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網紅李雪琴自嘲是「廢物」?孩子:不被定義的人生自帶光芒

2020-10-03 小羊爸爸話育兒

最近很多朋友都會和我聊起《脫口秀大會》,提到最多的就是出現了一個極具天賦的女段子手:李雪琴。從一個沒講過脫口秀的「網紅」,卻因為「太好笑了」而上了好幾次熱搜,像極了一匹火出圈的黑馬。

這個身材微胖、相貌平平的女孩,說兩句話就扶一扶旁邊的話筒杆,帶著一股天然喪和懶洋洋的氣息,憑藉最接地氣的梗和最純粹的笑料,金句頻爆「轉圈大王」「我媽是靠我帶大的」……在《脫口秀大會》上圈了一大波粉,就連在場嘉賓都為她連連打call。

李誕誇她「天賦異稟」;

大張偉直接拍燈,直言對她「盲目崇拜」;

楊天真現場邀約:「讓你老闆把你的約轉給我」;

沈騰對她讚不絕口:「這得多麼自信的人,在賽場上邁出這樣的步伐。

……

徐崢說李誕復活李雪琴是這一季做的最偉大的事,雖然她最後取得了第五名的名次,但在很多人眼中她就是最佳C位。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用來形容李雪琴再恰當不過。

她的稿子全靠自己寫,對現場節奏的把控非常到位,流暢的語言表現和縝密的邏輯思維,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非專業選手的天賦和才華。

如果說滿腹詩書讓她成為了觀眾心目中的才女,那麼敢於做自己,不追尋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找到真實的自我,才是更多觀眾真正愛她的原因。

「北大和廢柴」、「喪和喜劇」、「接地氣網紅和脫口秀演員」、這些看起來如此對立的特質,在李雪琴身上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融合。

而這些特質恰恰是讓世人爭論的焦點:「北大畢業的幹點啥不好,為什麼會這樣?」面對這樣的質疑,李雪琴的回答真的很「李雪琴」,她說「北大的為什麼就不能做個「廢物」呢?」實際上,她所說的「廢物」,並不是頹廢不上進,而是不想被某種「定義」綁架的人。

她想成為一個「獨特的人」,不用被「優秀」本身困住,勇敢去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拋開既定的路線,拋開所有外在的標籤,我喜歡種花,可以去做花匠;我喜歡手工藝製作,可以去當手工藝人,我喜歡動物,可以去做一名護工……不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是為了熱愛而工作,這難道不是我們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嗎?

真正優秀的北大學子,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更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有不流於世俗敢於做自己的膽識,優秀的靈魂不應該只是一個會考高分的答題機器,更應該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嗎?

就像李雪琴說的這段話一般: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去喜歡它,就對你有所偏愛,正如不是你喜歡的每一個人都能真心待你。 所以說,喜歡自己比在意別人喜不喜歡自己重要多了,更比去喜歡其他任何事物都要值得。」

想起曾有人採訪李宇春:「你覺得女孩什麼時候最美?」她淡淡地說:「大概是不被定義的時候吧。」深以為然,敢於突破、敢於做自己,有著鮮明性格的人,靈魂裡自帶光芒,而不被定義的人生,才能獲得更多自由和無限可能。

正如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她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的,更多選擇的權利,所以,別把孩子的「成功」鎖死在一條路上,和過去傳統相比,現在的成功途徑不再單一,不能別人學什麼,也讓孩子學什麼,盲目的跟風會讓孩子迷失自己。

更多的選擇權利,意味著孩子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找到天賦比盲目努力更重要。以李雪琴為例,她具有不可多得的脫口秀天賦,在參加脫口秀大會之前,她只是一個拍搞笑短視頻的網紅,她不知道自己有極強的脫口秀天賦。幸運的是,她敢於去嘗試,發現自己的更多可能。

更多的選擇的權利,意味著父母要適當的放手,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試想,如果李雪琴的媽媽按照刻板的人生軌跡給她設限,那今天我們就看不到一個性格如此鮮明的李雪琴了。

人這一生,最怕的不是時間的流逝,而是自己把自己定義成了一個樣子,把孩子定義成了一個樣子,不會改變,也不敢改變。生命不必框死在單一的設定裡,我們都希望自己和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不是嗎?

