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2020-11-17 大漁趣話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包括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及重要人物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在全世界博物館都屬罕見,由於空間限制,大約只有1%的有藏品能夠公開展出。

因為戰爭搶劫、非法走私、移民攜帶等原因,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1931年至1945年日軍侵華,致使難以計數的文物因戰爭被劫。目前,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中國文物,其中約有2000件長期陳列在33號廳。

33號廳全長115米,與埃及、希臘、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大英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標刻著中國歷史上的國寶在這裡皆可見到。每一個走進去的人都會驚訝於小小的展廳竟然濃縮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但直到1990年,在香港商人何鴻卿爵士的捐助下,中國館33號廳才有空調恆溫設備,以利於文物的保存。

大英博物館十件鎮館之寶中,有三件就來自於中國!

1、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是中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一直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原作已佚,現存有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中的這件摹本。

《女史箴圖》描繪女範事跡,有漢代馮媛以身擋熊,保護漢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絕與漢成帝同輦,以防成帝貪戀女色而誤朝政的故事等。其餘各段都是描寫上層婦女應有的道德情感,帶有一定的說教性質。

《女史箴圖》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並攜往國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之為「鎮館之寶」之一。

由於不熟悉中國畫的保存方式,大英博物館按照日本畫的方式裝裱在木板上,由於材質原因,名畫隨著木板裂開,出現了大面積的掉色、開裂等不可逆轉損毀。1915年,由於不便展出,竟然將畫裁剪成了三段……

2、遺失的明珠——敦煌壁畫

在33號廳有一面殘破的彩像壁畫,高約4米,接近正方形,割痕猶可見,是由12塊拼接在一起的,畫面上是三尊濃麗豐肥的菩薩像。

壁畫的說明文字顯示:壁畫原在河北省行唐縣清涼寺內,由五臺山僧人創作,始繪於1424年,完工於1468年。曾有人對此壁畫這樣評價:「在當今存世的中國古壁畫中,有這麼年代久遠的,但沒有這麼大的;有這麼大的,但沒有這麼年代久遠的。」

敦煌藏經洞有4萬多件經書書稿,其中,中國現存僅三分之一,大英博物館卻有1.3萬件。國寶級的中國波羅密佛經的最早版本、宋羅漢三彩像、宋明名畫、45卷《永樂大典》等都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敦煌壁畫基本上是在20世紀初,被以考古為名義的外國文化強盜盜取出國門。他們用斧劈刀割,甚至用化學膠布的方式掘取壁畫。僅斯坦因一個人在兩三天的時間裡,就用特製的化學膠布粘走了莫高窟26方,共3萬2千多平方釐米的精美壁畫。 

大維德花瓶 

大維德花瓶共兩件,來自中國江西省景德鎮,於元代至正年間,即公元1351年燒造。這對花瓶是現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樣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大維德花瓶,原名是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鎮窯青花雲龍紋象耳大瓶,之所以改了名字是為了紀念他的主人帕西瓦爾·大維德,英國最著名的瓷器收藏家之一。

1935年,大維德在北京智化寺遊玩時,無意中發現了兩件青花瓷瓶,也就是如今的大維德花瓶。據智化寺的方丈說,青花瓷瓶從他入寺的時候就在這裡了,至於是如何從景德鎮道觀到北京智化寺的,他也不甚清楚。大維德對青花瓷瓶一見鍾情,於是就給寺廟添了點香火錢,將它帶回了英國作為收藏。後來在大維德去世後,他的家人便將這對青花瓷瓶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

在大英博物館還有很多其他的中國文物,就算暫時不能歸家,也希望有機會能去親身看看這些流失海外的文化產物。

看著自家的瑰寶,流落在外,後人需要去國外才能看到,心有不甘,盼早歸家!

