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這件瓷瓶賣了4285萬!轟動了收藏圈!

2021-02-26 小C收藏

11月24日晚,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晚拍」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本場共21件精品上拍。其中,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以諮詢價形式上拍,36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4285萬港幣成交。

佳士得香港『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 (晚間拍賣)』專場於今夜開槌,一件極為珍罕的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經過拍場激烈爭奪,最終以42,850,000港元的成交價易主。

明人高濂《遵生八箋》曾言,「古宋龍泉窯器,土細質薄,色甚蔥翠,妙者與官窯爭豔。」可見南宋龍泉窯在明人眼中已是能與官窯媲美的珍品。紙槌瓶因產量甚少,故更見稀有。

紙槌瓶因形似紙槌而得名,其直筒腹、長直頸和盤口的造型,應自伊斯蘭地區西部(或為伊朗)傳入中國,原型玻璃瓶或樽,宋代以瓷器仿而改之。因產量甚少,藏家多以世代相傳或作鎮寺之寶用。

Lot 8007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估價待詢

高23.4 cm

來源:

德島藩蜂須賀家族珍藏

小室信夫(1839-1898)珍藏

富永冬樹珍藏(其妹夫為益田孝)

益田孝男爵(1848-1938)(別號鈍翁)珍藏

倫敦蘇富比,2006 年 11 月 8 日,拍品 54 號

展覽:

東京三越本店,《益田鈍翁展》,1983 年 5 月 24 日 -6月5日

借展予美國哈佛大學賽克勒藝術博物館

借展予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著錄:

長谷部楽爾編,《世界陶磁全集 - 12:宋》,東京,1977 年,圖版 207 號

日本經濟新聞社,《益田鈍翁展》,東京,1983 年,圖錄圖版 34 號

白崎秀雄,〈鈍翁蒐集品由來記〉,《芸術新潮》,東京,1983 年 5月號,頁 59

此件龍泉粉青釉紙槌瓶盤口,長頸漸寬,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粉青釉,釉汁厚潤如脂,充份體現了宋代幽微素雅的審美意趣。

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薈萃了龍泉青釉最為人稱許的特質。其天青釉清淡柔和,在藏家看來固妙至毫巔,但陶工卻視之為畏途。色澤、質感佳妙如斯者,其原料、配製、上釉和窯燒皆須拿揑得恰到好處,故上乘之作寥寥無幾。

這種釉料美不勝收,在日本通稱為「砧青磁」,泛指與本拍品相近的極品青釉紙槌瓶,此類器物於南宋和元代輸入日本,藏家業已將之與這抹妙不可言的釉色劃上了等號。更有人指出,本品正是用「砧青磁」統稱該類名瓷之緣起。

該瓶曾於2006年11月8日舉行的倫敦蘇富比秋拍中上拍,成交價高達118萬英鎊,折合人民幣1059萬。

八百多年來,這一類佳妙瓷瓶在中日兩地均被奉為圭臬,茶人視之為茶道之中花器的最上品,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尤為普遍。此件拍賣的紙槌瓶,在日本就有一段悠久動人的收藏歷史。

這件龍泉瓶身世顯赫,在日本的歷史源流可上溯至桃山時代(約公元1574-1600年),及江戶時代(1603-1867)。白崎秀雄曾於《藝術新潮》1983年5月刊發表《鈍翁搜集品由來記》,文中提到此瓶在蜂須賀氏家族代代相傳。蜂須賀氏為名門望族,於十六世紀下半葉聲名鵲起,成為江戶時代權重一時、長盛不衰的封建氏族之一。蜂須賀氏貴為阿波國(今四國德島縣)大名,最著名的當屬蜂須賀正勝。傳說當豐臣秀吉還是浪人的時候曾與正勝狹路相逢,正勝與隨從途經愛知縣東部三河的矢作橋,浪人日吉丸(即日後的豐臣秀吉)當時在橋上呼呼大睡,正勝被後者的頭絆倒,不以為意的他繼續前行。但被吵醒的日吉丸憤然而起,一把抓住正勝的長矛。正勝對這位年輕人的勇氣心生敬意,忙為失敬之舉道歉,並收之為麾下武士。

