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菲菲姐跟我說:
我終於還是離了,不僅天沒塌,還比以前更藍,整個人都感覺輕鬆很多。
也難怪菲菲姐用了「終於」二字,我認識她四年多了,當初她加我微信時就是看了一篇《沒錢還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的文章很有共鳴。
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跟我說:
過了幾天後她又說:
菲菲姐今年48歲,從25歲結婚到現在共23年,第一次想離婚時是女兒三歲左右。
公公婆婆天天都在念叨要再生一個,說是一個孩子太孤單了,其實是重男輕女,老人家覺得沒有男孩在村裡是抬不起頭的。
那時還沒有開放二胎,生二胎是沒有產假的。
為了躲避計劃生育,還要躲躲藏藏的,而菲菲姐剛升職當質檢主管,不想為了生孩子而丟掉奮鬥了8年的工作。
無奈,架不住公公婆婆大姑姐,還有娘家人的苦口婆心,更重要的是老公那句:
為了這個家,你還是辭職專心備孕和帶娃,賺錢的事情有我就行,我保證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會交給你。
就這樣,菲菲姐打消了離婚的念頭,辭職回家帶女兒,三個月後懷了二胎,一年後兒子出生。
她除了安心帶娃和做家務,其他都不敢去想。
菲菲姐的老公其實還算不錯,不打牌不抽菸不喝酒,對自己很摳門,把所有的卡都交給老婆管。
最大的毛病就是太懶,每天幾乎都是六點準時下班,到晚上十一點洗澡睡覺,中間五個小時,除了吃飯會坐到餐桌前,其他時間都躺在沙發上。
之前沒手機時就看電視,後來就是手機不離手。
有一次,兩歲的兒子感冒喉嚨發炎,特別吵鬧粘人,總是要媽媽抱著,晚飯後菲菲姐就帶著他去睡覺,叮囑老公先把碗洗一下,再幫女兒洗澡。
又累又困的菲菲姐在陪兒子睡覺時,自己也睡著了,醒來已是夜裡一點半。
她出來客廳一看,六歲的女兒躺在地板上睡著了,碗筷還橫七豎八地擺在餐桌上,而老公則在女兒房間的床上鼾聲如雷。
把女兒抱起來去洗手間洗完澡後,哄她入睡時,聽到隔壁的兒子又在哭,菲菲姐用腳踢醒丈夫,讓他去看看兒子。
他回應一聲後,不到三秒又開始鼾聲如雷,那一刻,菲菲姐崩潰大哭,腦海裡只有一個想法,這樣的婚姻要來幹什麼?必須離婚。
第二天,冷靜下來的菲菲姐和老公攤牌,提出了離婚,而老公根本沒當回事,不屑的說了一句:
見菲菲姐是認真的,她老公把公公婆婆和嶽父嶽母都請來當說客。
婆婆勸菲菲姐說,女人離婚後帶著孩子會過得很辛苦,也不好嫁人,還說自己兒子除了有點懶沒其他壞毛病,至少掙錢上交,不打人,比很多男人都強。
親媽語重心長地勸菲菲姐:
孩子都生了兩個,還學什麼離婚,你瘋了嗎?你以為一個女人帶著孩子那麼容易嗎?
別折騰了,做家務帶孩子本來就是女人分內的事情,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也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烙印太深,再加上所處的環境和當時閱歷太淺,眼界也就周圍身邊,在菲菲姐的觀念裡女性為家庭付出比男人更多是很正常的。
想要離婚的火苗被掐斷,妥協過後的菲菲姐只能自我安慰,比起那些打老婆、出軌還不拿錢回家的男人,他已經很不錯了,何必還非要折騰。
那時候在菲菲姐的觀念裡沒有單親媽媽這個概念,離婚後肯定是要再嫁人的,誰能保證下一個一定會更好?
