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故事 膠帶上的指紋】秘密提取指紋 揭開陳案謎底

2021-01-08 央視網
【法治故事 膠帶上的指紋】秘密提取指紋 揭開陳案謎底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七年前,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一座在建的高速路橋下驚現命案。案發時,既沒有目擊證人也沒有更多有價值的線索,使這宗命案懸而未破。當年在案發現場警方提取到了一枚指紋,這枚指紋也是案件的重要物證,當時經過多次比對,都未能成功。多年後,警方的一次秘密行動終於為案件帶來轉機,而突破口依然和這枚指紋相關。

2016年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公安局的警方來到陝西省商周監獄,秘密提取了一名在押犯人的指紋,而這枚指紋竟然揭開了一樁六年前的命案謎題,到底是什麼樣的迷局困擾警方多年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法治故事。

2016年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公安局的幾位民警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陝西省商洛市商州監獄,秘密提取一名在押犯人的指紋。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雖然比中了這個丁某某,但是這個案子雖然是比中了,但是還有可能有千變萬化或者有各種原因。

民警口中的丁某究竟是誰?又是什麼樣的案子讓他們如此緊張呢?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我們發現丁某某是一個三次服刑的這個罪犯,他的成長是犯罪史。

經常流竄盜竊搶劫的丁某曾多次被警方抓捕,2011年,丁某再次因盜竊和故意傷人,被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而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李存明懷疑,丁某很有可能就是他負責偵辦的911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之一。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他們在那邊的作案手段和這起案子是非常相似。

2010年9月11日傍晚,同心縣公安局內值班的民警突然接到吳忠市公安局110的指令,同心縣丁塘鎮境內的金雞溝大橋下發生了警情,要求他們立即出警。與此同時,自治區公安廳刑偵總隊也正指派專家前來支援此案的偵查。時任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的李存明隱隱有些不安,這起案件似乎比他想像得還要複雜得多。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這個9·11這個案子現場位於福銀高速金雞溝大橋下面,實際當時接到報案以後屍體已經腐敗了。

分析血滴形態 推斷案發地非第一現場 

發現受害人的是一位附近村莊的村民,他放羊回家途經此處,發現受害人之後立即報了警。民警到達現場後,迅速封鎖周邊,對中心現場進行了仔細的勘察。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吳澤旭:他是呈頭東南、腳西北的呈一種仰臥姿態在現場,雙腳呈赤足狀,沒有穿鞋,沒有穿襪子。在右腳的這個腳腕上纏繞著一團膠帶。

在受害人身上並沒有找到手機、身份證等任何能夠證明其身份的物品。對受害人進行勘驗的同時,技術人員又以發現受害人的地點為中心,向周圍拓展勘察。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吳澤旭:在中心現場他這個受害人的這個屍體周圍沒有發現鞋子,然後只是在他頭部,離他頭部不遠就是兩米左右的地方,發現一滴滴落狀的血跡。

技術人員提取血跡的位置上方,就是離地面11米高的金雞溝大橋,那麼受害人會不會是從橋上掉下來的呢?警方隨即來到橋上,在相關位置的橋面繼續勘察。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吳澤旭:這個橋面的靠西側的這個緊急行車道有這個血跡,然後這個橋墩還有這個橋的欄杆上有那個拖擦狀的血跡遺留。

技術人員對橋上橋下的血跡分別進行了提取和保護,而這些血跡恰恰印證了警方之前的猜測。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吳澤旭:所以結合現場的情況,我們分析他這個屍體應該是從橋上面扔下去的。所以我們分析這個應該是一個拋屍現場,不是案發的第一現場。

警方對這起案件有了最初的推斷,受害人應該是被殺害後,被車拉到金雞溝大橋附近,拋屍到橋下的。福銀高速是連接福建省福州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高速公路,是一條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運輸大動脈,這條高速公路於2011年11月全線竣工。因此,在2010年案件發生時,案發現場的路段還在施工,車輛均在道路一側行駛。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吳澤旭:東邊這個車道當時因為是在修路是封閉的,是在一側車道開啟的,就在這個西側車道開啟的。

