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芯資本Bits x Bites完成新一期美元基金首輪募資,淡馬錫等參與

2020-12-23 和訊科技

2020年11月3日,食芯資本 Bits x Bites宣布已完成新一期美元基金的首輪募資,本輪共募集到3000萬美元,第二輪募資也將在近期啟動,預計本期基金總規模將達到7000萬美元。

本期基金的出資方包括總部在新加坡的國際投資公司淡馬錫,專注在大健康和食物科技領域的新加坡投資機構HeritasCapital Management,Monde Nissin的CEO Henry Soesanto(菲律賓最大的食品公司,於2015年收購真菌蛋白公司Quorn),以及中國和亞太地區的食品企業、家族辦公室及其他機構投資人。

食芯資本成立於2016年,是一支專注在中國市場農業食品科技創新早期項目的風險投資基金,投資領域貫穿了農業食品行業的全產業鏈:從上遊的智慧農業,動植物農產品(000061,股吧)的疾病預防和營養健康,到下遊的人類營養與健康、替代蛋白等技術創新相關領域。

成立至今,食芯資本已經投資了多個食品與農業科技項目,包括可用於提升農作物產量、品質和安全性的基因編輯技術;鷹嘴豆濃縮蛋白功能性原料提取技術;具有成本效益優勢,用植物基營養液來生產細胞培育肉的生物科技項目等等。

作為中國唯一一家專注農業食品科技早期項目投資的風投基金,新一輪募資完成後,食芯資本將繼續投資更多致力於解決中國農業食品供應鏈系統挑戰的初創企業。

投資輪次覆蓋Pre-A到B輪,新基金已投出1家公司

在投資偏好上,食芯資本主要投資具備廣闊市場前景,同時擁有顛覆性技術的初創企業,包括來自中國本土以及全球的農業食品科技團隊,投資輪次覆蓋Pre-A到B輪。

摩珈生物是食芯資本新一期基金成立後投出的第一家中國本土的食品科技創企,該公司採用自主研發的生物化學專利技術和製造工藝,改變了傳統化學合成的生產路徑。

摩珈生物首先聚焦的是全球動物營養和人類營養健康領域的重要原料之一。然而,該原料因其固有生產工藝的環保問題導致全球供應劇烈波動。該公司生產的原料,不但在成本方面更具競爭力,而且生產過程大幅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對比摩珈生物的技術與傳統的工藝,新技術每年能減少超過15萬噸的各類化工汙染物的排放量,充分驗證了食芯資本的投資邏輯。

食芯資本的新基金,還將持續投資上一支基金的明星項目。包括:英國的生物科技公司Tropic Biosciences,該公司通過獨有的基因編輯技術,協助蕉農對抗巴拿馬病毒(TR4),近期已成功與全球農業巨頭企業開展多項商務合作;以色列鷹嘴豆蛋白提取公司InnovoPro和瑞士最大的零售商Migros發布了全世界首款鷹嘴豆酸奶,食芯資本也參與了由JerusalemVenture Partners領投的B輪融資。

以「投資+科技」創新模式,深度賦能食品農業產業升級

基金的管理合伙人(GP)為何瑞怡和周桓達,他們堅定看好「前沿科技」與「食品農業」跨界融合將創造巨大的商業、社會與環境價值,具體的技術應用領域包括智慧農業、動植物疾病預防與健康、人類健康與營養、替代蛋白等,通過「投資+科技」的創新模式,深度賦能以推動全行業的創新升級,構建一個更可持續發展、更堅韌的食品供應鏈。

據何瑞怡介紹:「農業興,則百業才能穩。非洲豬瘟、新冠疫情、全球貿易摩擦帶來的格局變化等黑天鵝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糧食作為保障國家安全的民生根本,提升食品的自給自足,實現農業食品產業的雙向內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們迫在眉睫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疫情改變了資本的流向,糧食安全問題不僅僅是中國的重要議題,也成為了全球投資人共同關注的領域,這直接反應在了融資數據上。2020年上半年,農業食品科技公司的融資金額逆市創下了增長記錄,根據美國農業食品融資信息平臺AgFunder的數據顯示,全球農業食品科技創企上半年的融資金額達到了11億美元,超過了2019年全年10億美元的融資規模。與此同時,中上遊的融資金額超過了下遊的融資金額,這是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何瑞怡表示:「當前正是布局中國農業食品科技創新的絕佳時機。隨著生物科技、AI等前沿技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其與傳統的農業食品產業結合,正為後者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例如隨著基因測序、編輯等工具的成本顯著降低,大大提升了育種這一農業生產核心環節的效率,也讓原先高度依賴自然環境和不可再生資源的食品農業原料生產,可以通過更清潔、成本更低的合成生物技術實現;物聯網及傳感器、人工智慧算法等技術商業化成本降低,讓複雜、非標準化的農業生產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成為可能,改變了千百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

