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裡的這句臺詞讓我不禁想問,現在的青少年已經不讀韓寒了嗎?
作為80後心中的精神偶像,90後心中的作家,00後心中的導演,無論是青春年代還是現在,有著眾多標籤的韓寒一直沒有淡出過我們的視線。
妥妥的文藝青年韓寒,不僅寫過歌詞:
我愛死搖滾 搖滾真酷
我突然高了八度 你脫下衣褲
我搖啊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外婆含著淚 她告訴我
是你媽(和諧) 逼(和諧) 逼 著我
好好學習 GOOD GOOD STUDY
是你媽(和諧) 逼(和諧) 逼 著我
看緊你 砸掉樂器
---《我愛偽搖滾》蘭色花園
作詞:韓寒
甚至還發過專輯。
他的音樂品味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有人說,你少年時代聽什麼樣的歌,你長大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那麼,這些年來,韓寒的音樂品味是怎麼煉成的呢?
2014年電影《後會無期》開啟了韓寒的導演之路,最終以6.5億票房完美收官,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電影本身,還有那首《平凡之路》和《後會無期》。
電影上映前,韓寒將《平凡之路》的MV發布到網上,僅僅7小時,便打破了汪峰《生來彷徨》創造的9小時百萬試聽的記錄。很快,它橫掃了各大音樂平臺、微博熱門話題榜、視頻播放網站。
一周之後電影上映,據說很多觀眾在電影結束後遲遲不走,就為了等著聽完最後一句:「你的故事講到了哪?」
《平凡之路》的發布,也讓沉寂了很多年的樸樹又回到了我們的視野。
「幾個月前去邀歌,初見樸樹。他站在家門口迎接,穿著運動褲T恤衫,頭髮些許泛白,表情平和淡然。十多年,等你太久了。」韓寒在微博裡這樣描述前去請樸樹出山的場景,克制的言語流露出「鐵粉」的心態。
邀歌的過程並沒有很坎坷,樸樹很快就答應了,事後韓寒坦言對於這次合作當時還是有點忐忑的:「他很久沒出來,加上生活得非常平靜,但我跟他講我非常喜歡這首歌,我相信今年夏天的空氣裡都會充滿著這首歌的聲音」。
歌詞中有這麼一句:「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樂評人木易說:「我覺得這兩段歌詞更多的是在寫樸樹的經歷,他在事業巔峰時期,擁有一切,名譽金錢,都是最好的時候。但他選擇了沉寂,像是突然的毀滅。不知道樸樹經歷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但在這一段歌詞裡,我們窺到了一些。」
一個是眾目睽睽之下推出人生第一部電影的「才子」,另一個是沉寂多年終於復出的「音樂才子」,兩個文藝青年多少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像歌中所唱到的: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2017年,韓寒執導第二部影片《乘風破浪》。主題曲《男子漢誓言》一經發布,立刻又引起網友一番熱議,但這次不似《平凡之路》引爆的一番情懷刷屏,反而和一個負面的詞彙「直男癌」捆綁上了。原因是,韓寒在微博上首次發布的主題曲歌詞裡,有大量引起女性不適的內容,比如:
在你嫁給我之前/ 我有話要對你說/
你在每天晚上/ 不能睡的比我早
你在每天早上/ 不許起的比我晚
飯要做的很香甜/ 打扮起來要大方
還有婆婆和小姑/ 都要和睦的相處
你不要忘記/ 你不要忘記
我是一個沒有本領的人
我這個家全都靠你
全都靠你呀全都靠你
隨後,演員徐嬌轉發了一條聲稱女權、抵制韓寒《乘風破浪》的微博,讓更多網友開始加入這場爭議。