蜂須賀正勝與豐臣秀吉都熱衷於茶道,豐臣秀吉借用茶道的力量,在1585年,讓自己的御用茶道師千利休住持宮廷茶會,以天下最名貴的茶器為天皇點茶,確立了自己天下人的地位。而蜂須賀正勝則與千利休來往密切,千利休曾受家政所託購入一把茶壺,並在信中拜託富商親戚渡邊立安將之交給家政。多名千利休的弟子均獲家政羅致門下,這與他們的政治眼光和茶道造詣不無關係。有這樣頂級的財力及眼光,能蒐集如此典雅的茶具當然也不在話下。

據稱,此瓶後為小室信夫(1839-1898)庋藏。小室於1839年生於德島一個富裕的商賈之家,但卻熱衷於公民和社會議題,其後更投身政壇。他強烈反對德川幕府政權,並聯合志同道合者,將京都等持院足利三代木像梟首,以示抗議,終於在1863年被捕。據說他出獄後,獲德島(阿波國)第十四代藩主蜂須賀茂韻(1846-1918)招攬為德島藩武士。他於1872年赴歐美遊歷,並於1874年聯同板垣退助公爵(1837-1919)等人,大力遊說政府成立民選議院及制訂憲法。小室其後從商,參與經營共同運輸會社(即日本郵船會社前身),1891年獲提名加入貴族院。

本拍品後流入富永家族,成為富永冬樹(曾任東京證券交易所董事)之藏品,其妹夫乃鑑藏名家益田孝男爵(1848-1938),其後益田再直接從富永家族或在拍賣會上購入此瓶。益田孝的收藏生涯應始於1878年,他在1938年辭世之前,藏品已多達四千件左右。他自號「益田鈍翁」,常於小田原和鎌倉宅邸舉辦茶會,茶人之名不脛而走。此外,益田多次舉辦展覽,將個人及友儕之珍藏公諸同好。他以品味之高聞名於世,許多人認為自千利休之後,益田對日本茶道的影響之大,同儕無出其右。據說,他生前亦視此瓶為其藏品的壓軸之作。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高23.4cm


八百多年來,此類極品龍泉青瓷在中日兩地均被奉為圭臬,常被視為傳家或鎮寺之寶代代相傳,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尤為普遍,在日本被通稱為「砧青磁」,泛指與本拍品相近的極品青釉紙槌瓶,此類器物於南宋(公元1127至1279年)和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輸入日本,藏家業已將之與這抹妙不可言的釉色劃上了等號。更有人指出,本品正是用「砧青磁」統稱該類名瓷之緣起。

這一造型因形似紙槌而得名,但其直筒腹、長直頸和盤口樣式,其實是以玻璃瓶或樽的方式,自伊斯蘭地區西部(或為伊朗)傳入中國。1997年發現的公元十世紀印坦沉船貨物中,也有玻璃近似例的碎片。艾爾薩巴珍藏(Al-Sabah Collection)一例形制相同的公元九至十世紀伊朗地區吹制玻璃瓶,其頸若筒狀;藏品中尚有兩件年代略晚的十至十一世紀伊朗地區近似例,其器頸略斂。另外,1986年,一個斷代為公元1018年的遼代古墓亦曾出土近似的伊斯蘭玻璃瓶。

以本拍品為例的無耳紙槌瓶,在南宋和元代傳世龍泉青瓷中極罕。北宋年間,曾有燒造兩款與宮廷密切相關的無耳盤口紙槌瓶。一者是一小批定窯紙槌瓶,大維德爵士舊藏一例,瓶口略斂。但以重要性而言,特為北宋朝廷燒造的汝窯紙槌瓶,似有過之而無不及。1987年,河南寶豐縣清涼寺窯址出土了一件汝窯盤口紙槌瓶,臺北故宮亦珍藏二例口沿破損的近似汝窯瓶。於2004年,河南汝州市東南面張公巷窯址出土一批與汝窯御瓷淵源甚深的淡青瓷器,當中也有近似的紙槌瓶。

