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諒山戰役有多激烈?許世友下令一間房子也不留

2020-11-24 騰訊網

眾所周知,古人經常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但是用兵畢竟也是養兵和練兵的一種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比如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是中國軍隊最有效的一次練兵。這一點,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最激烈的涼山戰役就可以看出來。在這場戰役之中,中國軍隊不僅僅展現出來了優秀的戰鬥素質,更由于越軍的一系列失誤,進而產生了極其輝煌的戰績。

從整個戰局來說,越軍在越北的正規軍加地方團、省隊、公安屯有10萬多人,並不算少,火力配置也很優越。而越北山地險峻複雜,公路也不多,易於防守。越軍也熟悉解放軍的穿插戰略,對於以點帶面的防禦戰法也應有所心得。

然而越軍還是犯了極大的戰術錯誤,這就是消極防守,孤立地靠各個戰略點遲滯解放軍的進攻,而沒有及時調動機動兵團進行反擊以填補戰線漏洞。結果在解放軍的傳統穿插戰法之下,越軍的防禦體系被割裂,一點突破,即被合圍。

各個戰略支撐點互不相援,只好各自為戰。經解放軍的優勢兵力火力打擊,這些支撐點只能是坐待而亡。而主要支撐點一失,越軍的後續部隊則再次面臨解放軍的穿插分割,造成惡性循環。總的來說,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株守孤城而不是大步進退,是越軍的致命傷。

經過10天的大戰,越北重地高平、老街、柑塘、同登已被中國軍隊攻佔,一線越軍345師和346師遭到沉重打擊。西線中國13軍已進至沙巴,準備圍殲進退不定的越軍王牌316A師;東線中國55軍則乘大勝同登之勢,兇猛地壓向諒山。

守衛諒山的是隸屬河內第一軍區的越南人民軍第3師。這支部隊又稱為"金星師",1965年9月組建於越南南方,其名取"南方的一顆金星",象徵勝利之意,為南方對美軍作戰的主力師。

在越軍中,除組建於五十年代抗法救國戰爭中的312、316、304、308等歷史最悠久的頭等師外,便數這個第3師了。第3師下轄2團、12團、141團、炮兵68團,其中12團曾獲"英雄團"稱號,擅長進攻,能打近戰、夜戰,在與美軍作戰中功勳赫赫。

141團則能攻善守,曾獲越南"人民武裝力量英雄"稱號。第3師從上到下,兵驕將傲,曾喊出過"打到友誼關吃早飯,打到南寧去過春節!"的狂言。很可惜,摩拳擦掌的第3師出師不利,在同登挨了中國軍隊55軍狠狠一拳,丟了那個"英雄"12團。第3師餘部1萬餘人退守諒山,利用諒山周圍山地設防,密布明碉暗堡,準備將中國軍隊擋在此處。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越軍即將慘敗之際,為了挽回面子,竟然無恥地使用化學武器,為中國軍隊造成了一定傷亡,中國軍隊憤而還擊,瞬間30分鐘落彈幾萬發,當時許世友憤而下令:「拂曉攻擊開始後,諒山一間房子也不能留。」

