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韋亞軍微博
來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攝影:Bob君
「美元基金、美元基金,又是美元基金……整個2020年,基本聽到的募資捷報都是大規模美元基金,心裡總是有那麼一點點別樣的滋味,我們做人民幣基金的可能快沒飯吃了。」某VC基金合伙人無奈地打趣道。
「不做美元基金是沒有飯吃的,過去兩年更加明顯。」2019年11月底,洪泰基金年會上,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向在場的洪泰基金員工和LP們如此表示,不管有多難洪泰都要募美元基金。
現在,一年過去了,在2020年,這樣的趨勢卻愈發明顯。
據母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統計,自9月末至11月中旬,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公開報導的在中國設立的美元基金規模已超過43億美元(近300億人民幣)。
明勢資本新一期基金超募完成,規模總計2億美金;
啟明創投完全關閉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規模為12億美元,為今年國內最大一隻美元VC基金;
弘毅創投完成首期美元基金募集,總規模1.3億美元;
高榕資本完成第五期美元基金募集,規模為11.5億美元;
平安海外控股旗下2支PE基金成功募集8.75億美元;
創世夥伴資本CCV新一期美元基金超募,規模超3億美元;
M31資本領航者基金成功超募至4.5億美元;
……
多名投資行業人士對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這其實很符合他們對行業的預期認知,「感覺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大規模美元基金設立的捷報,而人民幣基金成功設立的消息寥寥無幾,即使有也翻不起什麼浪花,規模大都小的可憐。」
01、進擊的美元基金
「人民幣基金,不管成立再久,業績再好,去拉美元不太容易。但反過來,美元基金,不管老牌的或者新牌的,問人民幣的LP拿錢的時候就比較好說話。」某PE機構合伙人坦言。
眾所周知,受資本寒冬與新冠疫情雙重打擊影響,募資難是大部分創投機構目前所深陷的困境,特別是一些小型VC機構幾近彈盡糧絕的地步。
然而,一些美元基金卻能獲得大量海外投資者的青睞,「實際上他們很看好中國的高科技項目,所以知名的美元基金很快就募資完畢。」某深圳創投人士對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在中國整體基金市場募資難的形勢下,人民幣的資金荒並沒有蔓延到美元。
豐厚資本創始合伙人吳智勇曾對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美元基金的長期、大額的美元LP們是有很多類別和主體的,比如說大學的捐贈基金、各種行業協會或地方協會、行業的養老基金,也包括很多家族。這些是經過市場檢驗的長期的、也有非常充沛的理財需求的資金。這些LP對於資金的長期安全穩定的增值是有需求的,他們會在各種資產類別上進行匹配,包括股權投資基金他們也會做一些這種匹配性的投資。
「在中國很難找到像國際上這樣長期的具備理財增值訴求的LP,有一些高淨值家族可能會有,但量很小,並不夠。」
前海母基金董事長靳海濤也曾在演講中指出,參照國際經驗,VC/PE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養老金等保險資金和各種家族財富,而國內這方面資金並未成為主流,甚至滲透率只有2%~3%左右,大多還處於觀望態度。
一直以來,在中國的投資圈,美元基金一直佔據著較高的話語權,翻開那些「獨角獸」的股東名單,絕大部分投資機構都是美元基金。即便是爭議較大的投資風口,無論是「千團大戰」,還是共享經濟,幾乎都是美元基金所造,大眾耳熟能詳的「造風」大佬也基本來自美元基金。
2000年開始,搜狐、新浪、網易、攜程網、百度等公司相繼登陸美國資本市場,這場滾燙的中概股風潮引發美國風投對中國市場的熱情急劇高漲。
經過一番考察後,紅杉資本、紅點創投、經緯創投、KPCB等美國頂尖的風投機構紛紛開始開設中國辦公室或者創辦中國基金,2005年成為美元風投的中國元年。
進入中國後,以紅杉中國為例,其首期美元基金在隨後的兩年間,成功完成了對大眾點評、奇虎360、高德地圖等一系列如今已經成為「獨角獸」的優秀企業進行早期投資。
如今不難發現,從最早的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到BAT,再到如今包括滴滴、美團、字節跳動等諸多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時期成長起來的、在某些領域具有顛覆性創新的模式,融資大多引入的是美元基金。
事實證明早些年美元基金在中國網際網路的「高速公路」上瘋狂跑馬圈地的布局是成功的,投出了多個行業獨角獸且接二連三地上市。如今他們也早就把子彈瞄向了中國的硬科技深科技項目,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布局越發來勢洶洶,不知不覺中,我們發現中國的很多高科技項目都有美元基金的身影: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寒武紀科技、柔宇科技、大疆創新、追一科技、禾多科技、優必選科技……
不論是從穩定性、回報性而言,海外的機構投資者押注中國是他們長期投資的必然選擇,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後的加倉策略。
其中一家受託管理美國某州的地方養老基金的機構負責人曾表示,今年的溝通中對方明確表示,長期來看不會動搖投資中國GP的決心,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有活力和高增長,為什麼不投呢?
