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長沙訊 近日,湖南婦女兒童醫院接診了一位小患者,家長帶孩子來就診時說:「孩子幾小時前還玩得好好的,不一會兒就說腿疼,不想下地走路,現在走路還一瘸一拐的。」通過仔細詢問病史發現,患兒並沒有明確外傷史,但一周前曾有感冒。醫生即刻敏銳判斷出可能是患上髖關節滑膜炎了。醫生給孩子做了詳細的體格檢查,結合CT,診斷為髖關節滑膜炎導致的跛行。
孩子的父母十分意外:「醫生,到底怎麼回事?怎麼小孩子也會得這種病?疼得走不動不是老人家才有的情況嗎?」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骨科副主任醫師李徵良介紹,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它保護關節的同時產生起潤滑作用的關節液,這個地方發炎了,就是我們所說的滑膜炎。兒童滑膜炎常見的是髖關節滑膜炎。其臨床症狀常表現為單側髖關節或腹股溝疼痛,部分患者可表現為大腿中部或者膝關節疼痛。
兒童滑膜炎的發生首先於兒童本身的解剖特點有關。兒童階段的關節囊未發育完全,較鬆弛,當孩子活動度大、運動量大時關節囊容易受到牽傷或擠壓,從而引起炎症反應。其次可能與病毒、細菌感染有關。
近段時間,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骨科的髖關節滑膜炎患者相比往常都有明顯增多。
氣溫驟變,孩子免疫力低下易感冒,那怎樣才能避免因滑膜炎帶來損傷呢?
李徵良提醒,高度重視孩子的身體信號。病後恢復期的運動要重視孩子的身體的感覺,不能馬上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比如蹦床、足球比賽等極限或者對抗激烈的劇烈運動。除了近期患過感冒的小朋友,其他孩子也要注意,不要一到周末放飛後就「報復性運動」,容易出現滑膜炎。
因陰雨天宅居已久的孩子應該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量力而行,避免長期、過度、劇烈運動,特別是得過滑膜炎的兒童應避免下肢的大幅度外展、內收等動作,以防止滑膜炎的再次發生。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出現疼痛性跛行,膝、髖出現不同程度疼痛,同時髖關節活動受限的現象就需要立即停止運動進行休息,並觀察自身情況是否好轉,若情況有更嚴重的趨勢則需要前往醫院就診。
一旦孩子患上髖關節滑膜炎,一定要讓孩子充分休息、制動(即不要坐、跪、站、爬、走)、免負重,然後帶小孩到醫院進行就診。在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骨科,一般採取可行傷肢泡沫袋牽引來幫助制動,配合物理治療、中藥外敷等治療方式,直到患兒髖關節疼痛消失,活動範圍恢復正常為止。正常情況下一周就能康復,預後效果良好,只要及時治療一般不會產生後遺症。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