極品龍泉青釉瓶(如本拍品)與北宋汝窯御瓷之間的關聯,還可證諸南宋作品之精工細作,以及其呈色較深的青釉,這一特色亦見於南宋官窯御瓷;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為北宋宮廷燒造的紙槌瓶無耳,而南宋年間在浙江杭州老虎洞窯燒造的御製官釉紙槌瓶,同樣不飾雙耳。龍泉紙槌瓶的筒頸兩側,泰半飾雙耳,耳以鳥形居多,常謂為鳳耳,北京故宮珍藏一例,另一例為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珍藏。尚有一批龍泉窯紙槌瓶,以龍首魚身的魚龍為耳,但較不常見。

像本拍品這一類佳妙瓷瓶,日本茶人視之為茶道擺設的上上之選,而數百年來,此器可能正是作此用途。它身世顯赫,在日本的歷史源流或可上溯至桃山時代(約公元1574至1600年),及至江戶時代(1603至1867年),其流傳經過漸趨明朗。白崎秀雄曾於《芸術新潮》1983年五月刊頁59發表《鈍翁搜集品由來記》,文中提到此瓶在蜂須賀氏家族代代相傳,其近似例鮮有亮相於博物館展覽或刊物,而此作之形制和釉色均無比精妙。蜂須賀氏為名門望族,在十六世紀下半葉聲名鵲起,成為江戶時代權重一時、長盛不衰的封建氏族之一。

為什麼很多人手裡的東西出售不了呢,或者說砸在自己手裡五六年沒有出手掉,一看這次是佳士得拍賣一件上千萬的東西,也想著我這個也最起碼值個幾百萬吧,可以只是想想而已,一切都是空談,可以看看佳士得拍賣的東西,一切都是流傳有序的東西,就像這件東西2006年在蘇富比曾經拍賣過,這個有記錄查詢,都是一些知名大收藏家手裡的東西,而自己,沒有流程有序,也不是什麼知名的大收藏,自己誤認為國寶級的東西,你是自己認可自己,而不是大眾認可你的東西,要想拍的好,那你還得諮詢張老師,而不是在這裡空想。

出自曬寶會

歡迎轉發、點讚評論.說出您的感受!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微信關注「小C收藏

越學習,越富有!