福銀高速公路上車流人流量大,拋屍地點周圍村落分散,比較偏僻,受害人的身份不詳,現場勘察的線索又少之又少,在警方看來,這起案件的偵破難度十分大。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法醫 楊春生:經過我們解剖檢驗,應該是左側頸靜脈破裂大出血死亡。

膠帶上遺留指紋 成為唯一物證 

 

經過屍檢,法醫認為受害人的死亡時間距離解剖時間應該是三天左右。受害人的右腳踝曾被人用膠帶纏繞過,而膠帶是有粘性的,往往很容易記錄下使用過它的人的指紋,那麼這段膠帶上留下的指紋又會是誰的呢?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吳澤旭:經過我們對這個膠帶上提取的指紋和死者的十指指紋比對,發現不是死者遺留的。另外結合這個纏繞的情況,我們分析應該是犯罪嫌疑人當時在纏繞膠帶的過程中留下的指紋,應該是嫌疑人的指紋。

走訪調查 尋找目擊證人

結合屍檢結果和現場勘查獲得的信息,警方最終斷定這是一起殺人拋屍案件。那麼受害人是誰呢?他為什麼遭此毒手?令警方沒有想到的是,確定遇害人身份竟然成為一大難題。

警方決定首先對現場周圍的村莊進行走訪調查,也許能夠找到目擊證人,或者失蹤人員的信息。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餘立春:我們就是首先就是對周圍的群眾進行了走訪,看有沒有目擊證人,還有沒有失蹤的人口,在對中心現場周圍這個調查走訪完以後,我們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多種比對信息失敗 遇害人身份仍是謎

另一方面,警方還將受害人的指紋信息和DNA信息錄入到失蹤人員信息庫中進行比對,可是並沒有比對出受害人的信息。

與此同時,警方調取了報案前全區28個高速收費站的電子日誌和視頻,對案發路段的視頻進行反覆的檢索,並對檢索出的車輛進行逐一分析排查。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我們當時就從死者的這個髮型,雞冠子頭型還有他的衣服特徵,通過視頻看是否有這個受害人在車裡面坐著。

可是反覆查看後卻沒有發現和被害人體貌特徵相吻合的司機或者乘客,民警推斷,被害人應該是被嫌疑人藏匿在車中,因此他們轉而將注意力放在嫌疑車輛的調查上。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我們就是一個一個檢索出來的車輛總共有8000餘輛,因為當時這個福銀高速這個是單行道行駛,有施工的,而且是上下都是在靠西邊的這條高速路上。因為當時施工,施工車流量大,我們專案組分析認為白天拋屍可能性很小,重點的這個拋屍的時間應該在晚上。

車速異常 行駛路線詭異

 

案發時福銀高速公路只有西側開通,所有的車輛都在這一側雙向行駛,中間用隔離帶臨時隔開,車輛隨時可以在這個路段掉頭,因此警方將金雞溝大橋南北兩個卡口之間的車輛作為調查的重點。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我們就通過兩點之間的距離和速度確定看當時有沒有這個上高速的,車輛這個掉頭的這種現象。

通過金雞溝大橋南北兩個卡口的距離不到三十公裡,行車限速最高時速是每小時一百公裡,又由於施工導致車輛行駛速度較慢,所以民警推斷,能夠在半小時內通過兩個卡口的車輛就是正常的,而超過半小時,則有一定嫌疑。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我們當時看視頻的過程中,發現有一輛白色麵包車,他從這個桃山下高速,不長時間又從桃山上高速了,然後行駛到同心又下高速,到同心又上高速一直向南行駛。我們當時就覺得這輛車非常可疑,它的行駛速度,它的這些上高速、下高速的異常,我們感覺這輛車有嫌疑。

