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鬥室」廣告
長久以來,耐克的廣告片一直以進取、叛逆、反傳統的風格成為電視廣告史中獨樹一幟的賞心悅目的作品。
它能牢牢的把握住觀眾的情感訴求,這種情感因素能更容易引發受眾的購買慾望,並對品牌產生強烈的親切感和認同感。
但儘管如此,在十多年前,耐克的一則廣告竟在中國受到過被停播的對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科比和詹姆斯曾經經典的Nike「公仔」系列廣告
時間回到2004年,當時年僅19歲的勒布朗·詹姆斯,帶著全美最強高中球員的稱號,在NBA已經取得爆炸性成功,儘管他此時只是一個二年級新秀。此時耐克公司發起了一場以詹姆斯為主角的廣告計劃,打造了當年引爆話題的系列廣告「恐懼鬥室(Chamber of Fear)」。LeBron James
廣告中詹姆斯穿著他的個人第二雙籤名鞋款Nike Zoom LeBron 2 在「恐懼鬥室」裡表演70年代的港式武打風格與動畫形象。在各段落中詹姆斯面對了職業生涯可能遇到的五種「敵人」,包括「誇張失實(Hype)」、「誘惑(Temptation)」、「仇敵(Haters)」、「自鳴得意(Complacency)」以及「自我懷疑(Self-Doubt)」。「恐懼鬥室」原版廣告
廣告講述的是年輕的天之驕子詹姆斯用精湛的籃球技術突破重重困難的故事。劇情共分為五個關卡:
第一個關卡「誇張失實」中:詹姆斯與身穿長袍形似中國人模樣的老者(象徵不實媒體)「爭鬥」,最後將老者擊倒。
「恐懼鬥室」海報01/05 —2004
第二個關卡「誘惑」中:身穿中國服裝的飛天女人向詹姆斯伸展開雙臂揮灑美金,詹姆斯扣碎籃板,「飛天形象」煙消雲散。
「恐懼鬥室」海報02/05 —2004
第三個關卡「嫉妒(仇敵)」中:眾多雙截棍武者擋住對詹姆斯口出狂言,詹姆斯用一個空心遠投讓他們目瞪口呆。「恐懼鬥室」海報03/05 —2004
第四個關卡「自鳴得意」中:籃板旁出現了兩條中國龍形象的妖怪,阻礙詹姆斯前行。
「恐懼鬥室」海報04/05 —2004
第五個關卡「自我懷疑」中:表現了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最終的恐懼是對自己的懷疑。
「恐懼鬥室」海報05/05 —2004
耐克邀請了日本動畫界的三位大師:田中達之,森本晃司,渡辺信一郎來指導這部廣告的動畫部分。片中出現的中國武術、日本動畫、美國嘻哈及籃球等符號象徵了世界各地多元的青少年文化元素,它們有助於更好的表達主題「無畏」的信息,也符合當今的全球化趨勢。「恐懼鬥室」廣告截圖
「恐懼鬥室」廣告截圖
在高語境環境下的多數中國人,對於國家元素他們是十分敏感的,他們只能看到在廣告中象徵中國的「中國功夫」不堪一擊,「飛天」勾引男主角,中國龍似乎是製造妖怪的惡勢力。中國龍、飛天、功夫,這些被絕大多數中國人認同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體現國家民族尊嚴的形象,具有嚴肅性、莊重性和代表性的標誌,通通被體現美國價值觀的球星詹姆斯所打敗。因此,這部廣告播出後,激起了海內外華人的強烈憤慨,客觀上傷害了大多數華人的自尊。第六條「廣播電視廣告應當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尊重祖國傳統文化」和第七條「不得含有褻瀆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的規定。不僅是中國,當時「恐懼鬥室」的廣告因為覆蓋了整個亞洲,所以在多個國家都引起了熱議,新加坡的華裔更是聯合起來向政府情願要求打壓這段廣告。就這樣,這部在球鞋史上經典的,意義深長的廣告便遭到大規模禁播下架處理,倒是頗有當年喬老爺子的「禁穿」Air Jordan 1的意味。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耐克為了配合廣告劇情以及宣傳Zoom LeBron 2,還順勢推出了六雙Air Force 1。其中五雙以廣告中的五種「敵人」形象為設計概念,鞋後跟分別刺繡五種「敵人」的中文名稱,第六雙則以恐懼鬥室廣告核心為主題,完整呈現了「恐懼鬥室」所代表的廣告意境。
「Hype」 -誇張失實
「Temptation」 -誘惑
「Hater」 -仇敵(嫉妒)
「Complacency」 -自鳴得意
「Self-Doubt」 -自我懷疑
「Fearless Warrior」 -恐懼鬥室(無畏勇士)
Air Force 1「恐懼鬥室」配色限量523雙
此外,耐克還推出了高中配色的Air Force 1,是代表著詹姆斯本人形象,外觀以詹姆斯母校St.Vincent-St.Mary高中球衣配色為主題的草綠輔以金色設計(當年詹姆斯個人球鞋的定番配色),對於一名二年級生來說,Nike已經完完全全展示出對詹姆斯的強烈重視。Nike詹姆斯騎士1.0時期LOGO
每雙鞋都帶有詹姆斯個人早期「小皇帝」LOGO,那是老詹迷獨一無二的歲月情懷。這一套中的任何一雙,都是詹迷心中頂級的收藏逸品
2004年同期發售的限量紀念海報,由日本頂級動畫大師合作設計,圖案有著強烈早期香港武打片的風格,放在多年後的今天來看,也是堪稱頂級的廣告創意。因此該系列有著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海報細節滿滿中國元素
總而言之,「恐懼鬥室」這個系列廣告絕對是Nike最經典的球星系列廣告之一,它在多個領域都有深遠的意義,包括球鞋圈、潮流圈、廣告圈,甚至是華人文化圈。
2018年曾經傳出過復刻該系列的消息,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消息會成真吧,畢竟這是一代球迷和鞋迷的青春記憶。最後,看到球鞋後跟上的這幾個字,再想想當時各局和多數群眾的反應,好像還蠻諷刺的。Thanks for your encour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