喜歡點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為何沒要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中國為何沒要 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
  • 大英博物館裡為什麼收藏的不是英國文物?
    大英帝國曾經是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以世界第一強國的姿態主導國際事務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其版圖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領土遍及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一路上見證了大英帝國崛起、興盛直到衰落的,不是大英女王,也不是名人傳記,而是大英博物館數百年來的館藏。
  • 文物免遭暴徒毀滅,多虧歐美博物館
    幸運的是,尼姆魯德的一部分發掘文物得以在大英博物館保存至今。歐美博物館在現代戰爭與衝突中對世界文物保護的貢獻,遠超人們的想像。 長期穩定的政治經濟局面決定一國能否妥善保存文物,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具有天然優勢,而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巴格達國家博物館就慘遭洗劫,流失1.5萬件文物,2011年、2013年埃及分別經歷「博物館災難夜」 臺灣學者柯秀雯在其論文《探討博物館在國際舞臺發展的新領域與新視野
  • 大英博物館裡的敦煌文物,太珍貴了!
    據統計,敦煌遺書在中國國內僅存2萬件,而英國大英博物館館卻有1.37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有6000件,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有1.2萬件,英國印度事物部圖書館約2000件;此外,日本、美國、瑞典、奧地利、韓國也有敦煌文物收藏。
  • 大英博物館: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的 罕見中國珍貴文物無緣歸故土
    要論歐洲博物館藏中國陶瓷的收藏品味與水準,絕對是以大英為首的。大英博物館的這番自辯難以服人。據《光明日報》2009年的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分別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其中很大一部分為瓷器,堪稱除中國的博物館以外瓷器最多的博物館,實在讓人大飽眼福。
  • 大英博物館今日關閉,一起來看看裡面讓人滴血的中國文物吧!
    由於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昨日宣布18日起臨時關閉,且不確定何時重新開館。這條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微博熱搜。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而且,它也是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其藏品數量高達2萬3千多件!
  • 大英博物館開放新項目:190萬張珍貴文物圖像免費下載
    ,190萬張的珍貴文物圖像在保證不用於商業用途的情況下可以供公眾免費下載和使用,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在2007年推出在線目錄後首次可以讓用戶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訪問。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鈞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中國很多珍品也被收藏在這裡,其中就有鈞瓷。
  • 洪堡論壇博物館開幕,殖民地掠奪文物成重大爭議點
    博物館官網上寫道,「洪堡論壇博物館關注的是世界上所有紛繁複雜的歷史和文化」,它努力「從多個角度講述人類的故事」。博物館規模龐大不過,洪堡兄弟的名字也讓人想到19世紀的的德國殖民時期。博物館主要收藏和展出的藏品是來自德國以外的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文物,主要由當時的殖民者和探險隊取得於德國的各殖民地。
  • 英國大英博物館歸還伊拉克文物
    英國大英博物館歸還伊拉克文物/4) "← →"翻頁 當地時間2月
  • 大英博物館中古玉器,巧奪天工!
    專業視角,傳承文化,解讀價值,立志做國內最權威最接地氣的收藏類微信公眾號。我們會帶給您最豐富的收藏資訊,最隱秘的行業內幕,最實用的鑑別方法,最寶貴的藏家心得。關注《古玉鑑賞》公眾號,享受超值免費服務,每天都有新收穫!
  • 日本準備拍賣從中國掠奪的文物,中國人不幹了!
    根據《辦法》,不得作為拍賣標的物品包括:依照法律應當上交國家的出土(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義進行宣傳的標的;被盜竊、盜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確屬於歷史上被非法掠奪的中國文物;公安、海關、工商等執法部門和人民法院、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所以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堪稱絕世罕見的中國文物,要到國外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五件中國文物還成為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知何時,它們才能回歸祖國。一:蘭亭雅集玉山子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是美國中西北部最大的博物館,始建於1883年,並於1977年成立亞洲分館,收藏了亞洲各個國家數萬件文物。其中有14個常設展廳專門用來展示中國文物,可見重視程度。館方曾在法國一場拍賣會上高價拍得一件大玉山子,是當年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一買回去就成為鎮館之寶。
  • 周末看片# 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
    沒錯,不要懷疑你的打開方式不對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正是當紅日本男星堺雅人由他來告訴你《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是由日本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建館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至今擁有藏品約800萬件。其中99%都不為人知地存在收藏庫中,展示於眾的只有1%。這部紀錄片介紹的就是大英博物館收藏但還未公開的珍貴文物,視角奇特,在細節上做了很多文章。第1集 | 古代埃及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看完心裡五味雜陳
    博物館應該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地方,因為現在的旅遊景點大多都會有一個博物館,用來介紹當地的文化歷史。當然這些博物館很多都沒什麼名氣,只是簡單的一些圖文介紹,很少有真正的文物可以參觀。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藏在別人家的國寶,大英博物館藏中國文物,美到讓人心痛!
    因為疫情,大英博物館於2020年3月18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 我們熟知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
  • 大英博物館裡真的有幽靈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後大英博物館多次收到來自衣索比亞、奈及利亞和智利等國要求歸還爭議物品的請求。 「歸還問題」與徵服和掠奪問題一樣古老。古羅馬博物學者老普林尼稱,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曾窘迫地將劫掠來的數件藝術品歸還給希臘。近年來,有關於此的討論愈演愈烈,許多前殖民地都宣稱對寶物擁有所有權,原住民社群也通過社交媒體擴大著他們的影響力。
  • 大英博物館*快手開啟中國直播夜:200萬人在線雲遊學
    北京時間2月15日晚上8:00,倫敦時間中午12:00,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直播正在上演。在十四年金牌解說常吉的帶領下,大英博物館以在線直播的方式,通過博物館有意思、快手課堂等快手號,開啟了他的中國直播夜,讓眾多網友在線品嘗了這道大洋彼岸的文博大餐。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在大英博物館中,收藏著世界各地近800萬件的寶貴文物和書畫珍品,最珍貴的包括出土於埃及、解密古埃及文及埃及四千多年歷史的鑰匙——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包括曾藏於我國圓明園、當今存世最早的我國絹畫——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摹本,以及大幅被鑿下的敦煌壁畫;包括希臘雅典衛城中帕特農神廟(Parthenon Temple)裡最精華的「命運三女神」雕塑,以及供奉古希臘眾多天神的伊瑞克提翁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