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花瓷琢紅玉是什麼意思?定窯真的存在紅釉瓷器嗎?

2021-01-09 文藏說瓷

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燒制白瓷聞名天下。當然,定窯並不偏科,除了燒制白瓷,還會燒制黑釉、綠釉以及醬釉等。然而近些年有人給定窯又添加了一個項目:紅釉。蘇軾的《試院煎茶》提到:「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北宋 定窯醬釉花口盤 故宮博物院館藏

北宋 定窯醬釉花口盤(盤心)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定州花瓷指的是定窯印花白瓷,而琢紅玉是否是紅釉呢?有人認為紅玉指的是茶水,根據蘇軾的《試院煎茶》描述,前文已經說了定州花瓷,後文不可能多此一舉再講釉色。宋代流行鬥茶,茶葉經水煎後,茶水呈紅色。紅色的茶水映出定州花瓷的紋路,將紅色茶水比作紅玉,是古代文人的一種浪漫手法。

定窯白釉刻花念慈杯(紅茶)
宋 定窯白釉盞託 故宮博物院館藏

當然,認為琢紅玉代表紅釉的也不是沒有絲毫依據,宋代詩人許開在《水仙花》中寫到:定州紅花瓷,塊石藝靈苗。這裡直接點出了定窯生產紅釉瓷。而南宋大才子周邦彥的兒子周輝也曾在《清波雜誌》中記載:「相似於比定州紅瓷更亮者」。

宋 定窯醬釉蓋碗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宋 定窯醬釉蓋碗(碗底) 故宮博物院館

除了宋代的文獻,距離今天比較近的乾隆皇帝,也曾有過定窯紅瓷的描述:「粉定出北宋,花瓷實鮮看,非紅寧紫奪,惟白得初完……」也就是說在古人的文獻裡,定窯是生產紅瓷的。但是,一些專家表示,近些年有定窯白瓷、黑釉以及醬釉等的實物出土,並沒有發現紅釉,是古人記錯了嗎?一些思路比較活躍的專家,從另一個角度好像得出了答案。

北宋 定窯白釉印花雲龍紋盤 故宮博物院館藏

北宋 定窯白釉印花雲龍紋盤(盤心)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定窯除了燒制白瓷,還燒制別的釉色。由於別的釉色並非定窯專長,因此也需要一次次的嘗試。著名陶瓷大師錢穆在《定瓷藝術》中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北宋定窯醬釉色調差異很大,除了有常見的醬黃色醬釉,還有醬紅、醬紫等色,還有一定的窯變現象。

宋 定窯紫金釉葵瓣口盤 故宮博物院館藏
定窯遺址出土 醬釉瓷片

通過這段表訴可以得出,宋代定窯在燒制醬釉的過程中,出現了醬紅乃至窯變的現象,也就是說古人文獻中提到的定窯紅釉,極有可能是醬釉色調中偏紅的一個門類。而這樣的實物,在遺蹟中雖然不多,但確實也存在一些偏紅的定窯醬釉瓷器。

北宋 定窯醬釉(紫定)渣鬥
宋 定窯醬釉託盞

定州花瓷琢紅玉,只不過是蘇軾老先生幾百年前寫的一篇煎茶文章,因為古今話意的不同,從而掀起了一場人們關於瓷器釉色的討論。這並不是什麼無聊的事情,通過對古人語言的分析,以及對實物的考察,有助於人們了解古人,了解定窯,了解中國瓷器的發展演變。

