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女兒生日那天,中年男子吳大修(崔岷植飾)在醉酒回家路上,突遭不明身份的人綁架失蹤。就此,他毫無理由地被囚禁在一個神秘的私人監獄中。尋死未果的吳大修,每天看電視,三餐吃煎餃。通過電視,他得知妻子已遭殺害,女兒下落不明,自己更被懷疑為兇手。就此,吳大修開始鍛鍊身體,決心復仇,並在牢中度過漫長的15年。
當吳秘密挖通牆壁時,卻在某一天被放出,得以重見天日。他不顧一切地尋找自己被綁架囚禁的原因,並展開瘋狂的復仇計劃。他遇見了年輕的壽司女店員(姜惠貞飾),並藉助同窗老友追尋仇人,成功懲罰了監獄看守(吳達庶飾)一番。與此同時,幕後仇人李有真(劉智泰飾)也浮出水面……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老男孩》電影的精彩評論:
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獲得該電影資源。
影評一:
《老男孩》是好看電影。懸念,暴力,情色,奇特的光影一樣不缺少,還有偽君子們喜歡的隱喻。拋開亂倫不談。大秀和美桃的愛情是被催眠暗示後的結果。首先是吳被暗示在出獄後直接去了美桃就職的餐館,於是才造成仿佛一見鍾情的偶遇;接下來被暗示過的美桃在電話鈴聲的誘導下"愛"上了吳並主動挑逗他,而吳同樣在鈴聲誘導下昏迷被美桃帶回了家,於是開始他們的愛情。
這是一場在天時地利人和上都事先精密安排過的愛情騙局。當事的雙方都以為自己愛上了對方,可他們並不知道這個"自己"已非自己,而是在潛意識裡被暗示過的自己。當謎底揭開,吳發現這不是愛情,是復仇。如果就這樣看,這就只是一段故事。但是我覺得它是帶著隱喻的故事,通過這個隱喻可以了解愛情的真相。愛情就是暗示的結果,不同的是現實世界裡發出暗示的是當事人本身。
影評二:
通過一部電影講述一個複雜的故事,對亂倫做出如此大膽的評判,算是韓國電影送給世界電影乃至文化的一件太有勇氣也太有風險的禮物。雖然故事傳達的理念就其邏輯來說,不算十分離奇,但畢竟是在亂倫這個非常特殊的事件上。哲學讓人幾乎可以把一切現象都剝離掉其物質細節的外殼,進行純粹在概念、邏輯層上面的推斷,但亂倫這件事畢竟有它的獨特性——導演樸贊旭想要質疑這個禁區。這既是樸贊旭之所謂「開放自己的想像力」,也正是他乃至韓國電影人們一個十分微妙蹊蹺的劇情構造取徑。
現在應該提到吳被離奇釋放後第一次接到仇人(李右生)電話時埋下伏筆的對話。吳質問為何監禁他15年,李反問為什麼不問15年後為何還要將他釋放。不錯,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反駁,但顯然不僅是有趣那麼簡單。當影片進行到快結束時,吳來到李處做最後的解決,卻被意外的父女亂倫真相所擊垮,李告訴他:其實本來有一個機會可以避免這一切的發生,那時吳與美寶尚未相識,只要吳提問「為何15年後還要將我釋放?」,那麼等待他的就是另外一個劇情安排。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吳在十五年間並沒有懺悔到自己曾經犯下的這一小過失。
難道僅僅是因為沒有回憶起自己犯下的一個小過失?在觀者的眼中,自然不會是這麼簡單。對於一個大膽涉及到亂倫這一敏感而典型的社會倫理問題的電影,從更高的層面去考慮,尤其是從歐洲各大電影獎評委的眼光看來,這難免不被聯想到「原罪意識」上去。吳從不相信自己有罪,始終把自己放在無辜受害者的位置上——無罪在具體的、現實的層面上也許是存在的,但是否具有「原罪意識」是一個人思維的起點。吳的思維起點是自己的無辜,但正是這個無辜的邏輯起點,使他在這場角逐中一開始就落入了陷阱。
影評二:
"笑,全世界賠你一起笑;哭,只有你一個人哭。"
世上最難過的事是什麼?愛上不該愛的人,還是愛上以後輕易就放手?「當然是後者。」老男孩在陰暗的角落看著我,不屑的說。
老男孩李右真和自己的姐姐相愛了,另一個老男孩吳大秀是和自己的女兒。一對是你情我願,一對是被人設計。可對相愛的人來說這個算不上什麼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面對自己:我應該和她繼續下去嗎?或者,我們如何繼續下去?
李右真對這愛情的前途缺乏信心,所以在女孩跳河時最後還是鬆了手。他恨的人真是散布謠言的吳大秀嗎?不是。他恨的是自己。他恨自己的怯懦。他無法像吳大秀那樣,為了自己的女人把舌頭剪了下來。一開始他並不明白這一點。他費勁心思把吳大秀囚禁了15年,殺死吳大秀的老婆,把吳大秀的女兒撫養長大。他把吳大秀和吳大秀的女兒催眠,讓他們相愛,最後告訴吳大秀這一切只是個圈套。他要吳大秀親自體驗他經歷的痛苦,他想看看吳大秀會怎麼做。潛意識裡,他大概希望吳大秀也放手吧,這樣他就可以原諒自己。但最後呢,復仇的對象原來應該是自己才對,於是他毫不遲疑對著腦袋開了一槍。
李由真把問題留給了吳大秀。失去舌頭的吳大秀,作為父親和情人的吳大秀。該怎麼活下去呢?吳大秀的選擇是遺忘。他讓催眠師把自己再次催眠,忘掉自己是自己女人親生父親的事實,和愛人一起活下去。在給催眠師的信裡面,吳大秀說「不管我再怎麼卑劣,我都有活下去的權利。」
愛本身沒有任何錯,無論它是怎樣的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