相關焦點

  • 剛剛一件瓷瓶賣了4285萬港幣!轟動了整個收藏圈 ! !!
    (點擊藍字進入)學習永無止境:弘揚民族文化,拓展收藏思路,與您共同分享收藏樂趣我們絕對相信古玩藝術品才是未來的投資首選!其中,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以諮詢價形式上拍,36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4285萬港幣成交。
  • 這件龍泉瓷器拍出4285萬天價!轟動了收藏圈!
    今天要說的是一件宋代龍泉青瓷,它曾經以天價港幣拍賣成交的價格而轟動了整個收藏圈。在2018年11月24日晚,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不凡- 宋代美學一千年晚拍」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槌,本場共21件精品上拍。其中,一件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以諮詢價形式上拍,36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4285萬港幣成交。
  • 一件瓷瓶拍出4285萬港幣天價!轟動了整個收藏圈 !
    玩瓷器的人手裡肯定有這麼一兩件壓堂的寶貝,今天我們說到的是一件宋代龍泉青瓷,這幾年瓷器價格是前景一片大好
  • 農民收藏近萬件古玩 價值千萬元
    湖北來鳳縣翔鳳鎮53歲的土家族農民李德友數十年來愛好收藏各類奇石及古代家具等近萬件,為收藏古玩件李德友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其收藏的物品價值達千萬元。    布拉德·皮特的收藏種類繁多,且品味獨特,曾花6萬英鎊入手街頭藝術家Bambi劍橋公爵夫婦威廉和凱特的婚禮肖像,又以7.5萬英鎊定製朱莉皮特的全家福。
  • 揭秘上海盈通收藏騙局:80元瓷瓶身價暴漲百萬
    你想這個石頭鏡質量多好啊,所以你現在賣肯定可以賣到天價。    客戶只是發過來一張石頭眼鏡的照片,這名業務代表一下就估出了一百萬的價格,難道他是火眼金睛,看一眼就知真偽?    員工:你不管他,只要他拿過來都是真的,但是你要讓客戶相信他的藏品是真的。深信不疑這個是真的,就是讓他相信這個是真的第一點,第二點這個價格深信不疑,就可以了。
  • 800塊硬撿古董碗,結果賣370萬
    過些日子,古玩商又以500塊大洋把這隻藍釉大碗賣回北平琉璃廠古玩鋪。悄悄,這麼5塊錢的碗,兩個10倍就翻到500塊。但重點在後頭。抗戰時期,北平。有一天,琉璃廠來了位叫仇焱之的上海客商,隨從兩三人。一行人穿著打扮與常人無二,但為首的老闆眉宇間暗藏英氣,他東看西看,並不言語。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目前,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中國文物,其中約有2000件長期陳列在33號廳。33號廳全長115米,與埃及、希臘、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大英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標刻著中國歷史上的國寶在這裡皆可見到。每一個走進去的人都會驚訝於小小的展廳竟然濃縮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
  • 快手主播直播賣古董,女子兩次購買都是假貨,專家:就值幾百塊錢
    毛女士在快手平臺上刷到一個賣古董的視頻號,當時是一個主播在直播買古董。毛女士平時喜歡收集古董,當時覺得對方賣的這些古董很不錯,很吸引自己,於是就花錢買了幾件,一兩千,甚至是七八千的古董都有。可是當這個所謂的古董瓷器寄到她手中的時候,她發現這些古董不對勁。毛女士表示當時看到對方帳號的粉絲並不對,當時賣的古董瓷器很不錯,主要是賣的都比較便宜,年代也比較久。
  • 閣瓷博物館霍錦湛:弘揚收藏文化 助力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
    霍錦湛:早期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陶瓷藝術大師」稱號的名家如王錫良、李菊生、張松茂、李峻、戴榮華、王隆夫、王恩懷、鍾連生、黃賣九、陸濤、陸如、畢德芳、張育賢等人的作品,我收藏的比較著重而且比較豐富。現選取三件作品給大家詳細介紹。
  • 深夜唱K飆高音,把瓷瓶給唱塌了!
