星!
2015年《餘罪》,憑藉炸裂的演技再次讓張一山再「一炮而紅」,張一山也成一時炙手可熱的當紅小生。
近幾年在熒幕上也總見到他的身影。總的來說,算是混的不錯的男演員了。
只是在這部劇裡,缺少了那種代入感。
原版陳小春的韋小寶演出了不止是痞,還有憨厚與老實。雖然他扮演的是機靈鬼,但全劇表情留最多的是小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惹出的尷尬,憨與老實。
在原版陳小春的對比之下,張一山版的韋小寶讓人很容易出戲。
2、道具服裝尷尬
這版《鹿鼎記》的道具服裝充斥著一種現代工業的廉價塑料感。
這部劇由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編而來,武俠劇要想翻拍,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只要拍出了那種武俠世界獨有的江湖氣出來,效果就都有了。
這部劇非但沒有江湖氣的感覺,而且還拍出了一種別樣的土味。
在麗春院的戲份,拍的全是看似華麗卻不經細看的包房。一個戲份結束,又是一間包房的拍攝。
這中間,所有的人、所有場所的階層、身份、地域、氣氛的差異,都被統統抹平成一個包房。
觀眾想看的是刀光劍影的江湖,豪情萬丈的俠客的魅力,而不是這些讓人看著單調又乏味的內場戲。
這也就不難理解觀眾為什麼一直吐槽,打低分了。
3、後期製作尷尬
這部劇的班底原本是挺好的,導演馬進和編劇申捷都是拍故事片和文藝片的好手。
特別是編劇老師申捷的《重案六組》系列,堪稱就是國產刑偵劇的開山及巔峰之作!
武明則是《英雄》,《十面埋伏》、《山楂樹之戀》這種經典電影的美術指導。
感覺他們可能一開始是想打造一部漫畫式的誇張喜劇,但是崩塌的背後是他們對角色的認識問題。
韋小寶這個角色很有挑戰性,複雜,油而不膩。他是出身於底層的小人物,喜歡捉弄人,故意裝滑稽。
演員的表演用力過猛和走偏,臺詞雖是原聲,而不是配音,但一些場景音太過於雜亂,聽著像是粗製濫造一般,秒秒鐘讓人出戲。
或許是這幾位製作人都沒怎么正兒八經的拍過古裝劇,不能理解這類市井小人物的行為邏輯,也展現不出他們的可愛之處。
在他們的眼中這些人物都是活脫脫的猴子,故意逗他們笑,卻看不到這些小人物背後的人性和糾結,以致效果差強人意吧。
除此之外,再說說另一位女主演唐藝昕,她飾演的是新版建寧公主。
唐藝昕長了一張初戀臉,笑起來甜甜的,整個人清新可愛,演什麼角色都讓人討厭不起來。
在《鹿鼎記》中,相比張一山來說,她的建寧公主比張一山的韋小寶討喜多了。
雖然依舊有任性的感覺,卻並不顯得刁蠻,和韋小寶的互動有點可愛,果然是高顏值的美女。
結語: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的一部長篇武俠作品,但書中主角韋小寶卻是無數武俠迷最喜愛的角色,也是最想成為的人物。
希望未來能有優秀的電視劇去翻拍這樣的大IP經典之作,去致敬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