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鑑別:白釉瓷器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2020-12-27 璽客瓷器

大家都知道瓷器表面有一層薄薄的釉,像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玻璃質薄層,這種東西是又多種礦物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的,然後施於胚體的表面,經過一定溫度煅燒後而形成的。

瓷器的釉面對瓷器起著保護的作用,可以增加陶瓷製品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降低損耗率,還能美化瓷器,方便清潔,防水等優點。

瓷器釉的分類有很多,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1、按燒成溫度,可分為高溫釉,低溫釉;

2、按照外表特徵,可分為透明釉,乳濁釉、顏色釉、有光釉、無光釉、裂紋釉、結晶釉等;

3、按釉科化學成分,可分為石灰釉、長石釉、鉛釉、無鉛釉、硼釉、鉛硼釉等等。

釉的發明和運用,也是原始瓷器出現的先決條件。根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古代的制陶實踐中,在不斷的改進原料的選擇和處理以及提高燒成溫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礎上,就創造出原始的瓷器。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生產技術的提高,歷朝歷代的瓷器湧現出獨具特色的釉面,其中出現最早的就是白釉瓷器。

白釉瓷器是我國傳統的瓷器之一,也是含鐵量最低的瓷胚,施以純淨的透明釉燒制而成。早在南北朝時期,制瓷業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且在工藝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胎體和釉面上有了很大改進。

更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紛紛入主中原,在當時也十分崇尚白釉瓷器,大約在南北朝的晚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大量的白釉瓷器。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南北朝白釉瓷器發現最早的時期可追溯到北齊武六年(公元575年)範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也是我國發現最早年代的白瓷。

由於剛剛脫離青瓷體系,這個時候的白瓷呈淺黃褐色,釉色呈乳白色泛青黃色,釉層薄而滋潤,這是早期白釉瓷器的特徵,釉中鐵的含量很低。

經歷了南北朝的發展以後,到了唐代白瓷已經十分成熟,形成了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燒制中心。白瓷的成熟,不僅增加了一個重要的瓷器品種,也是陶瓷史上一個巨大的進步,更為元、明、清時期的青花、五彩、鬥彩、粉彩等各色瓷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宋代白瓷的燒制以定窯為代表,宋代定窯白瓷燒制採用當地富含氧化鋁的瓷土作胎料,經過細緻的加工和良好的篩選,製作的器物胎體輕薄,潔白堅硬。

從歷代出土青白瓷器來看,造型特點秀美活潑、胎質潔白細膩、釉色潔淨高雅、晶瑩明澈、確實有玉的質感,青白瓷從北宋初期開始燒制,在經歷釉層由薄至厚,裝飾從無紋刻花浮雕盛行的過程中,形成了以景德鎮為中心的青白瓷窯系。

