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就該買好東西,以後才能賣的起價:看看人家18件瓷器就賣了1.88億

2021-02-22 收藏奇蹟

點擊上方「收藏奇蹟」藍字,直接免費關注

蘇富比香港2019春拍「天民樓藏御瓷選萃」專場於4月3日上午10:00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準時舉槌,「天民樓」由葛師科父親葛士翹先生創立,葛氏父子所蓄青花御瓷可謂私人收藏之冠。

本專場共匯集18件天民樓經年所藏明清瓷器,其中焦點拍品「明永樂 青花纏枝番蓮紋折沿盆 」線條生動有力,經多番競價以3377.5萬港元矚目全場,而「明永樂至宣德初期 青花海水騰龍紋小罐」緊隨其後,經激烈競拍以2657.5萬港元成交於現場藏家,最終「天民樓藏御瓷選萃」專場斬獲總成交額超1.8億港元。

整場氣氛高潮迭起,頻頻溢價。一句話:收藏就是要好東西,東西好以後才買的

Lot 1 明初 鈞窰月白釉鼓釘三足水仙盆 底刻「四」字

尺寸:22 cm

估價:2,500,000 — 3,500,000 港元

成交價:5,935,000 港元

來源:倫敦蘇富比1974年12月3日,編號412

展覽:《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2015-2016年,編號101

Lot 2 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菱口折沿盤

尺寸:38.5 cm

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元

成交價:5,215,000  港元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6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 年,編號22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23

歡迎關注公眾號:《一本收藏》

Lot 3 明永樂 青花纏枝番蓮紋折沿盆 

尺寸:25.6 cm

估價:8,000,000 — 12,000,000 港元

成交價:33,775,000  港元

來源:藍捷理,紐約,1986年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13

《歷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紀念展》,香港藝術館, 香港, 1990-1991年, 編號129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年,編號29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2015-2016年,編號61

《香江雅集: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特展》,首都博物館,北京,2017年,編號115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30

Lot 4 明永樂至宣德初期 青花海水騰龍紋小罐

尺寸:11.4 cm

估價:8,000,000 — 12,000,000 港元

成交價:26,575,000  港元

來源:

仇焱之收藏(1910-1980年)

趙從衍收藏(1912-1999年)

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19日,編號227

展覽:

《中國青花瓷器》,香港東方陶瓷學會,香港大會堂/香港博物美術館,1975年,編號16

《趙從衍家族基金會珍藏明清瓷器展覽圖錄》,香港藝術館,香港,1978年,編號13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18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年,編號34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

耿寶昌,《明清瓷器鑑定》,香港,1993年,圖版80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35

Lot 5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紋大盌 《大明宣德年製》款

尺寸:28 cm

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元

成交價:14,575,000 港元

來源:香港佳士得1991年10月1日,編號745

展覽: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2015-2016年,編號121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47

Lot 6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紋盌 《大明宣德年製》款

尺寸:19.5 cm

估價:4,000,000 — 6,000,000 港元

成交價:10,975,000  港元

來源:

艾弗瑞.克拉克夫人(約1890-1976年)收藏

楊永德收藏

1983年購自上述藏家

展覽: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from the Collection of Mrs Alfred Clark》,Spink & Son,倫敦,1974年,編號19

《求知雅集珍藏中國古陶瓷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81年,編號66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21(盌心照片誤植於編號22)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 年,編號37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39

Lot 7 明宣德 青花纏枝番蓮紋大盌 《大明宣德年製》款 

尺寸:29.8 cm

估價:8,000,000 — 12,000,000 港元

成交價:24,175,000 港元

來源:

Frederick T. Fuller 收藏

倫敦佳士得1965年6月28/29日,編號146

張宗憲收藏

倫敦蘇富比1986年6月10日,編號222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25

《天民樓青花瓷器展覽》,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年,編號41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

劉良佑,《中國歷代陶瓷鑑賞》,卷4:明官窰,臺北,1991年,頁104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42

Lot 8 明宣德 青花穿花龍紋盤 《大明宣德年製》款

尺寸:19.5   cm

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元

成交價:9,535,000 港元

來源:

楊永德收藏

1983年購自上述藏家

展覽:

《求知雅集珍藏中國古陶瓷展》,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1981年,編號65

《中國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銀禧紀念展覽》,香港藝術館,香港,1985-1986年,編號150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19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年,編號35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博古存珍-敏求精舍金禧紀念展》,香港藝術館,香港,2010-11年,編號130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36

Lot 9 明宣德 青花纏枝四季花卉紋大盌 《大明宣德年製》款

尺寸:27.5 cm

估價:2,500,000 — 3,500,000 港元

成交價:4,975,000 港元

來源:大成古玩,香港,1985年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26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 年,編號42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43

