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物聯網和可穿戴存儲設備的設計

2021-02-14 物聯網智庫


來源:EET電子工程專輯

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

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   【導讀】   -

可穿戴設備並不僅僅是現有行動裝置的演變,它的物理尺寸和電路要求與智慧型手機有著極大的不同,這讓它們屬於完全不同的硬體類別。

幾十年來,我們對漫畫書和科幻小說中常常出現的腕式對講機非常熟悉,而工程師們實現這一技術要比作家憑空想出這一場景困難得多。直到今天,它們才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

如果當下無處不在的智慧型手機是《星際迷航》所幻想出來的溝通工具,那麼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錶、健身腕帶或是將我們的手指變成手勢控制器的指環),則最終能將最新的高科技帶給大眾。

但可穿戴設備並不僅僅是現有行動裝置的演變,它的物理尺寸和電路要求與智慧型手機有著極大的不同,這讓它們屬於完全不同的硬體類別。物理尺寸、電池容量和使用環境(防水防震等特性對可穿戴設備來說要重要得多)的差異意味著可穿戴設備在設計上具有不同的要求和局限性。設計師不能寄希望於僅僅改變現有智慧型手機的尺寸就能得到可供使用的智能手錶。

想要了解這種不同,只需對比兩種在各自領域領先的不同產品,以Pebble智能手錶和iPhone 5S為例:在封裝密度方面,前者的外殼僅為43×34毫米,約是4英寸屏幕iPhone手機表面積的1/5。在10毫米厚的外殼內,Pebble的設計師必須讓其容納下一個2.3英寸的LED顯示屏和包含存儲器、系統晶片控制器、各種傳感器、藍牙晶片和電池的電路板。所有組件都被設計在一個雙面電路板上,相關組件和連接的空間極其有限,但對於消費者來說,手錶自然是越薄越好。

對於可穿戴設備的設計要求並不止步於封裝。由於容納電池的空間有限,產品在運行和待機模式下均需極為省電,但又需支持藍牙通信,可立刻啟動,還要能無縫運行用戶設定的應用程式。

沒有人會僅僅為了看時間而購買智能手錶,但與漫畫書不同的是,很少有人希望用智能手錶、互聯眼鏡或健身腕帶來取代智慧型手機,這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設計的難度。而智慧型手機也正在發展成為多用途中心,可支持、連接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這也意味著大多數可穿戴設備都不需要大容量永久性存儲或快速的多核處理器。因此,綜合考慮容量、尺寸和用電量要求,可穿戴設備是使用NOR快閃記憶體的理想平臺。

回到未來:NOR快閃記憶體最適用於可穿戴設備

在智慧型手機能夠存儲一季裡值得收藏的電視秀或完整音樂庫之前,當手機還只是部電話時, NOR快閃記憶體曾是手機首選的永久性存儲介質。NAND成序列地存儲多個比特(bit),通過犧牲隨機存取的方式來獲得密度和寫入速度,而NOR則更像傳統的DRAM——可以分別讀寫每一個存儲單元,而不是一次讀寫整個塊。這意味著NOR適用於可在本地執行而無需首先複製到另外的RAM緩存的應用程式代碼。隨機存取還意味著NOR快閃記憶體具備高速寫入速度——對於串行設計(串行外設接口)可高達20MB/s,對於並行NOR設計可高達250MB/s。

在可穿戴設備中使用NOR快閃記憶體而不是NAND具有明顯的益處。NOR快閃記憶體的直接代碼執行能力可顯著縮短啟動時間,可以讓設備立刻啟動。同樣,代碼執行無需RAM就意味著待機時的用電量大大減少,因此在可穿戴設備必須使用微型電池的條件下,設備的使用時間可以得到延長。

