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品就是人品」,酒桌上這三種人不可深交,轉頭就會害了自己

2020-12-23 無計讀書

「酒品就是人品」,酒桌上這三種人不可深交,轉頭就會害了自己

文/無計讀書

古語云:「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當我們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情,愁雲滿面的時候,方知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以解憂?

便可濁酒一杯,看世間悲歡離合,痛飲大醉借酒消愁。

古語又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當我們登科及第,新婚燕爾,心中的喜悅難以抑制,喜不勝收的時候,何以助興?

但可暢飲美酒,抒發心中萬丈豪情,興致更勝一分。

在古代上至九五至尊,下至販夫走卒,生活中都有酒的身影環繞。而我們現代人更是對它喜愛有加,平時吃個燒烤,家中聚會,生意往來,拜見長輩,更是處處可見,所以也催生出了一種獨有的「酒場文化」。

酒場文化裡,有一句話這麼說的:「酒品就是人品。」一個人的真實性格是怎樣的,從他喝酒之後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一二。有的人喝完酒,便呼呼大睡:有的口若懸河,說個不停;也有人變得沉默寡言,獨坐一旁;更有甚者轉而變得性情暴躁,借酒發瘋。

宋朝的大詩人普濟曾言:「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和自己志趣相投的知己痛飲美酒,暢聊古往今來,乃是人生快事一件。即便是初次見面的人,只要喝到位了,也能互相稱讚稱兄道弟,關係更進一步。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可以喝完酒就變成至交好友的,有的人在酒桌上和你稱兄道弟,現實中就背信棄義,乃是真小人也。在酒桌上這三種人我們一定要遠離他,酒場上逢場作戲可以,絕不可深交,否則就會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

一.一直勸酒,逼人喝酒的人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碰到知己好友,一同開懷暢飲,酒喝再多也是興致所在,無傷大雅。

但是偏偏酒桌上經常能看見這種人,明明自己與其交情不深,卻自以為是,一直要我們喝酒。有的自恃為領導或者老版,便壓著下屬或者合作方強行喝酒,不喝就是不給他面子,不喝我們工作中就免不了要穿小鞋,商務合作也無從談起。

有的人被灌酒灌得不省人事,醜態百出也還罷了,有的還會把胃喝傷,甚至還要去醫院洗胃,更有甚者因飲酒過度酒精中毒而亡。而造成這些的始作俑者,就是這些在酒桌上一直勸人喝酒的人。

他們為了滿足自己酒桌上一點點的虛榮之心,抱著取樂的態度,而置他人的身體,他人的生命於不顧。如此自私自利的人,在酒桌上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和他們深交的話,他們也會為了一己私慾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所以這種人不可交。

二.兩杯酒下肚就說個沒完,誇誇其談的人

《管子·形勢解》中曾說:「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就是說真正厲害的人說話都是經過一番思考這句話可以說才說的,做事情也是一樣。

但是有的人兩杯黃湯下肚,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說話完全不經過大腦,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完全不顧及說完這句話的影響和後果。

甚至在別人勸阻其少說話時,反而出聲反駁,愈加說個沒停。

正所謂:「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當一個人話說多了,就會有說錯話的時候,不經意間就會得罪他人,甚至惹禍上身。何況這些人經過了酒精的薰陶,說話更是無遮無攔。

如果我們與這種人深交,難免會把一些機密要事說給他們聽,說不定哪天他們一喝酒就口不擇言,全都吐露出來,這樣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又或者他們喝完酒後一個大嘴巴瞎嚼口舌,亂說別人的壞話,得罪了領導或者得罪了客戶,更是會讓別人對我們觀感極壞,從而錯失了升職加薪的機會也錯失了商機。

三.在酒桌上極盡諂媚,恭維奉承的人

《荀子·修身》中記載道:「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他批評我批評得正確,那他就是我的老師;如果他對我做的事表達肯定,他就是我的朋友;而不管我做什麼都阿諛奉承我的人,那他就是要敗壞我的人,是小人也。

酒桌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所謂的「人精」,拿著酒杯時不時的就要敬領導一杯,口中一直說著場面話,聲聲誇著領導的好,拍領導的馬屁,更有甚者當場做起不雅令自己出醜的樣子,只為了領導開心,讓自己能在領導面前出風頭。

古語曾說:「諂諛於人者,求乎人之悅己也;而好人諂諛者,悅乎人之求己也。二者均失之正也。」一個人之所以要奉承別人就是為了得到好處,為了好處可以出賣自己尊嚴的人,絕對不會是什么正人君子,而小人就最喜歡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了。

