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說:「能讓你樂兩分鐘,是我的功德。」
|作者:陳霖
|攝影:侯欣穎
脫口秀素人李雪琴與老將王建國相互「示愛」,姻緣成了?
昨晚的《脫口秀大會》半決賽六強之戰中,讓李雪琴一直欲拒還迎的「組CP梗」終於掀起高潮,兩人隔空「傳情」,「李雪琴王建國太甜了」的話題直接衝上熱搜,讓粉絲們嗑了個夠。
在這個通常以男性演員為主流的脫口秀舞臺上,這一季的女性選手異軍突起,成為最「炸場」的存在:
楊笠脫胎換骨王者上身、雙胞胎突飛猛進笑點不斷、小卉離場發言貢獻最佳講稿,而本季最大的黑馬,無疑是掛著一臉喪卻擁有錦鯉體質的李雪琴。
25歲的李雪琴此前沒講過脫口秀,在上一期的半決賽資格爭奪賽中,待定選手1對1比賽,獲得現場嘉賓和觀眾票數更多的一方能晉級,進入十強。其他選手看她沒經驗,爭搶著和她比賽。她把這事兒寫進了段子:「我這輩子都沒有被這麼多男的競爭過。」因為此前她多次吐槽過自己沒人追求,這一場用這個雙關開場,效果很炸,贏了原本被看好的對手。賽後,她操著東北腔向對手說:「對不住啊鐵子,給你整沒了。」
當晚,「被李雪琴笑死」上熱搜,半天就有2.2億點擊量。大張偉說她有真正喜劇人的樣子,「一站那兒,大家就已經樂了」。
脫口秀的黑馬,碰瓷式的爆紅
在小組賽裡,李雪琴說自己想結婚,出差回家,看到餓死在窗臺的三隻蚊子,覺得和死前的蚊子共情了,「這屋裡要是能有個人該多好啊」。
她上初中時,父母離異了。這些年,母親催她結婚:「姑娘啊,你看咱娘倆相依為命這麼多年了,家裡呢也沒個男人,過年買這些東西,咱倆一點點往上搬,媽老了,搬不動了。」李雪琴扶著立麥支架,對著觀眾苦笑道:「當時我聽著特別難受,我說『媽,你放心,我保證明年過年咱家多一個男人。果然到了第二年,我媽結婚了。」話音一落,臺下爆笑,李雪琴贏得小組第一。知名編劇史航在微博評論:「就像一個巨人沒有彎腰就走過拱門。」
參加比賽後,李雪琴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在上海錄製節目、寫段子。她的創作方式是看身邊誰比較「得兒」。「得(讀一聲)兒」是東北方言,形容人特傻、特憨,常把事情搞砸。比如,一天凌晨3點,老闆給她發消息,李雪琴沒回,老闆說:「完了,李雪琴『死』了。」李雪琴告訴記者:「正常人不會覺得你『死』了,只會覺得你在睡覺。就是很不合常理,又能體現出我工作有多麼苦,特別『得兒』。」她把這件事寫成了段子,拿到比賽上講,當期嘉賓大張偉一聽,笑得前俯後仰,立刻投票。
在脫口秀大會上的出圈是李雪琴第二次闖進眾人的視線。2018年末,剛註冊抖音沒多久的李雪琴在清華大學附近遛彎,錄視頻時突然想到偶像吳亦凡,便錄下對他說的話:「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這則視頻被播放了100多萬次,李雪琴的粉絲數也漲到了100多萬。更令人意外的是,吳亦凡也錄視頻回應她:「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燈,多亮。」
·李雪琴喊話吳亦凡「門多白」,吳亦凡錄視頻回應「燈多亮」。(視頻截圖)
當天,「李雪琴是誰」立刻上了熱搜,她在抖音的粉絲漲到300萬。除了吳亦凡,李雪琴喊話企業家李彥宏、球星郭艾倫等,也都得到回應。無數粉絲衝到她的社交平臺留言羨慕她追星成功,說她是「追星錦鯉」。
大家記住了這個在視頻中面無表情、講東北話、頭髮顏色經常變化、每次用「大家好,我是李雪琴」開場的姑娘。李雪琴自嘲自己是詩人,因為把每次的開場白和講的話放一起,很像一首詩。「李雪琴體」就這樣火了,她的抖音已有約470萬粉絲,獲贊數超過5000萬。
不過,在不少人眼中,李雪琴的爆紅有點莫名其妙:不就是說了個門,為啥吳亦凡就回復了呢?