Lot 10 明宣德 青花纏枝番蓮紋盌 《大明宣德年製》款

尺寸:17.3 cm

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元

成交價:8,575,000 港元

來源:

亨利奈特(1971年卒)收藏,荷蘭海牙

Bluett & Sons,倫敦(標籤)

香港蘇富比1986年5月20日,編號18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22(盌心照片誤植於編號21)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 年,編號38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38

Lot 11 明宣德 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盌 《大明宣德年製》款

尺寸:29.9 cm

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元

成交價:7,975,000  港元

來源:

倫敦蘇富比1956年7月3日,編號62

Raymond F.A. Riesco(1877-1964年)收藏

倫敦蘇富比1984年12月11日,編號321

香港佳士得1987年1月13日,編號562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27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年,編號43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44

Lot 12 明正德 黃地青花梔子花盤 《大明正德年製》款

尺寸:19.8 cm

估價:1,500,000 — 2,500,000 港元

成交價:6,775,000 港元

來源:

梁義收藏

1982年購自上述藏家

展覽:《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67

Lot 14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蒜頭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尺寸:27.7 cm

估價:5,000,000 — 7,000,000港元

成交價:6,415,000  港元

來源:

趙從衍(1912-1999年)收藏

香港蘇富比1986年11月18日,編號81

展覽:

《趙從衍家族基金會藏明清瓷器》,香港藝術館,香港,1978年,編號91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61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 年,編號86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

劉良佑,《中國歷代陶瓷鑑賞》,卷5:清官窰及民窰,臺北,1991年,頁159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92

Lot 15 清乾隆 粉青地描金御製詩掛瓶 《乾隆乙酉御題》款 「乾」、「隆」印

尺寸:23.7 cm

估價:800,000 — 1,200,000 港元

成交價: 2,750,000 港元

來源:1977年購於香港

展覽:《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116

Lot 16 清乾隆 青花纏枝番蓮託八吉祥紋舖首壺 《大清乾隆年製》款 

尺寸:49.5 cm

估價:8,000,000 — 12,000,000 港元

成交價:9,775,000 港元

來源:香港蘇富比1977年11月29日,編號206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58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 年,編號83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千祥雲集:中國吉祥圖案文物-敏求精舍四十五週年紀念展》,香港藝術館,香港,2005年,編號212

出版:

劉良佑,《中國歷代陶瓷鑑賞》,卷5:清官窰及民窰,臺北,1991年,頁156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89

Lot 17 清乾隆 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大清乾隆年製》款

尺寸:28.9 cm

估價:3,000,000 — 4,000,000 港元

成交價:5,215,000  港元

來源:1986年購於香港

出版:《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93

Lot 18 清乾隆 青花開光花果紋執壺 《大清乾隆年製》款

尺寸:26.7 cm

估價:3,000,000 — 5,000,000 港元

成交價:7,375,000 港元

來源:香港蘇富比1986年5月20日,編號43

展覽:

《天民樓藏瓷》,香港藝術館,香港,1987年,編號59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鴻禧美術館,臺北,1992 年,編號84

《天民樓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館,上海,1996年

出版:

蘇玫瑰,〈Archaism and Invention: Sources of Ceramic Desig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George Kuwayama 編,《New Perspectives on the Art of Ceramics in China》,洛杉磯,1992年,頁87,圖版21

《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編號90

(圖文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部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本刊客服微信:hx520911

