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中最慘烈的高平戰役,因為輕敵,作戰計劃大部分落空

2020-12-24 騰訊網

距離我們時間最近最大的一場戰爭是對越反擊戰,其中攻克高平就是維持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動用了11個步兵師加13個炮兵團,總兵力超過了15萬,且整整持續了28天,也就是說整個對越反擊其實並沒有完全拿下高平。

我軍其實最開始規劃的是在3-5天的時間內對高平地區的越軍進行圍殲,但是達到最後都沒能達成這個戰果,這是為什麼呢?

高平省位於越南的東北部,以山嶽叢林為主,海拔較高,多為山間小路,機械推進極為不易,有著很多天然的石洞利於隱藏。如此一來造就了其易守難攻之勢。

高平市為高平省的省會,越南經營了多年,在中越交惡後其更是大力修築工事,對越反擊打響越南高層就認定我國軍隊會從高平市經過,所以加緊部署,安排了總共1.5萬兵力扼守,並且不斷有增援部隊趕來。

我軍經過一番部署後對高平地區進行縱深穿插、迂迴包圍的戰術手段,採用運動殲敵的方法想要在3-5天內把高平地區的越軍盡數合圍殲滅。

這套戰術我軍用過多次,不管是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印反擊都運用得爐火純青,效果也非常好。然而到了越南這裡有點玩不通了。

首先就是前面說的地利,山林之中防禦一方很容易躲藏,這樣我軍的行進就必須小心,防止越軍打黑槍,且我軍對當地的地形不熟悉,難以辨別方向,迷路的情況也不少見。

另外越南也是做到了全民皆兵,其是主力部隊、地方部隊、民兵三者結合的國家武裝力量體制,雖然當時駐守高平的主力部隊人數不多,但是民兵和地方部隊卻是極大的阻礙。

他們熟悉並利用地形,給我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甚至出現過民兵部隊襲擊我軍指揮所的情況。我軍在徒步穿插的過程中,進行了數十次的戰鬥,其中大部分都是與民兵部隊發生的。

事後有統計,在高平戰役中參戰的越南民兵,人數要勝過了越南的正規軍。這是我軍開始擬定作戰計劃時沒有考慮到的,後來還因此不得已投入了後援部隊,算是一個很大的失誤。

除了越南民兵,還有另一個"兵種"開始也沒想到,那就是越南特工。越南的特工都是久經訓練,而且善於隱藏,不到最後一刻都分不清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比如2月18日晚間,我軍121師後勤行至魁剝山谷,遭到了越南特工的伏擊,且還有不少特工混入我軍隊伍中搞破壞,導致整個隊伍一片慌亂,根本無從組織有效的抵抗,僅此一戰就傷亡了軍人、民工300餘人,還丟失掉眾多給養物資。

這些都是很大的教訓,所以經過了四天的戰鬥,我軍才完成了對高平兩翼的夾擊,5天全殲越軍的計劃落空。

等到我軍基本完成包圍之勢後,越軍又迅速做出反應,化整為零,利用當地的地形與民情打遊擊,他們經過了數十年的戰爭,對於這種方式運用得非常熟練,且單兵戰鬥力較高。

為了保證後方部隊的安全,我軍不得不分散開來四面清剿,如此一來就無法速戰速決了。

其實在2月25日下午,我軍就已經攻入高平市區,但是越軍的反擊騷擾一直沒有停止過,所以我軍的清繳也持續在進行,直到我軍撤出回國都未能完全消滅藏於山林之中的越南遊擊隊。

高平戰役也是對越反擊中最慘烈的,在傷亡數字上就能看得出來。從2月17日開始到3月5日結束,雙方共計付出十萬人的傷亡,平均下來一天就是五千,我軍戰鬥傷亡11000多人,佔了東線總傷亡的一半以上。

在此役中也暴露了很多問題,軍隊久不作戰,警惕性及軍事素養較差,沒有切合實際,制定作戰計劃時考慮比較片面。

不過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優點就是善於總結,很多問題在實戰中進行了改變,到後面傷亡已經少了很多,並且也讓我國下定決心強軍,從此開啟了革新之道。

