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迎來70華誕,中國人民見證偉大祖國繁榮發展、日新月異。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艱苦奮鬥、篳路藍縷,到改革開放後開拓創新、蒸蒸日上,中國邁向前進的每一個步伐,都飽含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拼搏。
1949年十月一日,開國大典。
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1950年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他是人民大救星
1943年冬,陝西葭縣農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騎白馬》的曲調編寫成一首長達十餘段歌詞的民歌《移民歌》。
《移民歌》表達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大貧苦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悅心情。
延安文藝工作者將《移民歌》整理、刪修成為三段歌詞,並改名為《東方紅》,1944年在《解放日報》上發表。
解放後,為適應專業合唱隊表演,先後有多位作曲家將其改編為合唱曲,現在通行的合唱曲《東方紅》是由著名作曲家李渙之編寫的。
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此歌曲命名,並且在衛星上留有一張刻著此歌曲的唱片,循環播放。
1951年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1950年9月15日,王莘從天津到北京去購買樂器。
返程路過天安門時被金色晚霞籠罩的天安門廣場吸引,抬頭看,一面鮮紅的國旗在霞光中高高飄揚,令人心潮澎湃,32歲的王莘靈感突現前面四句歌詞脫口而出。
王莘登上返津的火車,思緒如飛,邊唱邊寫邊打拍子,歌詞與曲譜幾乎同時噴湧傾瀉出來。
回家到時,王莘與妻子王慧芬同聲哼唱,王莘連夜一氣呵成地寫完第二、三段歌詞。
這首歌曲因其明快雄壯的韻律而廣為傳唱,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各種重大活動的禮儀曲、開幕曲或結束曲,素有「第二國歌」之譽。
1951年9月,《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先後發表了《歌唱祖國》的歌詞,繼而中央樂團在中央電臺播放了《歌唱祖國》大合唱,從此這首歌流傳到國內外。
1951年10月,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毛主席見到王莘談到《歌唱祖國》時說:「這首歌好」,並特地送給王莘一套剛出版的《毛澤東選集》並為其籤字留念。
從此《歌唱祖國》就成為新中國歷代人奮進的合唱歌曲。
1952年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
1951年國慶前夕的一天,美麗其格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閉目端坐,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馬頭琴。
他想在琴聲和心聲的交融中尋找一種靈感,寫一首充分表達自己情感的作品。
於是,以內蒙古民間曲調為素材,旋律寬廣舒展,富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及地方色彩,表達草原兒女對家鄉、對祖國熱愛之情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就這樣出爐了。
1953年
範禹從1953年7月寫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一年後,這首歌雖然在各地演唱,但反響一直平平。
直到1954年8月,北京組織了一個「新歌演唱會」,當這首歌演唱完後,仍然沒有掌聲,就在準備關幕,當大幕快要關上的剎那間,掌聲突然「譁」的一片如潮水般響起。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傳唱大江南北,贏得頗多讚譽。
周恩來總理聽到這首曲子後非常高興,指示將它放到人民大會堂作為迎賓曲目。
1954年
周恩來總理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宣布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原西藏地方政府職權。
從此,西藏百萬農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全國各族人民一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獲得了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充分的政治權利、生存權利和發展權利。
1955年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影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 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1955年,導演嚴恭請劉熾為影片《祖國的花朵》作曲,他爽快地答應了。
1955年7月的一天,導演嚴恭、蘇裡帶領影片攝製組的全體成員和一大群十二三歲的孩子(電影中的小演員和群眾)來北海公園體驗生活,作曲者劉熾也跟著一起來了並在和孩子們一起玩耍。
