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的 罕見中國珍貴文物無緣歸故土

2020-11-17 建盞

要論歐洲博物館藏中國陶瓷的收藏品味與水準,絕對是以大英為首的。

英國國家博物館(British Museum),中國人一般稱之為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目前館藏已達800多萬件,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與法國羅浮宮、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概覽

大英博物館英文名直譯為「不列顛博物館」,人們往往稱之為大英博物館。之所以在博物館之前冠以大的名號,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近代英國的極度輝煌使其榮獲了「大英帝國」的稱號。

另一方面,大英博物館確實大。它的大不僅在於宏偉巍峨的建築,燦若繁星的藏品,更在於它全方位地展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每一個重要歷史時期,徜徉其中,會令人不禁扼腕讚嘆個體的渺小。

大英博物館目前據藏品劃分為10個研究和專業館(目前分為10個分館: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94個展廳。

其收藏建基於漢斯·斯隆爵士遺贈的71000多件藏品,至今館藏已達800多萬件,涵蓋了200多萬年的人類歷史,由於館藏甚豐而空間(展覽面積約75,000平方米)有限,目前尚有大批珍貴文物未能展示於世人面前,每年接待遊客超過600萬人。

說起大英博物館的輝煌是如何造就的,想來除了英國國家的重視,也少不了斯隆、漢密爾頓、湯利,以及後來的奧古斯都·沃拉斯頓·弗蘭克斯(1826—1897)、詹姆斯·庫克(1728—1779)、奧斯丁·亨利·萊亞德(1817—1894)等重要收藏家的襄助。

然而,輝煌的背後還有偷、搶、「借」、「進貢」、「貿易」等多種不光彩的渠道。全球範圍內多個古老文明、數不清的寶物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離開老家,亮麗而落寞地躺在大英博物館的展館和庫房裡,無緣回歸故土。

在一次大英博物館的講座活動中,講座組織者、大英博物館亞洲展區負責人香薩利(Sushma Jansari)解釋說:「有各種歷史故事,而他們只強調殖民主義的一面,導致一些人頗為憤怒。而我們想做些平衡。我們很多藏品不是殖民得來的;歐洲人拿回來的這些東西,不是每件都是搶來的。」

大英博物館的這番自辯難以服人。據《光明日報》2009年的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分別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個博物館,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其中很大一部分為瓷器,堪稱除中國的博物館以外瓷器最多的博物館,實在讓人大飽眼福。

▲2017年,英國女王參觀大英博物館中國與南亞廳

大英博物館的33號展廳——中國館

大英博物館對中國文物的介紹,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我將用一天來逛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

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一言以蔽之,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瓷器等標刻著中國歷史上各個文化登峰造極的國寶在這裡皆可見到,且可謂門類齊全,美不勝收。

▲《女史箴圖》 公元6-8世紀 這幅《女史箴圖》是公元6世紀至8世紀顧愷之(約公元345-406年)最早、最好的繪畫作品的摹本。

▲青銅尊 商朝,公元前13-12世紀

▲景泰藍瓷壇 明代,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壇身和壇蓋有明顯的龍和御印的裝飾。

▲ 乾隆玉璧 商朝,約公元前1500-1050年玉璧上有乾隆皇帝的題詩。

▲20件龍紋琉璃 來自中國山西省 明朝,公元1465-1600年

▲ 南宋 龍泉窯長頸瓶(官窯)

▲宋-金 鈞窯紫斑罐

大英博物館的95號展廳——全是中國瓷器

大英博物館中還有一處最著名的展廳——95號展廳,又稱為「中國瓷器展廳」。

其藏品均來自來斐西瓦樂·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1892—1964年)的珍藏,包括一卷《古玩圖》和約1700件瓷器。

大維德將涵蓋宋朝到清朝的1671件中國陶瓷藏品,以及所有藏書,捐贈給母校倫敦大學,取名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於1952年開放。