孩子,願才華能成為你人生的底色,有趣的靈魂能讓你成為真正的自己,在不被「定義」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北大網紅李雪琴:高級的自嘲,不代表自卑
    很簡單,這個舞臺出現了一位北大網紅李雪琴。有人和李雪琴說,「你說自己是網紅,我覺得你特別幽默。你還會自嘲呢。」她說,「我其實是炫耀。」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眼光,過分關注所謂的「形象」,不敢自嘲自黑。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雪琴就是這股煙火氣。在李雪琴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都市年輕人的氣質——嘴上說著喪,偶爾抱怨,愛打遊戲,想要逃避,不喜歡油膩和虛偽的社交,喜歡和自己的朋友待在一起……這些看上去並不積極的狀態背後,是努力的「苟住」。李雪琴真正第一次走紅,源於一條給吳亦凡的視頻。
  • 北大網紅李雪琴:如何從抑鬱症到脫口秀黑馬?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結束,李雪琴作為從沒講過脫口秀的「網紅」,披荊斬棘挺進前6,李雪琴才華更是被誇上熱搜。,招來辱罵:「國之重器,你跑來當網紅?」拍短視頻,做網紅,成為她快樂、不那麼痛苦的方式。雖然畢業於北大,但她坦言自己是個「廢物」,不覺得北大出身就得多厲害。跟同時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在一起工作,別人都把工作上升到價值觀層面,她卻反感:「我說有什麼可上價值的呢?清華北大怎麼地了呢,咋這麼把自己當回事呀?你經歷過啥呀,你就跟人家講這些,就給人家傳輸價值觀?」
  • 為何北大畢業的李雪琴只想做一個「廢物」?「平庸」才是閃光點
    不知道是《脫口秀大會》帶紅了李雪琴,還是李雪琴盤活了《脫口秀大會》,總之這位畢業於北大的東北女孩李雪琴紅了。,但李雪琴覺得北大畢業怎麼了?我就想當個「廢物」。,她稱自己是網紅,是生活分享者同時她也是北大畢業生,但她是一位「特別」的名校生。
  • 北大才女李雪琴:「生而為人,我就想當個廢物。」
    今夏最火的女人,無疑是在《脫口秀大會3》大放異彩的李雪琴。「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是清華大學的校門,多白。」這一段看起來平平無奇又帶點土味的喊話視頻,讓李雪琴成為了一個眾人悉知的短視頻網紅博主。
  • 「北大最土女網紅」李雪琴:野心沒有,唯才華一身
    看完視頻估計大家對李雪琴這個人也有了些基本的了解。但我還是簡單介紹一下。李雪琴,95後北大網紅,脫口秀大會天賦型熱門種子選手。從上面的視頻來看,這個一臉人間不值得,出場自帶搞笑氣場的東北妞,是個三有青年。
  • 北大畢業當網紅,李雪琴的野生幽默:七分自嘲,三分喪
    只要李雪琴繼續留在《脫口秀大會》舞臺,這個數字還會漲。一個外行網紅,闖入脫口秀半決賽,讓一群專業演員都感到了職業危機。編劇史航形容這一幕是:像一個巨人,沒有彎腰就走過拱門。李雪琴的野生幽默,七分自嘲,三分喪。這是她的風格,也是她的生活。
  • 丹慧|北大網紅李雪琴的段子背後,是2億中國年輕人的生活真相
    面對父母的催婚,工作的壓榨,老闆的PUA,只能自嘲自樂,聊以自慰。就像李誕說的:「只要生活足夠倒黴,你是不需要創作的」。01在大家心中,清華北大的人都是前途光明的存在,是帶著"學霸光環"的人。可是,正是因為有了盲目定義的這些存在,才會讓某些選擇不一樣人生的人,變得更為異樣。比如前段時間,湖北留守女生報考北大考古,就引起熱議。
  • 「北大最土女網紅」李雪琴:把自己從黑暗中扔到陽光下,不做廢物
    李雪琴爆紅的時候,可能自己沒有想過自己未來會成為一個網紅。或者到如今的脫口秀爆紅。而且還這麼的風生水起。她也因此被稱為「北大最土女網紅」。很多人當時都認為她的網紅道路也就僅僅局限於此了。也是在爆紅之後,大家才知道這個李雪琴土網紅擁有著強大的背景。有人說,這個人想賺錢想瘋了,明明能夠靠才華吃飯,不做棟梁,各種各樣的聲音。
  • 北大差生李雪琴:我不能當一個廢物網紅嗎?
    那一天,網際網路為她而「炸場」,微博熱搜頭條,百度指數飆升,全網都在問「誰是李雪琴?」但李雪琴心裡很清楚。「這種所謂火了的狀態是不可能持續的。他們職業的高峰一般取決於對人生的破壞性。簡而言之,越痛苦、越撕裂的人生,越能成為他們逗樂觀眾的養料。很難把李雪琴歸類為哪一種,因為她是二者兼有。李雪琴在一期節目上談到說「我想結婚」,拿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例子,調侃自己的父母都各自再婚了,「來來回回結婚3遍,爸媽你們別操心了,我肯定能學會(結婚)!」
  • 只想做「廢物」的北大網紅李雪琴,脫口秀大會居然「出圈」了!
    有網友說:「最近心煩,但是只要看到李雪琴,就會莫名地笑起來。」李雪琴是一個擁有北大學歷、長相不驚豔,身材很普通的東北女孩,一開口就能讓人捧腹大笑,尤其是帶有東北話茬子的懟人梗。「XXX你好,我是李雪琴……」這是她固定的開場白,她不會給自己加太多的頭銜,雖然她的履歷很光鮮,但她更喜歡當個「快樂的傻子」,起初是拍視頻一時間火遍了了大江南北。