「那些外資投資機構在中國的基金挖走了我們很多科技投資人才。」上海某VC機構人士談到,美元基金一般規模較大,並且往往有很多知名的美元基金超募,超募意味著這些美元基金有充足的資金實力去爭奪科技投資人才。
業內人士表示,相比於人民幣基金,美元基金存續期一般為10年,相對更有耐心,願意做長遠、大型的投資。如果項目屬於團購、電商等需要大規模的前期投入、長期的資金支持、回報周期長的類型,美元融資也是首選。
02、人民幣基金的寒冬
人民幣基金的這個寒冬,格外漫長。
當下美元基金在國內一枝獨秀地持續走強,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人民幣基金一度低迷。
2020年即將過去,回首募資市場,依舊是一片唏噓。社會資本的「熱錢」清退,以政府引導基金為主的國資已經成為LP中的主力軍。
然而,就是在「國進民退」的當下,中國的股權投資行業,在募資端卻出現了社會資本反而相對容易募集,母基金特別是政府引導基金卻難以出資的反常現象。
「這種現象在北京、上海、深圳這種大城市的引導基金都出現過,更不用說二三線城市。一般引導基金的資金會超過半年以上才會到位,反而是民間資本都到位甚至已經投項目了。」
某民營VC基金管理合伙人表示,一方面,引導基金面臨著頻繁且大量的檢查,流程複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部分政府財政沒錢了。「可能有部分引導基金預算不合理,導致超預算支付,因此錢遲遲不到位,延緩出資。」
反常魔幻的一幕,背後反映了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在募資方面確實遇到了重大的困難。
募資難背後,是一家家投資機構的辛酸無奈。
有機構穿梭於大半個中國拜訪上百家LP,一家成功的都沒有;有IR接連拜訪數家險資,卻屢屢碰壁;更是有機構已經開始轉型做「FA」,昔日的投資人還去賣起了保險……
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已是百舸爭流,進入完全紅海競爭時代。還堅守在這個行業的人,註定要接受更殘酷與激烈的競爭。
美元基金一枝獨秀,也有著隱憂。
一方面,美元基金投資中國企業,確實是有利於助推我們的企業發展,但另一方面也隱含著對我國金融安全的威脅。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孵化者」,人民幣基金的弱勢,並不利於中國的自主科技創新、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發展。
對於美元基金走強與人民幣基金低迷的對比,中國母基金聯盟秘書長、水木資本董事長唐勁草表示,美國的母基金和LP非常穩定,可以支持一支基金十幾期甚至更長;但中國的母基金和LP則不穩定,給基金們造成了極大地困擾。雖然也喊了很多年,但中國真正的「長錢」基本看不到,希望在近期的利好政策信號加持下,中國股權投資行業能夠迎來更多像險資這樣的長線資金進場。
日前,原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也表示,要探索私募股權投資、創投風投基金雙向募集、雙向投資、雙向流動新模式,這無疑是一個有效的新思路。
如果創投基金能夠實現雙向募集、雙向投資、雙向流動,尤其是在外資一片看好中國市場的背景下,這意味著美元LP也能在布局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中有更多靈活的選擇,而中國股權投資行業也有望迎來更多的長線資金進場。
錢的屬性決定了投資的屬性,只有真正的長線LP進場,才能夠匹配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的長期投資需求。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加大保險資金對實體經濟股權融資支持力度,近20萬億資本蓄勢待發。
巨量「活水」已在路上。股權投資具有長期性、抗經濟周期能力強等特點,與傳統投資資產的相關性弱,和保險資金期限長、追求長期收益的特點相一致。
「大水」並不只是指直投方式,由於險資龐大的資金體量,險資也會作為LP以私募基金管理人(GP)為橋梁去實現股權投資,甚至也會去投資母基金,這對於PE/VC和母基金的募資來說是巨大利好。
金錢永不眠。曙光已現,新形勢下,如何「找錢」?
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各類LP將如何布局股權投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