另一方面,憑藉過去十多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我們有著全球領先的生鮮電商、外賣服務等平臺型企業,這也推動著資本向食品行業下遊積極投資。下遊的消費者需求升級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也正在進一步倒逼農業食品供應鏈進行產品迭代、研發及科技創新。隨著糧食安全問題受到各方的關注與高度重視,政府、央企國企、大型農業食品上市公司、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方等都在積極地鼓勵與推動行業的創新,中國的科學家們也陸續從海外回國創業,行業的升級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兼備。」

(責任編輯:常安楠 )

相關焦點

  • 年內中國最大一筆美元募資,啟明創投完成12億美元新基金募資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8日報導  啟明創投今天宣布已經完全關閉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新基金的規模為12億美元,專注於醫療健康和TMT兩個領域的早期投資。這是截至目前公開可查的年內最大一筆主要關注中國市場的美元風險投資基金。
  • 創投周報 vol.89|小馬智行完成2.67億美元C輪融資,商聯雲通訊完成...
    國風文化電商平臺「玩物得志」也完成了8000萬美元C輪融資。服務全國17000多家酒店及景區的直客通完成5000萬美元D輪融資。食芯資本新一期美元基金募集完成11月2日,食芯資本(Bits x Bites)宣布完成新一期美元基金的首輪募資,共募集到3000萬美元,據悉其第二輪募資也將於近期啟動,預計本期基金總規模將達到7000萬美元。
  • 創投周報 vol.89 |小馬智行完成2.67億美元C輪融資,商聯雲通訊完成...
    此外,在企業服務領域,智能通訊雲服務商聯雲通訊在本周也宣布完成 1.25億美元F輪融資,這是國內雲通訊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筆私募股權融資。國風文化電商平臺「玩物得志」也完成了8000萬美元C輪融資。服務全國17000多家酒店及景區的直客通完成5000萬美元D輪融資。
  • 雀巢第一次投資中國本土VC:天圖首期VC美元基金完成首輪募資
    投資界(微信ID:pedaily2012)消息,8月3日,天圖投資宣布完成VC美元基金一期基金的首輪募集,全球食品巨頭雀巢集團為本期基金的基石投資者,本基金還得到了家族信託基金、上市公司和連續投資者的支持,目標規模不超過1.5億美元。
  • 2020年,拿到百十億美金募資的,憑什麼是他們?
    此外,2020 年還有 CMC 資本、DCM 中國、華興新經濟基金、元璟資本、創世夥伴資本以及高成資本等機構完成了超過3 億美元的募資。其中,CMC 資本在 2020 年 2 月完成第三期美元基金超過 9.5 億美元的募資。
  • 募資是VC的生死線
    【MBA中國網訊】過去兩年,募資環境最大的變化是人民幣基金逐漸成為與美元並行的主流。人民幣基金在今天的市場做得越來越大,任何一個主流機構,都是兩個基金並存的,要不然這些基金的結果就是關閉了。因為有的項目適合在國內去做,適合人民幣投資,有的項目適合在海外去做,適合美元投。
  • 2020,美元基金大躍進
    明勢資本新一期基金超募完成,規模總計2億美金;啟明創投完全關閉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規模為12億美元,為今年國內最大一隻美元VC基金;弘毅創投完成首期美元基金募集,總規模1.3億美元;高榕資本完成第五期美元基金募集,規模為11.5億美元;
  • 人民幣基金募資「天龍八部」
    相比於美元基金,人民幣基金募資的經,更加難念。儘管有資管新規導致的大環境客觀原因,但人民幣基金募資難的根本原因在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西方講求規則,強調利益隔離,東方講究關係,強調利益交換。去年奇績創壇完成了人民幣基金的募資,它最大的稀缺性就是陸奇博士,上一個這樣的例子是李開復,而創新工場的第一隻人民幣基金的募集是在2010年,也就是說,從2010年到2020年這十年間,對LP們來說,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人民幣First Time Fund的投資機會。
  • 今年,大佬忙著做S基金
    與此同時,國外巨無霸S基金也在悄然誕生。今年,全球S基金管理公司巨頭Lexington和Ardian先後宣布旗下14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新一支S基金募集完成,拿下今年以來全球最大S基金募資額前列。2020年,似乎成為了S基金海內外的募資大年,這個超級風口正席捲而來。
  • 明勢資本超額募集2億美元黃明明詳解百倍回報背後打法
