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為何說 「一方頂十圓」

2021-01-17 騰訊網

來源:馬未都收藏 ID:gxtv-scmwd

玩瓷器收藏的人,肯定聽說過「一方頂十圓」這句話。

這也是景德鎮的匠人們常說的一句老話,意思是:一件方形的瓷器,能抵過十件圓形的瓷器。

有人說:既然「一方頂十圓」,那方形的瓷器豈不是應該是比圓形的更加貴重?

可從近些年的拍賣市場上看,似乎並不是如此:

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

成交價:2.943億港元

清康熙 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成交價:2.39億港元

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成交價:2.8億港幣

從以上近年的拍賣紀錄看,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清康熙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等這些上億的瓷器,是圓形而不是方形的。

拍賣場上各種圓形瓷器流光溢彩、熠熠生輝,而方形瓷器的身影寥寥無幾,更別說用它來與大放光彩的圓形瓷器相比較了。

那為何有「一方頂十圓」的說法呢?

宋,官窯青釉方花盆,故宮博物院藏

其實,判斷一件瓷器的價值,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它的歷史年代、文化價值、工藝製作難度、數量等等。

而「一方頂十圓」這個說法,則是單從工藝製作難度上來講的。

圓形瓷器,如常見的瓷碗、瓷杯、瓷盤、瓷罐等,都可通過陶車拉坯來實現。

熟練的工匠一天可以拉成許多,等坯陰乾之後,再經過利坯修坯,上釉上彩,就可以入窯燒了,整個過程相對比較直接簡便。

但是方形瓷器就不一樣了,因為目前還沒有人能從陶車上拉出方形的坯來。

方形瓷器,製作就較麻煩。只能是一塊一塊地做,然後把它們拼接起來。

如做一件方形的瓷盤,需要先把陶泥碾壓成板狀,待泥板幹到一定程度後,按所需的塊數和尺寸切好。

接著在底板上塗上泥漿一塊塊進行拼接,拼接的時候既要保持緊壓感,又要控制好力度不讓器物變形。

等完成拼接後,晾乾到八九成,用刀片將方盤四周修平整,坯體就算完成了。

稍幹的泥板可以用作拼接器物比較挺直的部位,比較溼軟的泥板可以用扭曲、卷和等方法做出其他造型。

青花山水人物圖方瓶 清康熙

單單是成形,就需要這麼多步驟,再加上後期的上釉、繪畫等這些必備步驟,一件方瓶的整體繁瑣程度,可想而知。

尤其在最後燒制的時候,還有可能出現各種原因造成的變形,這樣疊加下來,難度就更大了。

在古代原始的手工製作時期,一件好的瓷器要經過瓷土的陳腐、陶冶、拉坯、修整、入窯等等七十二道之多的制瓷工序,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誤,都可能前功盡棄。

粉彩壽星童子扁方瓶 清道光

因此,對於圓形瓷器來說,方形瓷器「以一敵十」這個稱呼名副其實,不在於它的價值,而是在於它的製作。

所以景德鎮的匠人們才有「一方頂十圓」的說法,這其中可能有對幾經輾轉卻還是沒燒成的方器的惋惜,也有對浴火重生燒成的方器的珍惜。

經過繁瑣的製作工序生產出來的方形瓷器,雖不敵圓形瓷器受人追捧,可是它依然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匠人。