    哈哈哈哈哈,當下熱度非常高的一檔節目,原因有二,一是嘉賓好,二是節目內容真實,真正意義上兌現了真人秀的靈魂,這檔節目真實到了什麼程度呢?鹿晗田雨深夜飆高音,把瓷瓶給唱塌了!田雨老師在把弄剛燒出來的瓷瓶時,發現了一個形狀很奇怪的瓶子,一般來說,瓷瓶是比較圓潤的,不會往裡面凹,可田雨手中的這個呢,凹得很深,像是一個蒜臼子!當時他問老師,這是故意做的造型,老師回答:是被你們唱踏的!還記得上期節目中,五哈成員在樓頂上唱歌,田雨和鹿晗的聲音最大,田雨老師甚至破了音!
  • 瓷瓶配線的明敷操作訓練
    瓷瓶配線絕緣效果好,機械強度大,主要適用於用電量較大而且較潮溼的場合,允許導線截面積較大,通常情況下,當導線截面積大於25mm2時,可以使用瓷瓶進行配線。雙綁方式通常用於受力瓷瓶的綁紮,或導線截面大於10mm2的綁紮;單綁方式通常用於不受力瓷瓶或導線截面在6mm2及以下的綁紮;綁回頭的方式通常用於終端導線與瓷瓶的綁紮。圖7-4為瓷瓶與導線的綁紮規範。精彩演示
  • 大都會博物館為什麼要賣500多件中國瓷器
    我們以估價為基線,當然也會考慮到稀有度和藝術性,將其分為兩種出售方式:一種是以傳統的實地拍賣方式進行,計有203件,估價從600美元到90萬美元不等;另一種方式採取網拍,計有198件,其中很多拍品以無底價起拍。這樣的劃分是充分考慮到了不同需求層次的藏家,為他們提供有差別的機會。一般來說,我們的網拍是不做預展的,但因為這次是大都會的作品,因此500多件作品將在紐約藝術周期間公開展示。」
  • 華人藏家4.636億港元拍下蘇軾《木石圖》,使其從日本私人收藏回到中國
    在拍賣前,佳士得對於這件拍品的推廣與鋪墊也做足了功課。自從開放拍賣預展後,這件作品前永遠人滿為患,足見各界對其的關注和期待。魏蔚將拍品《木石圖》的重要性與去年從佳士得紐約拍出的達·文西畫作《救世主》(Salvador Mundi)作比擬,同時也對這件作品的價格提出了比較高的期待。
  • 文物、鑑寶題材影視漸熱,人們愈發好奇——古董圈是個什麼圈
    趕鬼市賣畫來的?咋這時候才到呢?坐在這旮旯兒等明早兩三點鐘再賣吧!」「不成啊,俺媳婦兒上午開的刀,咱得把畫賣了弄點肉回去給她熬點湯喝不是?……大哥,俺這畫是爺爺輩傳下來的,您接著不會吃虧……」那人一面說,一面從蛇皮包裡摸出一卷皺巴巴、發黃了的古畫。
  • 30年耗盡心血收藏僑批近12萬件 馬婭會長如今全部無償捐贈
    7月20日,嶺南金融博物館迎來了一批有關對外金融的重要藏品——1萬件僑批。據介紹,這一批珍貴的藏品由麥保爾先生(已故)與馬婭伉儷向嶺南金融博物館無償捐贈。
  • 國慶晚會韓紅瘦了,張韶涵精緻如瓷瓶!楊紫穿對裙子卻保守封腰
    張韶涵選了一件高飽和度的寶藍色魚尾裙亮相,這件裙子的顏色和風格都非常大氣適合央視舞臺,穿著主持整場晚會也是OK的。同時這種非常修身的魚尾裙對身材的要求也很高,身材十年如一日纖瘦單薄的張韶涵自然也是無壓力,這件裙子還強調勾勒了張韶涵盈盈一握的小蠻腰,整體曲線凹凸有致,線條流暢,讓張韶涵精緻得像一個貴氣的瓷瓶。
  • 美國曝光兩位中國老人,他們做的這件事轟動了全世界!
    美國曝光兩位中國老人,他們做的這件事轟動了全世界!砍樹枝這件事,需要兩人默契配合,賈文其蹲下身子,用肩把撐起賈海霞,賈海霞把斧頭別在腰間,手腳攬著樹幹,摸索著向上爬。點擊播放 GIF 1.6M每當哥倆發現有樹死了,第二年就在原地補種,這件事一直持續了16年。
  • 民族樂器上海製造:六角形、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樂器問世
    上海民族樂團演奏家演奏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樂器。1970年代,上海音樂學院教師楊雨森曾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試製「革胡」,一度為各大院團使用,但因聲學系統不完善以及巨蟒皮的環保問題,這件樂器的使用始終有所限制。 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從未停止對中國民族低音樂器的研發,由其推出的拉阮、大琶琴等樂器,都為低音樂器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 資本大鱷劉益謙:天價收藏七件精品 件件過億!
    為了讓大家了解更多的情況,我們列舉了一些這位藏家最大手筆的收藏。2014年4月,劉益謙在蘇富比香港拍賣會上以3630萬美元(約合2.3億人民幣)買下了這件瓷器,使之成為史上價值最高的瓷器,並成為2014年最值錢的幾件拍賣品之一。之後,這位收藏家使用這隻杯子飲茶的自拍照再次引發了爭議。
  • | 人們竟然在快手上幹這件事
    「和大人王剛「這個帳號迅速積累了200多萬的粉絲,他在這裡展示康熙青花瓷瓶的「雅」、感嘆雍正粉青釉小荸薺瓶造型和釉色的「美不勝收」,滿臉陶醉……9月17日晚,「和大人王剛「第一次在快手直播帶貨,賣的茅臺、袁米等幾乎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