由於可穿戴設備一般會連接到另一個設備上,通過該設備連接網際網路服務和資料庫,所以它們無需存儲太多本地數據。相對音頻和視頻文件的大小而言,就算是一整天的健康和健身測量數據都是極小的。鑑於可穿戴設備中的空間十分有限,NOR快閃記憶體容量與晶片尺寸比NAND更適合於應用程式的需求。

第二點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因為NAND快閃記憶體陣列的密度要大大高於NOR。實際上,由於NAND快閃記憶體針對最大密度設計,所以產品一般會使用最小工藝節點,目前為16nm 。但問題是,除了存儲單元之外,所有存儲器器件都有一定的電路開銷,例如行地址解碼器、感應放大器、位線控制電路、外圍I/O電路、電壓調節器和I/O針腳等子系統。晶片上的開銷區並不與存儲容量成線性增加。縮減存儲陣列的尺寸後,晶片上用於外圍邏輯的空間只會少量增加。這意味著即使使用上一代的25nm工藝尺寸,最小可行的NAND器件也是1Gbit。這對於大多數可穿戴應用都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市場主要需要的是512Mbit或更小的存儲器件。

針對特定製程尺寸縮減NAND容量的局限性也讓封裝後的尺寸對於許多可穿戴應用來說過大。例如,用作某些應用的NOR替代品的1Gbit串行NAND採用了9×11毫米63球柵陣列封裝方式。與之相反,最小的串行NOR 512Mbit和1Gbit NOR產品採用4或5×6毫米封裝方式,不到NAND替代品的1/3,因此更適合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生態系統中其他聯網傳感器的微型電路板。


圖1:美光NOR快閃記憶體MCP尺寸比較

NOR快閃記憶體也可被堆疊在設計有偽靜態PSRAM的多晶片封裝(MCP)中,已讓控制器晶片內嵌入SRAM的應用的容量大於那些系統晶片的常見的1Mbit。例如,含64Mbit NOR快閃記憶體和32Mbit PSRAM的52球MCP僅為4×6毫米,含高達512Mb NOR快閃記憶體和128Mb PSRAM的密度較高的MCP僅為8×8毫米。參見圖1美光NOR快閃記憶體MCP尺寸比較。其容量和耗電量對於大多數可穿戴設備來說可能都過大,但它或許可以應用於錄製視頻,例如眼鏡或移動傳感設備中。

圖2:多晶片封裝能耗預估

重新思考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的系統設計

由於共同構成了不斷發展的物聯網生態系統的可穿戴設備和其他移動聯網設備在空間、耗電量和應用方面的要求,我們必須採取創新化的系統設計方法,注重晶片上(系統晶片)和封裝內(多晶片封裝)集成、更快的啟動時間和更小的待機耗電量。

這些設計上的限制條件讓可穿戴設備看起來更像是高性能的功能手機,而不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因此系統設計師不能只是簡單地縮減現有行動裝置平臺的尺寸,而必須採取創新化的方式,按系統要求優化組件選擇。具有下一代高密度0.4毫米間距封裝和MCP模塊的NOR快閃記憶體非常適合於大多數可穿戴應用,且提供了充足的本地存儲容量、應用代碼的本地執行便利性和低待機耗電電量,可延長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

由於物聯網系統會自動將採集的數據傳輸至雲端,因此可穿戴設備對於本地存儲的需求非常少,這意味著NOR快閃記憶體的益處大大高於其存儲容量略小所帶來的折損。雖然高端可穿戴設備(尤其是用於存儲視頻的設備)可能仍然需要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或eMMC模塊,但NOR快閃記憶體完全適合於可穿戴和物聯網設備市場的大部分產品。