途中突發靈感,於是就在「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島一塊大石頭上,劉熾以腿為桌開始了他的寫作,《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獨唱部分和童聲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又用了十幾分鐘加以修改,將歌曲逐漸完善。
劉熾讓導演把孩子們召集起來後唱給大家聽,孩子們聽後拍著手說:「真好,唱出了我們剛才在船上的心情。」
1956年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1956年,沙蒙請劉熾為《我的祖國》作曲。
劉熾為了讓人們喜愛這首歌,調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中選出十首歌曲反覆傾聽,最後從其中一首《盧溝問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國》開始的靈感。
1957年
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根據共產兒童團的故事拍攝了影片《紅孩子》的主題曲。
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誓言:「準備好了,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時刻準備著!」就來源於這首歌。
1958年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啊
《洪湖水浪打浪》創作於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首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中一個場次的主題曲。
1961年歌劇改編成同名電影後成為電影主題曲,很快得到了更大範圍的傳播。
歌曲富於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徵,1994年入選「百歌頌中華」優秀紀念歌曲獎。
1959年
社會主義好是新中國50年代最流行的革命歌曲。希揚詞、李煥之曲。
歌曲進行速度,旋律奮發激昂,高度頌揚了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的人民新中國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同時唱出了全國人民堅決跟定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
這首歌曲曾被選為十五首革命歌曲之一,教育和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思想和成長。
1960年
一樹紅花照碧海一團火焰出水來珊瑚樹紅春常在風裡浪裡把花
歌劇《紅珊瑚》講述的是第三次國內戰爭的勝利階段中人民解放軍和人民群眾一起解放沿海島嶼的一段故事。
歌劇著重描寫了珊瑚島上一家漁民父女,在解放前期和當地漁民一起反抗封建漁霸和匪幫的迫害,他們受盡了折磨,忍受著深重的苦難。
後來由於人民解放軍的一位參謀來島上偵查,及時組織群眾向反動統治者進行鬥爭,他們經過艱苦的鬥爭,終於配合人民解放軍的進軍,勝利完成解放沿海島嶼的任務。
1961年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
《誰不說俺家鄉好》是拍攝於1961年的電影《紅日》中的插曲。
歌詞、故事背景是1947年發生於山東臨沂地區的「孟良崮戰役」。
旋律音調具有典型的山東民歌的風格,被認為是一首山東新民歌,以山東民歌風味,唱出了沂蒙地區大好風光和軍民魚水之情。
1962年
紅巖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回憶起《紅梅贊》的創作過程,詞作者羊鳴說:
「因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主題歌,我們先後寫了八個不同版本,最後一稿出來,都怕不能被傳唱,改了二十多遍仍很擔心,不知道這樣寫到底行不行。但定稿不久,空政文工團原駐地——燈市口同福夾道大院裡,演員唱、孩子唱,連食堂的大師傅也邊和面邊唱「紅巖上紅梅開……」,我們心裡就有了底,這首歌肯定能流行! 」
1963年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都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為雷鋒題詞的手跡:「向雷鋒同志學習」。
1964年
豐收歌是一首中國民歌。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一批音樂家創作了許多革命群眾歌曲,《豐收歌》是其中之一。
1965年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是一首由傅庚辰作詞曲,鄧玉華演唱的歌曲。
也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出品的影片《地道戰》中的插曲。
1966年
《草原讚歌》是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插曲。
蒙古族少女龍梅和玉榮,為生產隊放羊時遭遇暴風雪,為不使生產隊遭受損失,兩人始終追趕羊群,直至暈倒在雪地裡。
因為嚴重凍傷,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
由於她們的英勇事跡,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7年
歌曲《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節奏歡快,旋律流暢,起伏跌宕,深得河北民間音樂那種豪爽的氣質,情緒熱烈,充滿自豪感。
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人們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的堅定信念與美好情懷。