長按二維碼識別快速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大都會博物館為什麼要賣500多件中國瓷器
    這批500多件的作品都是大都會自己挑出來的,大多是因為博物館裡已經有了重複的作品,如這個豇豆紅菊瓣瓶。另外還有很多稍有殘疾問題或者質量一般,不符合大都會收藏瓷器的標準。長居美國的古董商張先生對記者說:「美國的博物館偶然也會通過拍賣來賣東西,大都會出售中國藝術品的機會並不多,並且一次拿出500多件,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 18件旅行箱打包/帶回的必買好東西!l 十二月
    這本誕生於1993年的《故宮日曆》在2010年復活之後成為很多人每年必收的新年禮物,每一頁的左邊都是故宮裡珍藏的文物並配了說明,顏色也是沿用了以前古代皇室的專用,每一本都有單獨的編碼很值得收藏!好朋友傅踢踢的新書適合每個生活在城市之中迷茫的人,這個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ONE·一個」人氣作者很多文字都會讓你充滿感動,有段時間還一直在追他的公眾號來看,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要面對著這樣的孤獨,獨自上路,值得在路上帶著看看
  • 1000元撿漏,賣了2.8億,增值30萬倍!收藏大王仇焱之
    此後,他開始自立門戶,買貨不把價錢壓得太低,賣貨時也不用假貨蒙人,得到了同行和中外收藏家的信任。 古玩鋪的老闆、夥計都跟這位敗家子很熟悉,因為他以前拿來的東西隨便哪樣都值倆錢,所以也沒仔細看就給了5塊袁大頭,把碗留下了。 他們將碗洗乾淨一看,發現壁厚身沉,藍釉飄白花,感覺又蠢又笨,看不出是件好東西,便以50塊現大洋倒給了天津的一位古玩商。過了些日子,這位古玩商又以500塊現大洋把這隻藍釉大碗賣回到北平琉璃廠古玩鋪。
  • 最貴田黃收藏者曹興誠:收藏如同娶老婆,難道還想以後賣了賺錢?
    「收藏應該就是單純的喜歡,跟談戀愛一樣。你談戀愛,會關心對方是不是真心的,怕受騙。」 「藝術品造假,就該嚴懲!當仿品充斥市場,假醜惡汙染眼球,老百姓也許品味不到藝術真品的妙處了,中華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又該怎樣得以延續?」談到藝術品的真偽,曹興誠妙語連連而擲地有聲。
  • 「我家藏品比拍賣會上那件兩個億的還要好」 :為啥賣不出去
    最近經常聽到一些藏友說「我在電視節目裡看到那個東西和我的一樣,專家估價幾十萬」、「上次拍賣會上那個成交上億的東西還沒有我的好」、「這個東西目前在博物館有一個,我的比博物館的還要罕見一些」,然後會有一個同樣的結尾
  • 《天天向上》:王一博賣貨「金句」頻出,坐地起價惹人笑
    這不,最新一期節目,「天天兄弟」都變成了「售貨員」,憑藉著各自的本領賣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賣貨風格,其中王一博的風格便是——人狠話不多,成為了「賣貨小能手」。在這個過程中,王一博「金句」頻出惹人愛,坐地起價太搞笑,隔著屏幕的粉絲們哭笑不得。
  • 元旦帶貨1.88億誰敢不服!
    據小米官微消息,1月1日,雷軍新年直播銷售金額破1.88億,小米11雷軍籤名版5秒售磬,累計觀看量超3849萬。看來,雷軍如果不做小米,或許能在直播帶貨上找到第二春。雷軍帶貨近30件,小米11最火1月1日雷軍抖音直播間,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小米在12月28日發布的最新一代高端旗艦小米11,手機上架幾秒便搶購一空。
  • 網友自爆:親歷在Kijiji賣東西遇詐騙!
    然而此時如果你覺有事情有點蹊蹺,也許不會再想賣東西給這個人了吧?高潮來了。。。過兩天,對方會發來信,要求退還錢。因為已經轉了$$幫助升級帳號。騙子會堅持只有先返錢給他,才能收到他那筆錢,也可能會恐嚇要讓警察來參與。這個時候如果你膽小怕事,也許就會把錢給轉過去了。但其實整個事情,是一場騙局。
  • 兒子偷出祖傳花瓶,18元賣掉換了一頓飯錢,後來才知虧了6個億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體現中國勞動人民創造智慧的一個重要標誌,同時也是對世界文明的一個偉大貢獻,我們知道在英文中中國(China)和瓷器(china)是同一詞,由此可見瓷器藝術在中國文化中佔有多大的比重。這方面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市場價值,很多稀少而珍貴的瓷器,價值已過億。
  • 馬未都:現今收藏行情走勢,未來幾年肯定還會大漲!
