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電視的時候,無意看到一條新聞,原來1985年7月3日上映的經典科幻電影「回到未來」已經35年了。
我第1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在小學的時候,有一天中午,地方臺放了這個電影,那個時候的我根本不懂什麼叫科幻電影的概念,只是被這其中天馬行空的想像被給折服了。一直到我上了初中才知道原來這部電影還有第2部和第3部,在我的心裡這部三部曲是上個世紀對我來講最重要的科幻電影,因為對我來說後來的很多科幻電影當中都有這部電影的影子。
你還記得電影的內容嗎?一個飽受父親軟弱無能,父母關係冷淡的青春期少年馬蒂,在瘋狂科學家布朗博士的幫助下,駕駛了一輛時間車回歸到30年前,他回歸到了美國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的美國正處於無限可能的「黃金時代」,一切都充滿了希望,穿越回去的馬蒂遇到了和自己同齡的父母,經歷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件之後,他幫助父親重拾信心和勇氣,讓父母重新相愛,而這趟時間旅行也讓兩代人和解,改變了馬蒂30年後的生活。
第1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那個酷炫的時間旅行車,還有磁懸浮的滑板以及會自動繫鞋帶的耐克鞋,那個時候覺得電影裡的一切腦洞太大了,但是其實現在再回頭想一想,很多的內容都都已經成為了現實:
影片當中出現過一隻虛擬的大白鯊,而如今3D影像和虛擬實境技術已經突飛猛進;
而在電影中馬蒂所佩戴的智能眼鏡顯示器,感覺就像我們今天的VR眼鏡的原型;
在影片當中馬蒂所玩的體感射擊遊戲,早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而布朗博士使用的能打電話的智能手錶,現在連小天才都已經出現了;
來自未來的博士找到了正在時間旅行的馬蒂,送給他一臺平板電腦,你看看這個感覺像不像我們現在手上正在用的iPad;
在影片當中最先進的是指紋支付技術,如今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常態,甚至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使用人臉識別功能了;
「回到未來2」相信大家裡面的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可以自動繫鞋帶的耐克鞋,而從2016年到現在,耐克公司已經發明了各種各樣版本的自動繫鞋帶系列的球鞋;
而能夠在空中離地懸浮的磁懸浮滑板也在實驗室已經實現了;
……
我所驚嘆的是這部35年前科幻電影不僅僅在塑造我們的心智,更在引領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
其實現在想想,一個普通少年,一個是滿頭白髮瘋瘋癲癲的科學家,這種搭檔不是現在熱播的「瑞克和莫蒂」嗎?!原來他們就是是35年前的「布朗和馬蒂」,甚至,「瑞克和莫蒂」的主創賈斯汀·羅蘭說,自己的靈感其實就來自於「回到未來」系列。
不僅如此,曾經擔任過「回到玩家」監製的史蒂夫·史匹柏,在自己2018年的電影「頭號玩家」裡特地設計了一款賽車,就是致敬「回到未來」中的時間旅行車。
1985年上映的「回到未來」第一部以一千多萬元的製作成本狂收2億的票房,成為了當年的北美票房冠軍,並且在冠軍票房的位置上霸佔了11周之久,同時這部電影還斬獲了三項奧斯卡提名和三項土星獎獎盃。
誰還記得回到未來主角所乘坐的時間車到達的最遠時間是多遠,我告訴你吧,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是2015年!
但是如今的我們已經是2020年了,回頭再看這部電影,才發現這裡面講的更多是關於青春、關於想像以及關於成長的故事,而科幻更是為這部電影披了一件絢麗的外衣:
他告訴我們,其實只有改變自己才能夠改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