歌曲的前奏以及馬鈴聲和鞭響與男女的對唱交織在一起,構築了一個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藝術氛圍,瀰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和令人難以忘懷的親切感。
1968年
革命紅旗迎風飄揚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勤懇建設錦繡河山誓把祖國變成天堂
1962年,周恩來總理同中央部委領導來瀋陽開會。
總理邀請時任遼寧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長、著名作曲家安波和李劫夫一同到他的住處談話。
總理向他們講述了當前國家嚴峻的經濟形勢,並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相信黨和國家有力量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繼續前進。
談話一直持續到後半夜兩點多。
這次談話對李劫夫觸動非常大。
事後李劫夫對安波說:「總理的話對我啟發太大了,我要按總理的講話精神進行創作,要把總理說的『意氣風發,鬥志昂揚』用到歌裡。歌名我也想好了,就叫《我們走在大路上》。」
1969年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英雄讚歌》是電影《英雄兒女》插曲。
曲作者金月苓則是在1972年,21歲,這首歌的最初創作時間是1969年,發表於1970年。
電影相關劇情是:王成英勇犧牲之後,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
王芳得知哥哥王成壯烈犧牲後,想以歌唱的方式緬懷並寄託自己對哥哥的思念和崇拜。
當她在創作中遇到困難時,部隊首長也介入到歌曲的創作中,《英雄讚歌》在曲折中誕生。
《英雄讚歌》流傳了幾十年,如今依然沒有失去它的魅力,那就是這個民族的精神、這個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無窮魅力。
1970年
中國的孩子,大多從剛開始懂事時,就學會了唱《我愛北京天安門》,儘管他們可能都要等到長大後才真正有機會到天安門前看上一看。
擁有這種經歷的人甚至包括這首歌的兩位原作者。
詞作者金果臨首次參觀天安門的時間是1982年,他26歲。
曲作者金月苓則是在1972年,21歲,而這首歌的最初創作時間是1969年,發表於1970年。
1971年
《山丹丹開花紅豔豔》1971年中央廣播電臺首次播出。
全曲曲調明亮,旋律優美。
描述紅軍長徵勝利抵達陝北時,正逢滿山的山丹丹花開的美麗情景。
1972年
做一個新時代的革命戰士譜寫幸福無尚榮光手握一桿鋼槍身披萬道霞光我守衛在邊防線上為我們偉大祖國站崗
這首《我為偉大祖國站崗》,創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由魏寶貴作詞,釗邦、鐵源作曲,歌曲曾經在全國廣為傳唱。
1973年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祖國的海疆壯麗寬廣我愛海岸聳立的山峰俯瞰著海面像哨兵一樣
「同志們,大海也有平靜的時候呀!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唱點抒情的歌曲呢?」
這是周恩來總理在一臺排紅晚會後發出的一句感嘆,也是對當時文藝發展的肺腑之言。
正是有了這樣的批評和指示,時任海政歌舞團獨唱演員的胡寶善,很快就在一次出海拉練的過程中,以西方圓舞曲的作曲技巧,寫下了一首極具抒情色彩的軍歌《我守衛在海防線上》。
後在改名為《我愛這藍色的海洋》後,以其優美的意境和真摯的深情,很快在全國範圍傳唱開來,成為文革期間紅色歌曲盛行的那個時代,一道獨特的藍色音樂風景線。
1974年
長夜裡紅星閃閃驅黑暗寒冬裡紅星閃閃迎春來鬥爭中紅星閃閃指方向徵途上紅星閃閃把路開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
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1975年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遊擊隊歌》其旋律部分來自於《英國擲彈兵進行曲》。
它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遊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象。
全曲音域集中,形象鮮明,語言通俗,這也是這首歌能在群眾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1976年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您的光輝思想永遠照我心春風最暖毛主席最親您的革命路線永遠指航程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是一首紅色經典歌曲。
這首歌從歌詞到曲調都自然平和、朗朗上口,樸實得就像說話一樣,表達了老百姓懷念毛主席的真情實感。
1977年
手捧美酒啊望北京豪情啊勝過長江水錦繡前程黨指引萬裡山河盡朝暉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四人幫被粉碎,中國上下一片歡騰,人們紛紛舉杯暢飲,該曲詞作者韓偉雖不太能喝酒,卻也和身邊其他人一樣帶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頻頻舉杯,他以難以抑制的喜悅心情創作了歌詞 。
滴酒不沾的施光南在接到韓偉的歌詞後,即刻進入一種如醉如痴的創作情境,他選用熱情奔放而又富於舞蹈動感的新疆音調為素材,在短短幾天內將曲譜定稿。
有一天,歌劇院接到在歡迎國賓的宴會上演唱的任務,李光羲說服樂隊,在宴會上演唱了《祝酒歌》,大受歡迎,隨後,他又在中央電視臺的晚會中演唱了這首歌,最終促成一九七七年,《祝酒歌》的唱片出版。