相關焦點

  • 諒山戰役爆發後,許世友:天亮後開始攻擊,諒山一間房子也別留
    中國是一個國土大國,和很多國家都有接壤,其中有一個國家叫越南,在中國歷史上,越南曾經是中國的國土,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下令趙佗派遣50萬大軍徵服百越地區,當時趙佗在越南北部設立了三個郡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楊得志升任總參謀長,為何許世友退居二線
    而此時許世友帶領的東線戰況卻不是很順利,不僅圍追堵截的敵人眾多,且東線的越軍武器精良,戰鬥實力也比較勇猛,其中,越軍的346師被譽為「王牌兵團」,但許世友並沒有因此退縮,而是憑藉自己的機智與勇猛,率軍在高平戰役中將此兵團予以殲滅,雖然只是殲滅一個師,但對戰爭勝利所起到的作用卻舉足輕重,他接下來在激戰諒山時,更是立下赫赫戰功,諒山被稱為是首都河內的門戶,一旦諒山失守,河內必將完敗,所以,
  • 諒山戰役,解放軍半小時打了幾萬發炮彈,所有房屋被炸毀
    諒山坐落在一個小盆地中,層巒起伏、叢林密布的越北山地,這裡是越南首都河內的北大門,諒山以南就是廣闊的平原地區。諒山還有通往河內的鐵路,公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之後,經過10天的大戰,越北重地高平、老街、柑塘、同登已被中國軍隊攻佔,一線越軍345師和346師遭到沉重打擊。
  • 對越自衛反擊戰諒山戰役的4大軍團,其54軍團被稱為外戰專家
    眾所周知,諒山戰役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組成部分,1979年3月1日,諒山爆發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精銳的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反擊,並使用化武。42軍被迫後撤,中國緊急將後方炮兵師拉至前線進行壓制即拼刺刀(解放軍炮兵所謂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線,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拼刺刀)。
  • 中越戰爭,諒山戰役究竟有多慘?越南老兵直言:回想起來腿都發軟
    狂妄無比的越南,在我國邊境殺死多名手無寸鐵的公民,中國一向秉承友好的外交政策,多次對越南忍讓。只可惜,對敵人心慈手軟,無疑是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我國此番行為讓越南變本加厲,越來越多的邊境同胞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終於,在1979年2月,我國政府下令反擊越南,幾十萬解放軍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出兵,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正式拉開序幕。
  • 中越戰爭:諒山戰役取勝後,許世友下令做了什麼讓越方恨得牙癢
    雖然現如今越南再不是我國的附屬,但是我國一直秉持友鄰和諧相處的原則,對越南多有幫助。之後,雖然越南不再是我國的直屬領土,但其一直還是中國的藩屬國,所以中國自封建社會開始就一直幫助越南,即使到了清末的時候,中國處於內憂外患的階段,也一直在力所能及的幫助越南。
  • 對越反擊戰中,中央為何派遣74歲的許世友出徵,而不是粟裕?
    這樣的選擇或許會令人不解,戰場兇險萬分,有許多更為年輕的將領可以領兵出徵,這也是對許世友上將的安全保障。 倘若不以年齡論,粟裕大將領兵前往也更有威懾力。而中央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以後選擇派遣許世友上將領兵。
  • 諒山戰役有多激烈?我軍半小時近萬發炮彈,直接「說服」越軍精銳
    中國從來都是不喜歡戰亂的國家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從未主動挑起爭端,更別說侵犯其他國家的領土,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越南作為我國以前友好建交和援助的對象,不僅不心懷感激,反而轉頭講槍口對準了我們,不斷在侵犯我國領土主權,我國也因此不得不拿起手中的武器與1979年對其進行反擊,其中的諒山戰役尤為激烈
  • 對越反擊戰勝利結束後,總指揮許世友敬了三杯酒,分別敬給了誰?
    隨後,中國軍隊攻佔諒山,直接威逼越南首都河內。此後,中國軍隊開始逐漸後撤,並且摧毀了一批越南的基礎設施並且收回了大量援助物資。越南軍隊不敢與解放軍正面交鋒,只能是跟隨中國軍隊的後撤。3月15日,解放軍最後一支部隊撤出越南,至此第一階段對越反擊戰取得全面勝利。此後在1979到1989的十年之間,中國與越南在中越邊境進行了長達十年之久的中越邊境戰爭。
  • 中越戰爭我軍撤兵後,許世友下了一道令,令越南發生了什麼變化?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中國官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官方稱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我軍是入越南境內作戰,短短一個月,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時候,我軍選擇了主動撤軍。