吸取了教訓之後知道改變,這或許就是高平戰役給我軍留下的深刻意義。

相關焦點

  • 對越作戰中的「黑豹行動」,80名敢死隊員僅剩8人,今一人身家過億
    在對越反擊戰及其10年兩山輪戰中,解放軍犧牲最多的時候,,無疑是開戰之初的幾天時間,由於準備不足、指揮不當、輕敵等各種因素,讓這場戰役前幾日犧牲人數比較多,大約佔到了整個對越反擊戰犧牲人數的2/3。但要問整個對越作戰期間,哪場戰役最慘烈?恐怕要屬「1.7戰鬥」了。
  • 對越作戰的「黑豹行動」後,80名敢死隊員僅剩8人
    在對越反擊戰及其10年兩山輪戰中,解放軍犧牲最多的時候,,無疑是開戰之初的幾天時間,由於準備不足、指揮不當、輕敵等各種因素,讓這場戰役前幾日犧牲人數比較多,大約佔到了整個對越反擊戰犧牲人數的2/3。但要問整個對越作戰期間,哪場戰役最慘烈?恐怕要屬「1.7戰鬥」了。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諒山戰役有多激烈?許世友下令一間房子也不留
    比如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是中國軍隊最有效的一次練兵。這一點,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最激烈的涼山戰役就可以看出來。在這場戰役之中,中國軍隊不僅僅展現出來了優秀的戰鬥素質,更由于越軍的一系列失誤,進而產生了極其輝煌的戰績。
  • 對越自衛反擊戰諒山戰役的4大軍團,其54軍團被稱為外戰專家
    眾所周知,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反擊,並使用化武。42軍被迫後撤,中國緊急將後方炮兵師拉至前線進行壓制即拼刺刀(解放軍炮兵所謂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線,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拼刺刀)。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如此重要維護邊境安全、支援盟友的戰役,必然需要制定周密的作戰計劃來指揮軍隊作戰,也少不了一位經驗十足的將領來領導軍隊。 1、長期堅守一線,作戰經驗豐富 中央派遣許世友上將的原因究竟為何?在如今看來恐怕還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首先,許世友上將自少時參軍以來參與過我國抗戰、解放戰爭中的各大戰役,曾跟隨眾多大將共同作戰。
  • 對越反擊戰,中國為什麼不派戰機參戰?75歲越戰老兵說出真相
    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是我國自抗戰以來第二場自衛還擊戰,這場戰爭對中越兩國的影響都非常大,甚至讓兩國關係一度惡化。而這場戰爭的真正爆發原因,卻是來自越南單方面的挑釁,在1979年對越反擊戰爆發的前一年,中國總共遭到越南數百次的侵犯,而我國也向他們發出過軍事警告,但越南卻置之不理,面對這種情況,我國只好主動出擊,以武力解決問題。
  • 從這些戰鬥中,我們可以看出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的真實戰鬥力
    對越自衛反擊戰了解越軍的真實戰力如何,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一個部隊的戰力只能用戰績來衡量,除卻戰績以外,任何證明方法都是不夠嚴謹的。我們不能偏聽偏信那些謠言,如果越軍的戰力真的有那麼強悍,又何至於落到被我軍打到首都的下場?
  • 高平戰役突擊一座大山,英雄戰士負傷被越軍按住,毅然拉響手榴彈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解放軍廣州軍區部隊發動高平戰役,集中10萬大軍準備全殲防守高平地區的越軍。其中在南路攻擊方向,解放軍步兵126師376團作為突擊團,在坦克部隊和炮兵、工兵配合下,首先向4號公路突擊,撕開突破口。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楊得志升任總參謀長,為何許世友退居二線
    1979年,越南試圖擴大版圖,便數次挑釁我國邊境,迫於無奈之下,我軍打響了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決定兵分兩路由東西進攻,東線主要由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指揮,而西線則由剛調任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上將指揮,其間,兩軍都歷經磨難,跋山涉水,在槍林彈雨中勇猛作戰,最終,成功殲滅越軍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中國和柬埔寨,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地緣關係
    上個世紀中後期,美蘇兩國開始冷戰,因為他們都想做世界第一軍事強國。這個時候的中國對於外交關係的處理方式從不被接受,改為了獨立自主。中國不主動挑釁其它國家,但如果其它國家主動來挑釁,我們將會讓它付出代價。
  • 對越反擊戰之黑豹行動,80人組成的敢死隊8人生還,向他們致敬