相關焦點

  • 拍賣匯總 10年精品拍賣之定窯,大圖欣賞,精彩不斷!
    以出產白瓷著稱,胎薄而輕,質地堅硬,色澤潔白,不太透明,《歸潛志》上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此外定窯也燒制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分別稱「黑定」、「紫定」、「綠定」。定窯雖然是民間瓷窯,但北宋中期之後由於品質精良、紋飾秀美為宮廷選中,也為宮廷燒造了大量瓷器,到了明清時代,評論宋代陶瓷,品評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和鈞窯為宋代五大名窯,可見得定窯瓷器之盛名。
  • 定窯中最珍貴的瓷器是「花瓷」
    說起定窯,我們都知道它是北方白釉瓷器的代表,在北宋時期曾作為貢瓷供宮廷使用,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始與唐,盛與宋,頹於金。其實在定窯中最為珍貴的瓷器並不是白釉瓷器,而是定窯「花瓷」。定窯醬釉盤定窯花瓷是指定窯的黑釉、醬釉和綠釉等瓷器。又被稱為「黑定」「紫定」「綠定」。紫色和黑色釉的稱為醬定。
  • 溧陽博物館看館藏(二十九)|宋代定窯白釉刻花魚紋盤
    宋代定窯白釉刻花魚紋盤定窯因窯址在宋代屬定州而得名,窯址具體位於今天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及東西燕川村。定窯瓷器創燒於唐代,盛於宋、金時期,止於元代。北宋時定窯曾一度燒制宮廷和官府用的精緻瓷器,故民國時期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談到:「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將之列為「五大名窯」之一。
  • 色出天青,釉成開片,宋瓷之美,叫獨特
    汝窯的天青、官窯的灰藍、哥窯的米黃、鈞窯的胭脂紅、定窯的粉白,既是陶瓷美「色」,又是中國瓷器史上不容忽視的年代記載。可以說,不勝其數的宋代窯場奠定了中國卓絕的陶瓷藝術,而五大名窯的出現與點睛,卻真正宣布了瓷器時代的到來。
  • 收藏瓷器,你必須要知道的五大名窯,八大窯系!
    在我國瓷器的製作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陶器誕生那天起至今有數不清的窯口在誕生、在製作無數的精美瓷器,不能一一例舉,縱觀歷史在我國瓷器歷史上有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窯最令世人注目。八大窯系是越州窯系、耀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磁州窯系、建陽窯系、定窯窯系、鈞窯窯系。但後來又有德化窯、醴陵窯。
  • 比雞缸杯更貴的美人枕:3.955億刷新定窯拍賣紀錄
    比雞缸杯成交價更高的定窯瓷器  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清雅脫俗、色澤瑩潤,自古即為宋代白瓷的典型代表,從問世以來廣受推崇,更成為後世藏家的心頭好。元人劉祁《歸潛志》賦詩讚曰:「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其中睡枕在定窯白瓷中是較為突出的一個器型。在故宮博物院中收藏的定窯孩兒枕,被《國家人文歷史》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 《清平樂》:徽柔扳倒張貴妃,定窯瓷器紅瓶到底多值錢?
    這裡咱們就得來說說這個定窯紅瓶了。定窯紅瓶真的是個小禮物嗎?這個紅瓶真的那麼值錢嗎?1989年,這裡的一件拍品——明洪武釉裡紅牡丹菊花大碗,以2035萬港元的高價在這裡成交。它的價格創造了釉裡紅瓷器的世界高價紀錄。
  • 拍出高價的北宋定窯紫金釉瓷器如今行情如何?
    宋代定窯以燒白釉瓷器為主,而醬釉器和黑釉器的數量則較少。醬釉器又稱作「紫定」,黑釉器又稱作「黑定」。此盤因釉色較淺,釉面泛黃色,所以這種醬釉器又稱作「紫金釉」。目前所知除河北定窯燒制醬釉瓷器外,河北磁州窯,河南修武窯、魯山窯、寶豐窯,陝西耀州窯,山西介修窯,甘肅安口窯等也有燒制。  北宋定窯紫金釉瓶 高17.5釐米 估價HKD 150-250萬崇源(澳門)08年夏季拍賣.
  • 資訊︱比雞缸杯更貴的美人枕:3.955億刷新定窯拍賣紀錄
    元人劉祁《歸潛志》賦詩讚曰:「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其中睡枕在定窯白瓷中是較為突出的一個器型。在故宮博物院中收藏的定窯孩兒枕,被《國家人文歷史》評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而本次拍賣的定窯美人枕則是比孩兒枕更為難得一見的器型。20 世紀 80 年代後期,河北曲陽澗磁村附近的定窯遺址曾出土一件殘破的白瓷美人枕,經粘合復原,器型基本完整。
  • 紫定產地定窯也產漆器