1978年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2009年5月,《龍的傳人》與《東方紅》《延安頌》《歌唱祖國》一起被選入中宣部推薦的百首愛國歌曲。
1979年
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我愛你青鬆氣質我愛你紅梅品格我愛你家鄉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潤著我的心窩
《我愛你,中國》是瞿琮作詞,鄭秋楓作曲,葉佩英原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1979年電影《海外赤子》的插曲,歌詞質樸無華,卻有動人心魄的激情。
這曲《我愛你,中國》把海外遊子眷念祖國的無限深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每當唱起這首歌,都能讓人體驗到一派噴湧而出的激情,讓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都蕩漾著對祖國的崇高之愛。
1980年
我們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農民的汗水裡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西村紡花 那個 東崗撒網北疆 喲 播種 南國打場
1980年,陳曉光作為《歌曲》月刊編輯,在四川溫江農村深入生活,親身感受到了農民發自心底的喜悅和農村的巨變,心情非常激動。
他回憶說:「當年我就住在溫江,還記得那時田野中點綴著一個個竹林盤,林盤中有不少農戶蓋起了新房,傍晚時分炊煙嫋嫋,那景象真美」,於是他寫了「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詞。
1981年
幸福的花兒心中開放愛情的歌兒隨風飄蕩我們的心兒飛向遠方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是1979年的電影《甜蜜的事業》主題曲,由女高音歌唱家於淑珍演唱。
這首歌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亞太地區音樂教材,登上了1984年央視春晚的舞臺。
1982年
歌詞從「小時候媽媽對我講」開始,通篇質樸深情,如敘家常。
藉助對大海的思念與讚頌,抒發人們對哺育我們成長的故鄉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1983年
1980年末的一天,王德拿著《我愛你,塞北的雪》的歌詞興衝衝地找到劉錫津,讓他給譜曲。
看了歌詞,非常激動,覺得它很準確地描繪了雪的那種感覺,意境非常美。
語言也很樸實,讓人們聯想到土地和家鄉的可愛。
劉錫津拿著詞就到了琴房,那時也是冬天,琴房很冷,只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把曲子寫完了。
歌曲裡既有北方的音樂素材,也有南方的音樂素材,可以說得上是南北結合。
其中,第二句「飄飄灑灑漫天遍野」是蘇州評彈的調子,而結尾部分則把東北秧歌也融入其中。
1983年,這首歌開始傳唱。
1984年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 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 長城 黃山 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 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我的中國心》是張明敏演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由黃沾作詞,王福齡作曲,收錄在張明敏1982年發行的同名專輯《我的中國心》以及2005年發行的專輯《明敏龍情》中。
1984年,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張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國心》;同年這首歌曲獲得了中國音樂協會歌曲編輯部頒發的第三屆神鍾獎。
1985年
每當我們唱起這首活潑歡快,朝氣蓬勃的歌曲,我們就想到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
是啊,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是美好的春天,祖國的將來需要我們去建設。
1986年
難忘今宵 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裡同懷抱共祝願祖國好 祖國好
《難忘今宵》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喬羽作詞,王酩作曲。
1986年,《難忘今宵》獲得中國音樂「晨鐘獎」。
歌詞內容體現了家人團聚,祖國大團圓,親人間的骨肉之情和對未來的希望。
1987年
金色盾牌 熱血鑄就危難之處顯身手 顯身手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崢嶸歲月 何懼風流
《少年壯志不言愁》,由林汝為作詞,雷蕾作曲,是電視劇《便衣警察》主題曲,被人們廣為傳唱的一首經典老歌。
1988年
從1988年開始,眾多的男女歌手紛紛演唱《我熱戀的故鄉》這首歌,引發了轟轟烈烈的西北風熱潮,而範琳琳開發的這種西北風演唱方法,也被當時的眾多女歌手紛紛效仿。
該作品1988年獲全國青歌賽作品一等獎第一名,中國十大金曲第一名,「中國當代青年喜愛的歌」。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評議:「這首歌,第一次唱出了真實的故鄉,這首歌讓我們思索,是什麼原因使我們中華民族這樣熱愛自己的家鄉!這首歌讓我們直面真實的生活,激起了大家對生活真摯的嚮往!