車輛已轉賣 新車主不配合調查 

這輛車的駕駛路線和常人的習慣極不相符,這大大增加了民警的疑慮。他們立即調取了車輛信息,聯繫到了車主王某。然而王某告訴民警,這輛車早在三個月以前就已經被賣給陝西榆林的白某了,只是還沒來得及過戶。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在榆林警方的這個配合下,一直找這個車主,車主不願意和我們見面。

詭異的行車路線和白某的拒絕,讓警方更加懷疑白某很可能就是他們要找的人。為了進一步偵查,民警找到了白某的家屬,通過家屬來給他做工作,讓其配合調查。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見了面以後我們就問他當時這個路線,他車是怎麼,他說他到銀川去辦事,順便在這個陶山下高速拉了一個去同心的人,他就把這個人放到同心,又從同心上高速,一直沿著福銀高速由南向北行駛。

白某的話聽起來也合乎情理,但是警方還是不能完全排除他的作案嫌疑。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當時就是在同心下高速的時候,他用這個司機的手機給他家屬打了一個電話。

解釋路線變更原因 車上乘客做證實

白某還告訴民警,車上的乘客在下車前還用他的手機給家人打電話聯繫,為了印證白某說的話,民警回撥了這個電話號碼繼續調查。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最後通過電話把乘車人找到,乘車人所說的情況和這個車主所說的情況都一樣屬實,沒有什麼其他方面的嫌疑。我們就把他倆就排除掉了。

麵包車主的嫌疑就這樣被排除了,這讓剛剛看到一絲希望的專案組又陷入到了迷局當中。視頻偵查人員在視頻中檢索出的這八千多輛車,來自全國各個省份,他們堅信嫌疑人一定就在其中。

為了不放過一條漏網之魚,專案組在核查過程中,堅持見車見人的原則。民警們奔波於多個省份之中,盡力追蹤每一輛車的信息。然而,這八千多輛車,大多數都能通過車牌核查到車主,但是還有很多是假牌照、套牌、故意遮擋牌照的車輛。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對這一部分車假牌、套牌我們也是經過這個困難重重的找到其中一部分,核實見車見人,另一部分我們就沒有找到,因為都是假的,沒有信息,他可以一個車賣給幾手,一直倒一直沒有線索找不到。

張貼懸賞信息 比對失蹤人員信息

核對車輛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可多日的奔波卻並沒有得到有價值的線索。於是警方轉換思路,把目光聚焦到一個特殊點上。

此時,查找受害人身份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同心縣公安局對外發布了協查通告,張貼懸賞信息,密切關注周圍省市縣的失蹤人員信息。另外,辦案民警還發現受害人的衣物當中只有紫紅色襯衣是有品牌的,那麼是不是可以通過查找襯衣的購買信息來找到受害人身份呢?

同心縣公安局行政大隊民警 餘立春:它是由江蘇某一服裝廠生產,最後我們了解到這款襯衣它是在蘭州一個批發市場的這個攤位向寧夏、同心、鹽池等地進行銷售、批發。

民警們來到蘭州的批發市場,對老闆的銷售臺帳進行仔細核查,發現這款品牌襯衣一共銷售了兩百件,而受害人身著的L碼只賣出了五十件。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餘立春:但是由於它比較低端,這個批發商沒有建立專門的臺帳,也沒有轉帳以及這個Pose機小票,所以也不知道這些襯衫銷往了何處。

調查陷入僵局 繼續尋突破口

走訪調查工作也就此陷入了僵局。縱觀9·11案件,受害人身份不詳,嫌疑人追蹤無果,多方調查都陷入僵局。時光荏苒,從案發的2010年到2016年,同心縣公安局局長已經換了三任,當時的刑偵大隊長李存明成了主管刑偵的副局長,有的民警也已經走上了新的崗位,而911案件卻始終懸而未決,也成了所有辦案民警心頭上壓的一塊大石頭。