    、紫定小口瓶 宋江蘇鎮江博物館藏瓷器追摹漆器效果,在宋代定州應為定局。中國古代工藝相互影響是中國藝術大放異彩的途徑之一,就瓷器而言,仿金屬器(包括金銀器),仿漆器,仿木質器,仿石質器,仿皮囊器,凡其他材質容器,瓷器都願以己一抔土歷煉烈火,脫胎換骨,躋身高貴容器隊列。
  • 宋代五大名窯:定窯(定瓷)
    定窯燒制出的瓷器叫定瓷。首先,定瓷屬於白瓷。白瓷的燒制難度要大於其它幾種瓷,因為要除去胎漿裡面的鐵和其它雜質,使其胎子達到盡白,當然這種白並不是說純粹的白,而是有種白裡泛黃的隱約感,達到純白在當時的技術來說不現實。起碼說是,胎子白和細膩是必須的基本要求。
  • 香港佳士得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高古篇和明清篇)
    亦可參考同期景德鎮御器廠所燒製的青花及釉裡紅近似例,如珠山東門頭洪武地層發掘青花一例,載於《明初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窯瓷器》,臺北,1996年,頁100-101,圖版17號,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洪武釉裡紅的例子,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裡紅(上)》,上海,2000年,頁243,圖版224。
  • 344、定窯與高麗青瓷的比較研究
    進入宋代定窯依然仿金銀器形制,但模仿的概念已經發生變化,更多的強調瓷器自身的藝術風格,因而器物造型精美異常。  紋飾上宋早期定窯立件器物,以深刀雕刻的蓮瓣紋和大朵纏枝牡丹等為主,有淺浮雕之美。也有少量採用針狀工具淺劃紋飾,其風格受到越窯及耀州窯的影響,但已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點。如定州博物館龍首大淨瓶(圖7),刻花紋飾在蓮瓣紋外又加上纏枝菊紋。
  • 一隻定窯大碗2785萬:香港佳士得一波瓷器成交價來了
    Chao Private and Family Trust Collections of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and Jade Carvings》,香港蘇富比,金 鈞窯天藍釉盤估價:HKD 100,000 - HKD 200,000北宋 定窯柿釉直口盌估價 HKD 200,000
  • 瓷器鑑賞:都是「紅釉」,有什麼不一樣?
    很遺憾,您發來的這件底部落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識的紅釉雞心罐是一件現代仿品。器物底部款識書寫的間架結構偏軟,筆觸痕跡過粗,青花發色顯得太過濃豔,青料在釉層底部的沉穩度不夠,顯得較為漂浮,底釉釉層顯得較為板結,露胎部分胎質偏粗;紅釉的顏色太過豔麗,上面的斑斑點點與底釉之間的融合感呈現不好,顯得較為隔閡;器物造型口沿做得過小,口沿上面的唇口線不夠飽滿。所以這是一件現代仿品,不具備收藏價值。
  • 瓷器鑑別:白釉瓷器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瓷器的釉面對瓷器起著保護的作用,可以增加陶瓷製品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降低損耗率,還能美化瓷器,方便清潔,防水等優點。瓷器釉的分類有很多,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類別:1、按燒成溫度,可分為高溫釉,低溫釉;2、按照外表特徵,可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有光釉、無光釉、裂紋釉、結晶釉等;3、按釉科化學成分,可分為石灰釉、長石釉、鉛釉、無鉛釉
  • 簡單才是最美:「冷瓷器」受熱捧,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
  • 康熙青花釉裡紅瓷器從外表特徵看它的真偽
    胎體細密堅緻,釉面純淨光潤、白似含粉,釉裡紅髮色純正,紋飾疏朗,造型獨特,是康熙官窯瓷器的精品。在早期康熙時期,有兩種顏色的釉裡紅色:黑暗和光明。深顏色的有凝縮感,淺顏色的有粉紅到紫色。細細的線條清晰,有些清新,有些深邃。釉裡紅三果三魚,可達到明代宣德時期的水平。這一時期,青花釉裡紅瓷主要在官窯燒制,燒制比較成功。
  • 宋代定窯醬釉梅瓶
    梅瓶,在中國古代眾多瓷器造型中,風格獨具,元以前就是一酒具,明中晚期以後,梅瓶的觀賞陳設作用則越來越明顯。文人喜歡用它插花——它的口很小,文人認為這和瘦骨嶙峋的梅枝是相匹配的,插一枝梅花顯得特別雅致。這種典雅的造型、濃鬱的文人氣息,也使得梅瓶成為了瓷器收藏者的摯愛。這是忻州九源古陶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宋代定窯醬釉梅瓶。定窯醬釉,也稱紫定,在宋代定窯瓷器中也屬稀有品種,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