    但是收藏,如果追求的僅僅是陶冶性情,不是開倉庫,那你不見得非收藏正熱門的,先找冷門。比如這幾年文物市場賣的荷包十分便宜,它的工藝水平也令人稱讚叫絕。此外,水菸袋也是一項極有觀賞價值的收藏品,幾年前十幾塊錢一個,現在也僅百塊左右,當你收藏100件,你就會對中國的鏨銅工藝有一個透徹的認識,甚至於可寫一本書。歷史上的收藏不都是富甲一方的人物,也有窮人,不過就是有心人罷了。必須說明的是,收藏永遠是少數人的事,遠古留下的東西多,也不可能人手一份。
  • 坂本五郎一件元青花賺了1億,還說虧了!
    日本有這樣一個規矩,當落錘以後如果還有人想要的話,就以抽籤的方式決定拍品的去處,抽中的人付錢帶走拍品。這是俱樂部的一個規矩,即使你以最高價買下來,也不能貿然拒絕這件事兒,誰抽中,這東西交了錢就歸誰。沒想到幸運女神終究還是眷顧不言堂,讓不言堂的店員抽中了。此時的坂本五郎還在焦急地等待著回音,電話終於響了。坂本問:「怎麼樣?」店員說:「買下來了!」坂本說:「幹得漂亮!多少錢?」
  • 瓷器收藏:17世紀到18世紀風靡歐洲宮廷和貴族家庭的中國外銷瓷器
    這一時期的外銷瓷器和內銷瓷器的主要區別是內銷瓷器採用中國傳統構圖方法,往往在瓷器中心部位畫主題文飾,然後外面則是大面積留白。而外銷瓷器除中心主題外,往往在器物邊緣畫上一圈或多圈文飾。清雍正~乾隆盾形徽章紋盤這一時期訂製瓷器較前兩個世紀普遍增加。當然由於訂製的瓷器每批數量小,繪製難度大,因此價格昂貴,而且頭一年訂的瓷器要到第二年才能拿到,很不方便。
  • 農民收藏近萬件古玩 價值千萬元
    湖北來鳳縣翔鳳鎮53歲的土家族農民李德友數十年來愛好收藏各類奇石及古代家具等近萬件,為收藏古玩件李德友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其收藏的物品價值達千萬元。史蒂文·史匹柏的私人收藏估值2億4千萬元。  張鐵林喜歡收藏手札,剛開始收藏時,手札還只是冷門市場,到如今已是天價。他本人喜愛寫字,強調不會為了賺錢賣手札收藏。雖然現在張鐵林已漸漸淡出了收藏圈,但他已有的錢鏡塘、吳省庵、丁輔之等大家的手札收藏都是上層的佳作。
  • 王剛:收藏少貪念才能不受騙 能看到的漏都是雷
    現在東西一曬出來,最怕「打槍」,誰都可以指責,網絡上圍觀狂歡,隨便地質問,越聳人聽聞越有人聽,媒體也願意傳播。我就遇到過這種事。一個收藏專業雜誌請我寫文章,發幾件收藏的東西。我有件瓷器,是在國內大拍上買來的,編輯說幾個專家看了,不敢說它不對,但是不是能到那個年代有點含糊,能不能換另外一件?
  • 範冰冰賣掉前任送的東西怎麼了?我一般都是直接賣前任
    有網友扒出範冰冰在某二手平臺賣閒置,賣的還是李晨送的永生花熊。這隻大熊,屬於品牌Roseonly,由永生玫瑰花組成,連同玻璃罩高1.8公尺,寬1公尺,價格自然也是爾等凡人可望不可即。原售價89999元,被範冰冰折價賣出的價格則為38888元,這數字難免不讓人想起諧音:散吧吧吧吧。在二手平臺還賣將近4萬的高價,自然無人問津。
  • 遇金融危機富豪賣古董,我「閉著眼睛」拍下元青花
    圈外的朋友聽說我收藏瓷器,總是問我有沒有元青花。被問得多了,也見過蘇富比、佳士得上拍過幾件元青花,不免心裡惶恐起來:這些年好歹算是收藏了幾件瓷器,可就沒入藏過元青花,沒藏有元青花算不算落後呢?是否也該補個缺了?「不能落後」——這大概也算攀比思想吧,說起來怪不好意思——我也有這種思想。
  • 資本大鱷劉益謙:天價收藏七件精品 件件過億!
    一錘定音下,這件在海外漂泊數百年的中國瓷器以2.8124億港幣的成交價被一位中國上海收藏家拍得。這位買主可不是普通收藏家,他的故事可追溯至中國股市的初始時代。他就是被稱為「法人股大王」、「定增大王」的劉益謙。
  • 民間收藏不能說的秘密 ~
    館長說,2001年,他在某市某醫院與一位部隊領導聊天,對方知道他喜歡收藏,就為他牽線介紹了一位非常有意思的國民黨的將軍的兒子:他爸跟隨傅作義住過故宮。……他從故宮裡拿的東西不是一件兩件,我從他家拉了一卡車過來。據館長說,珍寶館裡很多東西,包括陳列在大門口那個重2噸的唐代水晶關公像,就來自於此人。
  • 剛剛,這件瓷瓶賣了4285萬!轟動了收藏圈!
    紙槌瓶因形似紙槌而得名,其直筒腹、長直頸和盤口的造型,應自伊斯蘭地區西部(或為伊朗)傳入中國,原型玻璃瓶或樽,宋代以瓷器仿而改之。因產量甚少,藏家多以世代相傳或作鎮寺之寶用。這件龍泉瓶身世顯赫,在日本的歷史源流可上溯至桃山時代(約公元1574-1600年),及江戶時代(1603-1867)。
  • 馬未都收藏傳奇:「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馬未都說,有一次拍賣,拍賣行說有件東西起拍價太貴,要退回去,他問為什麼,他們說是康熙仿成化的瓷器,不值4萬元。 箱子打開一看,馬未都就愣了,實際上就是明代的。 馬未都告訴他們這是真的,他們不信,找人鑑定,最後確認的確是明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