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的製造業十分發達,並誕生了眾多知名品牌。比如索尼、松下、尼康、佳能等電子公司,日產、本田、豐田等汽車企業,發那科、川崎重工等機器人製造商。隨著規模擴大,這些企業早已不再著眼於單一領域,而是紛紛尋求多元化發展。今天要說的這家公司,更是將此發揮到了極致。它就是山葉(Yamaha)。
被外界低估的日本品牌:132年歷史的山葉,是全球第一大綜合樂器製造商,從鋼琴、大小提琴到打擊樂器、專業音響設備均有涉及。品牌佔全球樂器市場的23%,長期位居第一。
同時,山葉的另一家企業還是知名摩託車製造商,產品涵蓋了公路賽車、騎士車、踏板車、無人直升飛機等。旗下還經營著網絡產品、體育用品、廚房衛浴用品、發動機等,在上世紀70年代末進入中國,至今已經40年。去年發動機集團銷售收入達到1673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00億左右),其中發動機在摩託車市場中排在全球第二,僅次於本田,船外機與水上摩託車市佔率則排在世界第一。
從修理樂器到生產樂器
從做樂器到造網絡設備,再到涉足地產、研究發動機,「不務正業」的山葉會有今天這樣的發展歷程,其實與創始人山葉寅楠(Torakusu Yamaha)有關。在創立公司之前,他是一名修理工。其創業之路,是從修理一臺美國產風琴開始的。
當時他受一家小學委託,花了三天時間幫忙修理好。期間,第一次看到風琴內部構造的山葉,頓時產生興趣,於是經過兩個多月的反覆試驗,自己親手製造了一臺。不過由於不懂樂理,造出來的產品音調不準,被音樂教授直言是在做聽診器。這反而更加激起他的鬥志,潛心進行學習和研究,終於在第四個月的時候,成功製造出日本第一臺國產風琴。
19世紀90年代,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山葉集團前身)成立,專門從事樂器修理和製造生意,並在三年後成功造出日本第一臺立式鋼琴。由於製作鋼琴需要用到木頭,於是在此過程中學會了木匠活。技能加身的山葉,開始在樂器設計與製造的路上一路前行,相繼推出吉他、小號、架子鼓等產品。
此後,電子樂器開始流行。山葉自然不會錯過,在此期間還順手把電子晶片也做了研究,並製造出數位訊號處理器。既然這樣的技術都掌握了,那就順便做個路由器吧。山葉逐漸發展成為一家集樂器、電子設備、網絡設備的綜合廠商,在聲、電領域可以說是絕對的王者。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後來還推出了一款名為VOCALOID的虛擬發聲軟體。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初音未來、洛天依等虛擬偶像的出現。
從樂器製造到跨界造車
除了樂器,山葉的摩託車也是名聲在外。兩件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實際上卻有相同之處。這還要從山葉說起,他在製造樂器時掌握了木匠活,為了不浪費這門手藝,於是開始嘗試做家具,並涉足房地產。後來,玩木頭起家的山葉接到了造螺旋槳的任務。這期間他們發現飛機的發動機存在問題,於是順手掌握了製造技術。
有了發動機,不就可以造車嗎?於是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造出第一臺摩託車,並成立了一家公司,還先後給豐田、沃爾沃、雷克薩斯等品牌研發生產過發動機。除此之外,他們將此技術運用到豪華遊艇製造上,並在前年的東京車展上,推出了首款概念車型,正式進入汽車領域。
由於在造船過程中,掌握了玻璃鋼(遊艇上的擋風玻璃)的製造方法,他們將此應用到了浴缸、水滑梯、高爾夫球桿、網球拍、弓箭、滑雪板……其涉足的行業之廣。有業內人士指出:可以看到山葉每一次跨界生產的背後,都有著堅實的技術支撐。當事業如日中天時,它並沒有滿足於成績止步不前,而是高瞻遠矚,不斷創新核心技術,生產出更多新產品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