元代時期在青白瓷的基礎上又燒制出卵白釉這一種白釉品種,它與同時期青花一樣,是元代瓷器極高水平的標誌。

明清以後隨著景德鎮瓷器的興盛,歷代的官窯燒制的白瓷都十分的精美,各色彩瓷也在這個時期誕生,並且繁衍出很多的品種,而白瓷在這個時期也不再作為單獨的瓷器品種了。

相關焦點

  • 美到極致是自然:帶甜味的白釉瓷器
    作者:馮瑋瑜如果說,既沒有複雜圖案紋飾、也沒有豐富色彩搭配的單色釉瓷器,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那麼白釉瓷器就是單色釉瓷器裡,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讓我們走進明代、宋代,欣賞這種最純潔最純淨的顏色。
  • 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鑑賞
    明代永樂年間甜白釉瓷器的出現,讓人耳目一新,它比唐宋時期的白瓷、元代的卵白瓷更純潔、更滋潤、更剔透。因此,更令人愛不釋手。
  • 明瓷器極峰製作,永宣瓷器!
    儘管永宣、成弘諸朝還出現過「高白釉」、「甜白釉」、「豬油白」等近乎純白的釉色,但亮青釉一直作為主流貫穿整個明代。器物造型與洪武時期相比顯得輕薄秀巧,器型仍以盤、碗類圓器為主,同時瓶、罐類琢器的數量也明顯增多。 永宣民窯青花的發色仍以深沉的靛青色為主,色調沉穩樸素,青料凝聚處往往出現下凹的黑褐色斑點。此外,民窯青花中也有少數色澤鮮豔明快的作品,但所佔比例不高。
  • 明弘治瓷器!
    近年來,四川省遺出土了弘治十一年紀年墓葬青花瓷器,現藏於四川省博物館,有繪人物的梅瓶與三足筒爐及纏枝牡丹盒等;另外,南京、北京和景德鎮地區的同仁也都曾拾到不少這一時期的瓷器殘片。如果說成化瓷器造型和紋飾線條偏於纖細,畫意柔和,那麼弘治時期的更有過之。
  • 馬未都:鑑別瓷器不需要戴手套,戴手套的要麼是外行,要麼是騙子
    著名瓷器大師馬未都編寫了幾本關於鑑定瓷器的書籍,得到了人們的追捧。而馬未都之後發表的鑑定瓷器的言論卻令人們譁然,這位鑑定大師究竟說了什麼呢? 收藏家,鑑別大師 說起鑑賞藏品,人們便會想起08年的《百家講壇》,節目邀請到了一位白髮學者,學者用自己畢生的學識為大家講解了如何鑑別瓷器,玉器等收藏品。
  • 明代正德瓷器的特徵和真偽鑑別
    正德皇帝生活奢侈的需求使得景德鎮瓷器開始了大量生產燒造,器形和品種都較明弘治朝更為豐富。正德朝正處於明代中晚期交替的過渡時期,上承成化、弘治朝,下啟嘉靖、萬曆朝,器物逐漸改變了前朝的精緻、纖細、小巧的風格,生產出造型凝重的大件器物。而且正德皇帝深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在正德時期大量集中出現裝飾阿拉伯文字的瓷器,這也是正德瓷器典型的時代特徵。
  • 瓷器的英文——china,是怎麼來的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注壺因有一條大河穿越而過,河名昌江,鎮子的大部分都在昌江的南面,故而得名:昌南。這條河的意義不凡:瓷土、燒窯的木材、運輸瓷器所需要的河道。景德鎮窯青白釉帶蓋瓶正因為這些有利因素,使得昌南鎮的瓷器不論是產量或者是質量都是其它窯廠無法比擬的。「澶淵之盟」為宋朝打開了外貿之門,大量的昌南鎮的青白瓷都隨著江河運往世界各地。
  • 大明朝瓷器的輝煌歲月
    明代,景德鎮為全國制瓷業的中心,明朝於洪武初年在這裡設置了御窯廠,為了滿足宮廷官府的需求,燒瓷不計工本,精益求精,並且大力創新,鬥彩、五彩、素三彩、黃地紅彩、白地綠彩等大量釉上彩繪瓷器,燒製成功。讓景德鎮御窯廠的瓷器工藝上了一個新的水平和檔次。
  • 道光瓷器,吉慶祥瑞!
    《陶雅》記有道光瓷器「極精之品,猶自有不可理沒處」。「大清道光年制」款和「慎德堂制」款的瓷器為皇帝禦用品,工藝製作精細,代表了道光瓷器的製作水平。 道光瓷器承襲乾嘉時期瓷器的藝術遺風,燒造品種和造型創新少,紋飾多採用寓意吉慶的圖案,繪製技法工筆多於寫意,道光時期瓷器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 簡單才是最美:「冷瓷器」受熱捧,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
  • 古代瓷器作偽技術也非常高超,了解瓷器作偽形式對鑑別瓷器很重要
    我國瓷器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技藝高超,其使用價值已經遠遠低於藝術價值,。一、通過舊器進行加新彩,也叫坯新我們見過的以前仿古作偽的瓷器,不是全為新燒,由於彩瓷比白瓷的價值高,所以就有人將舊白瓷加彩加款,這種作偽方法叫做坯新彩。二、採用新瓷埋藏法有的不良商人為了賣個好價,將新瓷器做成像剛出土的樣子,長期埋人地下,使新瓷就像古時候的樣子。其中,低溫鉛釉的粉彩,五彩和三彩等瓷器,是比較容易氧化或者是腐蝕,這樣就顯得舊氣。