相關焦點

  • FORESEE NAND-based MCP助力物聯網、可穿戴市場
    深圳2020年11月19日 /美通社/ -- 經歷了早期探索年代,如今可穿戴設備、物聯網在應用領域的表現力逐漸增強,低功耗、小型化的需求促進了多晶片封裝(MCP)存儲產品的廣泛應用。
  • 準備好變身,那些時尚界的可穿戴設備
    為維多利亞的秘密定製的限量版Misfit Shine,採用了維秘標誌性的粉色,就體現了Misfit設計可穿戴設備的一個核心策略。「廠商們試圖提升用戶與品牌互動,但在可穿戴設備領域還沒有那麼多合他們心意的產品,」談到生產能吸引女性和時尚達人的運動追蹤器時,Vu如是說。
  • 運營商離物聯網可能只差一張eSIM卡
    服務了,不過前提是僅針對物聯網,必須使用物聯網號段應用於非手機的物聯網服務。eSIM(最右)與傳統SIM對比  在使用eSIM卡的情況下,用戶不需要為物聯網設備辦理SIM卡,而由設備生產廠家直接嵌入在設備內,用戶並不需要關注自己設備的「手機號」(實際為物聯網卡號)是多少。
  • CES Asia 2018縱覽:一場恢弘的物聯網大戲!
    物與物的連結創造出指數級上升的數據量,在物聯網平臺上,每個聯網設備都是這齣物聯網大戲的主角。
  • mPath 告訴我們可穿戴設備應當這樣做
    認為它已經經過「期望膨脹期」,現在進入「幻覺破滅期」——公眾、媒體對它的熱情已經消磨殆盡。但這對於 Google Glass 來說未必是壞事,它可以沉下心了探索設備的應用場景,完善開發環境,以及聯合更多合作夥伴。現在發展得如火如荼的可穿戴設備領域,必須對 Google Glass 說一聲感謝。是它,讓大眾幻想不一樣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是它,通過一輪一輪的造勢,讓可穿戴設備的概念深入人心,吸引投資界、創業者的注意。Google Glass 遭遇的挫折,一定是暫時的。
  • 構建物聯網平臺的九條設計原則
    由於設備種類繁多,即使是平臺也需要分布式。 對於如此龐大的數據,應該使用基於微服務的體系結構來組織、可伸縮和可重用。這使得輕鬆分發應用成為可能,其中每個服務相互獨立,並且可以在不幹擾其他服務的情況下創建、升級和擴展。
  • AR隱形眼鏡,網友: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我們或許曾經會看到過關於一款十分先進的眼鏡設備,戴上之後可以通過眼球實現非常之多的功能,例如網絡搜索等等。  但你相信嗎?這或許將會實現。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一家初創公司近日介紹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AR隱形眼鏡」,這款眼鏡內置了一個顯示器,用目光就能激活,戴上它就能直接上網搜索資料,也能當演講者的提詞器。  有網友不禁表示,這是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 如何選擇最佳的物聯網平臺?
    【導讀】   -儘管物聯網應用程式五花八門、彼此差異很大,但是在選擇最佳的物聯網平臺時,有一些共同點需要重點考慮。  ----《評價以及選擇物聯網平臺》作者O'Reilly Media 也就是說,工業物聯網平臺和消費者物聯網平臺之間有較大區別。所以,首先得明白您的應用屬於工業(如石油和天然氣,製造或資產管理)還是屬於消費者(如智能家居或可穿戴設備)。 工業物聯網平臺和消費者物聯網平臺需求不同,因而有著顯著差異。
  • 物聯網頭條
    格式「【日期+欄目號+新聞號】+評論」,如:「【0905二2】+您的評論」,我們會選取優秀評論在周末進行展示,參與評論的熱心讀者我們都將為您在後臺進行一個月一次的抽獎,中獎者物聯網智庫將送上神秘禮品。同時,我們也將組建物聯網觀察群,與熱心讀者們一起見證物聯網浪潮席捲全世界。
  • Pebble 發布兩款智能手錶和一款神秘可穿戴新品
    既兩周前在新版的固件更新中大幅升級了 Pebble Health 的功能之後,就在幾個小時前,Pebble 第三次上線 Kickstarter,推出了 Pebble 2 和 Pebble Time 2 兩款智能手錶以及一款叫做 Pebble Core 的神秘可穿戴設備。
  • Pebble 發布 2 款智能手錶和一款神秘可穿戴新品