    對越反擊戰作為我國歷史上一次損失相當慘重的戰役,當初由於物資等基礎設施的匱乏,在作戰當中是讓我軍吃了很大的苦頭。在整個的越南反擊戰當中,我軍雖說是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但是戰爭的慘烈依舊是超出了人們的想像,這其中的「1.7戰鬥」成為整個戰役的焦點。
  •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下場最慘的越南部隊是哪個?
    316師在越軍中是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基礎牢,裝備較好,戰鬥力較強。擅長於山嶽叢林地帶作戰,同時也有在平原河網地區打運動戰、攻堅戰、阻擊戰、長途奔襲等作戰經驗。 越南人民軍步兵第316師是越軍組建的第5個主力步兵師,別稱「白頰鳥師」。1951年4月黃花探戰役後,越軍總部抽調參戰主力營、團著手組建316師。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反而由於出色的火力覆蓋戰術,使得在解放軍向諒山推進的過程中,能順利的對駐守要點的越軍進行穿插、包圍,加上步兵和坦克的協同作戰,越軍多個師級單位被全殲。 軍事上的失利,反映出的是越軍戰術思維和戰略意識的落後。相比對幅員遼闊的中國,越軍缺少大兵團作戰的思維。
  • 對越反擊戰中唯一一次失利,該團200多人被俘,連長帶著部隊投降
    但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不顧自己國家還處於貧困的狀態,對越南進行了大力支援,即使在最艱難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還派出以陳賡,韋國清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幫助越南指導作戰。在1975年之前,中國對越援助高達200多億,中國甚至還沒有對本國部隊的武器更新換代,就把武器裝備給了越南。
  •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定的調子是懲罰越南,用鄧小平同志的話說,越南小朋友不聽話,要打打屁股。單以雙方的俘虜來比較,當時我軍俘獲越軍2700多人,越軍俘獲我軍只有不足40人,而且這30多人都是喪失戰鬥力的傷病員。但是戰役接近尾聲的時候,我軍卻突然增加了200多戰俘,原來這是448團的一個營集體投降。這事震驚了東線總指揮許世友,也震驚了中央軍委。448團是50軍150師的一個團,本來150師沒有越境作戰。
  • 越軍這支部隊號稱「決戰決勝團」,第41軍聲東擊西迷惑敵人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在東線高平方向,解放軍廣州軍區前指決心以高平為主要目標,集中7個陸軍師及配屬部隊共10萬大軍,將步兵、炮兵、裝甲兵混合組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對高平越軍主力步兵345師及地方部隊形成鉗形攻勢,計劃用3天左右時間一舉殲滅之。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是誰?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距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一場戰爭,已經過去了41年,這場戰爭因為很少有報導和影視作品的出現,所以很多人相對來說比較陌生。對越自衛反擊戰分為好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東線部隊是以穿插突進為主,其中又以42軍為主攻部隊。42軍是一個非常光榮的番號,在之前的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中都表現得極其出色,126師是42軍的主力王牌,因此衝鋒在前。
  • 1979年2月17—2020年2月17:對越自衛反擊戰41年
    以使命的態度讓最小的彝族支系也落入人們的視野用微觀的視角讓塵封的彝族歷史都綻放時代的光芒感謝關注微觀彝族紀錄片《大揭秘》自衛反擊戰(一)奮起反擊紀錄片《大揭秘》自衛反擊戰(二)高平 同登攻堅戰紀錄片《大揭秘》自衛反擊戰(三)奪回老山第一階段
  • 解放軍有一個猛虎師,解放戰爭打垮鋼七軍,對越反擊戰所向無敵
    其中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負責解放中南地區,當面最重要的敵人便是白崇禧指揮的桂系主力。在關鍵性的衡寶戰役中,四野第45軍135師在師長丁盛指揮下,動作迅猛,深入敵後,頂住了桂軍5個師的輪番猛攻,堅決拖住敵人,為四野大部隊分割圍殲桂系主力贏得了寶貴戰機。 白崇禧啃不下135師,見勢不妙,命令主力後撤。然而晚了!
  • 對越反擊戰,越軍使了啥手段讓許將軍非常頭疼?差點耽誤戰局
    大家都知道,在1979年打響的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許世友上將掛帥,帶領著我國軍隊在越南的戰場上大殺四方,雙方進行了多次的大規模的兵團戰,最後我軍殲滅了越軍4萬多人,宣告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