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的發達,菲菲姐封閉的思想也有了轉變,她不想把自己一生都耗在家庭瑣碎裡。
兒子上幼兒園大班後,她去找了一份工作,是超市的收銀員,上早班時她能自己接送孩子,輪到中班時老公就負責接送孩子。
兒子上小學二年級時,菲菲姐升職當了領班,又過了兩年,她爬到了部門主管的位置。
而老公依舊在原地踏步,領著和結婚前差不多的工資,回家繼續葛優躺,沙發都換了三次皮。
孩子上學去了後,家裡只有兩種聲音:一種是老公刷抖音的爆笑聲,另一種是菲菲姐洗碗聲和拖地聲。
一個桌上吃飯,一張床上睡覺,兩人可以做到一個星期不說一句話,吵架也懶得吵,這可太讓人窒息了。
菲菲姐越來越覺得這樣的婚姻除了囚禁自己,消耗自己,已經感受不到一點點的快樂和幸福。
如果人的一生都這樣委曲求全,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
兒子初二那年,菲菲姐發現丈夫在網上和主播撩騷,最多的一天說了160句話。
聊天內容有從早上起床就叮囑那女孩多穿衣喝溫水,到露骨情話,再到發520表達愛意的大紅包。
結婚16年來,菲菲姐才知道丈夫不是不會關心人,而是不想關心自己而已;他也特別會說甜言蜜語,只要對象不是老婆...
那次大吵後,菲菲姐也沒有給他留情面,把他撩騷的截圖都發在家族群裡,公公婆婆第一次罵了自己兒子,讓他必須保證以後絕不會再犯糊塗。
本來都要去民政局了,老公去求了嶽母大人,菲菲姐的媽媽又一次拉住女兒不準她離婚,理由都是為了女兒好:
你都這麼大年紀了,還學什麼離婚,不怕別人笑話嗎?家醜不可外揚,人活一張臉,你不怕別人笑話,你老媽我可丟不起這個人。
一輩子都活在男尊女卑思想的親媽差點跪在菲菲姐面前,她不得不妥協。
這一忍又是三年。
期間公公患癌,去世,親媽身體也出現各種毛病,為了不讓老人們再擔心,菲菲姐也沒空去想自己,離婚更是不敢去想。
今年年初,一場疫情把所有人都困在家裡,菲菲姐感冒了,從聽到她第一聲咳嗽開始,老公就溜出家門去了婆婆那裡。
整整一個月,他沒有回家,沒有打電話來問一聲菲菲姐感冒好了沒有?
直到菲菲姐要上班,核酸檢測報告顯示陰性後,他才回家來,在飯桌上他跟一對兒女說:
我和你媽這個年紀的人都比較容易感染,你媽咳嗽可把我嚇壞,萬一傳染給我怎麼辦?我可不想死。
他怕死,所以才躲到了婆婆家去;他一點不關心菲菲姐是生還是死,所以一個電話也沒有打;
他也沒那麼在乎兩個孩子和媽媽住一起安不安全,沒有任何隻字片語叮囑他們注意防範...
這世界上怎麼會有人自私到這地步呢?
既然在自己生病需要人照顧時,枕邊人一點都指望不上,那現在幹嘛還要累死累活伺候他呢?一個人輕鬆點,不那麼鬱悶,說不定還能多活幾年?
這一次,菲菲姐下定決心離婚,兩個孩子都已經成人,不存在撫養權的問題,兩套房子,一人一套,她主動選擇了一套舊房子,沒電梯但也沒房貸。
老公搬來丈母娘當說客,菲菲姐沒有絲毫的讓步,她回復親媽:
媽,咱們母女加起來都一百歲了,您能不能跟我說句真心話,您覺得婚姻裡的陳年舊帳真能輕描淡寫地用「算了」兩個字扯平嗎?容忍能換來幸福嗎?
老母親淚如雨下,她比誰都清楚女人在婚姻裡的付出比男人多太多,可得到的尊重和理解卻太少,不容忍又能怎樣呢?