  • 北大才女李雪琴:我本想做一個廢物,但成長就是逼著自己不斷優秀
    一個看似很「喪」,對待生活沒有任何熱情的人,竟然一路「開掛」,活成了別人眼裡最為精彩的人生,她就是「北大才女」李雪琴。2019年隔空喊話吳亦凡、郭艾倫等諸多明星而被他們回復受到大家關注,李雪琴的段子很多人看不懂、不理解,甚至被吐槽沒有任何內涵,同時更不明白她為什麼可以這麼紅?
  • 北大「廢物」李雪琴:離開北京回鐵嶺,夢想是吃鐵鍋燉大鵝,到底是誰的遺憾?
    有人「愛死」她了:真實,不做作,天賦異稟,有趣的靈魂……因為李雪琴告訴大家,自己是「北大」畢業,所以一連串的疑問接踵而至:你長成這樣,咋就能上北大呢?你北大畢業,咋能幹網紅呢?你北大畢業,怎麼可能寫不出稿子呢?你北大畢業,怎麼不留在北京要回鐵嶺呢?你回鐵嶺吃鐵鍋燉大鵝,人生不遺憾嗎?
  • 李雪琴:上了北大,就不能當「廢物」嗎?
    而他做過的調查更觸目驚心:北大一年級的新生,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者認為學習沒有意義;40.4%的學生認為「活著人生沒有意義」。不久之前爆紅於網絡的《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作者考進了北大最難進的光華管理學院,卻因抑鬱症休學一整年。
  • 李雪琴:原生家庭,讓我北大畢業後,只想成為一個「廢物」
    李雪琴絲毫不介意拿自己的傷口開涮,她雲淡風輕的把這些難言的過往擺在所有人的面前。或許是缺少家庭的溫暖,成年後的李雪琴格外看重感情。然而,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傷痛,遠遠不止如此。高考結束後,李雪琴以遼寧省自主招生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北大錄取,在那裡,她開始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
  • 北大畢業當網紅,其貌不揚的李雪琴,憑什麼稱霸脫口秀大會?
    一個從沒說過脫口秀的「網紅」,亂拳打死老師傅般地,成為目前《脫口秀大會》前十強的第一名。一個北大畢業生,紐約大學碩士研究生,休學回國做短視頻。又因為被吳亦凡回應,被稱為「追星錦鯉」。李雪琴是《脫口秀大會》的生面孔,她上來就說:「我是個網紅。」老實說,她的形象和我們一般認為的「網紅」不太一樣。她一嘴東北話,還有點喪,每次上臺都用一隻手死死攥住話筒杆,仿佛沒這個杆,她都站不住。
  • 北大學霸也來當網紅:請告訴孩子,為什麼好好學習這麼重要
    我們印象中的北大學霸,有國外留學經歷,起碼都是學霸範兒、精英範兒,要麼是自帶「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自信篤定,低調;要麼是職場中幹練專業、氣場強大,知性幹練並存,妥妥的職場精英範兒。而李雪琴的出現,卻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學霸的認知。
  • 北大高學歷網紅李雪琴:一個「愛」過吳亦凡,卻長在笑點上的女人
    吳亦凡在視頻中回應:「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燈多亮。」李雪琴因喊話吳亦凡而爆紅,成了一名網紅。她和別的網紅完全不一樣,有的網紅因為長得好看而出名,有的網紅因為會唱歌而出名,而李雪琴出名,因為她是一個扎紮實實的真學霸。
  • 李雪琴,北大走出的搞笑網紅
    」「北大的居然來拍視頻當網紅?一些網友覺得李雪琴浪費了高等教育資源,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對名校精英、高學歷者的刻板印象。談到這裡,李雪琴搖搖頭:「有人覺得我裝瘋賣傻,我覺得這是對我創作的侮辱。他們覺得當網紅墮落,說脫口秀就厲害,但本質都是娛樂呀,只是載體不一樣。
  • 李雪琴:上了北大就不能當「廢物」了嗎?
    「活著人生沒有意義」。 大四確診抑鬱的李雪琴,連提到自己的病時還不忘自嘲: 「北大一到期末看抑鬱症的人可多了。 得抑鬱症的名校生,李雪琴不是唯一一個。 不久之前爆紅於網絡的《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作者考進了北大最難進的光華管理學院,卻因抑鬱症休學一整年。
  • 吐槽大會的精湛表演,讓來自北大的李雪琴終於火了
    本來這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但是在李雪琴的嘴中說出來,卻如此的令人感覺到歡樂可笑,而每個人都在宣揚李雪琴是一個天賦極高的段子手,但其實李雪琴根本就不是什麼脫口秀天才,她的那些段子都是生活所賜予她的苦難,但是他卻能夠從這些苦難當中汲取正能量的前進動力,將他們轉化為內核的前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