同心縣公安局局長 謝國旺:但是這個案子6年來歷任三任局長一直都沒有放棄,決心必須拿下。

這六年間,李存明始終沒有淡忘911案件,他經常會翻看911案的卷宗,試圖尋找新的突破口,每次他的目光都會在受害人腳踝處纏繞膠帶的指紋上反覆停留。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這個受害人身上,這個膠帶上這枚指紋應該是我們的壓艙石,我們信心是非常足的。

案件迎來轉機 指紋覆核比對成功

2016年,公安部開展疑難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在9月初一次指紋會展中,組織了全國的專家進行指紋比對。重慶警方指紋專家將911案件現場提取到的指紋,與陝西商州監獄在押罪犯丁某的指紋比中。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這個指紋比中以後啊,我們欣喜若狂,這個案子作為當時,案發的時候我是刑偵大隊長,也是調查組,參與了整個的偵查過程,六年了這個案件沒破是壓在我心上的一塊石頭。

獲知這一線索後,專案組立刻來到陝西省商洛市商州監獄秘密提取丁某的指紋,進行進一步的比對覆核。指紋覆核比對成功後,專案組並沒有馬上提審丁某。根據殺人拋屍的作案手段,專案組認為911案件不是一人所為,為了找到全部犯罪嫌疑人,他們反覆研究丁某的犯罪記錄。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我們走訪了偵破丁某某以前犯罪的民警,走訪了審判丁某某的法官,走訪了這個監獄裡面管丁某某的管教,我們對丁丁是徹底研究透了。

調查社會關係 挖出作案同夥

警方斷定,七年前大橋下的這起命案並非一人所為, 那麼丁某的同夥是誰,又會在哪裡呢?一人不歸案,案件就不能完結。警方詳細地調查了丁某社會關係和他的犯罪記錄,果然很快就有所發現。

 

專案組經過調查後發現,丁某夥同劉某、孫某和葛某,在陝西省周邊多次流竄盜竊、搶劫、故意傷害他人。2011年,丁某、劉某和孫某三人先後被陝西警方抓獲,並已判刑,葛某則一直潛逃。警方認為,911案件很有可能就是他們幾人所為。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我們當時通過研究,就可以推定我們金雞溝大橋這起殺人拋屍案肯定是他們幹的,他們在那邊的作案手段和這起案子是非常相似。

然而要確定丁某就是911案的犯罪嫌疑人,還需要更為直接和確定的證據。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我們研究發現這個孫某某和劉某某是比較頑固的,也比較老練。唯有丁某某這個作案後有一個特點,他一個是態度比較老實,還有一個就是作案後有過檢舉揭發,就是坦白從寬這個歷史。

警方在以前的卷宗中發現,丁某在到案後有坦白情節,針對丁某這一性格特點,民警打算將他作為本案的突破口。2016年9月23日,警方將丁某押解回同心縣進行審訊。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當把他監獄提出來以後,他看見是寧夏的警察來提審他,他就當時就想到這個案子了。在車上以後簡單地聊了一會兒,也就10分鐘左右吧,丁某就供出了他夥同這個劉某、孫某、葛某在寧夏這個搶劫殺人的這個犯罪事實。

根據丁某的供述,2016年9也29日,專案組將正在服刑的罪犯劉某、孫某從陝西的另外兩所監獄押解回同心縣公安局。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最後在陝西警方大力配合下,我們一舉在陝西將犯罪嫌疑人葛某抓獲歸案,至此這個四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以拼車為由進行搶劫 四人多地作案 

嫌疑人到案後,警方終於揭開了911案件的迷局。原來,四名犯罪嫌疑人在2010年9月,先後在陝西內蒙古等地進行搶劫。在銀川市附近,以拼車為由,將這名去固原的受害人騙上車,並對其進行搶劫,但是遭到了受害人的激烈反抗,因此四名犯罪嫌疑人將其殺害,並於當晚將受害人拋屍於金雞溝大橋下。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四名犯罪嫌疑人到案以後,我們覺得是案件成功了一半,最令我們頭疼的事情就是受害人的身份信息還沒有查到,犯罪嫌疑人交代了犯罪事實。但是受害人沒有,到現在這個受害人信息沒有查到。