1989年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為你銜來一枚橄欖葉鴿子在崇山峻岭飛過
《今天是你的生日》 是198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十周年而創作的一首紀念歌曲。
1990年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我們亞洲樹都根連根我們亞洲雲也手握手莽原纏玉帶田野織彩綢亞洲風乍起亞洲雄風震天吼
徐沛東介紹說,這首歌創作於1989年11月,它與一般的歌曲創作方式不同,一反常規,是先有曲調,後填歌詞,而且創作過程相當順利:
「我也是突然有感而發,那天半夜突然想起了一個動機,我就爬起來把這個動機記下來。早晨起來,我就在鋼琴上反覆彈,我覺得這個動機還挺有力量,(哼唱),就覺得這像一個號角。後來我就把我的搭檔、合作夥伴張藜老師請到我家。我說咱們合作一首為亞運會寫的歌曲吧。我說我大概有一個音樂的雛形,我就把旋律在鋼琴上反覆彈彈、唱唱。後來張老師聽了以後說行了,(他就)把我這曲譜拿回家裡,第二天他把詞填好了給我,我又根據詞的意思,重新作了一下(曲子)結構的調整,這種情況下就錄(音)了。」
《亞洲雄風》這首歌之所以廣受歡迎,一個原因是歌曲本身的吸引力,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所蘊含的團結奮進的精神,鼓舞人心、振奮人心,恰到好處地契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1991年
五十六個星座 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 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
《愛我中華》是為1991年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創作的會歌。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多次在中央電視臺的春晚中歌唱,還被編入初中生音樂教材,併名列31首被「嫦娥一號」搭載的歌曲之中。
該歌曲歌詞深刻,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受全球華人所喜愛。
1992年
一曲《愛的奉獻》洋溢著人間最美的溫情,這首歌曲不僅膾炙人口,更成為公益歌曲的標籤;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溫暖和感動的時候,這首歌的旋律總是會響起 。
1993年
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髮說句那實在話我也有愛常思念那個夢中的她
這首歌曲讓人聽過之後,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忘懷。
這首歌寫出了軍營生活的酸甜苦辣,寫出了軍人生活中那純真、質樸的愛。
只為了祖國一聲召喚,只為了人民一份期盼。
無數的共和國的衛士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國家。
《說句心裡話》——一首人人都能唱上兩句的軍歌,一首常常令人落淚的軍歌,更是一首解放軍戰士的青春讚歌。
1994年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由蔣開儒和葉旭全作詞,王佑貴作曲,董文華演唱的經典歌曲。
歌曲尾聲是引子的變化重複,首尾呼應,使音樂形象得到統一,又是將改革開放道路不斷延伸,表達了全國人民堅定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1995年
我們都有一個家 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錯家裡盤著兩條龍 是長江與黃河還有珠穆朗瑪峰是最高山坡
《大中國》是高楓26歲時創作的歌曲。
說起這首歌曲的創作靈感,高楓說他也不知道是去什麼地方辦一件什麼事,途經北京火車站,正好站上的大鐘敲了一下,並播放出悠揚的《東方紅》樂曲。
當時他腦子裡突然冒出了一個詞兒——「大中國」。
他回家後就迫不及待地整理思緒,心開始亂跳,開始作詞,前後不過兩個小時,這首《大中國》就完成了。
1996年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1997年
一樣的淚 一樣的痛曾經的苦難 我們留在心中一樣的血 一樣的種未來還有夢 我們一起開拓
《中國人》創作於1997年,是為慶祝香港回歸創作的。
香港回歸結束了百年飄零,香港人也終結了無以為根的生活。
舉國上下無不為之歡慶,是對香港未來的期待和祝福,也是對中華民族大一統的期許和冀望。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這樣特殊的歷史節點,《中國人》這首歌拉近了億萬中國人的心,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脈。
1998年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