哥窯八方碗

而極具工藝難度的方瓷,使中國瓷器不再那麼單調,豐富了陶瓷史。

觀復博物館藏了一件清雍正時期的白釉束竹粉彩開光仕女花卉紋方瓶,十六個面中有著十二個面是平的,這樣工藝可以想見有多難。

足是外撇的,身子是有角度的,脖子是縮細的。

這種方瓶做起來難度很大,尤其要做成束竹的造型。

白釉束竹粉彩開光仕女花卉紋方瓶 清雍正

即使燒制出一個方形瓷器有著重重困難,但匠人們還是樂此不疲地製作著,也許是因為方形在他們心中象徵著不屈的稜角,又或是一種對於傳統文化的珍惜和繼承的方式。

涅槃的方形瓷器對於匠人來說,是一種饋贈,更是一種慰藉,匠人對於方形瓷器的珍惜,遠超我們的想像。

聲明:本著傳播收藏文化為宗旨,文源網絡,同行轉載請註明藏友網編輯整理,藏友網的傳播需要您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廣州粉彩瓷器收藏平臺
    廣州粉彩瓷器收藏平臺,實踐中國夢,我們必堅定不移助力中華文化的推動。粉彩梅花圖瓷鼻煙壺這種表現效果是繪畫在紙上所無法表現的。這也是這麼多年來,粉彩一直受到收藏家的追捧與藝術家的熱愛的一個原因。
  • 陳樹威:清代「無雙譜」瓷器鑑識與收藏
    現為中國瓷器鑑定研究會會員,《海內收藏網》瓷器鑑定首席專家,洛陽收藏家協會副會長,洛陽民辦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洛陽電視臺《華夏瑰寶》節目鑑寶專家,洛陽理工學院客座教授,中拓河南拍賣公司藝術顧問,洛陽樹威古瓷鑑藏博物館館長。
  • 【寶雅分享】瓷器收藏熱 要點知多少
    近日瓷器收藏備受藏家關注,瓷器藝術品成交數量大幅上揚,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喜愛,是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 收藏瓷器則有以下幾個要點: 1.要古。古玩古玩重點就在一個古字。
  • 瓷器鑑賞:價值不高,但值得收藏!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381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龍紋盤,口徑14公分,請老師斷代估價,謝謝!鑑賞點評:藏友好,您發的這件粉彩龍紋盤,看圖為晚清時期的製品,造型敞口,淺腹,圈足胎質幹老,瓷質潔白,釉面溫潤光亮,粉彩呈色鮮豔明亮,構圖布局疏密有致,盤內邊一圈回紋,中間主紋飾為雙龍戲珠,畫工細緻,龍紋神態威猛,底礬紅書「大清光緒年制」楷書款識,看圖為開門之物,可以收藏,市場價3-4千,僅供參考。感謝信任,祝收藏快樂!
  • 高手在民間,極品瓷器收藏也不例外!
    從以上邏輯分析來看,流入民間一直傳世的是少數,這少數中被徵集入宮的是少數;  地下被文博單位挖掘的是少數,都說十墓九空,這九空中文博單位正式考古挖掘的佔多少?  中國上千年中帝王將相、王公貴族隨葬瓷器的有多少人?  把官窯瓷器當作財富收藏而又隨葬的人有多少?  把官窯瓷器當做財富窖藏的有多少?
  • 瓷器收藏:17世紀到18世紀風靡歐洲宮廷和貴族家庭的中國外銷瓷器
    Hatcher號沉船的年代為1643~1646年,沉船中瓷器(大部分為景德鎮青花瓷)的年代大約在1640~1645年,正好處在崇禎末至順治初。多數歐洲人要到16世紀末才知道中國瓷器。他們非常驚訝瓷器竟會比水晶還要美麗。
  • 簡單才是最美:「冷瓷器」受熱捧,近年天價單色釉瓷器大盤點!
    單色釉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萬物由簡至繁,由繁歸簡,賞瓷器如此,看一色千秋,萬彩歸一。桃花的粉,初陽的紅,翡翠的綠,深海的藍……至純至簡,歸於本真,最為純粹的美。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但是在唐代以前,單色釉的燒制工藝一般。
  • 紫砂、玻璃、瓷器!到底哪個適合泡茶?建議收藏
    很多茶友在喝茶時,也會糾結該選擇哪種器具,今天泠泠就帶大家深度了解一下,紫砂、玻璃、瓷器,哪個更適合泡茶?適合泡什麼茶?建議大家看完收藏。不同的器具因為結構不一樣,導致泡茶過程中茶湯的各項感官指標和程度各異,那分析茶具適不適合泡茶,我們一般是從茶具的吸水率、導熱係數、氣味、湯感等方面分析。
  • 瓷器中的「病態美」——斷紋瓷器,又叫「開片」
    瓷器對於普通人來講可能只是生活用品,但在有品味或者喜歡收藏的人看來,瓷器就是藝術品。這些人對於瓷器的欣賞不僅僅局限於年代的久遠,還看中上面的紋飾。今天要講的便是瓷器紋飾的一種,叫做斷紋。哥窯碗瓷器上的斷紋又叫「開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尤其是年代久遠的瓷器,經歷了歲月的風霜,釉層漸漸開裂,形成了自然的 「紋飾」。
  • 瓷器中的「黑美人」烏金釉!
    著名古陶瓷專家耿寶昌先生所著《明清瓷器鑑定》中說:「烏金釉晚清民國時,仿康熙烏金釉器型有:棒錘瓶、印盒、筆筒、油棰瓶及花觚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當時工藝水平有限,烏金釉極不易燒製成功,成品率極低,不同於青花與彩瓷,表面微小瑕疵都極為明顯,所以存世量很少,極具收藏價值。