犯罪嫌疑人丁某告訴民警,受害人自稱要回固原,那麼他會不會就是固原人呢?警方隨即在固原市開展了地毯式的搜索,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發布懸賞通告,終於確認了受害人的身份。

同心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存明:張貼這個屍源懸賞,尋找屍源這個廣告。還有一個就是通過當地電視臺尋找受害人,還有一個就是通過這個媒體公眾個人這個微信啊,微博啊發布這個尋找受害人的信息。有一天下午一個人給我打電話,他說你們發這個信息這個受害人有一點像他們親戚郭某。

六年無音信 家人為何不報案

得知這一消息後,警方採集了郭某親屬的生物信息,經過比對,確認受害人就是郭某。據了解,受害人郭某事發前一直在銀川市打工,事發時,郭某帶著借來的四千元錢回家處理一些事情,可是卻並沒有如期回到老家。然而還有一點使警方不解,那就是郭某的家人為何六年間一直沒有向警方尋求過幫助呢?

同心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 於偉東:因為這個受害人一直在外面打工,幾年不回家也是一種常態,所以家裡面認為出去打工去了,幾年時間他就回來了。

找到了嫌疑人,也確認了受害人的身份,這起困擾民警多年的懸案終於塵埃落定。丁某等四人先已經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相關焦點