大維德收藏宋瓷尤其是汝窯,數量與質量僅次於兩宮博物院和上博。

很多西方學者認為,這是歐洲唯一一家按照中國人審美價值建立的陶瓷博物館,是西方首屈一指的私人陶瓷收藏,也是世界範圍內極為空前的私人陶瓷收藏。

基金會對公眾開放之後,參觀者眾,然而因為運營不善,於2009年將藏品委託給大英博物館在第95號展廳展出。

這就是如今大英博物館95號展廳中的中國瓷器,其中有不少絕美的宋瓷。

▲北宋,乾隆御題汝窯青釉碗

▲南宋,龍泉窯青釉骨灰

▲南宋,官窯長頸瓶

▲南宋,建窯黑釉兔毫盞

▲南宋,吉州窯玳瑁碗

▲宋,耀州窯青釉盒

有關於建盞的任何問題,可以後臺私信筆者,筆者將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開放新項目:190萬張珍貴文物圖像免費下載
    ,190萬張的珍貴文物圖像在保證不用於商業用途的情況下可以供公眾免費下載和使用,這也是大英博物館在2007年推出在線目錄後首次可以讓用戶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訪問。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裡為什麼收藏的不是英國文物?
    大英帝國曾經是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以世界第一強國的姿態主導國際事務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其版圖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領土遍及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一路上見證了大英帝國崛起、興盛直到衰落的,不是大英女王,也不是名人傳記,而是大英博物館數百年來的館藏。
  • 大英博物館中古玉器,巧奪天工!
    關注《古玉鑑賞》公眾號,享受超值免費服務,每天都有新收穫!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2萬多件被掠奪的中國文物,卻未保管妥善!
    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包括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及重要人物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在全世界博物館都屬罕見,由於空間限制,大約只有1%的有藏品能夠公開展出。因為戰爭搶劫、非法走私、移民攜帶等原因,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 大英博物館裡的敦煌文物,太珍貴了!
    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帶著中國翻譯蔣孝琬,跑到藏經洞來。他千方百計誘騙千佛洞主持王道士,揀選了24箱古寫本,五箱古畫和絲繡品,計一萬餘件,全部運抵倫敦大英博物館。 在英國眾多收藏中國文物的博物館中又以大英博物館最為著名,其收藏中國文物的數量和質量都是首屈一指。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按理說文物存量也應該冠絕全球。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看完心裡五味雜陳
    博物館應該是很多人比較熟悉的地方,因為現在的旅遊景點大多都會有一個博物館,用來介紹當地的文化歷史。當然這些博物館很多都沒什麼名氣,只是簡單的一些圖文介紹,很少有真正的文物可以參觀。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鈞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中國很多珍品也被收藏在這裡,其中就有鈞瓷。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作為博物館之所以著名,自然是因為藏品夠多、種類夠豐富,且舉世夠罕見。由於空間的限制,並不是所有的藏品都能擺放出來,除了部分著名的被固定展出,其餘的都會被館方定期調換,所以如果看了本書的小夥伴發現自己看到的展品和小娘子寫的有出入,那就是這個原因了。但其實很多無價之寶幾乎是不被展出的,所以準備要去的小夥伴們,一切隨緣。
  • 藏在別人家的國寶,大英博物館藏中國文物,美到讓人心痛!
    因為疫情,大英博物館於2020年3月18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 我們熟知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
  • 中國國家博物館除鎮館之寶與珍貴文物之外還有一份珍貴藏品-契約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成立於1912年,曾用名「國立歷史博物館」「北京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2003年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面積20多萬平方米,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今日關閉,一起來看看裡面讓人滴血的中國文物吧!
    由於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昨日宣布18日起臨時關閉,且不確定何時重新開館。這條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微博熱搜。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而且,它也是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其藏品數量高達2萬3千多件!
  • 大英博物館快閃店亮相上海 呈現百餘款文創商品
    可謂是大英博物館首次在國內集合如此豐富的主題文創周邊,通過快閃店的形式集中亮相。 據了解,此次快閃店為期4個月(即日起至11月1日),圍繞大英博物館最知名的古埃及文明藏品,以埃及眾神為靈感,通過年輕化的語義,把經典的埃及眾神轉譯為可愛的埃及萌神
  • 中國四大博物館,值得一看!|文物|北京故宮|藏品_網易訂閱
    館藏文物:明清兩代皇宮私藏(包括但不僅限於)  文物特點:珍貴文物佔比全國第一  故宮最迷人之處在於,它既是一座古代的皇宮,又是一座現代博物館。  故宮的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豐富,保護得也非常好。  藏品主要來源於明、清兩代宮中最珍貴的舊藏。  但是後來經過不斷豐富,已經涵蓋了幾乎整段中國古代文明史,和文物的所有門類。
  • 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是英國最受歡迎景點之一
    8月27日,在關閉了數月之後,英國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受疫情影響從 3 月 18 日起閉館,以減少公眾和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這也是大英博物館自從1759年以來閉館時間最長的一次。
  • 大英博物館*快手開啟中國直播夜:200萬人在線雲遊學
    北京時間2月15日晚上8:00,倫敦時間中午12:00,一場別開生面的博物館直播正在上演。在十四年金牌解說常吉的帶領下,大英博物館以在線直播的方式,通過博物館有意思、快手課堂等快手號,開啟了他的中國直播夜,讓眾多網友在線品嘗了這道大洋彼岸的文博大餐。
  • 大英博物館之父:居然是被牛頓怒罵的流氓
    而為這株充滿理性與啟蒙光輝的樹苗埋下種子的漢斯·斯隆,卻在瘋狂的2020年,被掃進了角落中。做出此事的正是早已長成參天巨樹的大英博物館。如果在工作上有疏忽,奴隸一般會被鞭打,有時行刑者會在奴隸的皮膚上撒上鹽和胡椒,以增加他們的痛苦,有時也會把融化的蠟滴在奴隸的身上……漢斯·斯隆真的是一個無情的奴隸主嗎?抑或他只是一名醉心新奇事物的收藏家?回顧歷史時,許多人常常帶入自身感情與立場,以現代的價值觀審視歷史人物。這種行為不僅會導致個人史觀趨於偏駁,也是對歷史人物的不公。
  • 周末看片# 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
    沒錯,不要懷疑你的打開方式不對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正是當紅日本男星堺雅人由他來告訴你《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是由日本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建館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至今擁有藏品約800萬件。其中99%都不為人知地存在收藏庫中,展示於眾的只有1%。這部紀錄片介紹的就是大英博物館收藏但還未公開的珍貴文物,視角奇特,在細節上做了很多文章。第1集 | 古代埃及
  • 走進全球最受歡迎的五大博物館!用文物的前世今生喚醒我們對歷史的...
    大家喜歡逛博物館嗎?博物館可是記錄著世界歷史的種種片段,通過它可以最快了解人類文明前世今生。進入不同的博物館,仿佛穿越到不同的時空,千年前的時代產物就在眼前。而這些頂級博物館,鎮館之寶又都有哪些藏品呢?