《走進新時代》是一首紅色歌曲,整首歌曲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旋律充滿正氣,歌詞健康向上。
這首歌具有抒情歌曲的特點,親切深情反映了對祖國、對人民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
1999年
這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火了一首歌,就是《常回家看看》。
該歌曲表達了中華兒女對家的那份親情,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心聲,提醒忙碌的年輕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記親情,願多回家看看老人。
2000年
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終於迎來今天這歡聚時刻
2001年
這是一首在新千年來臨之際,在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之時,表達人們內心喜悅與希望的歌曲。
這首歌的歌詞通俗流暢,旋律歡快活潑,將人們生活的從容愜意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盡情展現。
2002年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瀝瀝鮮血染紅它
《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80年代電影《小花》主題曲,唱片收錄於專輯《鄉戀》,發行於2002年1月。
2003年
十送紅軍轉回來巴山頂上搭高臺高臺十丈白玉柱雕龍繡鳳放光彩紅軍啊!這臺名叫望紅臺
1959年,劉光朗從西安藝術師範學校音樂專業班畢業回鄉教書,他說,「符文學找到我把發表在《民間文學》的《鎮巴歌謠十送紅軍》詞交給我,讓我譜曲,看了歌詞後,我感覺非常美,當時心裡很感動。很快,我按鎮巴民歌的曲調譜了曲,並教給學生傳唱。」
2004年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長青他不怕風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凍他不搖也不動永遠挺立在山頂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是歌劇《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場中的唱段。
這部歌劇1950年12月由東北魯迅文學院首演於哈爾濱。
該劇以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為背景,歌頌了一支遊擊隊和廣大人民群眾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歌頌了他們前赴後繼、英勇鬥爭、星火必定可以燎原的偉大氣魄。
2005年
每當我感到疼痛就想讓你抱緊我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樣觸摸我的靈魂每當我迷惑的時候你都給我一種溫暖就像某個人的手臂緊緊摟著我的肩膀
這首由汪峰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我愛你中國》,收錄在汪峰2005年發行的專輯《怒放的生命》中。
在出這首歌之前,很多觀眾根本無法想像,汪峰這樣一個自我標榜為搖滾歌手的人,竟然寫了這麼「正」的一首歌。
然而仔細聽這首歌有個人的心酸與柔情,但也充滿了力量與溫暖。
2006年
《五月的鮮花》原為光未然於武漢所作獨幕話劇《阿銀姑娘》的序曲。
1936年夏,東北大學排演《阿銀姑娘》時,因劇本上只有歌詞,沒有曲譜,便由該校教師閻述詩譜成此歌。這首歌受到普遍讚賞,很快傳遍全國,在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廣泛傳唱。1959年作曲家瞿希賢把《五月的鮮花》選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
2006年李錦怡重新演繹了這首歌。
2007年
五十六根琴弦匯成同一個夢想和睦相處 幸福安康
《和諧樂章》由著名詞作家國風和曲作家徐沛東創作於2006年,曲調歡快,激昂,歌詞充分體現了和諧社會的主題,表達了人們嚮往和諧社會的心聲。
在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宋祖英演唱。
2008年
2008,一個無與倫比的年份,一個令人懷念與激動的年份,一個似乎並未離開很遠的年份。
回望11年前的2008:金融危機、股市暴跌、樓市低點、南方雪災、汶川地震……經歷著大起大落的國人,對當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更像是等待一場夏天除夕夜的到來。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驕傲回憶。