  • 19年後,膠帶上的兩小塊掌紋揭開真相
    今年7月,兩小塊並不起眼的掌紋揭開了真相。從粘連在一起的膠帶上提取到可疑指紋33歲的魯某是在杭州市江幹區使用私家車載客的「黑車」司機。2001年3月25日中午,他接了一個電話後匆匆駕車出門。之後,他兩天未歸,其妻子報了警。
  • 手機指紋識別很安全?你真的錯了...
    拿來一段透明膠帶+一支導電筆,用導電筆在透明膠帶上,畫上一些圖案。步驟二把圖案部分對準手機指紋解鎖鍵,將透明膠帶貼在手機上。,真正發揮作用的,並不是透明膠帶,而是膠帶上用導電筆畫的圖案。根據手機指紋解鎖的設計原理,手機感應到圖案,只要有20%左右的面積與模板相同,手機就能解鎖。帶有塗有導電塗層的薄膜,指紋和導電塗層大約各佔了一半的面積。當我們把這個膠帶粘在解鎖按鈕上,並由手機主人解鎖時,手機讀取的是正確的指紋,忽略了導電塗層的存在。
  • 微信支付寶緊急關閉指紋支付:一個塑膠套,破解了所有手機指紋?
    難道這個屏下指紋真的這麼不安全嗎?其實事情的起因,是一對英國的夫婦在買的三星 S10上套上了「正反兩面」都有橡膠的清水套來保護手機。屏下指紋的工作原理是當手指接觸屏幕時,OLED屏幕發出的光線穿透蓋板將指紋紋理照亮,指紋反射光線穿透屏幕返回傳感器,最終形成指紋圖像來進行識別。
  • 《名偵探柯南》中,高木提取指紋的方法可行嗎?
    在《名偵探柯南》2007年劇場版《紺碧之棺》中,高木曾經向其他人展示了一種用502膠水提取指紋的簡便方法(因為當時他們在一個小島上,鑑定人員無法很快趕到
  • 僅憑玻璃杯上的指紋殘跡,騰訊玄武實驗室就攻破指紋識別
    參賽團隊之一、來自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的挑戰隊伍,通過獲取玻璃杯表面的殘留指紋,進行自動化克隆復原製作出新指紋模型,順利打開了5款以指紋進行身份識別認證的手機等電子設備。在GeekPwn2019國際安全極客大賽現場,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的挑戰隊伍,通過隨機挑選的一名觀眾留在玻璃杯上的指紋,使用特殊拍照方法進行提取,經過APP解析形成有效指紋信息,再通過雕刻機克隆指模,成功打開了多款使用超聲波、電容、光學等不同指紋驗證技術的設備。
  • 同卵雙胞胎的指紋會一樣嗎?丨人類指紋竟暗藏這5個秘密
    2020年11月30日,一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2]揭示了其中的秘密。所以,對於塑料、玻璃、金屬、瓷磚等堅硬、不透水的物品,刑偵人員會用一些特殊的粉末(如色差明顯的粉末或者鐵粉)撒在表面,這樣就可以提取指紋了。對於質地較軟或容易吸水的物品,又該怎麼辦?這就需要根據物體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讓指紋現出原形。
  • 教您如何對付指紋打卡機
    現在很多公司或者學校為了防止員工,學生遲到早退,都安裝了指紋打卡機,也就是指紋考勤機,以前還可以讓別人代替籤字籤到,指紋打卡機的出現讓這個成為了難題,該怎麼辦呢?用打火機把白色瓷磚燒黑,,越黑越好,這樣效果越明顯,打火機稍微離瓷磚一段距離比較容易黑。
  • 紙上雪‖指紋
    麥穗被手指撫摸,麥漿發出波浪般的回聲沿螺旋式的階梯上升,夏天與冰雪都不語,手拈梅花,一片麥香指尖划過,歲月有被閱讀的慌張這一頁被大地的手掌無數次愛撫,月色早熟而金黃以詞蓄水,養一條魚,每天一次張望一生二,二生三,無數篇章,都是同一枚手指在夜晚留下指紋,每一顆星星都記得我在每個星辰都留下指紋,記住紙上雪的每一個名字
  • 當指紋考勤機撞上指紋膜
    下有對策——指紋膜風靡網絡  與梅女士有相同煩惱的白領還不少,有人陸續向記者反映,網上一則介紹「對付指紋考勤機」的帖子給他們帶來了「福音」。帖子中傳授了如何用鋁皮飲料罐、蠟燭、剪刀和雙面膠等物製作自己指紋的方法,能夠對抗打卡機。網絡顯示,該帖分享次數高達8萬次。  除了教授DIY指紋的帖子外,記者在各大網購平臺搜索「代打指紋膜」,並沒找到相關產品出售。
  • 指紋識別原理和萬能指紋攻擊猜想 硬創公開課
    而指紋識別區別於這兩種生物識別的最大因素就是它們不是一個類別,所以指紋識別的研究人員也很少有共同點。指紋識別是信息安全技術嗎?在周一的公開課上,我們提到了活體指紋識別被破解的案例,但這種想法並不合理,安全一定是系統級的,並以攻擊成本為價值衡量。
  • 用戶吐槽索尼Xperia 1/5側面指紋體驗差,要貼透明膠帶才好用
    索尼在Xperia 1和Xperia 5上沒有像去年大多數旗艦機那樣採用屏下指紋,而是選擇了側置電容式指紋識別模塊,其識別速度比光學指紋模塊略快,而且方便的位置讓它們很容使用。然而,根據Xperia 1和Xperia 5用戶的一些報告,其指紋識別並沒有索尼粉飾的那麼好。