實際上,這兩首歌也是改編的,原作為日本佐田雅志先生的《關白宣言》與《關白失腳》,只是這首創作於八十年代的日本(男權相對更甚的國家)的作品在今日中國聽起來已經不合時宜了。
但要因此將「直男癌」的大棒揮向韓寒、並且因此抵制他的電影,我認為還是太過極端。兩個版本結合起來聽,隱藏著的只是韓寒一貫的戲謔幽默與對普通人的愛情寫照。
「這兩首至始至終描寫的就是一個自卑笨拙但很努力的男人,用一生在愛他的女人,但每天還是為了生計而奔波。」韓寒在微博解釋,「我們感謝女權捍衛者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的貢獻,但不要上綱上線過於敏感。」
這兩部電影除了幾首引發熱議的主題曲,同時也散發著他對民謠的熱愛。
《後會無期》中用了萬曉利的《女兒情》以及許巍的《旅行》。
韓寒喜歡許巍由來已久,對萬總也是真愛。2016年韓寒深夜充當熱心市民發微博報警,法拉利座駕顯示屏上便是萬曉利的《這一切沒有想像的那麼糟》。
《乘風破浪》在劇情裡回到了80年代,也帶火了一首80年代的金曲——《在雨中》。
「你說人生豔麗我沒有異議,你說人生憂鬱我不言語。」
這是在雨中的其中一句歌詞。充滿人文情懷的歌詞總是更能吸引到韓寒的喜愛,身為一個作家,韓寒也在採訪中說過,一首歌裡,他最關注的是歌詞。
不過,韓寒自己填的歌詞卻屢遭吐槽。
在李榮浩最新的專輯《耳朵》裡,韓寒填詞了《念念又不忘》這首歌,我們先來看看歌詞:
路過這個排擋,
只想喝一碗湯,
想起我們曾經來過這,
頓時不想喝湯,
不喝了,
轉身等到呼吸 正常,
我卻跑…跑…跑…起來,
怎麼了,
怎麼了。
這樣直白接地氣的歌詞,有網友吐槽太過隨便。據傳,李榮浩回應稱:這不是隨便,而是網友們看不懂的高級。
然而,我認為一首流行歌曲如果還有普通網友看不懂的高級,未免荒謬。再者從聽感上來說,配合李榮浩演繹這首歌曲的憂傷和動情,這樣口語化的歌詞實在是違和、怪異。
韓寒的歌詞被吐槽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平凡之路》的填詞因為太過空洞流於表面,也被指責拖了樸師傅後腿。
而《喜歡上你的內心活動》歌詞,更是助陳綺貞毫無懸念地拿下了「地名狂魔」的稱號:日內瓦湖的房子貴嗎,你喜歡去哪,青海或三亞,冰島或希臘,南美不去嗎,沙漠你愛嗎。
更是有網友稱這是讓陳綺貞變成世界地圖歌后啊。為此韓寒是這樣回應的:
但不得不說,韓寒這首歌裡把女生的小心思描寫的還是很惟妙惟肖的,再加上陳綺貞的聲音,少女感十足,讓人聽完不由得嘴角上揚。
網傳韓寒自稱自己的歌詞「千金難換」、「只為看得上的人寫詞」,這份他看得上的名單除了上文提到的還包括:範冰冰、李宇春、左小祖咒、宋冬野。給宋冬野的《平淡生活裡的刺》的歌詞實際就來自於韓寒自己專輯裡的歌曲《空城計》。
總體說來,韓寒的歌詞還是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的,「生活」、「城池」、「故事」、「現實」這些詞組有著濃濃的韓寒味兒,視野寬闊、格局較大,詞中也都流轉著他身為作家天生的對宿命與現實的敏感與關注,然而當這些情懷都濃縮到一首歌曲裡面時,不免會給人帶來空洞和堆砌的感覺。
就像樂評人耳帝曾說,作詞並不是文字能力強就可以,更重要的是有樂感。作家出身的韓寒跟職業音樂人比起來自然還是個小白,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韓寒早在2006年的時候出過一張專輯——《寒·十八禁》,裡頭共收錄了十首歌曲,除了《我》和《追夢人》是翻唱,其它八首歌曲均為韓寒填詞、並且拍攝MV。
製作這張唱片的是環球唱片在中國內地唯一製作公司—天韻文化,為了讓韓寒能更好的寫出詞,公司搜集了幾百個demo,並且邀請了國內優秀的製作人、樂手、攝影師,多方面盡其所能地配合協調,MV更是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精心拍攝,終於在韓寒24歲那年完成。
關於專輯為何取名《十八禁》?