《莊子·盜蹠》中也說過:「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喜歡當面奉承別人的人,背後也喜歡害人。如果我們與這種人交往,表面上他們對我們很尊敬,奉承有加,背後卻會趁我們不注意時就害了我們,所以這種人也是絕對不可以與之深交的。

卷尾語

詩聖李白曾言:「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能夠在酒桌上碰到知己,共同暢聊高歌,是多麼令人興奮愉悅的事情。但是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酒桌上千萬要注意這三種人,要是一時糊塗把他們認作了知己,到頭來終究會害了自己。

相關焦點

  • 精準識人:酒桌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是聰明人,值得深交!
    精準識人:酒桌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是聰明人,值得深交!在一些職場老手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一場酒局下來,在高手的眼中,你已經「一絲不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那些厲害的人,能夠通過一個人在酒局上的表現,判斷出他的性格、情商、能力等,對這個人能夠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認識。正因為如此,所以一些領導就很喜歡參加酒局,他們喜歡通過酒局來判斷一個人,如果一個人在酒桌上表現很好,領導就會對他比較青睞,從而和他結交或者對他進行栽培。而在酒桌上有這以下3個特徵的人,多半是聰明人,值得我們深交。
  • 王嶽倫酒後失態,發文為不檢點行為道歉,網友:「酒品即人品」
    一時間此事件在網上不斷發酵,評論區一片謾罵,也有不少網友評論說酒品即人品,經常混在酒桌上的人,不時會總結,某個人的酒品好不好,此人可不可深交。那麼酒品真的反應出人品嗎?因酒識人,因酒品人。酒品見人品,一頓飯局,幾番推杯換盞下來,人性中一些潛藏的平時不易暴露的本性就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來。
  • 鬼谷子的忠告:具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多半人品不好,不可深交
    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老先生在數千年前就寫下了一些識別人心的話語,並特別指出,以下3種人,切忌不可深交,因為他們的往往心術不正,容易招來災禍。若是與他們為友,最易將自己拉入泥潭。第一種人:臨人以色,高人以氣,勝人以言者,不可深交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和善是很重要的,在你和一個人相處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如果對方特別傲慢,總是喜歡爭鋒相對,這樣的人就不要和他深交了,身邊有些人也是有本事的人就越有城府,越是在乎表面上的輸贏的人,這種人很是膚淺,肚子裡也沒有墨水。這樣的人我們要趁早遠離。
  • 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會在酒桌上說這3句話,別和這樣的人深交
    說話是一門「藝術」,情商高的人說話,往往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贏得人家的好感;而情商低的人說話,別人一聽就覺得心裡不舒坦,各種「惹人嫌」。其實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最容易在酒桌上暴露出來了,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會在酒桌上說這3句話,別和這樣的人深交。
  • 具有這三種特徵的人,多半人品不好,或許不可深交,老祖宗忠告!
    那麼,怎麼才能辨別身邊的「邪佞之人」呢?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老先生在幾千年前就寫出了一些辨別人心的語句,並尤其強調,下列3種人,切忌不可去深交,因為他們的通常心術不正,非常容易招來災禍。倘若與他們為友,最容易將自個拉進泥潭。
  • 識人術: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人品很差,不可深交!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後人稱之為繼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為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當然離不開他的說話方式,曾國藩常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如果身邊人有這樣的三種說話方式,則不可深交,一起來看看吧!第一種:不說直話說話對於我們來說一直都是一門藝術,話說得好是錦上添花,話說得的不好是火上澆油。
  • 識人術:越是靠不住的人,越有這三個特徵,不可輕信,也不可深交
    人在社會上行走,要想打拼出一番天地,靠自己是最根本的,但也要能適當地靠別人,向別人借力,讓別人幫助自己,尤其是在遭遇挫折或逆境時,別人的幫助是十分可貴的,也是很有必要的。相反,如果你習慣單槍匹馬、單打獨鬥,那必然時獨木難支的。另一方面,這個社會上,靠不住的人也很多,假如你不懂識人,就容易吃虧上當受騙。所以,善於識人,尤其是能看出一個人可不可靠,非常的重要。
  • 心理學:這三種人,請深交一輩子
    -02-心理學上有一個「汙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裡,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顯而易見,人群中如果出現了一個「害群之馬」,那這一個群體最終很有可能被拉進深淵。其實朋友圈子也是一樣的,出現了一個「壞蘋果」,你只有狠心將他丟棄,才能更好的過自己的人生。