  • 介紹6本對越反擊戰的回憶錄,從諒山戰役一直打到老山輪戰
    一、《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作者王志軍,原陸軍第55軍163師487團7連戰士。 這本書於對越自衛反擊戰30周年之際出版,曾經轟動一時。本書主要講述了東線廣西方向解放軍廣州軍區陸軍第55軍的作戰過程,同登攻堅,諒山戰役,威懾河內,創造了全線最大的勝利。
  • 解放軍發動諒山戰役殲敵10509人,看看幾支越軍的表現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很多人都知道,打得最精彩激烈的要數諒山戰役。解放軍廣州軍區第55軍揮兵南指,在炮兵、裝甲兵支援下,先打同登,後擊諒山,連續作戰16天,突入敵國縱深20餘公裡,攻佔全部預定目標,取得了東西全線最大最輝煌的一場勝利。
  • 諒山戰役,我方的重炮火力有多厲害?戰後越南老農說:天都黑了
    我國對此忍無可忍,子弟兵們不得不進行自衛反擊,以保衛邊境與邊民生命財產安全,隨即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當年越南戰爭咱們中國給越南提供了多少援助,他們早就置之腦後了,恩將仇報,放在越南猴子身上再合適不過!)
  • 從這些戰鬥中,我們可以看出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的真實戰鬥力
    對越自衛反擊戰了解越軍的真實戰力如何,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一個部隊的戰力只能用戰績來衡量,除卻戰績以外,任何證明方法都是不夠嚴謹的。我們不能偏聽偏信那些謠言,如果越軍的戰力真的有那麼強悍,又何至於落到被我軍打到首都的下場?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1979年解放軍在中越邊境打響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次舉世矚目的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越南方面的失敗,面對自己曾經的「宗主國」,越南又回想起了被中國神秘手段支配的恐懼。 在電影《芳華》裡有一幕,一隊中方戰士正在為前線輸送物資的路上,遭受到了越方的突然襲擊。拋開電影內容不談,這一段對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鬥環節還原的還是非常到位的,越方的突然襲擊完全源自於解放軍的運動戰中的穿插戰術。
  • 中越戰爭結束後,為何許世友離開指揮位置,楊得志卻升任總參謀長
    一來要有足夠的資歷,二來身體要能負擔得起這場戰事,三來最好有境外作戰的經歷,這三者缺一不可。這時候以毛主席為首的老一代領導人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當時黨內和軍內由小平同志主事。1978年12月7日,小平同志在軍委會議中,在和聶榮臻、葉劍英、徐向前等碩果僅存的開國元帥們一番商議後,最終就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定下了「以多擊少,用牛刀來殺雞」的作戰方針。
  • 對越反擊戰時,許世友接到撤軍命令後說了三個字,讓越軍心驚膽戰
    因為越軍不斷的對中國領土進行騷擾,所以我軍就對越南展開了自衛反擊戰,許世友和楊得志率領了九個軍分別從廣西,雲南,對越南的六個省11個縣發起了進攻,不到三個小時,我軍就突破了各個防線,打的越軍聞風喪膽,落花流水。在涼山爆發激戰後,我軍深入涼山北市區,越軍展開了反擊,並且使用化學武器。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中國和柬埔寨,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地緣關係
    1979年2月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當時做出決定和實質掌權中國外交的鄧小平,戰爭持續時間很短,投入兵力大約20萬,但調動兵力達到了上百萬,傷亡27000餘人,雖然說這個代價比越南要少得多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出動了九個軍,分別消滅了多少敵人?
    、諒山的部隊,在扣馬山、395高地一帶讓越軍吃盡了苦頭。 戰後統計殺敵6175人,打傷1400多人,俘獲459人,這個俘虜人數是全軍最多的。13軍在1985年與50軍整編成13集團軍,番號在2017年4月的軍事改革中歸入了第77集團軍。
  • 對越反擊戰:如果越軍以主力迎戰,情況會變成什麼?
    1979年,中國同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也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中,解放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佔領越南二十多座重要城市。此後,很多人做出假設,倘若越軍以主力應戰,對越戰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 1979年,越南在蘇聯的教唆下屢次對我邊境發動侵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