「還可以離婚。」菲菲姐堅定地告訴媽媽,如果婚姻越過越痛苦,那離婚就是最好地放過自己。
其實,真正阻止離婚的不是親媽,也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自己不敢真的踏出那一步,瞻前顧後的東西太多。
這一次,菲菲姐全力以赴踏出了最艱難的一步,才發現天不僅沒有塌,離婚還有很多以前不敢想的好處。
少了很多堵心,不想做飯時可以點個外賣,周末還可以去公園拍照,約朋友逛街,心情愉悅太多。
原來,離婚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去生活而已,其他,該怎樣還是要繼續,沒有什麼區別。
聽了菲菲姐的故事,我腦海裡浮現昨天看的《聽見她說》裡詠梅獨白的短劇《重塑》,劇中的詠梅和菲菲姐有幾分相似,是一個被離婚的女人。
短劇裡,詠梅的老公捧著她的手說「回歸家庭吧!掙錢的事情交給我就行。」。
因為他的真誠,詠梅從一位即將升職的會計退回家庭當主婦,生了一兒一女,拼湊了「好」字。
之後很多年,她都扮演著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每天圍著老公和孩子轉,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切是那麼的歲月靜好。
卻沒想到有一天丈夫把她的手捧在自己掌心,眼神依舊很真誠,淡淡地說了一句:
因為長期和社會脫節,沒有穩定收入,她被剝奪了孩子的撫養權。
她查到他要離婚是因為出軌,無助地她去找媽媽訴說,媽媽卻讓她忍:
勸女兒不要離婚的媽媽婚姻幸福嗎?顯然沒有,當媽媽讓詠梅要懂事時,她反問媽媽:
不僅媽媽勸詠梅要懂事,身邊人也都在讓她忍,時刻提醒她:
你是新時代女性,你有大學學歷,你怎麼能哭鬧呢?怎麼能那麼在乎一個男人呢?
還有各種指責,嘲笑的聲音從四面八方撲來,被離婚仿佛變成了她的罪過:
因為你太瘦所以男人跑了,因為你胖了他不喜歡;因為你燒菜太淡,因為你燒湯太鹹;因為你關門聲太響,笑聲太大...
明明錯了的是丈夫,他出軌,卻是受害者的妻子遭受質疑。這些諷刺的,鋒利的,扎心的,每一句都刺痛著妻子的心。
更無奈的是這樣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簡直不要太多,多少女性都遭遇類似被離婚的痛感之中。
還好,在短片的最後,詠梅救贖了自己,她不原諒,也不報復,該撒潑時她也不會去通情達理,該收集證據時也不會手下留情。
她用自己的方式讓出軌男付出代價,爭取到了屬於自己的利益和孩子方撫養權。
我特別喜歡這個短片,也喜歡趙薇的這番話:
那些撕裂、修復、生長的舉步艱難,那些崩塌過後的重塑故事裡,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內容。
人間來一遭,總要見見太陽。
希望所有女性都能為自己而活,看見自己,呵護自己,自己舒坦了才能更從容地去愛我所愛。
最後想說沒有人是為了離婚而結婚的,但婚姻變數實在太多。
如果婚姻實在走不下去,千萬不要因為害怕麻煩而妥協,比起一輩子的將就和妥協,離婚那點麻煩算得了什麼呢!
- END -
晚情PS:現在的小孩是不是情商都很高?我每天都被靈寶哄得有點找不著北,每天早上起來靈寶就會和我表白:媽媽,我愛你,我最喜歡你了。晚上在社群上完課,她就跑來和我說:媽媽,你辛苦了。我換件衣服,她就說:媽媽,你的衣服好漂亮啊!我記得我小時候也算是能說會道了,但我也沒這麼哄過大人啊作者簡介:玉米嬸:一個熱愛生活的中年美少女,倆男孩的家庭主婦,主業帶娃,副業寫文,愛好啃瓜。一支筆記錄煙火婚姻,摸索婆媳相處,探討育兒心得。公眾號玉米嬸(ID:zuohaozijixia)。晚情聊育兒:由情感作家晚情所創辦的專業育兒平臺,一個讓寶貝和媽媽共同成長的溫馨小天地。寶寶們,喜歡這篇文章,記得分享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