  • 易經: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可能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非常喜歡在飯桌上表現自己。俗話說:酒品見人品。《易經》告誡我們: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1、酒後多言的人《醒世恆言·卷九》云:「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舌為利害本
  • 易經: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身邊總會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非常喜歡在飯桌上表現自己。俗話說:酒品見人品。《易經》告誡我們: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1、酒後多言的人《醒世恆言·卷九》云:「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舌為利害本
  • 心理學:遇到這4種人,切記不可深交,否則受傷的是自己!
    心理學:遇到這4種人,切記不可深交,否則受傷的是自己!提起鬼谷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稱得上是歷史的傳奇人物,他很擅長揣摩他人的心思。在他看來社會上有幾種是不值得深交的,因為你對他掏心挖肺,說不能他還會在暗地裡陷害你,所以如果你身邊出現了以下這4種人,要趁早遠離。
  • 酒品差的人,往往暗藏三個秘密
    酒品差的人最喜歡強人所難,在酒桌上總是以老大自居,要求別人按他的指示做,如果不做就各種威脅和胡鬧,弄得別人下不來臺,其實這種人對活躍氣氛並沒有什麼作用,反而鬧得別人心裡不舒服。酒桌上尚且這樣,在工作和生活上,這種人更是把自己的自私發揮到極限,但凡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們是不顧一切地去爭取,甚至不顧臉面的胡攪蠻纏,讓人對他們躲避不及,所以酒品差的人,大家都不願意同他們一起喝酒,更不願意和他有什麼利益往來,以免惹禍上身。
  • 《水滸傳》的忠告: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往往都虛偽,最好別深交
    因此筆者才說,喜歡說這三種話的人,往往都虛偽,最好別深交。 因此才說,總喜歡把這句「為你著想,為你好」掛在嘴邊,說著這種聖人般話語的人,往往是虛偽小人,不可深交。
  • 沒有真性情的人,不可深交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明代張岱的筆記《陶庵夢憶》中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其實,他的這番話就是告訴人們:沒有真性情的人,不可深交。
  • 身邊這3種人,純屬狐朋狗友,萬不可深交,以免吃虧上當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也可以說:想要知道一個人到底怎麼樣,看看他周圍的朋友就知道了。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總是要向上的,所以絕大多數人總是要尋找良師益友、拋棄狐朋狗友的。為何要拋棄狐朋狗友呢?因為狐朋狗友,輕則害了你一時,重則害了你一生。
  • 周易提醒你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都沒啥真本事,要敬而遠之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人,喜歡在酒桌上表現自己一個人在酒桌上適當地表現表現自己,倒也無妨,但是,有些人在酒桌上的某些表現卻往往會讓人大倒胃口,有的甚至會讓人下不來臺。事後,曾國藩拒絕了這個老鄉的要求,將他禮送走人了,因為曾國藩認為:這個人很挑剔,貪圖享受,一定不能吃苦,放在自己身邊,後患無窮。所以說,挑肥揀瘦的人,大多貪圖享受,還很自私,不可深交,敬而遠之是上策。
  • 周易智慧:和人吃飯時,這三種表現的人,都沒啥真本事,有道理
    俗話說,酒品見人品。《易經》中告誡我們: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酒後多言的人《易經》告訴我們:吃飯的時候,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說話總是口無遮攔。日常生活中,「多言」尚且不好,何況是在酒桌上?所以說,酒後多言的人,沒有必要深交,最好可以避而遠之。挑肥揀瘦的人《易經》告訴我們:吃飯的時候,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非常挑剔。
  • 酒桌上,笨拙的人總愛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不耐煩
    如果我們足夠聰明,我們就會去學習一些在酒桌上面一些說話和敬酒的技巧。人的一生很短暫,所以從時間稀缺性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傾向於用最短的時間取得一些好的效果。那麼這個時候,學習在酒桌上如何說話、如何敬酒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應當要把握好人生當中的每一次機會,儘量地學習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去提升我們自己。我們都知道,酒桌上總是免不了一些客套話和場面話。
  • 千年前傳奇人物,給你人生忠告,不可深交的6種人,你中招了嗎
    鬼谷子識人術讓人震驚,在他的總結和著作中,對人性的剖析可謂是洞察的太清楚了,其中,有七種人身懷劣性,不可深交,否則,只能坑害自己,為他人鋪路。永遠都在索取,對人從不付出真心,永遠都是蛇蠍心腸,餵不飽的狼,捂不熱的心。深交此類人,吃力不討好,還會害了自己。
  • 「第一次帶男朋友回家,他喝醉吐在桌上」:酒品不好的人靠不住
    自己是什麼酒量,就做什麼事情,這才不會出醜,也不會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但如果一個人總是逞強,那不叫豪爽,而是魯莽。 中國人很在意酒桌文化,你不會喝酒,一滴酒也不喝,總是要好過你喝完酒耍酒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