    11月18日消息,明勢資本宣布新一期基金超募完成。本期基金規模總計2億美金,最終關帳規模超過初始募集1.5億美金的目標並達到出資人承諾的上限,這是明勢資本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期基金。同時,明勢資本新一期人民幣基金已啟動募集。據了解,明勢資本本期美元基金的募集用時不到7個月,整個過程在線上完成。
  • 那些試水美元基金的GP們 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投資成績上看,2017年IPO加速後,人民幣基金大獲全勝,深創投、達晨在內的本土創投機構收穫多個IPO項目。不過,去年這種情況急轉直下,成績單上,以IDG、紅杉資本為首的美元基金開始獨佔鰲頭。2018年,與遭遇募資寒潮的人民幣基金相比,外幣基金表現強勢,尤其是美元基金風景獨好。在退出上,A股IPO有減緩的趨勢,但赴海外上市的數量迎來小高潮。
  • 華大智造擬募資25.28億元衝擊科創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華大智造擬募資25.28億元衝擊科創板12月7日晚間,上交所受理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智造」)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募資25.28億元。此前即有消息傳出華大集團正考慮最早於今年讓華大智造在科創板上市,計劃IPO融資10億美元。與上市公司華大基因一樣,華大智造同樣屬於華大集團旗下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籌備上市前,華大智造已先後完成兩輪融資,受到各方資本追逐。
  • 羅斯柴爾德家族參投一家PE基金
    &nbsp&nbsp&nbsp&nbsp投資界獲悉,南風資本有限公司(「南風資本」)–一家放眼於全球專注跨境收購的私募股權公司,今天正式宣布南風基金一期首輪募集了超過 5 億美元的資金,目標規模為 10 億美元。&nbsp&nbsp&nbsp&nbsp南風資本由中國併購圈領軍人物俞麗萍創立。
  • 源碼資本完成人民幣四期38億新基金募集
    源碼資本於近日完成人民幣四期基金的募資,募集規模為38億人民幣。截至人民幣四期基金募集完成,源碼資本管理規模達到15億美金、88億人民幣。  人民幣四期新基金資金主要來自於國內主流金融機構、頂級母基金、大型上市產業集團及市場化政府引導基金,超過七成資金為歷史投資人持續加碼出資。
  • 滴滴自動駕駛首輪融資超5億美元,臉書聯合貝寶投資Go-jek|全球投...
    國內「滴滴自動駕駛」首輪融資超5億美元,軟銀願景基金領投滴滴出行宣布旗下自動駕駛公司完成首輪超5億美元融資。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來源:網際網路「嘉和生物藥業」獲1.6億美元B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嘉和生物藥業」完成1.6億美元B輪融資,由老股東高瓴資本領投,新投資者包括淡馬錫
  • 萬業企業相關產業基金參與投資日本Kyulux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日,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基金參與了Kyulux最新一輪融資,這是萬業企業作為主要LP的產業基金,首次對海外面板材料產業鏈核心資產進行戰略布局。參與Kyulux此輪融資的投資方包括日本國內眾多產業和機構投資者,如日本JSR、美國WRVI資本、三井住友投資等。此外,本輪Kyulux的融資在中國國內也受到廣泛關注,參與此次投資的其他國內投資機構還包括芯鑫租賃、八億時空等。Kyulux此輪融資體現出全球市場對於OLED顯示材料領域變革性技術的關注和對Kyulux的長期看好。
  • 首發|啟迪之星完成5億科技創投基金募集 正迎來科技投資最好時刻
    截止第十期基金募資完成,啟迪之星累計已投資天使科技類項目超過120個,次輪融資率高於70%, 其中有一批項目已成為硬科技領域的新星,包括:海斯凱爾、指掌易、翼菲自動化、博升科技、智毅聚芯、速感科技、胖虎科技、火河科技、馭光科技、易康泰克、保險極客、知存科技、芯來科技、史河科技、知呱呱、賦樂科技、源堡科技、華勵智行、聚寬科技等等。
  • 信任「中間帶」,「紅頂」淡馬錫,吳亦兵曲線路
    老將朱立南和趙令歡現在仍各自掌管君聯資本與弘毅,出自聯想直投的吳亦兵呢,現在不止是投資圈一年跑三個全馬的「瘦身達人」,更是在新加坡淡馬錫找對了位置,當了6年中國區CEO。吳亦兵低調,但起點很高。哈佛生物學博士畢業,96年進入麥肯錫,01年協助聯想分拆,04年參與聯想併購IBM PC業務, 履歷無可挑剔。
  • 源碼資本38億新基金官宣 New money帶動的投資力量究竟有多大?
    人民幣新基金募集完成的消息受到了業內廣泛關注,在眾多機構仍然面臨募資困擾的大背景下,能有這樣的募資規模實屬不易,從另一個層面也體現出投資新經濟的力量。  在創投行業,評估一家由老牌基金分化出的新基金能否活下來,有自己的標準:看第三期基金能否募得起來,而如今已經成功募集四期人民幣基金、並逐漸迎來一二期基金退出大爆發的源碼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