  • 中國越窯瓷器大觀
    中國瓷器大觀中,越窯瓷器一直被認為是瓷器之中的珍品。有關越窯瓷器的相關收藏知識與您逐一細說。二、越窯瓷器-燒造時間越窯瓷器主要燒造的器物是青釉瓷,燒造時間是從東漢時期至北宋時期,三國、兩晉和晚唐五代為高峰時期,其中唐代晚期和五代的秘色瓷最為出名。北宋中期,制瓷業不再大力發展,北宋晚期,瓷器燒造也處於衰弱的時期。到龍泉窯興起時候,越窯系被龍泉窯所取代。
  • 收藏就該買好東西,以後才能賣的起價:看看人家18件瓷器就賣了1.88億
    (1910-1980年)趙從衍收藏(1912-1999年)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19日,編號227展覽:《中國青花瓷器》,香港東方陶瓷學會,香港大會堂/香港博物美術館,1975年,編號16《趙從衍家族基金會珍藏明清瓷器展覽圖錄》,香港藝術館,香港,1978年,編號13《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
  • 華麗濃豔的五彩瓷器
    五彩瓷器華麗濃豔,是明清時期重要的彩瓷品種。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明清五彩瓷器入門知識,使您對各時期五彩瓷器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一、五彩瓷器-知識概要五彩瓷器,是一種釉上彩瓷,又稱之為「大明五彩」、「古彩」、"硬彩。
  • 瓷器做舊方法大揭秘
    目前,中國已開啟全民收藏時代,古董藝術品收藏如火如荼,尤其是瓷器收藏異常火爆,很多人不僅出於愛好,也把它當成了一種投資保值的手段。
  • 康熙五彩瓷器,為何總是讓人著迷~~
    五彩瓷是指在燒好的白瓷上用紅、黃、綠、藍、紫5種(種類可多可少,但紅彩不可少)基本彩料繪畫,再經低溫烘烤而成的瓷器。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青花加五彩,另一種是純粹的釉上五彩。《飲流齋說瓷》載:『清代彩瓷變化繁跡,幾乎不可方物,……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陶雅》有『康熙彩畫手精妙,官窯人物以耕織圖為最佳,其餘龍鳳、番蓮之屬,規矩準繩,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貨(民窯產品)之奇詭者。蓋客貨所畫多系怪獸老樹,用筆敢於恣肆。』本品即為康窯棒槌瓶之雄渾樣式,尺寸碩大,盤口直頸,豐肩鼓腹,下承圈足,因形似棒槌而得名,其腹部平緩而開闊,適宜繪飾各類人物場景,為康熙朝新創之瓶式。
  • 古玩收藏為何魅力大,收藏界秘密有多少?
    那麼,古玩收藏為何魅力大,收藏界秘密有多少?【魅力一】:中國的古玩博大精深。以瓷器為例,它的製作無論是選料、繪瓷、燒瓷都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如元代青花瓷,它成功創燒於景德鎮窯,並奠定了景德鎮為「瓷都」的地位,然而陶瓷界卻有這樣的說法,即「青花首推宣德之說」,原因是宣德青花以其胎工精細、釉汁勻淨、造型工整、器型多樣、青花濃豔、紋樣優美而久負盛名。
  • 瓷器收藏:千般姿態,各種瓶子的官方名稱!
    #瓷器收藏#在瓷器收藏當中,有一句俗語:叫「趴的不如坐的,坐的不如站的」。意思是說盤子碟子不如碗杯子,杯子碗呢又不如罐子瓶子。很多朋友在收藏的過程中,會經常見到一個很漂亮或者很獨特的瓶子,卻叫不上名字。在瓷器的各類造型裡,瓶子是一個很大的門類,各式各樣的瓶子,造型繁多。如何能夠正確地稱呼一隻瓷瓶呢?現在人所熟知的瓶多為花瓶,其實插花只是瓶的很小一部分功能,此外還能用來汲水、盛酒、祭祀、隨葬、放帽子、改檯燈,甚至當骨灰盒。
  • 繪之瓷器上的那些不得不說的神話故事
    發展到明清時期,瓷器上又出現了一大主題,那就是歷史故事。於是,一些神話和傳說出現在瓷器上:伍子胥舉鼎、周處斬蛟、西遊記等。而民間故事和話本也為瓷器提供了另一個故事來源,比如空城計、《西廂記》等。因為《西廂記》這份古典的浪漫更有人情味,也被描繪得更多,所以瓷器發展到清初又成為文人雅士眷顧才子佳人戲的一個藝術載體。《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
  • 古瓷造假:這樣的做舊瓷器你中招了嗎?快看看你手中有沒有!
    估計這是玩收藏的人最害怕聽到的兩個字眼了,誰說不是呢,聽到這兩個字有些藏友花了大價錢的那不是打水漂了嗎!這不是玩心跳了嗎!別急,慢慢看完。 相信很多藏友手中都有「寶貝」無數,自己買的,拍場拍的,朋友互換的,收藏來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但大多數藏友對自己的藏品都是處於不了解的狀態,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