    既兩周前在新版的固件更新中大幅升級了 Pebble Health 的功能之後,就在幾個小時前,Pebble 第三次上線 Kickstarter,推出了 Pebble 2 和 Pebble Time 2 兩款智能手錶以及一款叫做 Pebble Core 的神秘可穿戴設備。
  • 2018年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可穿戴設備?
    回顧歷史,人們早已開始給自己配備一些可穿戴的科技設備,以便能更好地應對這個世界。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可以連接網際網路, 也可以直接穿在身上; 可以作為裝飾品, 也可以安裝在和服裝同樣的材料裡。因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設備應該沒有噪音,也不會太突兀。但是和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星際飛船船員配備的徽章通訊器相比,今天的穿戴設備還遠沒有那麼方便。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9月,蘋果發布可監測血氧水平的Apple Watch 6,實現預測和追蹤新冠病毒感染,更傾向於對用戶的健康管理。11月,榮耀新推出含有心臟健康管理、血氧飽和度檢測、睡眠呼吸暫停篩查等多種保健功能的智能健康手環。從今年各大品牌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健康管理正在打開可穿戴設備的增量市場。
  • 物聯網、IIOT和工業4.0應用連接器
    連接器需要傳輸更高的速度,更高的頻率和更小的尺寸,以及堅固性,可靠性和抗電磁幹擾能力等。物聯網是指電子產品的無線互聯,從電器、設備、車輛到建築控制系統等。嵌入式電子元件,包括傳感器,控制器,連接器和電纜等,能夠收集和交換數據,並被遠程監視和控制.。
  • 【趨勢觀察】可穿戴設備/網際網路電視/OTT TV
    傳統家電企業或許能以此作為創新的突破口,將可穿戴智能設備融合在電視客廳娛樂系統中,完成內容到平臺,電視終端到可穿戴智能終端,從而完成各種試穿試戴,智能交易與在線支付,虛擬自我融入遊戲娛樂,影院級影視以及各種定製空間環境的社交等系列活動,重新把人們拉回到大客廳的電視上,從而完成電視的銷售。以下是幾種可穿戴智能設備與電視客廳系統的融合場景。
  • 物聯網子集M2M解決方案具有哪些好處
    什麼是萬物聯網(IoE)? 萬物聯網建立了端到端的連接生態系統,包括在所有連接用例中採用的技術、流程和概念。任何進一步的分類(例如,人類網際網路、數字網際網路、工業物聯網、通信技術和網際網路本身等等)最終都將成為萬物聯網的子集。 什麼是物聯網(IOT)? 當凱文·阿什頓創造物聯網這個術語時,設備、計算機和機器就已經連接起來了。
  •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1:35:24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6期:深圳大手筆扶持物聯網,全球物聯網...
    曙光高端智能製造工廠首曝光 高度數位化生產效率提升35%據悉,曙光智能製造工廠擁有智能內存檢測設備、智能硬碟裝配設備等一大批核心裝備,其自研的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可助力智能設備實現亞毫米級精準定位和控制,還配備有智慧倉儲物流、數字孿生模型、工業大數據平臺等技術手段,能使生產效率提升35%。
  • 重慶物聯網平臺定製哪個好-河北藍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重慶物聯網平臺定製哪個好  監控中心接收數據採集終端的數據並向終端發送組態和控制信號等,實現整個系統的、數據存儲、資料庫等功能。上位機監控站可並行地設置多個站點,採用不同的權限構成完整的監控體系,它的位置不受地域限制。
  • 如何將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演變為商機
    如何將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演變為商機 數字時代 發表於 2020-03-13 10:44:43 物聯網,不只是一個趨勢關鍵詞,更是引領硬體走向軟體服務的契機,企業若要掌握這股物聯契機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