  • 水庫發現漂浮「男屍」,警方追兇19年,最後靠膠帶上的兩小塊掌紋...
    今年7月,兩小塊並不起眼的掌紋揭開了真相。01從粘連在一起的膠帶上提取到可疑指紋33歲的魯某是在杭州市江幹區使用私家車載客的「黑車」司機。2001年3月25日中午,他接了一個電話後匆匆駕車出門。最終,偵查員從膠帶黏面上提取到一枚指紋和一些零碎的掌紋。經過確認,這枚指紋和兩小塊掌紋具有一定的鑑定價值。與此同時,另一路偵查員經過調查,確定了死者魯某的身份。他駕駛的是黑色桑塔納轎車,這輛車購置於1999年。他妻子說,他離開家時接到過一個電話。偵查員追查到魯某接到的那個電話是在一個酒店打的,但是酒店的服務員只記得打電話的是個男的。
  • 【陳德勝:破解指紋密碼的尖兵】
    回想起幾年來指紋破案工作的艱苦歷程,陳德勝依舊曆歷在目。2013年初,指紋工作站剛剛成立,工作細心、認真負責的陳德勝就被安排來到這個新的崗位。可是,利用指紋比對破案,不僅對陳德勝,就是在整個徐州鐵路公安處也是個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一切都非常陌生。一枚小小的指紋只有一釐米大小,即使在電腦上放大,也不過巴掌大。從浩瀚的指紋庫中比對、比中現場指紋,無異於大海撈針。
  • 「剪刀手」拍照會洩露指紋?
    拍照比「剪刀手」會洩露指紋信息?不過,大多數網友並不慌,因為……  15日上午,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活動上,上海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副主任張威給出一個嚇人的提醒:拍照時如果鏡頭距離夠近,「剪刀手」照片通過照片放大和人工智慧技術,就能將人物的指紋信息還原出來。
  • 神奇女警探讓指紋「開口說話」
    一枚小小的指紋,通常只有1平方釐米左右,但密密麻麻、充滿玄機的幾十圈紋路卻對案件的偵破進程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 拍照比剪刀手,賣的不是萌,而是你的指紋!
    基本上1.5米內拍攝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還原出被攝者的指紋,在1.5米-3米的距離內拍攝的照片能還原出50%的指紋,只有超過3米拍攝的照片才難以提取其中的指紋。指紋信息通過照片被提取後通過專業材料製作成指紋膜,可被不法分子用於各種通過指紋技術來識別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紋門鎖、指紋支付等。
  • 揭開京東方全屏指紋識別技術神秘面紗
    目前指紋圖像的獲取設備主要包括光學掃描設備例如微型三稜鏡矩陣、溫差感應式指紋傳感器、半導體指紋傳感器(電容式和壓感式)、以及超聲波指紋掃描四大類,其中半導體指紋傳感器尤其是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最為普遍。京東方這次推出的AMOLED屏下指紋解決方案,可增加自家小尺寸面板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 代替籤到指紋膜網上悄然熱銷
    網站上銷售的指紋膜  □記者 杜一格 文 李斐斐 攝影  閱讀提示 | 進入寒冬,早晨的熱被窩成為最令人難以割捨的溫暖——對於起床「困難戶」這個龐大群體來說,多少人都帶著起床氣兒幾欲請假怠工,在心中大喊:「老闆,大早上起床上班這事兒,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面對嚴格的上班時間、面對被白領評為「史上最糟糕發明」的指紋考勤機,上班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河報記者近日發現,一種可以用於「代替籤到」的指紋膜正在網絡悄然熱銷,可以替代手指騙過考勤機。
  • iPhone指紋識別能被口紅破解?我們實測試試……
    >口紅+膠帶複製別人的指紋來解鎖iPhone?根據各電極電容量的變化來「感知」指紋的凹凸,並轉換成圖像,與事先登記的指紋圖案進行比較。所以就是利用了指紋的高低起伏導致指紋的皮下電解液和指紋傳感器上的電容產生電場,實現準確的指紋判定。
  • FaceID和指紋解鎖最簡單的破解方式是啥?
    當手機指紋識別面世的時候很多第一時間就是質疑其安全性,被破解的實驗也是一個接一個,甚至於我們在影視劇中就可以看到,拿個膠帶弄點蠟就能做出指紋模型了,確實啊在處心積慮的人面前很多防盜方式都沒有用,要知道你家的防盜門小偷也可以一分鐘不到就打開呢,最近蘋果的FaceID又被破解了,但是這好像是大神們發現的漏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