  • 瓷器之魅力,五彩斑斕的顏色釉!
    我國的瓷器傳承千年,其釉彩增輝,極具美感,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傳承千年的各類釉色,讓大家欣賞一下古玩瓷器的動人之美!釉是依附在瓷器坯體表面上的連續玻璃質層,在釉料中所含金屬元素、燒成溫度和火焰氣氛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燒出不同的色彩。
  • 香港保利2018秋拍三場拍賣有關瓷器成交記錄
    通體施青白釉,釉質滋潤,是典型的模仿青白玉效果的瓷器,在北宋十分流行,素有假玉器之稱。-5、一代不如一代,各個年代瓷器的紅綠彩對比(深度好文)6、鑑別要學基本功--教你如何識五彩(五彩瓷的鑑別要點)10、宋代瓷器 素色之美 (1)-精品瓷器在民間(之一) 11、 宋代瓷器 (2)-精品瓷器在民間(之二)12、 宋代瓷器 (3)--精品瓷器在民間(之三
  • 定窯中最珍貴的瓷器是「花瓷」
    說起定窯,我們都知道它是北方白釉瓷器的代表,在北宋時期曾作為貢瓷供宮廷使用,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始與唐,盛與宋,頹於金。其實在定窯中最為珍貴的瓷器並不是白釉瓷器,而是定窯「花瓷」。定窯醬釉罐宋代邵伯溫在《聞見錄》中記載,一日仁宗皇帝去見張貴妃,在張貴妃的宮裡見到了一隻定窯的紅釉瓷器,仁宗皇帝就逼問張貴妃這件器物是怎麼來的,張貴妃無奈只好說出實話,這隻紅定瓷器是大臣王拱宸所貢獻的。
  • 甜白釉不是「傻白甜」
    新華社記者 周潤健 攝  新華社天津11月2日電 題:甜白釉不是「傻白甜」  新華社記者周潤健  景德鎮,歷史上著名的御窯之地,代表明代官窯瓷器最高水平的永樂甜白、宣德青花、成化鬥彩均出自這裡。而永樂甜白的出現源於明成祖朱棣的「幸運色」。
  • 永樂皇帝的瓷器,你知道多少?
    青花及紅釉瓷器。其時以騌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這段話清楚地總結了永樂時期瓷器的性質、面貌及特色。這些在景德鎮燒造的「內府」銘梅瓶、爵、爵盤以及帶有龍鳳紋的瓷器,說明永樂瓷器為官方所製作、使用的性質。珍貴且帶有「永樂年制」篆款的紅釉瓷器,光素潔白或帶有暗花的甜白瓷器以及以外來鈷料「蘇麻離青」繪製的青花瓷器,是永樂時期最受矚目的三種瓷器。
  • 醬釉瓷器的起源發展和欣賞
    宋代是醬釉瓷器發展的黃金時期,南北各地瓷窯普遍燒造,並以北方的耀州窯、定窯和當陽峪窯為傑出代表。清代是醬釉瓷器發展的巔峰時期,並因皇帝的青睞而成為景德鎮御窯廠專門生產的仿古釉色品種之一。東漢晚期,醬釉瓷器出現在南方江浙地區,兩晉時期得到發展。南北朝時期,以北賈壁窯為代表的北方瓷窯也開始燒造醬釉瓷,隋、唐時期有所發展。宋、遼、金時期,醬釉瓷器的生產遍及全國,但仍以北方瓷窯為主,定窯、耀州窯和當陽峪窯堪稱其楷模。元、明、清時期,隨著全國瓷業中心的形成,江西景德鎮窯生產的醬釉瓷器一枝獨秀。
  • 瓷器收藏為何說 「一方頂十圓」
    拍賣場上各種圓形瓷器流光溢彩、熠熠生輝,而方形瓷器的身影寥寥無幾,更別說用它來與大放光彩的圓形瓷器相比較了。 那為何有「一方頂十圓」的說法呢? 接著在底板上塗上泥漿一塊塊進行拼接,拼接的時候既要保持緊壓感,又要控制好力度不讓器物變形。 等完成拼接後,晾乾到八九成,用刀片將方盤四周修平整,坯體就算完成了。 稍幹的泥板可以用作拼接器物比較挺直的部位,比較溼軟的泥板可以用扭曲、卷和等方法做出其他造型。
  • 收藏瓷器,你必須要知道的五大名窯,八大窯系!
    在我國瓷器的製作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陶器誕生那天起至今有數不清的窯口在誕生、在製作無數的精美瓷器,不能一一例舉,縱觀歷史在我國瓷器歷史上有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窯最令世人注目。八大窯系是越州窯系、耀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磁州窯系、建陽窯系、定窯窯系、鈞窯窯系。但後來又有德化窯、醴陵窯。
  • 國家博物館藏,明青花荷塘魚藻紋罐,明代民窯青花瓷器樸實無華
    國家博物館藏,明青花荷塘魚藻紋罐,明代民窯青花瓷器樸實無華瓷器作為中國非常重要的一種手工業產品,即是日常使用的器物,也是一種擁有高度技術和藝術價值的物品。因此,瓷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便受到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