那時候,我們的GDP世界排名第三,排名第二的日本是中國的兩倍,但在這場奧運會之後,中國也第一次真正的站在了新世紀的世界聚光燈下。
當時就在奧運會倒計時100天時,北京奧組委推出了那一屆由100位明星共同演唱的奧運主題歌——《北京歡迎你》。
2009年
一玉口中國 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 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 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國家》是一首振奮人心的愛國歌曲,歌曲的思路很大氣。
《國家》以其恢弘的音樂、平實的歌詞道出了國與家的深厚情感,展現了國的強大與家的祥和。
2010年
中央電視臺《開心辭典》開心學國學主題曲《龍文》是由曾創作過《愛江山更愛美人》等經典歌曲的臺灣音樂教父小蟲操刀作詞作曲。
歌詞古色古香、曲調朗朗上口,是一首簡單易學的中國風歌曲。
2010年春晚,陳奕迅和譚晶合唱了這首歌。
2011年
你可記得南湖的紅船你可記得井岡山的烽煙你可記得遵義的霞光你可記得窯洞的風寒苦苦追求披肝瀝膽旗幟更鮮豔
《旗幟更鮮豔》是曾創作過《走進新時代》的著名作曲家印青的作品。
這首歌具有激勵性質歌曲,被春晚導演組安排在零點鐘聲敲響之前,並且佔據了一個少之又少的獨唱名額,更令人振奮。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首頗有些主旋律的作品,在經過導演組的精心包裝後,煥發出新的神採。
2012年
烏蘇里的朝霞染透天宇帕米爾的落日燃燒如炬呼倫貝爾的傳說充滿情意界碑那邊還有好多世代鄰居愛她裹著沃野千裡愛她護著神州大地愛她流動著豐收的旋律
《邊疆頌歌》是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系列片《邊疆行》的主題曲。
歌曲曲調悠長、大氣,將民族與流行相結合,並且融入時尚的元素,別具一格。
歌詞淳樸、簡潔,完美詮釋了邊疆的秀美風光和獨特魅力,訴說了行者對邊疆的熱愛。
2013年
五千年中華文化哺育了炎黃子孫天地萬物為一體聖賢智慧與理想
《祖國頌》由青少年詩人霍瑞鋒所作的現代長篇詩歌,2013年晚春創作於陝西。
2014年
《萬泉河水清又清》歌曲作為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的一首配歌,開創了芭蕾舞劇載歌載舞的新形式。
歌曲配合舞蹈極其深刻地表現了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動人景象,從而揭示出軍民關係的本質,起到了深化舞劇主題思想的作用。
曾被玖月奇蹟翻唱,後來,著名流行歌手孫楠在《201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以此歌曲再度獻唱!
2015年
《松花江上》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作的一首抗日歌曲。
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風靡中華大地。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松花江上》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2016年
走在小康路上一路陽光燦爛在那美麗的藍圖中我們許下未來的心願
《走在小康路上》是一個由舞蹈表演團體表演的歌舞節目,該節目於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出。
2017年9月,《走在小康路上》榮獲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2017年
以海為沙 請長風手繪千變萬化我想登高一望 這天地的圖畫
《千年之約》是獻禮中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主旋律歌曲,由韓紅於2017年1月27日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完成首唱 。收錄在第五批「中國夢」主題創作歌曲集錦中 。
2018年
我是多麼的幸運降生在你的懷裡我的血脈流淌著你的神奇和美麗那仁慈的情義那溫暖的回憶你對我的恩澤感動天和地
詞作者何沐陽把全世界近十個國家的國歌歌詞研究了一遍,從中找到了一種人類情感的坐標,把人類共有的特性放到了中華民族這個概念裡面,融入悲天憫人的情懷,以一種全新的人文手法去創作這首歌的歌詞。
歌詞整整醞釀了1年時間,而出來的的第一句就是"天耀中華,天耀中華,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其實就是在這個民族苦難裡面找到生生不息的堅強和理由。
2019年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
每當這熟悉的旋律響起,每位中國人心中都會湧動著豪情。
無論你身處何方,讓我們一起祝福祖國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