還挺有趣的,韓寒表示是因為他不希望理解能力有限的人來聽他這張內容還不錯的唱片,不希望心理年齡不到18歲或太傻的人來聽,所以叫《十八禁》。
即便當時韓寒正處於名聲鼎盛時期,但這張唱片反響也不算特別大,首先當然是歌曲本身並不具備大規模傳播的特質,曲風偏民謠和輕搖滾,歌詞個性,再加上沒有過多宣傳,發出來也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沉了。
但這張被韓寒稱為「不想寫東西或者不想賽車的時候,就可以說我要去錄歌」的玩票性質的專輯,卻幾乎包含和反應了韓寒對音樂的全部悟性和審美趣味,甚至於他後來電影的風格也能在這些歌的MV裡初見端倪。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正是從這張專輯開始,才讓韓寒開拓了自己寫作的新形式:歌詞。
▲韓寒《私奔》MV
還記得在新浪博客最火的那些年,博客總閱讀量徐靜蕾排第一,韓寒排第二。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打開博客就會自然地點進韓寒的博客,等待熟悉的背景音樂撲面而來,就著韓寒嬉笑怒罵的文字。
據我記憶不完全統計,韓寒博客背景音樂用過莫文蔚的《忽然之間》、陳綺貞的《太多》、許冠傑的《浪子心聲》、樸樹的《我愛你,再見》以及許巍的《旅行》、羽泉&蘇慧倫的《還剩下些什麼》……這些歌曲曲風不能算完全相同,但都能稱之為文藝,歌詞靈動雋永,旋律舒緩幽綿,韓寒對這類歌曲的偏愛一直延續到後期的電影作品中。
其實作為文藝青年,韓寒喜歡的音樂風格一直很廣泛,而且品味還不錯。
韓寒曾把稱腰樂隊為中國最頂級的搖滾樂隊之一,對於萬青欣賞之情也是掩飾不住。在擁有四千多萬微博粉絲的韓寒的力推之下,這兩支小眾樂隊的知名度顯著提高。尤其是萬青,因為韓寒的這條微博,幾乎一隻腳快要邁出小眾的邊界了。
優秀的音樂被更多人聽到,是音樂人的幸事,也是聽眾的幸事。
微博裡韓寒曾經還發過手抄萬青歌詞的圖,我想他真的是愛大了。上一個讓他忍不住手抄歌詞的人,是張國榮。
韓寒對張國榮的崇拜簡直稱得上痴迷。他在自己的《十八禁》裡翻唱了《我》,並把自己的第一篇長微博獻給了對偶像的表白,往後每一年的4月1日,韓寒都會發表對張國榮的祭奠和懷念,並手抄多頁歌詞緬懷他。
除了《我》,韓寒在《十八禁》裡還翻唱了羅大佑的《追夢人》,韓寒會喜歡羅大佑倒是不令人意外,畢竟要論人文關懷還有哪個歌手能超過羅大佑呢?
羅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裡有句歌詞:「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豔的水仙,別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裡野百合也有春天。」
據說,韓寒和妻子相戀時兩人都很愛羅大佑這首《野百合也有春天》,並且約定以後要生三個孩子,名字就分別叫小野、小百、小合。
如今,大女兒韓小野都已經7歲了,還曾一度成為熱門的被預定的「國民老婆」,網傳二兒子小百也已近垂髫之年,韓寒和妻子初步實現了年輕時候的約定,不知道小合是否也會如約而至呢?
最近的韓寒在忙著宣傳大年初一即將上映的《飛馳人生》,偶爾出鏡,穿一件耐克的深灰色套頭運動衫,開心的時候「哈哈哈哈」地狂笑,頗有有幾分周星馳的感覺。
這幅邋裡邋遢不修邊幅的樣子,年輕的時候讓人覺得怪隨性的,但如今卻令人唏噓感慨——歲月繞過誰,當初那個文字間充滿憤世嫉俗的叛逆大男孩,如今也為人父邁向了人生的「不惑之年」。
「我不過像你像他那樣野草野花,冥冥中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
人終將會走向平凡,那個寫出「所有的壇都是祭壇,所有的圈都是花圈」這樣憤世嫉俗的叛逆男孩,永遠停留在了我們的青春時代。
我們長大了,他也成熟了。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是代裡,你要是躺在鮮花裡一動不動,那麼你就是一具屍體。」
——韓寒
從暢銷書作家到職業賽車手,再到票房過億的導演,這些年韓寒一直在轉型也在成長,一直嘗試在更多的領域突破自己,比如音樂。
而無論是哪一個角色,他一直在真實地做自己,表達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從這保持真實這一點來講,為何韓寒之所以為韓寒,並且一直是被喜愛的韓寒,倒是不難想明白了。
哎呀音樂長期徵稿
關注公眾號回復投稿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