謝田飛本是科普自媒體博主,2018年的一天,朋友轉給他李雪琴喊話吳亦凡的視頻。他向記者回憶:「當時我一看,不就是說多白嗎?但看到第三遍,突然get到了。這段自白有轉折和出其不意,一個網紅一本正經地站在清華大學門口介紹校門,很多人潛意識會以為她總要說點什麼,比如這個門有段多麼波瀾壯闊的歷史。結果只是說它很白。空洞的答案加上她面無表情,操著東北腔,就有種荒誕的喜感。」後來兩人結識,發現理念相近,決定一起創業,謝田飛便成為李雪琴的經紀人。
錄這段自白的前一天,李雪琴也拍了北京大學校門:「看這門,多豪華;看這人,多多;看這大獅子,多石。」北京大學是李雪琴的母校,她去年火了之後曾遭到網絡暴力,這些質疑聲正與「名校光環」有關。
「我不喜歡雞湯式的金句」
「北大的居然來拍視頻當網紅?想錢想瘋了吧?」「國之棟梁就幹這個?」「聰明人裝傻真可怕!」
一些網友覺得李雪琴浪費了高等教育資源,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對名校精英、高學歷者的刻板印象。談到這裡,李雪琴搖搖頭:「有人覺得我裝瘋賣傻,我覺得這是對我創作的侮辱。他們覺得當網紅墮落,說脫口秀就厲害,但本質都是娛樂呀,只是載體不一樣。考上名校只能說明擅長考試。有時人們會覺得,你畢業於最好的學校,說話時總要上點價值吧?他們期待我講出雞湯式的金句,一看就知道結論的那種。可你沒有經歷別人的一系列思考過程,就得到一個金句、結論,你就覺得受益匪淺?這是不對的,我不喜歡金句。」
李雪琴更喜歡分享生活情緒,拍視頻、寫段子,讓人獲得快樂或希望。「能讓你樂兩分鐘,是我的功德。」這個想法是她從離異的父母身上學到的。
父母離異後,李雪琴和母親一起生活。她在外地讀高中,母親在一家醫院做行政工作,2009年月工資只有800元,姥爺和爺爺給錢讓她上學,她以遼寧省自主招生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大。在一些報導裡,李雪琴被刻畫成受氣包,是父母離婚不幸的產物。向記者提起這件事時,她苦笑:「不少人說,看我的段子,笑著笑著就哭了。但如果我不快樂,怎麼把這些事講成段子?很多人會既定地認為離婚對孩子來說是痛苦的。」
母親帶李雪琴染頭髮,因為覺得她皮膚黑,染個頭髮能顯白。在李雪琴心裡,母親是一個特別酷的人。「她遇過很多挫折,幾乎把所有力氣都花在外面,一回家就沒太多精力照顧我,但她從來不讓我接觸外面那些不快樂的事。她再不開心,喝點酒就好了,很瀟灑。」母親後來再婚,李雪琴喊她的丈夫「平哥」。
父親也對李雪琴影響頗深。不像大多家長希望女兒早點結婚成家,父親倒是希望她讀博士,做出對社會有意義的研究。「我感覺東北是男女最平等的地區之一,不會因為你是女孩就對你有不一樣的期待,我爸對我是『放養』教育,還希望我出去闖一闖,從不催我找對象、結婚。」父母決定離婚時還問李雪琴的意見。
李雪琴讀大四時,父親讓她出國讀書:「去外面學到了好東西就帶回來,把它發揚光大。」李雪琴回憶:「他不是非要我搞科研當科學家,是希望我能做點有貢獻的事。」在脫口秀領域,女性上臺講段子會面臨題材、表演方式的限制,因此女性從業者很少,但父親很支持她,覺得現代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女兒能讓人笑出來,讓人積極面對生活,也是一種貢獻。
「東北網紅的本質是真實」
最近,李雪琴接受一家視頻媒體採訪,導演組本想拍攝她在家的狀態,結果她只是躺著、坐著,甚至沒有做點「表演」,比如拿本書看一眼。她喜歡記錄真實,兩個月前,她拍攝了東北澡堂和四寨子農村。
·李雪琴說,四寨子農村是她的「精神故鄉」。今年夏天,她回老家拍視頻,母親的現任丈夫「平哥」正提著啤酒到鄰居家換雞蛋。(視頻截圖)
這些年,隨著短視頻的發展,網紅成為新興職業,其中東北網紅是極具地域特色的一個分支。在李雪琴眼中,東北網紅最大特點就是接地氣和真實。
李雪琴在遼寧鐵嶺市下面的開原市長大,姥爺姥姥老家在四寨子。這是個普通農村。姥爺曾是中醫。「他特別善良,看病的鄉親窮,給不起錢,給他寫白條,我媽結婚時,姥爺給的嫁妝是一堆白條。」李雪琴常撿薄荷葉,跟著姥爺剁著磨藥,騎輛破自行車瞎逛,到鄰居家串門,無憂無慮。最近,她經常做夢,許多場景都發生在四寨子,比如遇見外星人、打怪獸拯救世界。鄉下生活平淡且真實,也孕育了她對真實的定義。
李雪琴從北大畢業後,申請到紐約大學讀研究生。幾年下來,她密集地接觸了許多精英,但她發現,有的人只能接受小人物身上的美好,一旦小人物出現了一丁點人性本身會有的虛榮心、貪慾,就覺得這人不可愛了。「可是,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有善良也有人性的醜惡。」
在李雪琴心中,記錄真實是指承認人的矛盾性和完整性。她很欣賞一個東北網紅老四。老四是「80後」,出生在黑龍江,他曾模仿、反串30多個東北家庭的小人物,包括小兩口、親家,因為模仿入木三分,刻畫出小人物的心思,在快手平臺上大火,有人說他在做「東北文藝復興」。
「像老四這樣的東北網紅不飄,永遠保持東北人的勁兒,他演的小人物有小心眼、貪小便宜,有小人得志的時候,也有非常善良的時候,把人的方方面面演出來了。」如今,李雪琴已從紐大退學,回中國創業。
在喜劇圈,不少人推崇「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把遭遇和悲苦寫成笑點,但李雪琴更追求真實生活裡的真實反映。「我的經歷、年齡、閱歷還不足以支撐大悲劇核心的喜劇內容,但又不想講25歲的人都能想到的普世價值,所以我想用直接的方式做喜劇,先讓大家笑。」
李雪琴進入《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決賽後,又要開始寫段子,進行內容創作了。她在電腦上敲打出經典的開場白「大家好,我是李雪琴」,滑鼠箭頭停留在第二行,不停閃爍著。「我感覺這個特別地藝術,它永遠在這裡閃爍,總覺得我有一些話說,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