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曼楨與沈世鈞的感情有多深呢,其實說不上有多深吧,不過是辦公室戀情,接觸過幾次,漸漸有了好感,然後談起了戀愛。
雖說已經涉及談婚論嫁了,感情卻也如清水掛麵,仿佛還沒有翠芝與叔惠之間的感情真切,更談不上「非君不娶、非君不嫁」了。大概是曼楨活得太理智,不可能把自己深陷入愛情之中,她的愛情,不得不與現實緊密聯繫在一起。
她喜歡沈世鈞,是因為他離開封建家庭,獨自出來闖蕩。她以為他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有主見、有勇氣的人。她以為這樣的人能夠與她一起承受生活,衝破世俗的眼光。
這是她最看重他的,卻也是她看得最錯的一點。沈世鈞離家,不是有勇氣,恰恰相反,是因為懦弱,因為逃避。
沈世鈞是一個遇事就逃避的人,家裡紛亂的關係他搞不定,就離家出走。對石翠芝他不會拒絕,就避而不想見。這種逃避的性格已經引起了他與曼楨之間的不少矛盾,最嚴重的是就在對待顧曼璐的身份問題上。
顧曼楨希望他能正視這個問題,說服他的家人接受有個這樣的姐姐。可沈世鈞呢,或許他認為家人的脾氣是無法說服的吧,反正他連絲毫的嘗試都沒有做,直接否認她有這樣一個姐姐,還覺得可以搬家遠離這個姐姐,一輩子不來往就可以當作不存在了。這是令曼楨無法忍受的。
戀愛的時候,他說如果有人來搶,他一定把曼楨搶回來。可現實中,來了個張慕瑾,還沒有怎麼樣,他就開始自怨自艾,自個兒躲起來舔傷口。
最後曼楨出事了,他連她的人都沒有見到,沒有聽到她親口一句話,就認定她是瞬間嫁給了張慕瑾。別說去搶回來了,就連找到她當面質問一句的想法都沒有,直接躲回了老家去。
談了這麼久的戀愛,如果對一個人連這點兒了解和信任都沒有,那麼他們的感情又深在哪裡。
曼楨生下孩子之後,仍然天真的認為世鈞是那種有擔當、不世俗的人,不會看不起她,還會接受她。
直到聽說他娶了石翠芝的消息,在她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在跟別的女人戀愛結婚,她才徹底了解到這個人吧。
十八年後再相見,她只說他們再也回不去了,她明白以沈世鈞的性格,不可能跟石翠芝離婚,哪怕他有這個想法。連石翠芝都成長了,沈世鈞卻還是那個軟懦的性格,在生活上、心理上,都還在依靠著石翠芝。
他不可能成為顧曼楨的依靠,從來都不是。張慕瑾可以跟帶著孩子的顧曼楨重新開始,敏感又小心眼的沈世鈞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